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

第四十三章正統歷

貝琳已經很老了。

二十年間,貝琳主持的四海測量計劃一直再以內庫的財力支持着。

最北到奴兒干,北海。最東到釜山,夷州,最南到舊港。西南到麓川,而今在正統二十八年之後,西藏與西域落入大明版圖之中,又分別在拉薩,伊犁建立了天文觀測臺。

貝琳準備親自去的。

只是他年紀太大了。

被朱祁鎮勸阻了。

這幾十年以來,朱祁鎮與貝琳的交流不少。只是從來沒有催促過貝琳。畢竟朱祁鎮對這個曆法,並沒有迫切的想法。

讓貝琳一邊制定新曆,另外一方面要修繕舊曆。不讓誤差太大了。

只是這一次,隱藏數十年的工程,終於到了浮出水面的時候了。

朱祁鎮屏退左右,單獨召見貝琳,問道:“日心說,已經能證明了吧。”

貝琳說道:“陛下明見萬里,洞徹幽冥之間,一毫不差。”

此刻貝琳對朱祁鎮充滿着一種崇拜之意。

這種崇拜一來是朱祁鎮對欽天監數十年如一日大筆投入。

畢竟四海測量真正算下來,花費其實是超過百萬的,雖然這一筆錢財,分攤在各地方與內府,但每年朱祁鎮也要多開支數萬兩。

還有人才的培養,欽天監的人手而今比之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只有有充足的人手,才能完成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

別的不說,幾乎各省省會都有一個天文觀測臺,再加上很多荒野之中的天文觀測臺,比如北海城。

這座北海城的核心,就是天文臺。

沒有朱祁鎮這大筆投入,貝琳即便是有通天徹地之能,也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還有就是朱祁鎮在天文之上,近乎神一般的直覺。就是朱祁鎮將後世人近皆知的天文理論知識告訴了貝琳。

用以解決火星逆行,五行軌道,日食月食,火星衝日等天文現象。

一開始,貝琳並不相信。

只是他多少年來測量數據,都確定了這一點。或許有一些誤差,但是大體上並沒有錯誤。

貝琳更是以這個理論重新測量的五星軌道與日月軌道,並測量子午線的長度。等等。

更是解決了一系列算法問題。

雖然貝琳在朝廷國力支撐之下,自信自己在天文學的成就,即便是在郭守敬之下,也不會甩太遠了。只是這所謂成就都是在朱祁鎮的指引之下成就的。

怎麼不讓貝琳對皇帝的感情,近乎是信徒看見的真神一般。

朱祁鎮說道:“正統歷可以用嗎?”

貝琳說道:“數年之前,就可以了,只是陛下要臣精益求精,這幾年都在查漏補缺,雖然不敢說,一字不可缺。但也幾無改善的地方了。”

朱祁鎮點點頭。

他知道這一套正統歷,與後世的崇禎歷,也就是後世一直沿用的農曆已經差不多了。當然了,即便有差錯的地方,以朱祁鎮天文與數學水平,也是不可能發現的。

不要以爲古代人數學差。特別研究天文的學者,都是第一流的數學家。朱祁鎮那一點微積分知識,早就忘記的七七八八了。

除卻這一點,根本沒有什麼超過古人數學的地方。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明年正月,就頒佈正統歷了,欽天監要做好準備。”

“臣明白。”貝琳說道。

朱祁鎮說道:“朕還想你辦一件事情。”

貝琳嚴肅的說道:“陛下請吩咐。”

朱祁鎮笑道:“不是什麼壞事,就是讓你揚名立萬。”

貝琳一時間不大清楚。

朱祁鎮繼續說道:“我準備讓你寫幾篇文章,放在明報之上,就是解釋一下日月星辰運作之道。”

貝琳心中有些忐忑,但是見朱祁鎮目光之中有一絲溫暖且鼓勵的力量,說道:“臣遵命。”

朱祁鎮說道:“好。你寫好之後,直接給商輅,就說是我要他登的。”

“是。”貝琳說道。

貝琳退出乾清宮之後,心中微微沉重。

儒家與天文學家對星空的解釋從來不同。儒家一直認爲星空的中心就是紫薇,畢竟紫薇帝星嗎?

但是貝琳這種以太陽爲中心的解釋,與儒家是不一樣的。

而且這不是儒家與天文學家對於星空解釋不一樣的地方了。

當然了,儒家核心畢竟是仁義道德,這一點點天文解釋不一樣,並不影響大局。這就是爲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要被教廷燒死,但是中國士大夫就很容易接受這一點。並將這個思想編入曆法之中。

也就是崇禎歷。

但是時機不一樣。

而今大明思想界核心問題是什麼?是新公羊與理學之間的問題。但凡提出一個事情,雙方必然持不同觀點。

而今這個天文理論出現,自然會看做對理學的一種進攻。

不管能不能接受,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會成爲大明思想界辯駁的核心。

這也是朱祁鎮的緩兵之計。

畢竟徐有貞不可能一到山東,就大開殺戒,總要整理證據。找出孔家的問題所在。才能下手。正要拋出這個思想,讓朱祁鎮清淨一些。

這裡面還有朱祁鎮的一些惡趣味。

他這裡已經喜歡將後世不同思想砸出來,讓這些大儒們看看,到底有一個什麼反應。

不過,這一件事情之後,朱祁鎮又開始準備起來幾個兒子分封的事情了。

變法在即,而今的反對還是空對空的,一旦真正開始大刀闊斧的變法。到時候反對者纔是真正利益受損的人。

爭鬥纔會真正的短兵相接。

果然不出朱祁鎮所料。日心說一在明報之上刊出,一時間很多大儒都紛紛反駁,但是貝琳絲毫不怕。

只是他的文章很快就落於下風了。

不是貝琳不對,而是貝琳所寫更多是數字,將大量觀察記錄,計算公式翻了出來,確定他的正確。

但是很多大儒都看不懂。

這也是理學盛行,八股橫行的結果之一。

不說太遠,就說宋代,很多儒臣的學問也是很廣博的,比如沈括等人,既是儒臣,也是一個科學家,而且在天文曆法之上,也是有所建樹的。

但是在理學盛行之後,很多儒臣都去研究心性之學了,至於這些天文曆法之學,也就漸漸不在他們必須研究之列了。

也是商輅向貝琳請教之後,才寫出一篇篇文章,用以反駁各地大儒。

一時間雙方議論紛紛。

算是讓朱祁鎮有一點清淨的時光。

而在京城之中你方唱罷,我登臺的時候。徐有貞此刻已經到了山東。

徐有貞自然知道自己的任務所在,徑直去了曲阜。

他將儀仗停在外面,自己帶着幾個進入曲阜。想看一個究竟,只是問左右這裡的土地是誰的。回答:“都是孔府的。”

孔府的土地號稱五屯十八莊,多到什麼程度,多到孔府直接管理不來,必須仿照六部設了六房,整個孔府都是一個大衙門。

甚至孔府有干涉司法的權力,地方官默許,作爲孔家的佃戶,孔家可以下文批捕,地方官不得管理。

徐有貞一聽這話,嘆息一聲,說道:“派人去請衍聖公吧。”

既然他已經站在孔府的土地之上了,他來的消息,一定被孔府知道了。如此一來,再來什麼微服私訪,就是自欺欺人了。

但是徐有貞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去報信的人很快就回來了,得到的答覆卻是衍聖公在孔府等待大人。

一時間徐有貞的臉色微微一變,說道:“好,很好。”

他本來還想給孔家留一些體面,而今孔家自己不要,就怪不得他了。

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十章 出京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
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十章 出京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