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

本來徐達等人對什麼文明治軍非常不以爲然。

士兵不打不罵他們能聽話嗎?

不打不罵如何能訓練出強悍的軍隊?

倒不是他們野蠻短視什麼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軍隊從誕生那天起,就伴隨着暴力和壓迫。

施行的都是最嚴苛的管理制度,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方式,並將之視爲真理。

你現在突然搞什麼文明治軍,那不是多此一舉嗎?

陳景恪卻用這樣一番話來駁斥他們:“自古以來就是對的嗎?”

“太孫準備在軍隊推行教化,可是我們要怎麼展開教化?”

“告訴他們,軍官欺凌你們,侮辱你們,殘害你們,都是爲你們好?”

一席話說的衆人啞口無言,關鍵是他將此事和朱雄英的教化計劃聯繫在了一起。

讓衆人又不好反駁。

很簡單的道理,你天天欺凌羞辱別人,還想讓別人對你產生忠誠感,那不是扯淡的嗎。

現在反對文明治軍,就是不支持太孫的計劃。

反對太孫?

拉倒吧,給他們一百個膽子都不敢。

所以,儘管衆人並不是很支持文明治軍計劃,卻還是隻能答應了下來。

陳景恪自然能看得出他們不情不願,就算規則制定出來,也很難推行。

不過他不着急,飯要一口一口吃。

先把相關法規制定出來,以後有的是機會去貫徹。

這場會議一直持續到黃昏才結束,陳景恪還有事情要和朱元璋他們談,就準備留宿皇宮。

徐達等人則起身告退離開。

走在路上衆人還在討論軍制改革的問題,顯然大家都有很多未盡之言。

這時傅有德突然說道:“以前只聽聞近些年的變革,皆出自陳伴讀之手。我還以爲言過其實,今方知傳言不虛。”

馮勝感慨的道:“是啊,天縱奇才啊,果然不愧是應命賢臣。”

藍玉作爲鐵桿盟友,自然是沒命的誇:

“陳伴讀真是當今第一奇才,古往今來能有這般才能者,屈指可數。”

其他人竟也沒有反對,紛紛附和他的話。

徐達笑呵呵的道:“陳伴讀確爲大才,不過我覺得有一個人不弱於他。”

衆人目光向他看來,莫非還有這樣的人才?

徐達輕輕的吐出了兩個字:“太孫。”

衆人恍然大悟,連連稱是。

湯和朝幹清宮拱拱手說道:“太孫雖然年幼,然已有聖君之風,實乃我大明之幸也。”

馮勝恭敬的道:“也是我等之幸啊。”

藍玉更是驕傲的挺起了胸膛,那可是我外甥孫。

此言引起了衆人的共鳴,太孫確實關係着他們家族的榮華富貴。

這裡不得不說老朱弄的複雜聯姻關係,開國勳貴相互聯姻,再和皇家聯姻。

用姻親關係將大家捆綁在了一起。

支持皇權,就是保護自己家族的利益。

而所有的線收束在一起,最終指向了一個人。

這個人不是太子朱標,而是太孫朱雄英。

很簡單的道理,朱雄英的外公是常遇春。

他的準太孫妃是徐達的女兒,也就意味着下一代繼承人也有勳貴血脈。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他都是勳貴集團的利益代表。

朱雄英越有能力,勳貴集團自然就越高興。

看着高興的衆人,徐達輕輕嘆了口氣。

總算是將衆人的注意力,從陳景恪身上,轉移到了太孫身上。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過於聰明能幹了,是會受到大家忌憚的。

尤其是陳景恪還如此年輕。

以人生七十歲來算,他還能在朝堂活躍五十餘年。

這是什麼概念?

想想就知道是多麼恐怖了。

現在有個同樣聰明能幹的太孫,大家就覺得很正常了。

只要有人能鎮得住他,他在衆人心目中的危險性就大大降低了。

而朱雄英言行舉止都頗具威嚴,幾次任事也都做的可圈可點,確實有雄主之風。

有這樣的君主在,自然不用怕臣子太有能力。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宮門口,大家這才相互告別。

並相約明天五軍都督府見,一起商討完善軍制。

走到半路,眼見大家四散開來,徐達才讓僕人追上藍玉,邀請他過來一敘。

“魏國公相邀,不知有何事?”

徐達說道:“樑國公對軍制有何看法?”

藍玉肯定的說道:“自然是極好的,若不是景恪指出,我還不知道大明存在如此大的隱患。”

щщщ☢тtkan☢¢ O

然後他好奇的問道:“我們和景恪關係莫逆,自然是要支持他的。”

“魏國何故有此一問,莫非有別的想法不成?”

徐達沒有回答他,而是表情凝重的問道:“那你對文明治軍有何看法?”

