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第209章 陽謀

第209章 陽謀

大明使節團上千號人,自然不能全都去高麗京畿開京。

只有朝廷任命的使節,帶領百餘人團隊前去開京,大部分都停留在了碧瀾渡。

此地乃高麗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

商業港口的特點,人口密集魚龍混雜,各種消息傳播的也非常快。

但這恰恰如了大明使節團的意。

他們來的目的是啥?

宣揚儒家思想,宣示大明宗主國地位。

自然是人越多,消息傳遞越快的地方,就越方便。

而且,以高麗的政體,並非所有的讀書人和官僚,都能隨意進京。

反而是碧瀾渡這種開放性的港口,更加的方便。

大明使節團的正使,帶着一羣精英去開京搞宣傳。

剩下的人就在碧瀾渡搞宣傳。

高麗國內的讀書人和官僚,聽聞大明一次性來了千餘人,其中數百人都是儒生。

有多興奮可想而知,紛紛跑過來交流學問。

短短十餘日的功夫,這裡就聚集了兩三千人,並且還有更多人正源源不斷的往這邊趕。

雙方的交流自然是一團和氣融融,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方孝孺也留在了碧瀾渡,不過他對交流學問沒興趣,更多時間用來觀察高麗民間情況。

不過可惜,由於害怕北元截殺使節團成員,不允許私下走動,他也看不到太多東西。

只能回頭和高麗讀書人交流起學問。

他發現高麗讀書人,對程朱理學確實有獨到理解,但不多。

乾脆就一門心思的宣揚起《華夏簡史》,碰到一個人就大談華夏文明,談主脈支脈理論。

結果竟然讓他擁有了一大幫擁躉。

很多傾慕中原的高麗人,自發的團結在他周圍,和他一起宣揚華夏文明理論。

當然,總是有人喜歡標新立異。

不少人覺得這個年輕人太高調,需要教訓一下。

於是就過來和他討論學問。

然後……

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個叫方孝孺的年輕人,是個大儒。

而且言辭犀利,文章更是一絕。

這時,不知道誰將他在國內的一些行爲和文章,給捅了出來。

雖然引起了些許爭議,但特殊的文風、特立獨行的行爲,加上從不歧視高麗讀書人……

反而讓他更加受到高麗人的追捧。

尤其是高麗年輕一代的讀書人,更是視其爲楷模。

更是有不少人,以方門學生自居。

這讓方孝孺有些哭笑不得,沒想到在大明自己聲名狼藉,跑到高麗反而被追捧。

人心都是肉長的,他也確實深受感動,想要傳授一些真本領。

但他更清楚,朝廷派遣這麼龐大的使節團,定然有着更深的謀劃。

否則陳景恪也不會特意叮囑他,不要亂來。

孰輕孰重他還是能分的清的。

所以也只是想想,並沒有真的這麼做。

不過心裡也做出決定,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一趟,將自己真正的學問傳下去。

在開京那邊,雖然不如碧瀾渡這邊熱鬧,但影響力也不小。

畢竟能住在這裡的讀書人非富即貴。

大明正使帶領百餘人團隊入駐,他們的臨時住所,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每天都有很多讀書人來求學,前來拜訪的文官更是絡繹不絕。

而使節團的人也沒有閒着,摸熟了情況後,開始主動出擊。

去輪番去高麗國子監講學,拜訪當地的大儒交流學問,互贈作品等等。

高麗王自然很不樂意,一度下令不允許大明使節團隨意外出。

然而很快就在讀書人和文官集團的集體反對下,取消了這條命令。

主要是掌握軍政大權的李成桂,這次也沒站在高麗王一邊。

雖然他表面保持中立,但暗中還是比較傾向大明的。

畢竟大明和北元誰更強,可謂是一目瞭然。

也就只有高麗王這個蠢貨,還祈禱着北元能翻盤。

在這種情況下,李成桂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中立,而是如何藉助這個機會獲得大明的支持。

當大明的使節團副使傅安找到他,要求他保護大明使節團成員安全的時候,他內心是竊喜的。

不過表面上還是裝作很爲難:“我只是高麗臣子,無法違逆大王的命令。”

“不過貴使請放心,我一定竭力保護天使的周全。”

傅安知道他在討價還價,然而什麼都沒說,只留下一句話:

“出發時陛下曾言,大明使節團一千零五十名成員,若有一人遇害,就唯李將軍是問。”

說完留下臉色大變的李成桂,轉身離去。

看着傅安離去的身影,李成桂已是臉色鐵青。

一是沒想到大明的態度竟然如此強硬,你們不應該是有求於我高麗嗎?竟然還敢威脅我?

