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

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

朱祁鎮說道:“是何事?”

金英說道:“奴兒干都司。”

朱祁鎮說道:“奴兒干都司?”朱祁鎮自然是知道奴兒干都司的,就是後世的東北與外東北。不過,在朱祁鎮的印象之中,奴兒干都司幾乎是虛設的,是羈絆而已,不過是各部落自治而已。

奴兒干都司的地位,僅僅在地圖之上而已。

金英說道:“太宗皇帝在時,在奴兒干造船,設流官治理,不過罷西洋海事,這些人在奴兒干都司也無用了,故而先帝去年召奴兒干都司流官遷入關內。但是各地衛所指揮使,依舊是忠於我大明的。”

朱祁鎮聽了,心中震撼非小。他第一時間想到了貴州。

明代前期對貴州的治理,就是這樣的。

前期的貴州一省,只有一兩座城池是朝廷的,除此之外都是當地土司的。

奴兒干都司與貴州,是同樣的開始,不同的結局。

“但是今年發生了變化。瓦刺大破阿魯臺之後,派人招撫奴兒干都司,不過,這不要緊,奴兒干各衛所賴關內物資以生,自然知道該怎麼做的。”

“但是今年發生了變化。就是女真大旱。”

朱祁鎮說道:“大旱?”

金英說道:“前番,內閣所報女真因海東青一事殺使,這纔是主因,女真大旱,各部落不得爲生。內官還一心索取海東青,實在不知輕重。”

朱祁鎮的思緒從奴兒干而今尚且被大明控制的心情之中收拾過來。不過,他也知道,這些當地土司,從來是有奶就是娘,貴州的土司尚且如此。

更不要說關外深山老林之中的這些人了。

大明的威勢能夠持續多長時間,還真不好說。

朱祁鎮順口說道:“有司沒有賑災嗎?”

金英說道:“有司覺得,奴兒干都司有人與瓦刺相通,如果派糧賑災的話,這些糧食恐怕只會變成了瓦刺的軍糧。”

朱祁鎮聽了,也明白。

這不僅僅是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

即便是後世挪用賑災物資的人,還層出不窮的,更不要說這個時代。更不要說,奴兒干都司那些衛所都是些什麼人?

都是當地部落的頭人。

這些頭人將麾下的子民都當做奴隸,不,就是奴隸。

不管旱災多大,這些人生活不受影響的。而奴隸死活卻不是他們在意的,當然,奴隸作爲一種生存物資,損失多了他們也心疼,但是如果有足夠的賑災物資。可以取得更大的利益,這些奴隸的死,其實也不是不可以的。

瓦刺雖然強盛,但是大明也非弱。

瓦刺除卻脫歡與脫脫不花之間,隱藏的矛盾之外,還有一個在經濟之上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對中原物資的極度渴望。

部落上層很多人,都是傳承了元廷時期的生活習慣,而支持這樣生活習慣,需要太多的大明的物資。

這些奢侈品暫且不論。

單單是普通牧民所想要的生活物資,就不知道有多少。

單單說一樣東西,就是鐵鍋。

大明對草原之上嚴厲的經濟制裁,任何人都不能與草原上通商。

這也是草原部落紛紛南下的原因之一。

不管死多少,他們只能能打下一村子,一個寨子,都是大賺。而在草原之上人命是不值錢的。

外東北與草原之間,其實並沒有分界。

如果東北有太多的物資,瓦刺會怎麼做,那也是自然而然的。

而奴兒干都司,畢竟不是漢人。在楊士奇心中餓死一些,未必不可。

總體來說,楊士奇的做法,或許有些冷血,但是總體來說,並沒有什麼過錯。朝廷錢糧本來就緊張,而且這事情已經打了朝廷的臉,朝廷還去賑災,朝廷的臉面何存,更不要說,朝廷即便是賑災了,也未必得了好處。出了錢,出了力,或許會被當成了冤大頭。

