第261章 亂認祖宗

說起方孝孺,徐允恭一臉的敬佩,道:

“方先生真國士也。”

陳景恪雖然有各種渠道,可以獲得朝鮮那邊的信息,但畢竟遠隔重洋,瞭解的並不細緻。

見徐允恭都如此敬佩,非常的好奇:

“哦,他都做了什麼?竟讓你如此誇讚。”

徐允恭娓娓道來,將事情大致講了一遍。

最初的時候,高麗很多人心中是非常仇視大明的。

一些原本親大明的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從而走上了敵對之路。

甚至使節團裡的很多讀書人,都認爲大明此舉非義戰。

方孝孺第一個站出來反駁這種觀點。

雖然無法說服心懷成見之人,卻讓支持大明行動的讀書人,更加的理直氣壯。

之後他又第一個走出去,聯絡以前認識的高麗文人,爲大明爭取人心。

期間遭受的刺殺已經數不清多少次,最危險的幾次離死只有一步的距離。

“保護他的精銳將士都犧牲了二十三人,可見他面臨的危險有多大。”

“可是他毫不退縮,繼續去遊說高麗文人,甚至還在各大城市公開演講辯論。”

“使節團的文人受到他的感染,也紛紛出動爲大明爭取人心……”

“前後共計六十七人死於敵人刺殺。”

“正是因爲他們的努力和犧牲,逐漸挽回了高麗文人之心。”

“爲後續平定叛亂,建立朝鮮王國,奠定了基礎。”

陳景恪端起酒杯:“敬義士。”

然後一飲而盡。

穿越後第一次喝酒,嗆的他非常難受。

徐允恭連忙給他倒了一杯水,說道:“不會喝酒就別勉強自己。”

陳景恪灌了幾口茶,說道:“我是高興,大明文人的脊樑還在。”

這些事情有些是他知道的,有些是第一次聽說。

作爲一名華夏人,他心中對那些人充滿了敬佩。

“大明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功績,陛下已經決定,授予參與此事的文人軍功。”

“以後但有空缺,會優先任用他們。”

徐允恭也由衷的感到高興:“陛下英明……相信經此一事,大明會有更多文人站出來。”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繼續說,方孝孺最近在做什麼?”

徐允恭回道:“正帶領一羣高麗文人,說是要編寫一本朝鮮史,爲朝鮮溯本歸源。”

“此事現在已經成爲朝鮮最大的盛事,無數文人想要參與其中。”

寫史?陳景恪眉頭微皺:“此事上報朝廷了嗎?”

徐允恭頷首道:“朝鮮王呈送了一批國書,隨凱旋大軍一同送來應天,想必有關於此事的奏報。”

陳景恪恨不得立即將朝鮮國書取過來,看看有沒有這玩意兒。

編史書本來就是大事,給朝鮮編史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一個不好可能會動搖大明在當地的統治。

方孝孺這是發哪門子的瘋啊。

不過這會兒正在舉行慶功宴,自然沒時間給他找國書,只能等明天再說。

之後兩人又聊起了其他事情。

總體來說,朝鮮王國的局勢比大家預計的要樂觀的多。

除了大明武力震懾,以及封王建制確保了舊貴族的利益。

大明使節團的文人,將高麗文人給安撫住,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人掌握輿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大明安撫住了文人羣體,就相當於掌握了輿論。

願意站起來反叛的人,自然就少了許多。

當然,和大明採取的均田制也有關係。

大明將沒收的反叛權貴的土地,全部分給了高麗百姓。

要知道高麗之前的政治制度,類似於九品中正制,百姓就是權貴官僚的農奴。

獲得自己的土地,那是前所未有之事。

爲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他們自然會支持大明。

徐允恭感慨的道:“你不知道,那些高麗百姓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時,是多麼的激動。”

陳景恪心道,我可是太知道了。

獲得土地的百姓,爲了保衛自己的土地,能爆發多大的戰鬥力,可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那是能讓血肉之軀戰勝鋼鐵洪流的力量。

百姓被均田制收買,文人羣體也被安撫。

舊權貴獲得重用,保護了自己的利益。

三個羣體的抵抗意志被瓦解,朝鮮定矣。

盛會總有完結之時,慶功宴很快就在喧鬧中結束。

陳景恪起身回家,才發現自己的頭竟然有些暈乎乎的。

這讓他很是無語,竟然被一杯白酒給弄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不過這反而更加堅定了他不喝酒的決心。

一杯就這樣了,多喝幾杯誰知道會不會壞什麼大事。

回到家,福清老遠就聞到他身上的酒味兒,震驚的道:

“您飲酒了?”

