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無題

接下來一段時間,陳景恪再次陷入了忙碌之中。

帝國計劃需要進一步完善,淡馬錫商貿之城的制度建設,僱工保護法也需要關注。

還要抽出時間給徐妙錦上課……

可以說,每天都忙的腳不沾地。

這期間,福清負責編寫的《麻六甲海盜》正式定稿,陳景恪檢查沒有問題之後,拿到皇宮給朱元璋看。

老朱相當無語:“你們是真閒的慌啊,寫什麼不好,寫個海盜算什麼。”

“還什麼海洋代表着自由,擁抱海洋就是擁抱自由。”

“真是會給自己臉上貼金,賊永遠都是賊,洗不白的。”

陳景恪能咋回答,總不能說上輩子特別喜歡某船長吧。

“就是希望激起大明百姓對海洋的嚮往……”

“海洋廣闊無邊,光靠朝廷的力量,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探索。”

“藉助民間的力量,效率會高上許多。”

朱元璋很不以爲然,民間力量能和朝廷比?

不過他也沒有再說什麼就是了。

一本神怪小說罷了,又沒有什麼反帝反大明的內容,沒必要大動干戈。

“要是有空,就讓福清把駙馬傳繼續往下寫,民間可是流傳幾十個版本呢,她才改編了幾個故事。”

比起什麼海盜、神怪,他更喜歡駙馬傳。

雖然名爲駙馬傳,但皇帝的戲份也是很重的,且形象非常高大上,太符合老朱的胃口了。

陳景恪說道:“海盜寫完就準備着手續寫駙馬傳,素材都已經收集好了,很快您就能看到下一部了。”

朱元璋點點頭,突然說道:“福清今年已經十八了……”

陳景恪連忙打斷他的話,說道:“是是是,我知道了……”

“那什麼,殿下那邊還有事,陛下您先忙,我去那邊看看。”

說完落荒而逃。

朱元璋有些懵,啥情況?

不就是提了一嘴生孩子的事兒嗎,又沒有強迫你怎麼着,至於這麼害怕嗎。

他卻不知道,陳景恪這是前世被催婚催生給整出心理陰影了。

逃出老遠陳景恪才停了下來,擦了擦額頭的汗,很是無語。

沒想到穿越了還能被催生,還是朱元璋親自催,壓力山大啊。

不過老朱不提這一茬,他都快忘記了。

按照虛歲來算,福清確實已經十八了。

而且洪武二十年即將走完,她實歲也到十八了。

確實該考慮這事兒了。

現在外面一直瘋傳他是遭了天譴,雖然堵住了後來求藥的人,卻也帶來了很多麻煩。

尤其是陳遠和馮氏夫妻倆,嘴上不說,臉上寫滿了擔憂。

不行,回去就和福清好好研究一下,用實際行動破除謠言。

——

古代出書基本屬於倒貼錢行爲。

沒有版權保護的時代,但凡一本書火了,定然是盜版滿天飛。

不,都不能叫盜版了。

因爲都無所謂正版,又何來盜版之說?

所以,想要出書基本都要自費。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無數人想要出書,出書的人無不期望盜版滿天飛。

皆因一個字:名。

立德立功立言,謂之三不朽。

出書就是立言。

對於重視歷史,重視身後名的華夏人而言,意義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過陳景恪並沒有操太多心,麻六甲海盜和立言之間的差距超過十萬八千里,實在沒必要花費太多心力。

反倒是福清比較上心,畢竟是她一字一字寫出來的嗎。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推廣套路,先是找說書先生四處傳播。

重點還是放在了沿海城市,借用了一點市舶司的力量,將此書推廣到了海商羣體。

確實引起了船工們的喜愛。

尤其是當裡面寫的一些疾病和治療方法,被證實是真的之後,這書就更火了。

幾乎每個商船上,都有一套海盜小說。

這些事情陳景恪一概不知,他每天忙的腳不沾地。

以前只需要操心政務,現在又多了一項任務,造孩子。

屬於勞心又勞力了,實在沒工夫關心這些事兒。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很快他就聽到了這本書的消息。

還是在朝堂上聽到的。

有言官彈劾此書帶壞社會風氣,要求列入禁書行列。

把他嚇了一跳,莫非這書惹出事來了?

