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

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

任何事情,即便是好事,不找到合適的時機去做,也是一件壞事。

朱祁鎮在大名府休息一晚,他就要乘船北上。

這是他這一次出巡最南的地方了,再往南就是河南了。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京師居然有八百里加急將一封奏疏交到了朱祁鎮的手中。

朱祁鎮一看猛地皺眉,深吸兩口氣,將心中的怒火給壓了下來,暗道:“王振做事,怎麼這麼不知道分寸?”

這一封奏疏卻是王直呈上來的。

內閣大臣有一個特權,就是密奏。

不通過司禮監,直接到皇帝的手中。

朱祁鎮看到這個密奏的時候,首先就感到了一種被冒犯的憤怒。

原因無他,想想就知道,在朱祁鎮接到王直密奏之前,朱祁鎮沒有接受這一件事情,任何一個奏摺。

雖然朱祁鎮在外,不可能將奏摺全部送到朱祁鎮這裡,故而送到朱祁鎮這裡都是目錄與節略,也有少數朱祁鎮特別關注的問題。

但是王振很明顯將一些關於這一件事情的奏摺,給隱瞞下來了。

其他的事情,朱祁鎮尚且能容忍,但是這一件事情,朱祁鎮是萬萬不可能容忍的。

雖然有錦衣衛東廠,但是特務機構不能代替行政機構。所以他最大的消息渠道,還是百官上奏,還有召見大臣。

這個渠道在司禮監手中捏着。

而錦衣衛指揮使馬順更是與王振關係密切。金英在宮中已經很邊緣化了。

如果不是朱祁鎮覺得王振親厚。朱祁鎮早就不能忍受了。

朱祁鎮說道:“傳令下去,將步卒留下,其餘人跟隨朕快馬回京。”

朱祁鎮弓馬能不能上陣,還不知道,但是從這裡騎馬回京,卻是可以的。

而讓朱祁鎮震怒的事情,卻是一件什麼事情。

將時間拔回到朱祁鎮出京的時候。

王振送朱祁鎮出京之後,立即將馬順叫過來密議。

王振輕輕抿着茶說道:“這一件事情,你查的怎樣了?”

馬順說道:“公公,這一件事情,下官一直在留意,臣敢肯定,這一個奸細就在東廠裡面。”

王振忽然一笑,說道:“要的就是你這一句話。吉祥。”

曹吉祥立即從一側站過來,說道:“乾爹,孩兒在。”

王振說道:“你聽清楚了,在東廠。”

曹吉祥說道:“孩兒明白,就是東廠。”

馬順頓時感覺不妙,他感覺在東廠,乃是他根據很多信息作出了判斷。皇帝身邊是不可能有的。畢竟皇帝身邊從來是重中之重,不要覺得在宮中的太監都有機會見到皇帝。

馬順圈定人羣覺得東廠可能性最大,畢竟東廠與錦衣衛雖然是兩個衙門,但是這兩個衙門之內,有很多人員流通。而且東廠本身就有監視錦衣衛的任務。

在這個情報系統之內,想知道點什麼太容易了。

但是馬順聽出來,王振所說這個東廠,卻不一樣。他雖然說是東廠,卻是咬定了金英。

宮中情況馬順也是知道。

宮中而今有三個山頭,第一個山頭就是王振,王振藉助皇帝之威,無人能抗衡,第二個是金英,太皇太后雖然不在了,但是金英也是老人,當年也是掌管過司禮監的。將東廠死死的握在手中,雖然不能對抗王振,但是自保的力量還是有的。

第三個山頭,就是皇后的。

太皇太后將自己的班底留給皇后,特別是一些老女官,她們協助皇后管理後宮,這一片王振不能也不敢伸手。當然了零零星星的不算山頭的小勢力還是有一點,比如說郕王身邊的人,皇太后身邊的人,朱祁鎮身邊的張環等小太監,這些人連王振等閒不會去得罪,但是他們也不敢得罪王振。