說着連忙上來要攙扶他。

陳景恪解釋道:“就一杯,酒真不是好東西,我不喝酒的決定是對的。”

“一杯就成這樣了?”福清有些無語,又有些好奇:

“什麼事情,竟然讓您破例?”

要知道,他們成婚喝的交杯酒也只是米酒而已。

陳景恪就將事情講了一遍:“當時實在是太高興,有些不受控制。”

福清明顯興趣缺缺,說道:“我還以爲是什麼大事呢,這也值得您破例啊?”

“等着吧,以後肯定會因爲這事兒得罪人的。”

要是一直不喝酒,大家也不會說什麼。

破一次例,就會有無數人希望你破第二次。

不破就是不給面子。

這個道理陳景恪自然也懂,卻絲毫不在意的道:

“隨他們去,真正關係好的不會逼我喝酒。希望我破例的,我會在乎他們是老幾?”

他的身份註定了不可能廣交羣臣,得罪就得罪了,是真的不稀罕。

福清笑道:“那也沒必要刻意得罪人呀。”

……

第二天,陳景恪趕往皇宮參加早朝。

發現好些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向他,就連平日裡看他不順眼的文官,也投以友善的目光。

這讓他很是彆扭,發生啥事兒了?這些人吃錯藥了?

正疑惑間,就聽到有人在喊他,轉頭看去正是徐達、湯和、藍玉等人。

他連忙走過來,主動向衆人見禮。

這一圈人都知道他的底細,自然也都很客氣的還禮。

不少第一次來參加早朝的人,不知道他底細,見到這一幕都露出驚訝之色。

這少年是什麼人?爲何這一圈大佬都對他如此禮遇?

等從別人那裡打聽到他的身份,則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來是太孫伴讀陳景恪,難怪這羣大佬都這麼客氣。

生子當如陳景恪啊。

另一邊,見過禮之後,徐達笑道:

“小子,我一直以爲你最是冷靜,沒想到還是性情中人。”

陳景恪心中一動,莫非是因爲昨天喝酒?

“徐伯伯何出此言?”

徐達的回答證實了他的猜測:“昨天都破例飲酒了,還裝糊塗呢。”

藍玉也附和道:“是啊,連陛下都不能讓你飲酒,竟然爲了犧牲的將士破例,必須是性情中人。”

陳景恪苦笑道:“就是一杯酒而已……再說了,你們有那麼多國家大事要操心,還有空關心我一個小輩喝酒啊。”

湯和笑道:“你可不是一般的小輩,你就沒發現今天大家看伱的目光不一樣嗎。”

陳景恪想起一路上大家怪異的目光,有些不敢置信的道:

“這……我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

徐達說道:“你以爲呢,現在但凡消息靈通一點的,誰不知道你是陛下的智囊。”

“你的一舉一動都有無數人關注着。”

“昨天慶功宴還沒有結束,你飲酒的事情就已經傳開了。”

許多文官向他投以讚許目光,也有解釋了。

他是聽了使節團文人義士的事蹟才喝的酒,自然被認爲是對文人的尊重。

畢竟,那些文人義士已經被文官們,自發的推舉爲文人羣體的代表。

我們文人也能爲國赴死。

至於武將們怎麼想……他們沒什麼特別的想法。

陳景恪娶了公主本就是勳貴行列的一員,自己人怎麼做都是對的。

得知事情真相,陳景恪只覺得不可思議,又有些興奮。

我已經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了?

——

因爲北伐大軍凱旋,今日的早朝格外的熱鬧。

也沒誰會在這個時候給大家添堵,說什麼不開心的事情。

當然,主要是也確實沒啥不開心的事情。

今年可謂是風調雨順,戰爭也是節節勝利。

對大明和天下人來說,都是喜慶的一年。

朱元璋和羣臣嘮了一會兒嗑,順手處理了一些政務,又頒佈了幾條政令,早朝就結束了。

退朝後,陳景恪和朱雄英一塊來到幹清宮。

朱元璋一見面就打趣道:“你不是不飲酒嗎?能爲幾個文人的死破例,今天也必須給咱破個例。”

陳景恪眼睛一轉,說道:“我倒是想,只是最近實在不方便,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朱元璋本來只是開玩笑,聽他這麼敷衍,頓時不樂意了:

“怎麼又不方便了?必須給咱一個合適的理由。”

陳景恪不好意思的道:“這不是福清十八了嗎,您懂得。飲酒可能會對孩子不好。”

“哈哈……”朱元璋大笑道:“這個理由好,咱喜歡。多多努力,爭取讓咱早日抱上外孫。”

陳景恪連忙點頭:“一定一定……”

朱標在一旁那叫一個無語,你們倆要不要瞅瞅自己再說什麼?

