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

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

提起俸祿之事,馬皇后沒好氣的道:

“我早就和你說過,俸祿太低是養不了清官的。”

“就是頭驢,你也得讓它吃飽了才能拉磨。”

“不讓官吏吃好,他們哪來的心思去治民?”

朱元璋咬咬牙,說道:“既然妹子你都這麼說了,咱就給他們漲俸祿。”

“就漲三成……不,五成,這下他們總不能嫌少了吧。”

馬皇后那叫一個無語:“伱是堂堂大明天子,別和街頭小販一樣行不行?”

“還漲五成,漲五倍都是少的……”

“你還別給我瞪眼,要不要我給你算一筆賬?”

“一名七品官,一年的俸祿是八十石糧食。”

“現在糧價是五百文一石,一年的俸祿也才四十貫錢。”

朱元璋爭辯道:“四十貫已經不少了……”

馬皇后嗤笑道:“不少?那你知道現在僱傭一名長工,一個月需要多少錢嗎?”

“九百文,一年就是十貫零八百文。一個七品官一年的俸祿,相當於四名長工。”

朱元璋支支吾吾的道:“那也不少了……”

馬秀英氣結,道:“那你算過七品官的開銷嗎?”

“需要個幕僚幫忙處理事情吧?牽馬墜蹬的馬伕,或者轎伕總需要一兩個吧?”

“總不能讓人家堂堂七品官自己下廚做飯吧?廚娘也需要一個吧?”

“迎來送往總是需要的吧,再加上……”

朱元璋聽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連忙說道:

“好了好了,咱的好妹子,咱知道錯了行了吧,你快別說了。”

當年設定俸祿的時候,他纔剛當皇帝,總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

認爲幾十石糧食,總夠他們養活一家老小了吧?

老百姓可還都餓着肚子呢,咱當年連口吃的都沒有。

再想多要,那就是貪心不足了。

當了這麼多年皇帝,對很多事情的認識越來越深。

自然也明白,官就是官,不能用吃飽肚子來要求他們。

那是不現實的。

“可是……漲五倍也太多了點啊。要不,就翻一倍?”

看他摳摳搜搜的樣子,馬秀英都樂了,說道:

“誰說全部翻五倍了?品級越高,漲的就越少。”

“八九品翻五倍,六七品在八九品的基礎上增加五成。”

“四五品在六七品的基礎上酌情增加,一二三品也以此類推。”

其實一二三品官,基本也不靠俸祿養活自己。

所謂俸祿,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所以沒必要搞成宋朝那麼誇張,一個月五十萬文,比鑄錢來錢還快。

“京官和外官也不能一樣,外官就多給一些錢糧。”

“不過這一點倒是不着急,可以先提高官俸。”

“等後續有需要的時候,再給外官額外發一份俸祿。”

說白了,留着等下次需要收買文官的時候,再給他們漲。

朱元璋唉聲嘆氣的道:“這一下,要多支出好多錢糧啊。”

馬秀英笑着安撫道:“好了好了,都當皇帝的人了,別那麼小氣。”

“現在給他們漲俸祿,他們要是敢貪腐,你再砍他們腦袋的時候,不是能更加理直氣壯了嗎。”

朱元璋咬牙切齒的道:“漲了這麼多俸祿,誰要是再敢貪腐,咱就誅他三族。”

然而他根本就不知道,即便是按照馬皇后的意見漲俸祿。

大明朝的俸祿依然是歷朝歷代最低的。

宋朝以前,只有京官有俸祿,地方官的俸祿來自於職田。

也就是在轄區劃分一塊土地,這塊地的產出,就是衙門一年的開銷和官吏的俸祿。

至於怎麼分,那就是地方衙門自己的事情了。

但總體來說,是非常可觀的。

靠着職田,官吏都能養活全家,還能生活的很滋潤。

等到宋朝,纔開始發放俸祿。

在優待士大夫的總方針之下,宋朝的俸祿高的離譜。

一品官,一個月的俸祿摺合成銅錢是五十萬文。

大明的一品官,年俸九百石,按照當時的糧價,摺合銅錢是四十五萬文。

一年還不如人家一個月多,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再說滿清,一品官一年的俸祿是銀四百五十兩,米九十石。