仔細一問才知道並沒有。

這個言官就是在行使自己的本職工作,聞風奏事。

陳景恪很是無語,卻也不好多說什麼。

這本來就是人家的本職工作,也不能說人家錯了。

更何況這書是用筆名發表的,很少有人知道是出自他們兩口子的手筆。

也不能怪言官不長眼。

朱元璋表面不動聲色,心中則樂開了花,讓你小子瞎折騰。

不過還是要給女兒女婿面子的,就說不過是一神怪小說而已,無需大驚小怪。

此事就此揭過。

那個言官也沒有揪着不放。

這事兒說白了不值一提,但言官風聞奏事,就是要將社會上一些比較大的動靜彙報給皇帝。

他彙報了,本職工作完成了。

皇帝也處置了,就沒必要窮追猛打。

不過能被言官拿到朝堂上彈劾,也足以說明海盜火了。

退朝之後,陳景恪去了解了一下情況。

發現這本書確實火了,只是火的方式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在社會的上層,屬於黑紅。

畢竟海盜確實不受待見,但故事性確實強。

大家屬於是一邊鄙視,一邊偷偷的看。

看完就湊在一起貶低。

在中下層就是真的火了,普通百姓纔不管主角是什麼人,故事好看就行。

但要說這本書在哪個羣體最受歡迎,毫無疑問是沿海地區的百姓以及海商羣體。

至於原因,就不多贅述了。

但要說這本書帶來最大的影響,不是促進了海盜行業的發展,也不是吸引大批百姓嚮往大海,而是媽祖的祭祀。

本來媽祖祭祀,只在東南沿海幾個港口城市流行。

隨着這本書的流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神靈。

更多沿海城市的百姓,開始自發的信奉媽祖。尤其是很多海商,本着寧願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出錢出力修築媽祖神祠塑造神像。

更是刺激了媽祖信仰的推廣。

要說反應最快的,非道教莫屬。

龍虎山立即抓住機會,將媽祖請進了龍虎山祭祀,隨後東南道教各分支也相繼效仿。

媽祖正式成爲道門正神,讓媽祖祭祀更加規範化。

後來這本小說隨着海商的足跡流傳到了海外,南洋各島嶼上也相繼出現了媽祖祭祀。

甚至遠在萬里之外的陌生國度,也有了它的信仰。

還有一點是陳景恪始料未及的,那就是海盜這本小說,以其獨特的劇情構造,影響了後來小說的發展。

在未來被捧上了極高的位置。

當然,這都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得知海盜小說火爆,尤其是想要推廣的內容都被重視,陳景恪就徹底將這件事情給放下了。

——

沒過多久,新的宗藩體系規則率先被制定出來。

裡面更細緻的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主要包括軍事、外交、商業等方面。

以前大明和藩屬國之間,更多的只是名義上的宗藩關係。

藩屬國名義上稱臣,大明天子承認其國家的地位。

除了禮部制定了一套朝覲標準,就在沒有別的制度方面的約束了。

而這套宗藩規則的出臺,意味着大明和藩屬國的聯繫更加緊密。

對於這套全新的宗藩法,羣臣都給予了支持。

雖然他們不知道帝國計劃,卻也知道這套新規則的好處。

到了這會兒就算再傻的人都知道,大明要對外擴張,要將皇子封到本土之外的土地上當王。

那麼之前舊有的宗藩制度自然就不適用了,出臺新法案是很正常的。

而且這套新法案怎麼看都對大明有利,實在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唯一受傷害的,可能就是之前的那些異族藩屬國了。

但可惜的是,面對大明的強勢他們連反對意見都不敢提,就這樣全盤接受。

更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朱元璋在鴻臚寺設置了一個外遣官的職務。

該官吏常年駐紮在藩屬國,監督各藩屬國執行新規的情況。

讓各藩屬國叫苦不迭,卻又不敢拒絕,別提多難受了。

所謂外遣官,其實就是現代各國普遍存在的駐外大使。

陳景恪給朱元璋講這玩意兒的時候,被狠狠的嘲諷了一番。

什麼駐外大使,懂不懂什麼叫宗主國?