藍玉遲疑了一下,才說道:“景恪太善良了,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文明是練不出強軍的。”

“但既然他極力主張要制定規矩,咱們作爲長輩總不能駁了他的面子。”

“就弄一套規矩出來做做樣子好了,私底下大家該如何還是如何。”

徐達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說道:“看來伱還是不瞭解景恪的性格。”

“他從不做無用之功,既然提出了要文明治軍,就說明很重視這一塊,想要陽奉陰違糊弄他恐怕很難。”

“我最怕的是,將來因爲此事讓我們之間產生分歧,最終走向對立。”

“這……”藍玉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別人的想法他都可以不在乎,即便是和朱元璋意見相左了,他都要堅持己見。

可唯獨面對陳景恪,他硬氣不起來。

自己吃了秘藥生了倆兒子,陳景恪卻遭了天譴到現在都沒有子嗣。

雖然陳景恪對外解釋,自己家就這情況和天譴無關。

可還是有很多人認爲,他就是遭天譴了。

藍玉更是對此深信不疑。

因此,他對陳景恪除了親情和敬佩之外,更多了一層愧疚。

在他看來,陳景恪的解釋不過是爲了寬他的心,讓他沒有心理負擔。

越是如此,他就越是愧疚。

這種複雜的情緒,讓他在陳景恪面前絲毫強硬不起來。

就比如現在,雖然很不認同什麼文明治軍的理念。

卻也不得不考慮,如果陳景恪真的很重視,自己該怎麼辦?

最終藍玉還是說道:“如果他真的很重視文明治軍,我會支持他的。”

不因爲別的,就因爲他是陳景恪。

徐達點點頭,突然說道:“我準備提議,由你來負責文明治軍的推行工作。”

藍玉軀體一震,驚訝的道:“你也支持文明治軍?”

徐達搖搖頭說道:“不,我支持景恪,我相信他不會做無用功。”

“現在我們不理解,不是他有問題,而是我們的目光看的不夠遠。”

藍玉微微點頭,說道:“我懂了,如果陛下真將此事交給我,我一定會認真推行。”

徐達心中嘆了口氣,他能做的也就只有這麼多了。藍玉打仗能力毋庸置疑,讓他搞行政是真不適合。

可同時他又是最適合執行這個計劃的人,因爲他和陳景恪的關係,確保他就算不理解,也會不打折扣的執行。

只能說,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

幹清宮。

等衆人都離開,朱元璋說道:“這一課早就應該講了。”

陳景恪苦笑道:“有些問題我也是在實踐中發現的,以前您讓我講,我還真不一定能講的來。”

朱標插話說道:“新軍制非常複雜,牽扯到方方面面。”

“以前就算拿出這個計劃,朝廷也無能爲力。”

“現在大明國祚穩定,接下來幾年要休養生息,正是變革的好時機。”

越是複雜,牽扯機構越多的變革,就越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實施。

這一次的新軍制,就是這種情況。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頷首道:

“接下來幾年,你就有的忙了。”

朱標說道:“爲父親分憂,這本就是我應當做的。”

哪知朱元璋卻搖頭道:“不是替我分憂,而是你作爲君主必須承擔的責任。”

“咱建立了大明,初步建立了制度,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如何讓大明變的更好,走的更遠,就是你這個繼任者的責任了。”

朱標非常感動,心中也升起一股捨我其誰的豪氣:

“是,我一定不會讓爹失望的。”

朱雄英看的也是心情激盪,恨不得大喊一聲,我也要承擔責任。

不過他知道,現在還不是他出頭的時候,只能在一邊羨慕的看着。

朱元璋很是滿意的道:“這纔像話……接下來舞臺就屬於你了,你可有想好要如何着手?”

朱標回道:“歷朝歷代,第一代君主打天下,第二代君主治天下。”

“正如您方纔所說,您將天下打下來了,並初步制定了國家的框架。”

“我的任務就是完善這個框架,爲後世夯實基礎。”

“而且景恪爲大明制定了長遠的發展計劃,尤其是帝國計劃,更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大明才能實施。”

“所以,我會以內政建設爲主,深化革新完善各項制度。”

“同時也趁此機會與民修養生息,全面恢復生產。”

朱元璋更是欣慰,說道:“你有這個認識咱就放心了。”

“我打天下,你治天下,雄英帶領大明走向更輝煌。”

“咱們三代人共同努力,必將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

一番話說的在場衆人都熱血沸騰,恨不得大展拳腳大幹一番。

朱標的爲人和施政措施,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

但知道歸知道,公開說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之前大家只是心有默契,並未具體談過相關的事情。

