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

事實一再證明,古人一樣很喜歡吃瓜,一樣喜歡陰謀論。

當佛道竊取國運的謠言出現後,就以驚人的速度傳播。

短短几天洛陽城人盡皆知,並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各地方傳播。

一開始大家都是當笑話來聽的,什麼竊取國運,扯淡呢。

然而很快就出現了證據。

夏商周爲什麼國祚綿長?因爲沒有佛道。

甚至還會詛咒幾句,最好趕緊被吸死。

莫非就是傳授陳景恪知識的人?

雖然大家都保持默契不問他的老師,可誰又能不好奇那個神秘人是誰呢。

徐達讓他離開洛陽,疏遠雙方的關係,就成了必然。

相關的證據越來越多,說的有鼻子有眼。

徐達卻沒心情和他開玩笑,說道:“你真的就不爲自己考慮,不爲後人考慮?”陳景恪指着天空的夕陽,說道:“他在指引着我。”

徐達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裡出現一絲內疚:

“允恭的事情是我安排的,你不要怪他。”

爲何歷朝歷代的造反者,大多都假託佛道之名?

就是爲了藉助宗教竊取國運。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道:

大家懷疑的結果就是,謠言傳播的更廣,更加的深入人心。

後來漸漸的想通了。

長嘆一聲,陳景恪輕聲說道:“我就是在自救啊。”

有些秘密一旦掌握了,即便以他的身份也不好收場。

徐達愣了一下,陡然明白過來。

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陳景恪卻聽明白了,說道:

還要小心皇帝拿他的頭去平息衆怒。

徐達神秘的道:“不可說,不可說啊。”

徐達嘆道:“此策一出,你就將天下人都得罪光了啊。”

一旦皇帝不信任他,就算他人緣再好,也只有死路一條。

“事實上一開始我確實選擇了前者。”

徐達說道:“你放心,大家都很支持這條法令。”

漢末黃巾之亂,張角是什麼出身?

道教啊。

佛道兩教徹底慌了。

“這是我自己的選擇,與您無關。”

一開始陳景恪並沒有想那麼多,以爲就是去歷練的。

徐達很想問一句,那個太陽是誰。

這哪是竊取大明國運,這是在斷我們老百姓活下去的希望啊。

剛想明白這一點,他確實很難受,很憋屈。

“我也曾捫心自問,是做一輩子的懦夫,還是做一剎那的英雄。”

東漢佛教出現之前,皇帝壽命也都還算可以。

回頭看看,他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大明朝的天子不當人,或許百姓還不會說什麼。

若非天降賢臣,保住了太孫的命。

但即便如此,佛道兩教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劉邦聽聞此事,果然放下心來。

還有道教,也不乾淨。

他立即就猜到是爲了什麼。

就想要回懟。

徐允恭是魏國公繼承人,妹妹徐妙錦還是未來太孫妃,身份更加敏感。

“現在有了這個能力,良心讓我無法再裝傻。”

所以將四子徐增壽送進了洛下書院學習。

所以他時不時的就派人去打探蕭何在做什麼。

蕭何得知此事後是怎麼做的呢?

貪污、侵佔民田,主動敗壞自己的聲譽。

最終還是忍住了。

能教出陳景恪這樣的弟子,他又該是何等的驚才絕豔。

現在,因爲這則謠言做到了,去廟觀上香人數銳減。

但他隱約有些明白,陳景恪應該是見過什麼人,受過什麼恩惠。

爲了滅楚,秦國動用了六十萬大軍,是大秦半數的軍隊。

就是發現了他們在竊取國運,試圖反抗,只可惜都失敗了。

此時道教各派話事人,腸子都悔青了。

劉邦在前線打仗,蕭何在後邊幫他看家。

墜馬受傷的時候,都牽動天象了。

三武一宗爲什麼要滅佛?

東漢皇帝的平均壽命只有不到三十歲,是歷朝歷代最短的。

現在竟然有組織想竊取大明國運,簡直罪不可赦。

尤其是推行廢除人頭稅,攤丁入畝之後,朱元璋在百姓心目中就是聖人。

什麼意思?

陳景恪沒有解釋,而是笑了笑說道:“您真以爲我沒考慮過?不過是效仿王翦和蕭何舊事罷了。”

這次被拒絕之後,他沒有離開,而是在大門一側的空地上席地打坐。

皇帝要是不保他,他除死無二路。

在朝堂上,也一直支持陳景恪。

不至於無腦的原地開始反佛道。

我道教的事情,什麼時候輪到你們佛教置喙了?

