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

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

大明到底不是現代。

錦衣衛與東廠辦案手段有些粗糙,他們對證據什麼,也不是太考證的,特別是東廠,東廠辦案,從來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而喜寧所言看似沒有紕漏,但是最大的紕漏,就是一個人睡覺了。

這是一個死無對證的事情。

範弘也知道喜寧當初是金英的人,是金英帶進東廠的,因爲金英惡了聖上,去給宣宗皇帝守陵了。

吳亮又是一個能力不足的,故而東廠人事並沒有大調整,還維持了金英留下來的原樣。

喜寧聽了範弘這樣說,上前幾步說道:“公公,冤枉------”話還沒有說完,喜寧就從懷中拔出一柄匕首向王裕衝了過來,似乎想一下將王裕的脖子給抹了

但是王裕是什麼人?

他可是從敵後殺出來的,敢深入大漠之中,這分身手就是相當之了得。喜寧與之前相比相差太大了。

王裕一隻手抓住了喜寧的手腕,反手用力,只聽清脆的一聲,喜寧的手腕被王裕給生生擰骨折了。

王裕一腳踹倒喜寧,錦衣衛自然一轟而上,將喜寧五花大綁按在地面之上。

這裡的變故,也讓吳亮目瞪口呆。說道:“這--------”他瞬間想到了什麼,整個人癱軟在座位之上,一股尿騷-味撲鼻而來。

卻是被嚇尿了。

吳亮是想到了這一件事情的後果。

吳亮對東廠事務不熟悉,他只是總覽大概而已,具體事情都由下面的人來做,喜寧是吳亮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說是東廠的三把手。

這樣重要的位置上,居然坐着一個瓦刺奸細,吳亮敢說自己沒有罪嗎?

他不敢。

皇帝震怒的下場如何,吳亮可以是見過的,曹吉祥等人在皇帝的盛怒之下,審都不用審,直接套進麻袋之中,亂棍打死,扔到了亂葬崗之中。

吳亮一想起他們的下場,就忍不住了。

範弘也是嚇了一跳。

範弘死死的盯着喜寧,一時間將喜寧碎屍萬段的想法都有了。他想的也不是喜寧的小命,而是整個宦官集團對皇帝的影響力。

範弘幾乎從牙縫之中噴出幾個字來,說道:“來人,上傢伙,就在這裡問,我倒要看看,他是何登狼心狗肺之徒。”

範弘已經是怒極,最後一句話,幾乎扯破音。這對一直以來講究風度,保持儒雅的範弘來說,是難得的失態。

第二日,朱祁鎮再見到喜寧的時候。

幾乎認不出眼前這一團血糊糊的東西,還是一個人了。所謂叛徒比敵人更可惡,喜寧就是這樣的。

不過錦衣衛了,就是東廠向瓦刺派人,也不是百分之百能活着回來的。其中有多少是被瓦刺識破了,又有多少是被喜寧出賣的,已經說不清楚了。

錦衣衛恨他,東廠的人更恨的,如果不是要保住喜寧一條小命,此刻喜寧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朱祁鎮看着喜寧,又翻看了喜寧的案卷。

卻發現喜寧最早一次出賣大明情報,是宣德年間的事情了。

喜寧剛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他是給瓦刺傳遞消息的。

那個時候的喜寧還是一個出宮採買之權的小太監。很多大臣勳貴,在宮中都有眼線,這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所以喜寧對於將宮中的秘密賣出一點錢來,並沒有什麼感覺。因爲大家都再做。

