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

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

但是怎麼修補,也不過在太祖皇帝框架之中轉悠而已。

而今楊鼎的建議,其實是重塑大明糧食運輸體系。即便不推行一條鞭法,大明原本的賦稅按照這個本分運行,也是大省民力的事情。

而且極大的加強了中樞的控制力。

朱祁鎮打贏瓦刺之戰,主要靠的是鹽稅,茶稅,海關稅。但是對真正控制的田稅並不多。

並不是田稅不重要,田稅與附加在田稅上面的徭役,纔是大明最大的財富。

只是,朱祁鎮以海運代替漕運,真正運送到北京的,也不超過八百萬石,即便是大明賦稅而今超過了五千萬石,真正運送到京師的也不過一千萬石而已。

剩下的都在什麼地方?

要麼折銀,就好像戶部每年給宮中的一百萬金花銀,就是江南糧稅折銀的。

另外就是按照這一張大網分佈在大明的各個節點之上的。

當然了,以大明現在的管理能力,對這些節點的管理,根本就是失控的。這就是大明財政體系之上的先天頑疾。

所以滿清入關之後,對財政上做出的改革之一,就是所有款項折銀之後,除卻留存部分之外,一律支京。

這才讓滿清的中樞權力大增。

朱祁鎮也明白這一點。

不過,他也明白,這個時代糧食運輸難度。滿清是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出這樣的操作。

朱祁鎮覺得國家儲備糧倉,不需要集中在北京,也不可能。

楊鼎所列出的倉庫,總體上是沿着運河一線,與長江一線了佈置。

通過陸路與水陸便於運輸糧食。出了事情也編入支糧。

而且通過這樣的整頓,朝廷控制在手中的糧食也就足夠多了,不再是京倉兩千萬石了。

朱祁鎮自然批准了楊鼎的奏摺。

這些倉庫都在陸陸續續的修建之中,至於倉庫的管理與地方上怎麼分權,什麼的還需要慢慢的磨合,但是總體主旨,不會改變的。

糧食問題,朱祁鎮正在解決。

銀元的問題,朱祁鎮也不得不面對。

特別是今年銀荒暗涌,雖然已經開始平息了。但是依然讓朱祁鎮感動心焦。

劉定之的辦法,都是治標之法,甚至連治標之法都不算,可以說是權宜之計。而銀荒,或者說錢荒,從唐宋以來,不知道有過多少次。

甚至宋代的交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爲了解決錢荒問題的辦法,只是弄砸了。

所以,朱祁鎮對這種原始的銀行業很是感興趣。或許朝廷發行紙鈔,是不可能了。但是弄出類似銀票一樣的交易憑證,或許能緩解一下錢荒。

朱祁鎮默默的敲着汪嶽的資料。一時間陷入沉思,不知道對汪嶽的所做所爲,要不要插手?

是任下面自由發展,還是出手弄一個國家銀行?

這個時候,懷恩悄然而來,說道:“冼駙馬求見。”

懷恩也是很有眼色的,朱祁鎮要見人自然有見不完的人,一般官員回京述職,登上好幾天,才能見皇帝一面。

唯有六部樞密院內閣這些大臣,纔有越次求見的資格。按理上冼景一個駙馬而已,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但是朱祁鎮對冼景另眼相看,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懷恩自然也不敢做惡人。

朱祁鎮說道:“讓他來吧。”

冼景來了之後,立即行禮就不用說了。

朱祁鎮讓他坐下來,說道:“有什麼事情?”

