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鎖國之困

第354章 鎖國之困

用間的想法在腦子裡轉了三圈,可也終究只是轉了三圈而已。

唐人風說書並不能提供太多的大順政治情報,在劉鈺涉足之前,商人的能量不足以接觸到真正的核心圈子。就以劉鈺的家庭做比,翼國公並不認爲商人所能接觸到的最高級別的州牧、府尹和他是一個圈子的。

等到劉鈺基本壟斷了長崎的中日貿易後,唐人風說書都是要經過審查的,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都有專門的人撰寫。

現在劉鈺和史世用都在江戶外的海面上飄着,德川吉宗亦明白近十年來得到的唐風說書的情報,估計全都是假的。

況且就算之前有那麼多唐人風說書,不管是劉鈺之前的風說書,還是劉鈺政審才能發表的風說書,都沒有把大順最基本的政治構建說清楚。

跑長崎的商人,沒有接觸過頂層建築,根本難以理解大順的政治構建。正如前朝從勳貴、文臣平衡到土木堡後太監、文臣平衡的轉化,若商人能搞清楚這個,有這等本事,早學那《水滸後傳》的故事去海外立國自爲國主了。

德川吉宗也根本無從知道,大順的靠的是皇權在勳貴、良家子、文臣之間搞平衡,而且也完全沒法弄清楚那些良家子的準確定位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良家子的特殊之處,還要感謝德川吉宗口中的“南蠻”,西洋人帶來了一些西洋學問,大順太宗皇帝李過深知變革之難,故而早做準備,雖大業未成而身死,可也留下了一羣古怪的“邊緣人”。

良家子就是那羣邊緣人。

那羣良家子學的是幾何原本、學的是測量法義,學的是“阿爾熱巴拉”,也學武經七書,史書通鑑,可偏偏對儒學也只是個略知皮毛。

再加上故意爲之的國子監和武德宮只隔了一條街的鬥毆,良家子不婚科舉臣,良家子自有的一套選拔系統和科舉爭名額卡位,導致皇帝基本盤的良家子們和科舉文臣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

良家子在學識上可能知幾何懂代數,但在經濟基礎上只是一羣學數學的“武士”、“騎士”、“耶尼塞裡”、“古萊什部族”、“羅馬公民”——和士大夫的區別在於,士大夫喝的是自己兼併來的土地上佃戶的血,而良家子喝的是大順朝廷財政從全國吸的血,只靠那點土地而若無其餘福利是養不出一家一個脫產士兵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哪怕就算假如這些良家子人人精通牛頓力學、開普勒定律、開口微分、閉口積分、繡口一吐就是半個曲線簇的包絡線,只要還是跟着皇帝喝人血的經濟基礎,屁股決定腦袋——和歷史上那些拎LV包、戴勞力士錶、用萬寶龍金筆、打羽毛球、聽留聲機、用柴油發電機、喝麥乳精、看過狹義相對論的雪山農奴主,依舊只是農奴主類似,並無二致。

至於大順的勳貴,則因爲李自成、李過、高一功等人相繼早崩,導致繼位的李來亨太年輕。

而劉宗敏又死的更早、田見秀因爲仁義沒燒西安的糧倉背了劉宗敏和李自成之死的大鍋、谷可成戰死、劉芳亮在陣斬勒克德渾時陣亡、馬世耀潼關詐降失敗而被屠於多鐸、張鼐因爲護衛李自成不利自愧而將玉璽交給李過……種種、種種。

既不需要藍玉案,也不需要誅淮陰,靠時間的魔法把那些爺爺輩裡在陣斬勒克德渾之後還活着的袁宗第、劉體純等人都熬死了。

劉鈺是大順做“催化劑般存在”的勳貴,而他手底下的第一批海軍軍官生,則大多都是家在京畿周邊的良家子。反間之計,並不好用。

這些最基礎的細節,德川吉宗都搞不清楚,腦中閃爍出的用間的想法,也只能往歪路子上想。

將想要用間的想法說出,本丸老中本多忠良沉思片刻,便有了個大體的想法。

“劉鈺既在土佐大談仁義,此人又頗有本事,若使人散播謠言,說劉鈺欲佔和國而自立,收買人心。只說劉鈺到處,施行仁政,百姓齊呼萬歲,涕淚橫流欲留其爲主。此人能水戰、亦能陸戰,又講仁義,可以安民,和國與唐國相隔大海,若自立爲主,唐主豈能不憚?”

“只是,用間或可除去劉鈺,時間卻恐來不及,只能算是提前下毒,日後發作,或許就算他能大勝將來也不免死於猜忌。然而這只是九世復仇之策,非是保國之法啊。”

“況且,殿下,若戰中用間,必要久戰不分勝負,方有可能戰時換將。可以土佐之事來看,恐難有久戰不分的可能啊。”

說來說去,不管是用間,還是用二虎競食拉荷蘭人下水,最大的問題就在時間上。

如果大順那邊是早就準備充足,只等着琉球這件事找個由頭,那很可能開戰就在眼前,不管何等計策,似乎都來不及了。

德川吉宗思索片刻,咬牙切齒道:“就算來不及,也要用此間計。劉鈺此人,老夫深恨之。此人狡如狐、殘如狼、毒如蛇、眺若隼,更有之前欺騙,若不除此人,實難解恨。”

“此人對我邦瞭解頗多,只怕唐國征伐的幕後黑手,亦必是此人。縱一時戰敗,待日後除掉此人,未必不能復仇。”

“越王勾踐,亦有嘗糞之辱,然臥薪嚐膽,二十年終復大仇。爾等可牢記此故事。”

幾個重臣都聽得出來,也不知道劉鈺在信上還寫了些什麼東西,以至於將軍大人似乎對這一戰的前景完全絕望,現在就開始考慮將來隱忍復仇的事了。

本來給衆人帶來了一抹希望的大岡忠相在衆人的沉默中,眼神猛然透亮起來,禁言道:“殿下,劉鈺既以陽謀明示,無非就是他復刻土佐的事,可能做,也可能不做,但因爲可以做,所以本邦多有忌憚,不得不被他牽着鼻子走。哪怕他可能只是恫嚇。”

“既如此,我們何不效仿?”