“咳,景恪,這裡有一份方孝孺的奏疏,你看看有何感想。”

陳景恪心中一動,莫非是關於編寫朝鮮史的事情?

接過奏疏一看,果然如此。

高麗很多人並不認爲自己是箕子朝鮮後裔,而是認了高句麗當祖宗。

因爲這種認識,導致很多人心存反叛之意。

方孝孺認爲,應該編寫一套正經的朝鮮史書,以駁斥這種觀點。

同時溯本正源,讓朝鮮人瞭解自己的出身。

如此才能讓他們更好的迴歸華夏族羣。

看完奏疏之後,陳景恪相當無語。

原來那邊的人這麼早就開始亂認祖宗了嗎?

新羅真是悲催啊。

大唐滅了百濟和高句麗,讓他撿漏一統了半島。

打死他都想不到,後世子孫竟然認了死敵當祖宗,反而把他這個真祖宗給拋棄了。

得知了事情的緣由,他心中的石頭徹底落地。

方孝孺還是挺靠譜的嗎,沒辜負對他的培養。

“陛下、殿下,我以爲此事可行,且當行。”

朱元璋問道:“你就不怕他們真是高句麗後裔?”

陳景恪回道:“當年唐朝從遼東遷徙百萬人口進入中原,高句麗大部分人口都在其中。”

“剩下的一部分融入了靺鞨、契丹等部落,還有一部分人口確實被新羅吸納,但數量已經不多了。”

“新羅最後摘了大唐的果子,這是史書上白紙黑字寫着的,做不了假。”

說到這裡,他露出一絲冷笑,說道:“如果真能查出誰是高句麗後人,豈不是更好。”

“直接送他們去見他們的老祖宗好了。”

“哈哈……”朱元璋大笑道:“這個方法好,那就給朱梓回信,同意編寫朝鮮史。”

陳景恪提醒道:“如果可以,讓他們將所能查閱到的史料,全部抄錄一份送回大明。”

這些就是將來研究遼東人文歷史發展變遷的依據。

朱元璋自然也不會反對,一併寫進了旨意裡。

之後幾人又聊了一下遼東和半島的情況,主要是遼東方面,確定了未來一年的戰略計劃。

藍玉掛帥,從遼東遠征漠北。

“遼東大軍只撤回了十萬,還有二十五萬鎮守當地。”

“明年初留五萬鎮守遼東和朝鮮王國,藍玉可直接統帥其餘二十萬出征。”

陳景恪疑惑的道:“那應該讓永昌侯留在遼東整訓軍備纔是,爲何讓他回京了?”

朱元璋無奈的道:“咱也是這麼想的,利用這幾個月空閒時間,好好的整訓一下軍隊。”

“但他非要回來,說是一年沒見過倆兒子了,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還說什麼不讓他回來,他就活不下去了。”

“你說咱能怎麼辦?只能讓他回來瞅一眼。”

陳景恪:“……”

朱標也很無語的搖了搖頭,不過還是出聲幫忙解圍道:

“老年得子,人之常情。讓他回來看一看,也能安心爲國效力。”

“我已經與他說過了,半個月後就出發前往遼東,不可耽擱了戰事。”

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55章 正義執行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209.第208章 無題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第274章 團隊力量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268章 無題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218.第217章 無題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40章 演戲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41章 漢四郡第313章 見聞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177.第176章 異常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241章 漢四郡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87.第87章 病之源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80章 發個單章第58章 唯儒獨尊第30章 預見能力210.第209章 陽謀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304章 氣運第73章 皇恩浩蕩第45章 葬禮?秀場!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300章 閃電戰87.第87章 病之源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326章 有錢任性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126.第126章 溫寒變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241章 漢四郡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
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55章 正義執行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209.第208章 無題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第274章 團隊力量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268章 無題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218.第217章 無題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40章 演戲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41章 漢四郡第313章 見聞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177.第176章 異常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241章 漢四郡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87.第87章 病之源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80章 發個單章第58章 唯儒獨尊第30章 預見能力210.第209章 陽謀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304章 氣運第73章 皇恩浩蕩第45章 葬禮?秀場!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300章 閃電戰87.第87章 病之源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326章 有錢任性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126.第126章 溫寒變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241章 漢四郡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