看起來和大明的差不多,然而他們還有養廉銀子。

一品官一年的養廉銀子是一萬五千兩。

再以糧食爲基準,計算各個朝代銅錢的購買力,看看具體情況如何。

說起來,在控制糧價方面,大明是所有朝代裡做的最好的。

糧價最低,最穩定。

洪武年間是五百文一石,到嘉靖年間還保持在四百八十文。

最便宜的時候兩百多文一石,最貴也就五百文。

而用工的價格,也比較穩定。

從洪武年間,一直到嘉靖時期,長工的價格都在九百文左右。

一直在明末亂世,經濟徹底亂套,才走向失控。

與之相對應的,唐宋糧價變化就大了。

初唐和北宋,糧價差不多兩百到五百文一石左右。

中晚唐和南宋,糧價飆升到了一兩千文一石。

而滿清的糧價是最離譜的,從建國到亡國,就沒有低於兩千文的時候。

所以滿清百姓爲啥總吃番薯,是因爲糧食不好吃嗎?

但即便是考慮到物價波動,和銅錢的購買力差異,大明官員俸祿也是歷朝歷代最低的。

靠官俸養活不了自己一家,真不是說笑的。

現在經過馬皇后這麼一加,總算是趕上來了。

至少保證了,想做清官的人,可以不錯的活下去。

而不用和前世的海瑞那樣,不但沒辦法養活家裡,還要靠母親妻子織布補貼自己。

漲俸的事情就此定下了,具體漲多少,還需要根據國庫情況才能確定。

但馬皇后一錘定音,八九品漲五倍。

這是基準,不能比這個數據更低了。

之後就是鄉衙門的事情理了,馬皇后的態度自然也是支持。

“元末亂世,將地方士紳宗族勢力徹底打亂,現在他們還未恢復元氣。”

“是朝廷設置鄉官最合適的時候。”

“若等到他們實力恢復,鄉村就真的水潑不進了。” “所以此事耽誤不得,需儘快施行。”

朱元璋也深以爲然的道:“咱也是這般想的。”

馬皇后接着說道:“軍改可以和鄉衙門改制同時進行。”

“從軍中退下來的悍卒裡選拔識字的,直接授予相應的官職。”

“就算沒辦法當主官,去做吏頭兒也行啊。”

“像緝盜一類的職務,再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了。”

“而且他們和地方士紳宗族,也沒有聯繫。”

“就算他們想勾結在一起,也需要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足以讓朝廷完成改制工作。”

朱元璋連連點頭,道理他都懂,但經過馬皇后這麼一分析,他頭腦就更清晰了。

馬秀英繼續說道:“等到軍改和政改完成,立即進行一次人口清查和土地丈量。”

“大明剛立國的時候,人口六千萬,土地八百五十萬頃。”

“現在都立國十七年了,戶部報上來的人口還是六千萬,土地不但沒增多,還減少了。”

“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元璋也一臉憤恨的道:“對,查,一定要狠狠的查。”

“十五年就是一代人,大明立國十七年,咱就不信一點人口都沒增加。”

“天天都喊着開墾荒田,土地還減少了……這是拿咱當傻子哄騙呢。”

馬皇后點點頭,說道:“等土地清查結束,金鈔局那邊也應該摸清了各地的經濟情況。”

“就可以着手對稅務進行改革了,寶鈔稽查司搖身一變,正式成爲稅務稽查司。”

“這纔是百年國策啊。”

朱元璋連連點頭,誇讚道:“妹子懂的比咱還要多,這個經濟咱到現在都還迷糊着呢。”

馬秀英笑道:“我要是男兒身,哪輪得到你當皇帝。”

“是是是,妹子你厲害。”朱元璋往她身邊靠了靠,突然有感而發的道:

“以前不是咱不想笑了,是實在笑不出來了啊。”

“每天都是批不完的奏疏,處理一大堆事情。”

“還要挖空心思爲大明設計制度……”

“咱又看不到未來,不知道設計的制度是好是壞。”

“任何制度施行的時候,百官都會阻撓,會提各種意見。”

“咱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私心,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不是咱想剛愎自用,是真的沒有人可以給咱出主意啊。”

馬秀英靠在他身上,安慰道:“我知道,你心裡比任何人都苦。”

“你也想找個人給你分擔,就選中了胡惟庸,對他委以重任。”

“但他就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利用你的信任結黨營私,還試圖謀逆。”

“也是他,讓你再也不敢相信任何人。”

朱元璋欣慰的道:“還是妹子你懂咱,聽你這麼說,咱心裡暖和啊。”

“現在好了,政務上有標兒幫我,還有你這個賢內助爲我出謀劃策。”

“制度設計上,也有了陳景恪。”

“他不是目光長遠,想法獨特嗎?”

