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

第一百六十章思機發之死

特別是前幾日的金沙江之戰,方瑛帶着襄王三衛主攻,尤其是方瑛身先士卒,大破思家軍隊,首當其衝的就是思機發的班底。

這種擋又擋不住,打又打不過的情況之下,特別是王驥到處宣揚,所要的只有思機發這欽犯的人頭而已。

這樣不會不讓其他人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城中險些火併。

思機發見此,這纔有獻頭之計,他想以此犧牲,來換取他兒子的繼承權。

大總管立即召來思開番如此如此交代一番。

在孟養城中一處竹樓之中。

說起來,孟養雖然是一個思家最後的據點,但這裡有多繁華,卻是未必了。

所以,思開番召集思家個頭目所能選最好的地方,也不過是一座竹樓而已,這樣的竹樓放在現在的,不過是純天然,無污染,農家樂而已。

大總管眼睛掃過下面的思家將領,這些人都是除卻思機發一派之外的實權人物。

大總管說道:“諸位,而今的局面 ,大家也都清楚,思家在孟養是堅持不下去了。大明天兵源源不斷的來,區區孟養小城,能夠堅持多久。”

“前家主固然冒犯天威,但是已經死了,現家主,原因以死謝罪。難道朝廷不能給我們一條生路嗎?”一個白髮老人說道。

大總管看得出來,這白髮老人似乎是這一羣人之中,年紀最大,資歷最老的,也是說服他們的關鍵。他淡淡一笑,說道:“朝廷向來以寬大爲懷,很多事情都是既往不咎,自然不會對思家斬盡殺絕,但是朝廷不想對思家斬盡殺絕,與不想將思任發一脈斬盡殺絕。”

“大家知道知道黔寧王,前黔國公之死,朝野震動,太皇太后也是非常生氣,你們大概只知道黔寧王之威,卻忘記了黔寧王乃是本朝太祖義子,他這一脈與宮中聯繫緊密,前黔國公之四,令朝野震動。這不是思家死兩個家主就夠的。”

白髮老人聽了,卻是信了大半,咬着牙說道:“朝廷到底要我們思家流多少血,才肯罷休。”

“不用多少,思任發一脈斬草除根。”大總管說道:“如果孟養宣慰司還是由思任發一脈掌管,朝廷是信不過孟養的。”

其實襄王信不過孟養而已。

對於朱祁鎮來說,很抱歉,孟養宣慰司不過是奏摺之中的一行字而已,大明太大,孟養太小,根本沒有什麼信得過信不過的。

根本就是無視。

好一陣子,這白髮老將說道:“如此,就請決戰於孟養城下吧,老夫等人全部是先家主提拔出上來,思家家主只有老家主一脈可以擔任。”

“其餘的人誰也不行。”

這白髮老將所言,下面的沉默了一會兒,紛紛贊同。

其實這固然有白髮老將對思任發的忠心,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對於麓川餘部來說,除卻思任發的血脈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將他們凝聚在一起了。

要知道思家各部彙集在孟養,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先有一分散的過程,然後他們發現,他們不抱團的話,會被其他土司一口一口吃掉。

而抱團的話,除卻思任發的血脈,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壓過對方的籌碼,除非來一場大火併。

大總管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他也不在意,說道:“沒有想到,諸位如此忠肝義膽,在下佩服,既然如此 ,我就告辭了。”

大總管的突然離去,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其實有一些人還是有猶豫的在,等大總管看出更多的價碼。萬萬沒有想到,大總管所做所爲儒臣出人意料。

思開番雖然在麓川之中,也算是青年才俊了。但是對大總管所做所爲還是不明白。知道離開孟養城之後,才小心翼翼的問道:“總管,我們就這樣回去?”

大總管手中捏着佛珠,笑眯眯的好像是彌勒佛一般,說道:“大事以定,不走做什麼?”

思開番說:“這麼怎麼大事以定了?”

大總管說道:“我再讓你去召集這些人的時候,順便將這一件事情告訴了思機發。”

思開番聽了,頓時覺得後背冷汗直冒,說道:“也就是當時,思機發的人隨時都可以能殺過來?”

大總管笑的更加迷人了,說道:“孺子可教也。”

大總管進入孟養城之中,從來沒有想過怎麼策反某人,他一直所想到,不過是激化矛盾而已。

精確打擊孟養城之中思機發一脈,大總管一時間想不到什麼辦法,但是如何將孟養局面搞亂,大總管卻是太多太多的辦法。

畢竟,他曾經在姚廣孝門下學習過。

今日小試身手,就足以讓孟養城中血流成河。

果然,他們還沒有走出多遠,就聽見孟養城中一陣喊殺之聲。、

思機發兒子雖然不小,但也才十幾歲,思機發寧願一死,爲兒子保留一線生機的時候,他最擔心的人,就從大明變成這些老將了。

在這方面大明的信用還是可以的。只要答應了。決計會辦到了。

而且只要安安分分的,大明其實並不會多管下面土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時孟養宣慰使,是給了之後,就能坐穩的嗎?

思機發其實很擔心。

而大總管這個舉動,直接摧毀了思機發最後一根信任線。當然了,大總管在他寫給思機發的書信之中,也沒有那麼單純。

其中也有一些承諾,比如說朝廷想一要不過是一個不能威脅麓川的孟養,並不在乎誰是孟養宣慰使等。

這些騙人的小伎倆,就不用細說了。但是思開番跟着大總管,簡直是驚爲天人,簡直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疑問要問。但是大總管卻不想說了,說道:“此處距離方將軍大營,尚有幾十裡,立即過去,請方將軍發兵,孟養指日可下。還不快點趕路。”

大總管快馬加鞭來到了方瑛大營之中。

因爲漫長的糧道,方瑛所部僅僅有五千人,雖然都是精銳,在金沙江以西紮營,是守有餘而攻不足,其實也是這樣狹長的控制線,讓王驥想要妥協。

方瑛聽了大總管所言,沉吟了片刻,立即起兵,放棄所有輜重,直撲孟養城中。

等方瑛趕到孟養城下的時候,孟養城中的戰鬥已經分出勝負了,思機發幹掉了自己所有的異己,並且受降了下面的部衆。

如果給他一段時間,讓他有時間整頓的話,朝廷將面對一個更加團結的孟養,所不定更不好打的。

但是方瑛來到太是時候了。

鏖戰半日的思家軍隊,身心俱疲,身體就不用說了,畢竟古代打仗都是力氣活,打了一天仗,根本是沒有力氣動一下了,至於心理上更是如此。

本來這些人軍隊,很多人都是相互認識了,今天這一場內部的廝殺,不知道多少熟人相互廝殺。

他們剛剛自相殘殺的時候,稍稍慢一下,就會要人命,自然沒有時間多想,而今剛剛停下來,心中對思機發的怨氣,也就油然而生了。

這樣的情況之下,方瑛面對的抵抗相當之薄弱,幾乎如入無人之境,明明方瑛本身才五千部衆,是以少敵多,但是打起來,卻有一種以衆臨寡的感覺。

思機發見此情況,長嘆一聲,躲進了自己的竹樓之中,然後在竹樓下面鋪滿了柴火,一把火點燃,將整個竹樓都燒成一個大火炬了。

而這個大火炬也消除了思家士卒最後的抵抗之心。

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十四章 遺詔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
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十四章 遺詔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