二是傅安就是個八品的小官,而他是高麗王之下第一人,竟然也敢給他臉色。

他何曾受過這樣的屈辱。

就連北元遼東丞相納哈出見了他,也要給三分顏面。

被如此輕視,他心中自然憤怒。

恨不得馬上就改弦易轍,支持北元。

然而能成大事者,自然不會被衝動衝昏大腦。

他很清楚和北元合作就是死路一條。

就算勉強能擋得住北元,那又如何?

北元肯定會支持高麗王,自己永遠都只能當個臣子。

不過也不能就這麼算了,一定要給大明使節團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這裡是高麗。

強龍不壓地頭蛇。

辦法也很簡單,私下給北元人透露一點消息,再稍微引導一下,讓他們當街刺死幾個大明使節。

神不知鬼不覺,還沒人能知道是自己做的。

如果能嫁禍給高麗王,就更好了。

只是還沒等他行動,一個謠言就傳開了。

關於高麗王的謠言。

高麗王不是恭愍王的親生兒子,而是寵臣辛旽和婢女私通所生。

這是一個陳年舊聞,被高麗王用強硬手段給壓了下去。

現在又重新被人提起。

而且還多了很多細節。

什麼細節呢,自然是一些大家都喜歡看的細節。

比如婢女般若多麼美麗多麼勾人,各種偷情的細節等等。

吃瓜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質之一,更何況還是皇室的瓜,還是大家最喜歡的花邊新聞。

於是,謠言以驚人的速度傳開,爲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在傳播的過程中,被人添油加醋,增加了很多細節。

比如嬲。

高麗王得知這個消息自然是勃然大怒,一邊下令嚴禁談論此事,一邊派人去查是誰傳的。

第一個懷疑對象,自然是大明使節。

你們剛來不久,這個謠言就傳出來了,時機太巧了。

而且還有這麼做的動機。

但即便如此,高麗王依然不敢直接對大明使節團下手,只是勒令禁足。

並嚴禁任何人和他們接觸。

可是謠言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多出了一些別的謠言。 是北元人故意散播謠言,以此離間高麗王和大明的關係。

是李成桂乾的,他兵強馬壯還掌握着財權,想趁亂造反。

水一下子就渾濁了起來。

雖然這兩種可能性很小,可也不能排除啊。

尤其是傾向於大明的讀書人和文官集團,開始拿着這兩條謠言,來爲大明辯解。

這一下水就更渾了。

本來李成桂正在一邊看笑話,心裡還嘲笑大明手段太低劣了。

然而吃瓜吃到自己頭上,他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他知道,這肯定是大明乾的,爲了報復自己,可那又如何?

沒有證據,他能怎麼辦?

最關鍵的是,就算有證據又能如何?

這就是赤裸裸的陽謀,賭你李成桂不敢投降北元。

而李成桂心裡很清楚,他確實不敢。

納哈出是絕對擋不住大明軍隊的,即便加上高麗也不行。

等大明打敗納哈出,反手就能將他們給收拾了。

抵擋?

效仿淵蓋蘇文?

別鬧了,淵蓋蘇文雖然殺了高建武,但面對大唐時高句麗全國上下一心。

安市城城主和淵蓋蘇文是死敵,都能放下仇怨攜手抵抗。

再看看高麗內部,大明使節團一來,讀書人和文官羣體和見了親爹一樣。

真要打起來,這些人到底是支持誰,還兩說呢。

拿什麼反抗?

這個道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

就連高麗王那個蠢貨也明白,所以他儘管很親近北元,也不敢徹底得罪大明。

此時李成桂才真正明白,自己這個高麗權臣,在大明面前確實沒有當地頭蛇的資格。

至少現在沒有。

認清了現實,他立即就做出了選擇,私下求見大明天使。

這次來見他的依然是傅安。

只不過這次傅安的態度和上次截然不同,對他非常客氣,言必稱將軍。

對他的戰績表示肯定,還直言陛下對他也甚爲欣賞,並且還拿出了朱元璋賞賜的一把佩劍。

“此乃陛下當年征戰天下時所配,特贈與將軍,希望將軍能明白陛下的心意。”

李成桂自然知道對方在收買自己,可是他依然難以抑制心中的狂喜。

大明天子是很看重自己的,還賜下佩劍。

這可是佩劍,代表的意義太大了,他心中難免浮想聯翩。

“天使請放心,某絕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只要某還在一天,就決不允許高麗與大明爲敵。”

傅安欣喜的道:“如此便好,我一定會將將軍的拳拳忠心,告訴陛下。”

於是李成桂帶着歡欣離開了,隨後就下令嚴密監視北元使節的動向,並保護好大明的使節。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腳剛走,就有人將此事彙報給了高麗王。

高麗王本來並沒有懷疑李成桂,畢竟他也不是真蠢,這麼淺顯的離間計豈能看不懂。

就算他看不懂,北元的人也會提醒他的。

然而,現在情況變了。

謠言是不是李成桂散佈的已經不重要了。

他和大明私下有協議,這纔是最重要的。

肯定是大明得不到我的迴應,就準備勾結李成桂造反啊。

至於證據?