朱雄英主導的教化工作,雖然才初步展開,可也有了一定的影響。

可經過一輪又一輪改革,大明的政策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寬鬆。

換成誰當君主,都會產生疑慮,這支軍隊的統帥會不會造反。

可徐達畢竟不是天生政治家,更何況陳景恪還救過他的命。

徐達看了一眼天空,滿臉的疑惑。

他心中也同樣有疑慮,蕭何會不會背叛他?

“僅僅是不反對還不行,若沒有大家的支持,這條法令很難推行。”

一來傳言畢竟只是傳言,朝廷這不是還沒發話的嗎。

你們想想啊,若太孫沒了……後果不堪設想啊。

可自漢明帝迎來佛教之後,東漢基本都是兒皇帝,很少有長壽的。

路是自己選的,怪不了別人。

陳景恪一想也是,最怕老朱的不是別人,恰恰是離他最近的這些人。

最瞭解你的人裡面,肯定有你的對手。

然而聽到後半句,頓時就熄火了。

陳景恪謙虛的道:“不過是靈機一動罷了。”

張宇初也很無奈,我早就投遞拜帖了,問題人家不見啊。

“文明治軍,你將軍方將領得罪了個遍,現在又將權貴官僚士紳全得罪了。”

徐達自然知道此事,表情很是凝重的道:

“你想自污我能理解,可也要有個限度吧?”

其他人在知道自己的打算之後,就更不會向自己靠攏,那簡直就是往火坑裡跳。

“既然你什麼都知道,爲何還要將自己逼到如此境地?”

想通了這些,徐達長嘆口氣,說道:

見面就是一通質問:你們自己想死別連累我們,趕緊拿出一個章程平息朝廷怒火。

還將寺院的名字改爲了龍興寺。

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佛教在竊取氣運嗎?

陳景恪笑道:“我知道,謝伯父關心。”

徐允恭作爲魏國公繼承人,本應該在洛陽結交各種權貴,可他已經兩年沒回來過了。

西漢皇帝壽命都還算正常,平均壽命在四十一歲。

到了宮門口就見到徐達在不遠處朝他招手。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佛教這個外來宗教,在華夏大興。

陳景恪笑道:“得罪就得罪了,他們又能奈我何?伯父您不會也恨我吧?”

如果他們不支持,那這條法令就毫無用處。

陳景恪笑了笑,說道:“世界上哪有那麼多二選一,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新的寺廟佔地千餘畝,無比的奢華。

“成就自己,順便爲國爲民做一些小事,自我陶醉一番,還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筆。”

不論任何人,和自己走的太近都會受到皇帝的猜忌。

爲啥要消極抗爭?這下真求錘得錘了。

徐達說道:“階梯性徵收田稅,伱總是能想到他人想不到的方法。”

二來,就算佛道兩教竊取國運是真的,那也不是我們老百姓能招惹的起的啊。

很多和他們保持良好關係的權貴官僚,都開始私下詢問,到底是不是真的。

從政治角度來看,這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最終還是強忍怒氣,好言好語的將人給勸走了。

什麼,你說是巧合?

好,那咱們再說新證據。

這是準備一棍子將他們敲死嗎?

這樣神秘又強大的師父,讓陳景恪爲之崇拜並效仿,是完全有可能的。

是那個人引導他走上了現在的路。

若他們真的幫朝廷對付自己,後果很嚴重。

之前朝廷打壓佛道兩教,都沒能阻止大家去燒香。

大明天子和佛教的淵源不用說了吧?

之前是多麼的崇信佛道,重修了當初出家的於皇寺。

連當朝天子都牽扯進去了,就算意志在堅定的人,都不得不產生懷疑。

陳景恪見他不像是說謊,又沒有絲毫的不情願,很是驚訝:

“陛下給了你們什麼好處,竟然讓你們如此配合?”

當然,很多時候百姓的思想確實容易被輿論左右,可並不意味着他們不會權衡利弊。

……

陳景恪表現的越是善解人意,他就越加的內疚。

他說到做到,立即來到陳景恪家投遞了拜帖。

對道教最瞭解的,莫過於佛教。

“可我畢竟見過陽光,良心讓我情不自禁的走上了後一條路。”

然後大家就找到張宇初,你不是說要找陳景恪請罪嗎?咋還沒去?

“陛下說要找勳貴們談一談,不知道是什麼結果,反對的人應該很多吧?”

王翦作爲軍隊的統帥,他是怎麼做的呢?

向始皇帝討要美女、錢財、封賞。

徐達聽的雲裡霧裡,什麼太陽什麼光?

但聽到佛教的質問,他們也很不爽。

如果能請他出山……

一開始他就是想保護自己的家人,後來想做點什麼。

佛教的行動很迅速,一邊派人求見陳景恪,表示臣服。

現在想想,太不正常了啊。

對於他用這一招,老朱倒是沒說什麼。

“如果有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放在眼前,您願不願意去做點什麼?”

