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坐觀成敗

楊侗親征突厥的消息傳遍天下,南方諸侯的戰爭不約而同的爲之一靜,與隋朝隔河相望的王世充、李密、竇建德考慮到的問題和李淵一樣,當他們見到大隋水軍大舉進入黃河之後,人人爲之心顫,莫不擔心隋朝對自己不利。

洛陽紫微宮文思殿。

“當初就知道楊侗不是那麼簡單,朕原以爲自己已經高估了他,誰想到還是小看了人家,真是不可小覷楊家子弟……!”王世充凝眉沉思。

當初是他王世充和裴矩、裴蘊合力,在楊廣面前大力推薦楊倓,將才把本屬於楊侗的地盤生生奪走,楊侗也如他們之所願,被趕去飽受近十戰亂之苦的冀州,這個本該在冀州消沉下去的秦王。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活躍在王世充耳邊,千里轉戰之時,一戰定竇建德,將後者轟出了冀州,之後遷往涿郡不久,羅藝又引契丹大軍南下爲禍雙遼郡。

那時候,王世充甚至以爲楊侗會在幽冀紮根,王世充當時還是很高興的,因爲楊侗如果紮根在幽冀,就可以幫自己擋住東面越來越強勢的和崛起於幷州的李淵。

可惜,楊侗做得很乾脆,乾脆得讓王世充都瞠目結舌,不僅幹翻了羅藝和契丹,還順手從高句麗手中奪下遼東,接着又殲滅存在了近丟掉的奚族,過了沒多久,又在馬邑滅了始畢和幾十萬突厥精騎。好像從那時候開始,楊侗憑着堅強的韌性,一點點融入到天下這盤棋之中,以國手的姿態面向世人。

在鄴城安分了一點點時間,當他再動手的時候,直接攻下李淵發家之地的幷州,而且還一口氣捲走了雍北地區。

隨後征戰突厥,楊侗的力量在一點點壯大,到年初的時候兵入高句麗,不過兩三個月的時間,便掃平了讓大隋大亂的高句麗,當時的楊侗,在王世充眼中,其所具備的威脅已經超過李密和李淵。誰想他沒有絲毫休整,又發動了關隴之戰,如同幷州戰役那般一戰而鯨吞關隴,將擁兵四十萬的李淵打殘,以一種極度屈辱的方式將之轟出關中。

李淵遭此大敗,亡魂外冒,內部皆有不穩之態,這才急急忙忙收拾朱粲、蕭銑,重樹魂魄。

過不了多久,楊侗又鬧騰了起來……說是去打突厥,可誰敢信?

“這才幾年啊,幾年前楊侗還灰眉土臉的離開洛陽,一眨眼功夫,人家居然成了天下第一諸侯,看看人家楊侗,那纔是王者該過的日子。而我們呢?卻困守區區一個洛陽,太危險了……楊侗這個人太危險了……”王世充的語氣也是頗爲感佩,可以說,他是將楊侗推向今天的‘功臣’之一。

太子王玄應想了一想,問道:“那些關東貴族怎麼說?”

“他們能怎麼說?他們這幾年一邊敵視楊侗,一邊動用自己龐大的人脈關係,將巴蜀和南方大量物資和隋朝貿易往來,一個個都賺得盆滿鉢滿,躺着就可以來錢。如今李淵得勢,一個個聒不知恥的巴結討好…他們巴不得李淵滅了我們王家…”王世充越說越憤怒,一腳將案桌踢翻,王玄應和一旁的王仁則嚇了一跳,不敢大口喘氣。

王世充說:“楊侗說得半點沒錯,這些世家大族就是依靠不忠才得以傳承千年。朕覺得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和關東士族這些白眼狼的關係了,再這樣下去,那些士族遲早把我們王家賣了!”

沉默許久,王玄應硬着頭皮說道:“人無完人,兒臣覺得我們不能太苛責臣子了……畢竟艱難的世道之中,人人都講良禽擇木而棲……況且,世家大族之中未必沒有忠心者……”

王世充道冷哼一聲:“這世上忠誠的人很少。他們拿着朕的俸祿,想的卻是自己,想的卻是投奔其他諸侯。那些人只不過是沒了去處才暫時在我們這裡立足而已…如果楊侗願意接納,他們二話不說就會把我們王家賣個乾乾淨淨…”

王世充冷笑。

王玄應見父皇對自己之說沒生氣,膽氣一壯:“父皇認爲楊侗會放寬限制嗎?”