李成桂自己送上了一記助攻。

得到朱元璋的佩劍,李成桂自然很激動,時不時就拿出來看一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自然很快就傳入高麗王的耳朵。

這下還有啥好說的?

高麗王急了,緊急召見大明使節,重申高麗的中立立場。

然後又私下會見北元使節,向他們求助。

北元使節自然很高興,直言可以幫忙將李成桂和大明使節一起殺了。

然而高麗王優柔寡斷的性格,在關鍵時刻再次拖了後腿。

他依然不敢撕破臉。

李成桂掌握高麗軍權,自身又擔任財政大臣。

大明得到了文官集團和讀書人的支持。

真要鬥起來,沒有勝算。

而且就算打贏了又能如何?如何抵擋大明的天軍?

北元人那叫一個着急,就想暗中推一把,派人去刺殺大明使節。

到時候高麗王就算不想反抗大明都不行。

然而此時的他們,已經處在李成桂的監視之下,還沒等出手就被控制起來驅趕出國了。

這反而愈加證明了,大明和李成桂勾結在一起。

但高麗王慫了,非但沒有下定決心反抗大明。

反而再次接見了大明使臣,表示高麗自古就是中原藩屬。

還把《華夏簡史》拿出來,重申兩國的藩屬關係。

大明使節自然給予了讚賞,然後就順勢提出,讓高麗和北元徹底斷絕關係。

高麗王自然不肯,搪塞了過去。

李成桂也不蠢,自然知道自己已經徹底和高麗王決裂。

但自認爲已經獲得大明支持的他,非但沒有擔心,反而竊喜不已。

私下廣結黨羽,準備實際成熟就起兵造反。

本來他以爲大明會直接支持他奪權,但大明使節始終不開口,不過他也不在意。

開不開口都一樣。

只要大明打敗納哈出奪回遼東,他這邊立即就行動奪權。

然後請求大明冊封。

其實這也是他最初的計劃。

當時他還有些擔心,大明會不會不支持他當王。

現在這種擔心完全消失了。

天子都賜下佩劍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接下來幾個月,事情反而平緩了下來。

大明的使臣不再逼迫高麗王表態,使節團成員整日與高麗讀書人交流學問。

各種謠言也消失了……

不,高麗王非先王親生這個消息,依然在私下流傳。

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大明再傳,而是李成桂的手筆。

只不過他做的更加隱晦,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

而大明國內,也正厲兵秣馬,囤積軍需物資,等待着來年開春出兵。

一舉拿下遼東和高麗。

潭王朱梓,本應在今年就藩。

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朱元璋將其就藩的時間押後了。

並令其繼續在鳳陽練兵,還專門派了一文一武兩個老師。

教導他如何用兵,如何保境安民。

別人不知道朱元璋的打算,只以爲朱梓是被同母兄長齊王朱榑牽連,纔沒有就藩。

還有不少大臣爲此上奏。

但知道真相的人都明白,朱梓並不是被牽連,而是有更大的用處。

陳景恪有些摸不清朱元璋的想法,直接找到他,說道:

“陛下,您真的準備讓潭王在高麗建制立國嗎?”

(本章完)

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春節快樂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22章 突破口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00.第100章 廷議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258章 得償所願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23章 再出手第25章 明心志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100.第100章 廷議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316章 偉大思想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24章 奇藥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63章 無名宰相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107.第107章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297章 建文?嘉文?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24章 奇藥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禪位大典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2章 大明嫡長孫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329章 提防瓦剌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76章 因時而變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286章 意外之喜
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春節快樂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22章 突破口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00.第100章 廷議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258章 得償所願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23章 再出手第25章 明心志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100.第100章 廷議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316章 偉大思想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24章 奇藥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63章 無名宰相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107.第107章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297章 建文?嘉文?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24章 奇藥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禪位大典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2章 大明嫡長孫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329章 提防瓦剌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76章 因時而變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286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