王振與金英之間互相看不順眼已經很久了。

王振知道這一件案子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藉助這個案子,將金英給做掉。

馬順明白王振的心思之後,小心的說道:“公公,這不好吧。”

王振淡淡一笑,說道:“有什麼不好,陛下既然交代了,咱家自然會爲陛下好好辦差,怎麼有什麼不對嗎?馬指揮使。”

馬順一聽心中頓時明白,王振是對他不滿了。不敢再說,說道:“下官一切遵照公公的意思去辦。”

的確王振對馬順想要越過他與陛下聯繫,其實有些不滿意的,這才讓他想將東廠掌控在手中,畢竟錦衣衛畢竟是外臣,還是東廠用得順手。

馬順只能按部就班的查。

既然王振想要將金英給拿下,馬順自然就查得很細,甚至不侷限於這一件事情,凡是東廠做過的事情,一件件翻出來查。關於宮中的事情,馬順不敢細問,但是宮外事情就要細細查了。

畢竟朱祁鎮登基之初,因爲沒有實權,所以對錦衣衛東廠關注很高,讓他們到處設立暗樁,從明裡暗裡調查情報。

有太多的事情都在宮外做的。

可以說,任何一個人只要做事,用放大鏡去找茬,都能找出問題來。有時候進門先邁左腳都是錯,先邁右腳也是錯。

更不要說,真以搞情報的都是乾乾淨淨的清清白白的。

縱然大明朝廷的吏治不錯,但是按錦衣衛這個辦法去查,真個大明朝,也不過是有幾十個人能一點也挑不出錯來。

真正的道德君子。

金英見此架勢,哪裡不明白,王振哪裡是去查案,而是來查自己的。

金英見狀,先去找皇后。

但是錢婉兒不大瞭解這裡面的貓膩,不過她更相信王振,不僅僅是王振對她比較恭敬,還有朱祁鎮留行之前留下的話。

於是錢婉兒說道:“金公公稍安勿躁,等陛下回來再說不遲。”

金英還能說什麼,但是他有感覺,王振是決計不會讓他活着等待朱祁鎮回來,而且即便他能等到朱祁鎮回來,又能如何?

只要王振將案子辦成鐵案。即便朱祁鎮回來了,難道還會爲他翻案不成。

金英想來想去,一咬牙,說道:“而今只能如此了。”

金英回去之後,喬裝打扮,夜裡翻牆到了楊溥的家中。

楊溥家中很是清冷,不過一個四合院,還是先帝賜下的宅子,當時還是翰林學士的楊溥的宅子。後來他升官之後,有司想給他換一個。

但是楊溥說他家中人口簡單,就不用換了。

楊溥家人他都沒有留在身邊,身邊只有一個老僕,還有幾個從家鄉帶來的後生。連侍衛都沒有,不過這宅子距離皇宮很近,也沒有人敢在這個行兇。

金英忽然到來,倒是讓楊溥嚇了一跳。不過他看清楚是金英的時候,立即嗅到了機會。

金英在宣宗朝也是當過司禮監太監的,與楊溥打過交道的。

楊溥帶着幾分明知故問,說道:“金公公,何故深夜來此?”

金英立即跪在地面之上,膝行幾步,保住楊溥的大腿說道:“楊公救命,楊公救命。”

楊溥連忙將金英扶了起來,說道:“金公公,乃是故人,有話好說,有話好說。”

金英這纔將宮中的事情全部說了出來

楊溥聽得目中神光微微一聚,顯然是入了神了。說實話,楊溥在宮中是有消息情報渠道的,但是楊溥再怎麼說也是外臣,不敢做得太過分。

所以楊溥所能聽到的消息,也是一般化的消息,這種內幕,楊溥還真不知道。

金英說道:“楊公救命,王振那廝,這一次根本不是查案的,就是要藉此將某家置於死地的,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楊公千萬救我一命。”

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八章 斷事官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六章 新天子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十四章 遺詔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八章 斷事官
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八章 斷事官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六章 新天子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十四章 遺詔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八章 斷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