“那咱就將大明的制度,交給他來設計。”

“咱也輕鬆了,他也覺得自己受到了重用,一身才華有了施展空間。”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就叫雙贏。”

“現在咱只需要盯着他們就好,有大把的時間,心也不用那麼累了。”

“心情好了,自然也就能開玩笑了。”

馬皇后也高興的道:“是啊,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朱元璋振奮的道:“本來咱還想着,再過上十年就將皇位傳給標兒。”

“現在看來,等新都建成,咱就可以直接退位了。”

“到那時,咱就帶着你遊歷天下,好好看一看大明的大好河山。”

馬皇后很是嚮往的道:“好,真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

關於軍制改革的事情,越傳越廣,諸將心中都開始不安。

誰都不知道朝廷會如何改,會不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

關鍵是,這次改制的時機實在太巧了。

早不改晚不改,偏偏等到雲南平定之後才改。

拿下這裡,代表着大明正式肅清了後方的敵人,就只剩下北方的北元了。

說一聲戰事基本結束,也不爲過。

至於北元,實力很強大,非一朝一夕所能覆滅,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點一點蠶食。

那麼,就沒必要維持一支,如此龐大的軍隊了。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會不會裁軍呢?

然後學習宋太祖,來一出杯酒退功臣?

雖然有點遺憾,但能功成身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怕的是皇帝學習漢高祖,來一個鳥盡弓藏。

wωω ¸тt kán ¸C O

所以不論是捨不得權力也好,還是怕死也罷,軍中將領們都有些惶恐。

而普通軍卒,他們關心的就比較簡單的,軍戶取消後,如何安置他們。

大明的軍戶有兩種,一種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一種是被強行劃爲軍戶的。

後者強烈的想要獲得自由。

前者雖然雖然沒有那麼迫切,但也希望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不用再被軍官們奴役。

不論是將領還是軍卒,都想知道更具體的情報。

然而朝廷關於這方面的口風很嚴,連李善長都不知道內情。

這更讓大家坐立不安。

就在這個時候,一封詔書被送往北平,宣魏國公徐達回京。

朱棣不解的問道:“爹這時候叫您回京做什麼?”

徐達斜睨了他一眼,小子跟我裝傻是吧?

你要是連這都看不出來,就不配當我徐達的女婿和徒弟。

被看穿的朱棣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看來軍改之事是真的了,爹這是希望您回去坐鎮。”

徐達這才滿意的點頭道:“軍戶制有大問題,只是以前沒人能勸的動陛下,這次看來是有人說動他了。”

“現在也正是軍改最合適的時候,雲南被平定,大明後方穩固。”

“北元自洪武十四年被打殘,就徹底失去了主動進攻能力。”

“至少在三年內,大明不會再有大的戰爭。”

“陛下選了個好時候……就是不知道新軍制是什麼樣子的。”

朱棣有些遺憾,這也意味着三年內,他沒辦法主動出擊攻打北元。

不過比起此事,他更關心另外一件事情:

“您剛纔說,有人說服了我爹,不知道是誰,竟有如此大的能耐?”

《東京情誼催收,從鄰家太太開始》

主打友の母,友の妻,男主是個終極黃毛。

(本章完)

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60章 老狐狸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311章 用工荒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4章 力挽狂瀾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83章 留聲機第73章 皇恩浩蕩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335章 永恆的變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260章 無題第20章 聽你爹我的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68章 無題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11章 鴕鳥朱標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89章 政變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87.第87章 病之源第308章 新書構思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2章 大明嫡長孫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75章 竹書紀年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07.第107章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253章 帝國時代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273章 大課堂第243章 呂宋第25章 明心志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73章 大課堂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47章 貨幣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09章 那啥無題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57章 實踐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204.第203章 謀高麗210.第209章 陽謀
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60章 老狐狸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311章 用工荒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4章 力挽狂瀾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83章 留聲機第73章 皇恩浩蕩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335章 永恆的變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260章 無題第20章 聽你爹我的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68章 無題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11章 鴕鳥朱標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89章 政變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87.第87章 病之源第308章 新書構思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2章 大明嫡長孫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75章 竹書紀年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07.第107章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253章 帝國時代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273章 大課堂第243章 呂宋第25章 明心志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73章 大課堂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47章 貨幣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09章 那啥無題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57章 實踐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204.第203章 謀高麗210.第209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