後來知道是瓦刺了,也沒有什麼感覺。

因爲瓦刺雖然坐大,但是對於喜寧這些小人物來說,也不算什麼?而且喜寧本來就是蒙古人。

他是太宗年間入宮的。太宗年間慣例,就是將俘虜的孩童閹割之後,送到京師聽用。

瓦刺甚至幫助喜寧找到了流落在草原上的親人。

喜寧一邊感激,一邊對大明有不少憤恨。所以就持續不斷的爲瓦刺傳遞消息,在進入東廠之後,更是如此。

不過,喜寧更多是將錦衣衛的情報泄露出去,至於東廠的情報卻很少了。

甚至很難說,喜寧這樣做,是不是爲了自己往上爬,錦衣衛吃癟,東廠就表現的出色了。喜寧自然有了前層。

在王振案之後,喜寧擔心之極。他萬萬沒有想到,有東窗事發的一天,幸好金英以爲是針對自己的。

金英反手與楊溥掀翻了王振。

這才保住他一條小命。

從此之後,他痛定思痛。決定不再做這樣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豈是你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

上船容易下船難。

正因爲如此,張宗周才必須親自來一趟,因爲很多人都聯繫不上喜寧,喜寧是有意在迴避這件事情。

張宗周威逼利誘之下,喜寧纔不得不出來見張宗周一面。

喜寧在東廠,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一些門道,他做了好些準備,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還是被錦衣衛抓住了尾巴。

纔有今天的事情。

朱祁鎮看着眼前這一團血糊糊的肉體,說道:“喜寧,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喜寧來之前喝了蔘湯,這個時候纔有幾分力氣,說道:“只求一死。”

朱祁鎮冷笑一聲說道:“好,朕不答應你。”他對王裕說道:“帶回詔獄之中,每日刑罰不斷,有什麼新花樣,就往他身上招呼,記住,朕要活的。不許死了。”

朱祁鎮目光再次凝聚在喜寧身上,說道:“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喜寧似乎一下子沒有了力氣,從嘴中說出兩個字來說,道:“狠毒。”

朱祁鎮說道:“狠毒,王裕報一下,從正統元年開始,錦衣衛死在草原上的人數。”

王裕說道:“三百七十五人,還有一百六十二人失去了聯絡。”

朱祁鎮很清楚,失去聯絡的人,幾乎可以算進死人之中了。說道:“五百人,五百條人命,你只有一條人命,如何能償還得了,最少折磨你五百天,你纔有死的資格。”

說到這裡,朱祁鎮不想再見喜寧一揮手,自然有人將喜寧帶走,喜寧一身血污,將地上的金磚都弄髒了。

立即有兩個小太監將地面上的血污給清理乾淨。

朱祁鎮對王裕說道:“我看過,喜寧已經將這一次朝廷決策內容傳遞出去了,錦衣衛立即追回,即便這個人在瓦刺使團之中,也要將他找出來。”

“臣遵旨。”王裕說道。他微微有些猶豫說道:“陛下,如果放瓦刺使團出關,這消息難免有泄露之憂。”

朱祁鎮也明白這一點。

即便抓了人又怎麼樣?

消息已經傳遞出去了,而瓦刺使團三千人,又不能全殺了。

兩個交戰不斬來使,更不要說,朝貢貿易是大明統治外藩很重要的一個手段,甚至有些時候,與朝廷有矛盾的,這上面的關係也沒有斷絕。

瓦刺就是這樣的。

今日斬殺或者扣押瓦刺三千人,這樣做,只會讓人恥笑,失內外之心。

朱祁鎮說道:“這一件事情你不要管了,你只需查這個張宗周便是了。”

朱祁鎮心中暗道:“先扣上兩月,等入冬了,再放他們離開,也算是現成的藉口。”

王裕說道:“是。”

王裕行禮過後,就下去追查張宗周了。

朱祁鎮負手而立,說道:“範弘。”

一直好像隱形人一般的範弘立即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老奴在。”

朱祁鎮說道:“就依你的意思,東廠就交給杜寧,不過再出這樣的事情,就不要來見朕了,那個吳亮還知道羞恥,他的身後事,你就招呼一下,不要太淒涼了。”

範弘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是。”

至於吳亮倒是自殺,還是被-自殺,朱祁鎮沒有問。

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章 太后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
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章 太后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