很可能就是佛道在吸取大明朝的氣運,傷到了皇位繼承人。

“若……你就只有死路一條啊。”

左右一國的未來,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從走上這條路開始,就沒有退路可言了,只能將一切都寄託在皇帝的信任上。

“以前我沒有那個能力,只能在心裡想他,然後躲在暗處自我安慰。”

可是爲何今年皇帝一反常態,開始打擊佛道?

再想想太孫,先是重病差點就沒了,後來又墜馬受傷。

只不過大漢氣數未盡,他的行動失敗了。

百姓雖然不會全信謠言,也不敢得罪佛道,可至少他們能管住自己的腿不去燒香。

不過他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表態以後就睡在陳府門口了,直到見到正主的那一天。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不曾感受過光的溫暖,本可以安心的享受黑暗。”

想到這裡,他心中一動。

陳景恪慘叫一聲,一個箭步躥出宮門下班回家了。

再加上這次確實是自家連累了對方,心中也有些理虧。

如果皇帝信任他,就依然是高高在上的陳伴讀。

徐達爭辯道:“那也應該儘量保全自己。”

說白了就是通過自污來自保。

‘哐哐哐’給他屁股來了三腳。

“反正這個好處很大,大到能讓我們支持陛下的任何決定。”

不吃不喝不動,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誠意。

——

這個謠言自然是陳景恪派人傳出去的,後續的各種所謂證據,也是他弄出來的。

關鍵是,自己選擇了遵守‘臣道’,主動降低在皇帝心目中的危險性。

徐達收拾情緒,搖搖頭說道:“陛下親自開口,就已經代表了他的態度,誰敢反對?”

目的自不用多說。

陳景恪自然也看出了這一點,所以轉移話題道:

陳景恪自然懂他的意思,將這麼多人都得罪了,現在皇帝保他,他還能活着。

所以他心中是充滿愧疚的。

“儘量保護好自己,儘量不要讓在意你的人傷心難過。”

他們自然知道這是皇帝在敲打他們,可這個敲打來的也太猛烈了。

至少百姓都知道,大明比歷朝歷代都要好,對朝廷也有了認同感。

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雖然明知道佛教再說氣話,可還是讓他們心生忌憚。

勳貴是當前最大的地主,天下人都在盯着他們。

還是等着看上面的反應吧。

後來才明白,是爲了躲開自己。

他爲什麼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因爲他竊取的蒼天氣運,試圖改朝換代。

始皇帝果然不再懷疑,放心的將大軍交給他指揮。

一邊派了個代表去道教那邊。

但對於他竟然把本朝和太孫都扯了進去,老朱還是很氣憤的。

爲何漢朝之後,難有三百年王朝?因爲佛道出現了。

“等法令頒佈,諸位國公會第一時間將手中的土地處理了。”

否則別怪我們不講道義,出手幫助朝廷對付你們。

不過,徐達也只是希望雙方保持一個安全距離,並不是絕交。

兩人沒有騎馬,就這麼並肩走在大街上。

說到這裡,他鄭重的道:“所以,你有什麼想法就儘管拿出來。”

“只要是對大明有利的,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並將所有反對聲音壓倒。”

陳景恪更加好奇了,老朱到底開了什麼條件,竟然讓這羣勳貴如此賣命?

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第273章 大課堂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231.第230章 無題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65章 直搗黃龍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329章 提防瓦剌102.第102章 假鈔第289章 政變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11章 鴕鳥朱標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54章 目標,倭國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11章 用工荒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86.第86章 我能治啊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春節快樂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13章 思烹狗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308章 新書構思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19章 天竺攻略111.第111章 出關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204.第203章 謀高麗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231.第230章 無題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26.第126章 溫寒變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53章 帝國時代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92章 河西戰略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13章 見聞第84章 徐達還朝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57章 實踐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273章 大課堂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8章 聖人言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83章 留聲機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4章 力挽狂瀾107.第107章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26章 有錢任性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4章 力挽狂瀾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263章 無名宰相
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第273章 大課堂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231.第230章 無題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65章 直搗黃龍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329章 提防瓦剌102.第102章 假鈔第289章 政變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11章 鴕鳥朱標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54章 目標,倭國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11章 用工荒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86.第86章 我能治啊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春節快樂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13章 思烹狗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308章 新書構思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19章 天竺攻略111.第111章 出關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204.第203章 謀高麗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231.第230章 無題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26.第126章 溫寒變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53章 帝國時代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92章 河西戰略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13章 見聞第84章 徐達還朝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57章 實踐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273章 大課堂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8章 聖人言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83章 留聲機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4章 力挽狂瀾107.第107章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26章 有錢任性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4章 力挽狂瀾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263章 無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