咱派使節過去,那都是宣佈聖旨,監督指導工作,不是爲了什麼方便溝通交流。

不過,老朱雖然嘴上傲嬌,行動上還是很老實的,就在鴻臚寺設置了這麼個職務。

——

時間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十月,北伐大軍正式班師回朝。

朱標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隨後就是獻俘儀式。

朱元璋親自去祭祀蒼天,以表功績。

之後就是盛大的慶功宴……

馮勝可以說是意氣風發,滅了高麗他的功績直追徐達,一時間是真的風光無比。

其次就是藍玉了。

這次北伐看似勞師動衆,實際上沒打幾個硬仗。

最大的一場硬仗,反而是他率軍突襲慶州一戰。

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成了慶功宴上的二號功臣,不知道多少人圍在他身邊說着恭維的話。

其他立功的將士也都笑的合不攏嘴。

與之相反的,是被邀請來觀禮的諸多藩屬國使節。

心情無比的沉重。

然而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順從。

祈求大明君臣看在他們恭順的份上,能容許他們繼續存在。

這些都略過不表,對於陳景恪來說,他更關心的是自家好兄弟徐允恭。

“黑了、胖了……看來在軍中的日子過的還不錯。”

徐允恭的變化很大,皮膚變得黢黑粗糙,身材卻更加的魁梧,還多了一股剽悍之氣。

“看來還是軍中更鍛鍊人啊。”

見到好兄弟,徐允恭也非常高興,滔滔不絕的介紹起遼東的情況:

“那裡真是好地方啊,野外到處都是獵物。”

“隨便一個水窪,裡面都有成羣的魚。”

“野兔子都不怕人的,你看着它,它也看着你。”

“尤其是一種叫傻狍子的……”

“土地也非常肥沃,那黑土用手一捏都能滴出油來。”

“只可惜,冬季太冷又太漫長,不適合居住。”

陳景恪心下也向往不已,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

前世經過大開發之後,這種情況基本消失,他也只能在書本上看一看這樣的描寫。

但要說多喜歡這種環境,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真要讓他選擇,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開發後的環境。

誰要是說喜歡這種原生態,就先去深山老林裡待幾天,出來後看還能有幾個堅持不改的。

“遼東始終未能得到開發,不是因爲氣候寒冷,而是因爲動亂。”

“等徹底平定草原,遼東也能安定下來了,到時朝廷會着手進行開發。”

徐允恭點點頭,沒有多關注此事。

他心思全在用兵打仗上面,不想插手內政方面的事情。

給陳景恪說這些,也不過是覺得那裡環境獨特而已,並不是要討論如何治理這塊地方。

接着他就將話題轉到了軍事方面。

“納哈出雖然投降,但他手下很多人並不想投降,只是被裹挾身不由己。”

“很多降將降卒中途逃走,甚至有一支想要劫掠運糧隊,差點釀成大禍……”

“雖然後來我們加強了防範,但局勢還是非常混亂。”

“朝鮮的情況要好的多……沒有冊封朝鮮王的時候,也是叛亂不止。”

“後來恢復朝鮮國號冊封朝鮮王,局勢反而平定了。”

陳景恪說道:“都是爲了利益罷了。”

“最開始他們以爲大明要在那裡建立郡縣制,那簡直就是在要他們的命,自然會跳出來反抗。”

“後來發現大明恢復了朝鮮國號,依然重用原本的權貴。”

“他們的利益得到保障,自然就不願意反叛了。”

徐允恭點點頭,說道:“使節團的作用也很大,冒着危險去遊說高麗的讀書人和文官,不少人爲此犧牲。”

“後面又幫助新建的朝鮮國梳理政務……”

“我們能順利撤軍,他們居功至偉。”

陳景恪心情沉重了幾分,說道:“朝廷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的,封賞會如數交到他們的家人手上。”

又聊了幾句,陳景恪忽然問道:“你見到方孝孺了嗎?他現在如何了?”

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38章 聖人言禪位大典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11章 鴕鳥朱標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204.第203章 謀高麗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57章 實踐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311章 用工荒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52章 解決之法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0章 聽你爹我的218.第217章 無題春節快樂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38章 聖人言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89章 政變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43章 呂宋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春節快樂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54章 目標,倭國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40章 演戲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260章 無題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209.第208章 無題第300章 閃電戰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
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38章 聖人言禪位大典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11章 鴕鳥朱標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204.第203章 謀高麗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57章 實踐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311章 用工荒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52章 解決之法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0章 聽你爹我的218.第217章 無題春節快樂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38章 聖人言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89章 政變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43章 呂宋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春節快樂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54章 目標,倭國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40章 演戲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260章 無題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209.第208章 無題第300章 閃電戰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