朱祁鎮想明白之後,說道:“不管怎麼說,朝廷的顏面還是要的,內官即便有罪,也要朕來殺,即便不是朕來殺,也要遼東方面來殺,什麼時候阿貓阿狗,就敢殺朕的人。這個先例不能開。”

朱祁鎮對那個在東北征收海東青的太監不認識,但是揣測他的心意,定然是先拍他的馬屁。朱祁鎮也暗恨他不知道輕重。但是有些事情還是要講的。

金英說道:“陛下愛護奴婢等人之心,奴婢感懷至深,不敢或忘,但是奴兒干都司關係到朝廷大事,決計不可輕忽。”

“如果草原上沒有瓦刺大敗阿魯臺之事,餓死一些野人也就罷了,但是瓦刺一統草原,已經有了染指奴兒干都司之心。如果朝廷坐視不管,失女真之心,恐怕海西,建州等衛,將投奔瓦刺。”

“此事不可不慮。”

朱祁鎮聽了,心中也點點頭。

他暗暗推測,楊士奇未必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是大明大戰略仁宗皇帝早已定下來了。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戰略收縮。

漠北局勢的失控,安南的放棄,西洋艦隊的放棄,都沒有什麼。而今不過是多了一個奴兒干都司而已。

楊士奇大抵想只要大明守好長城一線,外面蠻荒之地,就由他們鬧騰又如何?大明在奴兒干都司沒有利益。

不要看奴兒干都司很大,但是對大明的財政的補充,恐怕比不上內地一個縣。爲了這裡大明干戈,在財政之上,怎麼算都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

更不要說,太皇太后早已明詔天下,停一切不急之務。

如女真旱災這事情,算是急,還是不急?在很多人心中,也是非常明瞭的將這一件事情,劃分到不急之務中。

這不是,楊士奇一個人的意見。

是很大一批文官的意見。

只是而今並沒有天下太平。

瓦刺的興旺發達,幾乎一日千里。在幾年之內,成爲草原霸主,填補了大明在草原之上的權力真空。

而今又要將奴兒干都司拱手相讓嗎?

要知道讓出東西容易,再想拿回來,就不好辦了。

朱祁鎮起身來回踱步,說道:“你準備如何辦?”

金英心中微微一鬆,他爲了今日一鳴驚人,在暗地裡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今日見終於說動了朱祁鎮,頓時鬆了一口氣。說道:“奴婢其實沒有什麼辦法,但是奴婢知道有一個人一定有辦法。就是遼東鎮守太監亦失哈。”

隨即金英將亦失哈這個人詳細的介紹給朱祁鎮,說道:“亦失哈乃是女真人,精通漢語與女真話。太宗皇帝派他巡視奴兒干都司,隨即太宗認爲奴兒干都司乃是鎖鑰之地,設奴兒干都司一百多衛。前後排亦失哈前後九次,巡視奴兒干都司,對奴兒干都司熟悉之極,因爲是女真人,對女真也非常熟悉。”

“此事也是他報給奴婢的。”

“還請陛下召亦失哈入京,向陛下闡述方略。”

朱祁鎮看着金英,心中微微一嘆,不得不承認王振比不上金英,最少在班底之厚上,是遠遠比上金英的。

看看王振夾帶裡面都是些什麼人,曹吉祥連區區小事,都辦得很毛糙。而金英推薦上來的人是什麼人?

即便朱祁鎮沒有見過,僅僅聽履歷,就知道是一個厲害角色。九次出使,既然能鎮住奴兒干都司,想來文的武的都有一套。

與鄭和沒有辦法比,但放在名宦之中,卻也不算差。

“準。”朱祁鎮說道:“傳令,讓亦失哈回京。”

金英聽了,終於放下心來。有這一次功勞,想來能在皇帝身邊站穩腳跟了。說道:“奴婢遵旨。”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十二章 軍議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十二章 軍議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