冼景說道:“陛下。”

朱祁鎮瞄了他一眼,說道:“叫父皇。”

冼景聲音之中微微有一絲顫抖,說道:“是,父皇。小婿今日前來,是有兩件事情稟報,第一件事情就是佛山鐵廠股本已經找齊,小婿預計在明年開春之後,就南下佛山。”

朱祁鎮說道:“和重慶一起去吧。”

冼景大喜過望,說道:“多謝父皇。”

一般公主都在京師,駙馬類似於入贅。而朱祁鎮讓重慶公主跟着冼景南下佛山,其中態度,就再明白不過了。

朱祁鎮作爲父親,固然是想給女兒撐腰。讓女兒在家裡成爲一家之主,但是幸福從來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

在儒家的這種價值觀之中,與後世女權來衡量,固然朱祁鎮能爲重慶公主做主,但是重慶公主就真幸福嗎?

想來,重慶公主畢竟是公主,冼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怠慢。稍稍示弱一下,也是一個辦法。

冼景隨即說道:“另外一件事情,小婿拿不準,來請教父皇。”

朱祁鎮說道:“什麼事情?”

冼景說道:“回回商人馬克順奉上白銀二十萬兩,請小婿爲他做主,小婿不明就裡,這錢雖然暫時列入股本之中,但是該怎麼辦,還請陛下示下。”

朱祁鎮沉吟片刻,說道:“馬克順,這個名字似乎在什麼地方聽過?”

懷恩立即說道:“陛下,老奴聽過,馬克順原名皮爾馬黑麻。在瓦刺使團之中任過職,在也先在的時候,數次來往京師。”

“似乎在瓦刺還擔任過什麼官職,老奴就不知道了,不過錦衣衛那邊應該是有存檔的。”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

經濟與政治之間從來是不分家的。

一個能一口氣拿出二十萬兩大商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冒了出來,這是不可能的。

原來是瓦刺方面的人。

當然了,朱祁鎮並不覺得這個馬克順與瓦刺政權之間的關係有多麼緊密,即便是也先時代也是。

蓋因瓦刺政權特徵,就是一個武力聯盟,一個商人不過是打下手的而已。

而今瓦刺衰弱,馬克順更知道該如何選擇。

不過冼景卻嚇了一跳,說道:“小婿萬萬不知道,他有人如此根底,否則根本不會用他的銀子。”

如果說冼景不知道馬克順與瓦刺之間有些聯繫,那絕對是假的。

畢竟,冼景雖然不知道馬克順的底細,但是馬克順的經營方面,卻是瞭解的,就是絲綢之路,也就瓦刺與大明之間的貿易。

在西域行走的駝隊,十有七八都是馬家的。

當然了,這也與西域的現狀有關係。

西域數百年以來,回回教在此地已經根深蒂固了。縱然蒙古人沒有全部信奉回回家,再加上大批士卒漢人遷入。

但是在很多地方,不足以撼動回回商人的地位。

馬家能做瓦刺與大明兩國之間的生意,如果說他在瓦刺之內沒有靠山纔是假的。但是有靠山是一回事,本身就曾經是瓦刺的官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朱祁鎮說道:“無妨,他想讓做什麼?”

冼景說道:“他只是讓將這些送給陛下。”

懷恩接過,雙手呈給朱祁鎮。

朱祁鎮打開一看,都是石亨的黑料,什麼劫掠商隊,敲詐拉索,並且擅自設立關卡,擅自擴建,並在伊犁各部落之中,廣收義子等等。

朱祁鎮冷笑一聲,說道:“離間君臣,是什麼罪名?你知道嗎?”

冼景立即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臣知道,只是臣不敢欺瞞陛下。臣之前並不知道馬家與瓦刺有關係,這斗膽上奏,如果早知道如此,給臣幾個膽子,臣也不敢爲他遞這個。”

朱祁鎮看着冼景,心中暗道:“要錢不要命的主。”朱祁鎮纔不相信。估計冼景即便知道這一件事情的內幕,冼景也會幫忙的。

畢竟僅僅一舉手一擡足,就有二十萬兩銀子。

簡直是一本萬利。

冼景忽然是一個人才的,但是似乎格局有些小了,一心圈在商界之中,須知這個時代,不管朱祁鎮再擡舉,商人也是不入流的。

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十五章 香港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
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十五章 香港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