今天開誠佈公的談,算是將話題攤開了。

這番談話背後的潛在意思則是,權力的交接。

雖然還沒有正式發生皇位更替,但在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心目中,已經完成了交替。

以後朱標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而朱標也確實沒有客氣,當即就準備對朝堂做出調整:

“我準備給予內閣票擬之權。”

朱元璋似乎早就猜到了,沉默不語。

陳景恪卻心頭一震,這一天終於來了。

如果將此時中央政府的權力進行拆分,大致可以分爲三份:

票擬、批紅、駁斥。

票擬就是在奏疏上寫字的權力,說白了就是批改奏疏的權力。

批紅顧名思義,就是用紅筆做最後的批註。

也就是最終決定權,同意還是不同意。

很多人以爲這是獨屬於皇帝的權力,事實並非如此。

對於行政事務,丞相也有決策權。

甚至丞相可以不經皇帝允許,獨立行使行政權。

古代的皇權和相權之爭,爭的就是這個權力。

胡惟庸就是靠着這個權力,架空的朱元璋。

駁斥,就是對最終決定不滿意,進行駁回。

表面看是駁回,實際上代表的是執行權。

朱元璋廢除丞相,將所有權利都收歸己身,完成了大權獨攬。

但同時也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對於精力旺盛的皇帝來說,還能堅持。

如果皇帝身體不太好,那簡直就太要命了。

前世,明仁宗朱高熾將票擬之權給了內閣。

沒辦法,就他的身體實在扛不住啊。

將票擬全給內閣,可以減少至少一半的工作量。

不過有了票擬的內閣,也還是個秘書機構,翻不了天。

畢竟票擬並不是最終決定,批紅權還在皇帝手裡。

皇帝對票擬不滿意,可以自己重新寫。

而且內閣還沒有執行權,皇帝批紅之後,直接將命令下達給具體的衙門去執行。

然後朱瞻基整了個大活,給了內閣駁斥之權。

什麼意思呢,就是皇帝批紅之後,不再直接將命令下達給具體的衙門去執行。

而是先交給內閣學士,由內閣學士去傳達命令。

如果內閣學士對皇帝的命令不滿意,還可以駁回不執行。

這個權力可就太大了啊。

內閣正式從一個秘書機構,華麗的變成了大明的最高行政機關。

你以爲這就完了?

不,朱瞻基又玩了一個更騷的。

爲了不耽誤自己玩蛐蛐,他將批紅權給了太監,也就是秉筆太監。

然後大明的政治制度,就向着奇葩的道路大步狂奔,拉都拉不回來。

朱標的身體情況,也同樣不是很樂觀。

他不可能和朱元璋一樣高強度工作,那麼將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分給別人,就成了必然。

哪些權力可以分,又分給誰合適?

當然是將最繁瑣的部分分出去。

還有比批改奏疏更繁瑣的工作嗎?

沒了。

這也是他爲何提議,將票擬權給內閣的原因。

現在,球來到了朱元璋腳下,他才擁有最終決定權。

朱元璋沉默許久,他自然不願意將好不容易收回的權力分出去。

可他也知道,人力有時而窮。

指望子孫後代都和他一樣勤政是不現實的。

所以,分拆權力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沒想到來的這麼早。

不過考慮到朱標的身體狀況,他也只能接受。

想到這裡,他擡起頭,看向陳景恪道:

“內閣是你提議創建的,你以爲是否可以將票擬交給他們?”

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289章 政變春節快樂春節快樂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2章 大明嫡長孫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47章 貨幣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44章 這孩子,能處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111.第111章 出關第20章 聽你爹我的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83章 讓他當駙馬?90.第90章 做人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11章 用工荒第7章 將計就計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7章 將計就計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228.第227章 力學第243章 呂宋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90.第90章 做人第283章 留聲機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65章 組建海軍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73章 皇恩浩蕩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36章 我去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296章 博望侯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04章 氣運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10.第209章 陽謀第237章 無題第243章 呂宋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273章 大課堂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60章 老狐狸102.第102章 假鈔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60章 老狐狸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75章 竹書紀年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218.第217章 無題
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289章 政變春節快樂春節快樂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2章 大明嫡長孫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47章 貨幣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44章 這孩子,能處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111.第111章 出關第20章 聽你爹我的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83章 讓他當駙馬?90.第90章 做人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11章 用工荒第7章 將計就計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7章 將計就計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228.第227章 力學第243章 呂宋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90.第90章 做人第283章 留聲機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65章 組建海軍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73章 皇恩浩蕩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36章 我去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296章 博望侯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04章 氣運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10.第209章 陽謀第237章 無題第243章 呂宋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273章 大課堂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60章 老狐狸102.第102章 假鈔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60章 老狐狸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75章 竹書紀年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218.第217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