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

第十五章預修大典

李賢學的很快。

雖然報紙論戰,是他不大習慣的事情,但是不過一個回合,他就將遊戲規則掌握的七七八八的了。

在徐有貞的文章刊登之後,很多官員也覺得,從洪武以來,官制變化不少,需要重新釐定。紛紛贊同徐有貞的意見,以盛世修典之名,武事以備,文事兼顧之意。

修《大明會典》,而大明律該如何自然不用說了。

李賢隨即上奏,並透漏出風聲去,言修《大明會典》,乃一代之盛事,非名臣宿老不能擔此重任,推薦了于謙,曹鼐。

朱祁鎮只要批示:“兩位身居要職,坐鎮一方,須臾不看擅離。”

然後劉球就上書道:“老臣年事已高,不堪內閣繁劇,請任《大明會典》編纂官。”甚至還故意顯露出貪名之舉。

好像劉球想借此留名於後世。

雖然《大明會典》比不上《永樂大典》,但也是一部大書,如果能成爲編纂官,足以在士林之中留下名聲。

但是朱祁鎮卻不願意將此老放在這個位置上。

否則將來朱祁鎮怎麼參私貨。立即回覆他道:“先生,朕之肱骨也,無先生,誰爲朕鏡?”

言語之間,將劉球比做魏徵。

如此三番來回。

朱祁鎮不得不召見李賢,尋求一個雙方都滿意的人選。

朱祁鎮見了李賢之後,首先說的不是這一件事情,而是對徐有貞的獎勵。

徐有貞上《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的目的,朱祁鎮也是能揣測一二的,即便不用陰暗的心思卻揣測,徐有貞也是諫言有功。

必須褒獎。

所以,朱祁鎮一開始就說道:“徐有貞的位置該動一動了,他在朝鮮治平有功,而今朝鮮太平無事,應該讓他入京了。”

李賢說道:“陛下英明。臣會安排的,在六部侍郎之中給他選一個位置。”

朱祁鎮說道:“尚書吧。朝鮮滅國之功,徐有貞參與其中,總要有所賞賜。”

對於徐有貞而今也是可上可下,一般來說巡撫專任中樞,就是侍郎一職,類似六部副長官,或者說一個六部之外,某一衙門的長官。

但是徐有貞有軍功,又有諫言之功,朱祁鎮想擡舉一二,倒也不能算是倖進。

不過,李賢並沒有正面回答說道:“陛下六部沒有空缺,臣知陛下愛才之心,此事當從長計議。”

朱祁鎮當然知道沒有空缺。

但是沒有空缺可以製造空缺嗎?這不是理由,唯一的原因是李賢想拖一拖。

李賢又說道:“修典乃國家大事,不可不重,陛下既然不屬意於公,曹公,劉公,還請陛下示下,內閣也好安排。”

朱祁鎮對這一件事情,也想過應對的辦法了,說道:“此三人皆元老重臣,朝廷不可一無或缺,修典固然是大事,恐怕也要坐上數年冷板凳。還是選年輕一輩,年富力強的人爲好。”

“這人選,還是可以讓內閣來選的。徐有貞如果不好安排的話,讓他入翰林院修書,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李賢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李賢一邊說,一邊在心中來回的思索。

這是一道選擇題。

要麼讓徐有貞回來專司修大明會典,要麼讓徐有貞擔任一任尚書。

在這個選擇題之中,李賢傾向於後者。

徐有貞的能力沒有得說,當世封疆大吏之中,能比得上徐有貞的,也不過三五人而已,但是品行實在堪憂。

不管在朝鮮清理兩班貴族,還是這一次上書,都充斥着不折手段這個四個字。

如果讓徐有貞修《大明會典》。裡面有些什麼內容可真不好說了。

李賢很快確定下來了,說道:“徐有貞入仕以來,多歷地方,是能吏,但修典乃是文華大典,臣以爲徐有貞恐不能勝任。還是讓他去六部的好。”

“不錯,朕也是這個意思。”朱祁鎮說道:“我覺得刑部就不錯。”

其實朱祁鎮也沒有想讓徐有貞擔任《大明會典》的總編纂。原因很簡單,徐有貞在士林之中名聲不好。

作爲皇帝看似至高無上,但實際上也受到種種制約,朱祁鎮固然可以用君權暴力排斥一些其他想法。

但是如果從歷史的長河之中看,君權雖然能強橫一時,卻有其薄弱的本性。

朱祁鎮如果想做一世暴君,行快意之事,不管他死後洪水滔天。自然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他想讓自己創立的制度保存下來,就要從一開始,以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小心謹慎,與文官體系磨合。

徐有貞太傾向於朱祁鎮,修出的《大明會典》,權威性不足。所以朱祁鎮更希望徐有貞能成爲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而不是這種整理總結的角色。

刑部就是這樣一個位置。

如果而今朱祁鎮的戰略重心在於對外,那麼刑部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部門,只要不弄出民憤太大的冤假錯案,朱祁鎮也不會太關注。

但是而今朱祁鎮要對《大明律》動手,刑部尚書就成爲了風口浪尖,即便是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大,但是從體制上來說,刑部以及三法司,依舊是大明法律最高部門,刑部尚書所做出的法律解釋,也是最權威的。

除非,御審。

不過,朱祁鎮纔不會將自己陷入風暴之中,畢竟朱祁鎮而今也是大佬,誰看大佬親自下場的。

李賢說道:“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大典之事,事關重大,應當先定下大典的人選,再論其他的。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朱祁鎮知道李賢在《大明會典》問題上絕對不會輕易妥協的,朱祁鎮也想找一個能內外信服的編纂官。於是問道:“先生屬意何人?”

李賢說道:“陛下,既然不想用老臣,那麼王恕可以一用。”

朱祁鎮心中暗道:“王恕。”隨即將王恕的大概情況,回想了一遍。

王恕乃是正統十三年進士出身,按照朱祁鎮的標準,必須京官與地方官輪流任職,王恕先是被選爲庶吉士,進入翰林院,然後外放揚州知府,又做了一任京官,又外放江西布政使,而今在大理寺任職。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正廉潔,有着一股陝西人的樸實剛健。在道德品質上,無懈可擊,決計不是那一種諂媚之臣。

不管是在老臣之中,還是在士林之中,乃至於百姓之中王恕的名聲都很好。已經被視爲未來的朝廷重臣。

這個人選,對朱祁鎮來說,卻是有利有弊。

如果朱祁鎮能說服王恕倒向自己,那麼有王恕背書的《大明會典》,權威性就會有很大的提高,能讓更多的人信服。

但是如果朱祁鎮不能讓王恕倒向自己,那麼除非換掉王恕,那麼《大明會典》的編撰,王恕是不會讓朱祁鎮插手的。

朱祁鎮卻一口答應下來了,說道:“好,就他了,只是以王恕而今的資歷,擔不起編纂官,就讓他先預修吧。”

感謝漢語的博大精深,朱祁鎮隨口就給出一個臺階。

王恕自己恐怕都沒有做好準備,就與徐有貞一般,成爲朝廷之上兩個暴風眼了。唯一區別的是,徐有貞是自己跳進去的,王恕卻是被人推進去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四十章 輿情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七十章 年關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八十章 經筵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二章 雲南局勢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四十章 輿情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七十章 年關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八十章 經筵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二章 雲南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