德川吉宗問道:“如何效仿?”

“殿下,唐人若是早有準備,只是在等琉球事做個理由,那麼必有兵力調動,總會有蛛絲馬跡。”

“若唐人並未早有準備,那麼邀荷蘭人二虎競食之計,就來得及。”

“若唐人早有準備,那麼就可以說,荷蘭人在給本邦的風說書裡,已經發現了唐人的調動——只要調動,便不可天衣無縫——只說荷蘭人已經準備出水軍助戰。”

“正如劉鈺的陽謀,是可能做、可能不做,但可以做到;那我們也是一樣。既不可能天衣無縫,那麼我們的話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但荷蘭人確確實實可以對唐人水軍造成威脅,所以他必不得不防,正如我邦不得不防他可能在別處登陸復土佐事一般。”

既是大岡忠相的二虎競食之計,算是此時唯一的希望,他又借劉鈺信中嚇唬德川吉宗的陽謀爲引,似找出了問題的關鍵。

幾個重臣頓覺似乎可行,可再一想,本多忠良便問道:“那劉鈺狡猾如狐,如何肯信?荷蘭人每年參覲一次,只在春日,如今通譯已返。若是荷蘭人在,劉鈺多半會信;可荷蘭人既不在,他便難信啊。”

“江戶又向來不準南蠻人久居,昔日唐諜史世用,因是唐人,方可逗留。荷蘭人與和人所生子女,亦全都趕到離島。劉鈺豈能不知南蠻人面孔?”

大岡忠相早已想到這一點,自信滿滿。

自鎖國令頒佈以來,幕府視西洋書籍如洪水猛獸。明朝崇禎七年,有文人劉侗寫了一本《帝都景物略》,劉侗可不是天主教徒,就因爲《帝都景物略》裡有很小的一個篇幅描繪了一下京城的天主教堂,於是這本書就被封禁了。

至於徐光啓等人的書,因爲天主教徒的身份,更是隻要發現就要燒燬,長崎船隻攜帶徐光啓等人的書,通通焚燒。

到德川吉宗時代,德川吉宗比較喜歡荷蘭學問,所以適當地有所鬆動。這種鬆動,便給了大岡忠相可以操作的機會。

“殿下,之前您嘗說:吾聞世有蘭書,惜未曾讀焉。若能觀一二,則無憾矣。遂有臣下進荷蘭書,然只能看懂圖畫,卻不得其中文字。殿下便遣儒生青木昆陽、侍醫野呂元丈習讀荷蘭文。”

“何不使青木昆陽以荷蘭語,做僞書一封?”

“劉鈺既知本邦諸多事,當知本邦鎖國,不可能流傳荷蘭文字。他見荷蘭文,便必然相信。”

“他若相信,若準備就緒,必不敢貿然發動,定要去先找荷蘭人問個明白。如此錯了風季,便要明年。”

“如此,殿下可趁這個機會,以重金賄荷蘭人,再允其貿易,荷蘭人必會相助。”

人心算計,本在計略之中。

鎖國之政,竟是禍兮福之所倚,反倒因爲鎖國更加深了荷蘭僞書的可信性,因爲大岡忠相換位思考了一下,若站在劉鈺的角度,知道日本鎖國,便覺得日本不可能有人懂荷蘭文,所以這封荷蘭書信,必是荷蘭人所做。

“妙極!”

德川吉宗拍手叫好,心想正是如此,遂連忙叫人去吧青木昆陽叫來。

並不知道當初劉鈺搶了他的《番薯考》,還把劉鈺當成好人的青木昆陽,本沒有資格參與這種核心圈的軍政大事。

等憂君憂國的青木昆陽弄清楚了這個計策後,心中不禁叫苦,面露苦澀。

“將軍殿下……我雖有心研讀,可蘭人蔘禮,只在春日逗留數日,一年一次而已。我亦有公務在身,不能潛心,是以……”

“是以雖懂幾個荷蘭文,卻也只限於日、月、龍、竹、梅、天、地、人而已,會寫25個字母,至於以荷蘭文作信,實不能也!”

(本章完)

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054章 站臺第339章 取義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章 出事了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116章 脈絡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09章 回報率第239章 教改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781章 談定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886章 恐嚇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542章 惡毒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168章 備戰(七)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438章 分歧(四)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168章 備戰(七)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30章 立信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045章 平衡第188章 對策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39章 心思不純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4章 笑與悲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863章 妄想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
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054章 站臺第339章 取義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章 出事了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116章 脈絡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09章 回報率第239章 教改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781章 談定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886章 恐嚇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542章 惡毒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168章 備戰(七)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438章 分歧(四)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168章 備戰(七)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30章 立信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045章 平衡第188章 對策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39章 心思不純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4章 笑與悲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863章 妄想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