“楊侗所圖之大,我們根本無法想象,而且他已成氣候,更沒必要向世家大族妥協。”王世充說道。

王玄應鬆了一口氣:“父皇也認爲楊侗不會放開限制,那他們依舊沒有最合適的去處,所以他們還得在我鄭國。既如此,父皇與其苛責、懷疑、提防他們,倒不如胸懷放寬,向世人展示父皇寬愛博大的一面……只要父皇讓天下太平、人心安定,我大鄭的江山社稷自然穩如泰山…如此一來,世家大族又能將父皇如何?正如官渡之前,曹操麾下文武向袁紹表忠誠者不計其數,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將通敵名單當衆焚燒,那些心懷異志之人知道自己留下把柄,再也不敢有所動作。所以說,關鍵還是自己經得住大戰的考驗,只要自己強大,那麼,心懷不軌之士也會轉向成忠臣良將,反之,忠臣良將則會心懷異志。”

王世充沉默了很久,不再發脾氣了,心想:確實如此,朝代更迭時常有,他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是絕對的忠臣良將,如此鄭國強盛,心懷異志的人也會變成忠誠,頷首而笑:“皇兒說得有理,是朕着相了。”

他揉揉眉心,朝王仁則問道:“楊侗現在說自己要殲滅突厥,且讓各方勢力不要觸犯隋朝,但他自己卻派強大的水軍遊弋於黃河之中,你看他是真打突厥還是對付我們?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王世充向太子王玄應詢問。

王仁則道:“臣以爲聖上不必太過擔心。他要打我們的話,爲何不在我們最弱的時候打?”

王世充眉頭一皺,道:“仁則,今非昔比,楊侗可不簡單,他現在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了!”

王玄應瞳孔一縮,擔憂道:“父皇是說楊侗要對南方諸侯發動全面戰爭?”

“有這個可能,因爲他現在有這個實力。不過朕也不敢肯定,但朕以爲我們還是小心一點。”王世充輕聲道。

王玄應點了點頭後,看着王世充有些懷疑的說道:“兒臣贊同趙王兄的意見,如今南方各路諸侯打得你死我活,如果楊侗這時候南下,只會刺激大家聯合抗隋,兒臣覺得楊侗不會如此不智。”

王世充一愣,隨後高聲嘲笑道:“皇兒說得對!是朕疑神疑鬼了。聽說秦王喜得麟子,派人奉上厚禮。”

“喏!”王玄應恭敬道。

“仁則,盡全力反攻李唐。”

“喏!”

王世充深吸了一口氣,向李密寫了一封書信,讓人立即送去。

。。。。。。。。。。。。。。

金山兩側的大草原,此時正進入最具活力季節,茫茫草原上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望無際的蒼翠將草原覆蓋,從山上向遠處望去,一羣羣黃牛、白羊、馬匹在草原悠閒吃草。

如帶碧水蜿蜒流淌在草原上,一個個湖泊如鑲嵌在草原上的寶石,更遠處是延綿千里的於都斤山脈。

在金山以東、科布多大草原以南的廣闊草地上,搭起了連綿不斷的帳篷,遍插旌旗,無數大旗迎風招展,流露出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如果從天上看下,會發現帳篷羣體由東、西兩部組成,相互之間隔得很遠,各有數目衆多的突厥士兵騎兵巡視,嚴防戒備,不允另外兩部的人員進入,一股蕭殺之氣撲面而來。

在中間一個推平夯實的山丘上,立着一座大帳篷。

“嗚……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傳遍了突厥各大營帳,這是頡利可汗召集部落首領的號角聲,突厥人執行的是部落制,以血緣爲紐帶聚居在一起,與中原的宗主制有些類似,他們的大部落裡有小部落,小部落又有細分,,大大小小的部落林立,出身突厥皇賽室的頡利可汗血統高貴,同時也是東部突厥的大可汗。

頡利可汗是這次會盟的發起人,但是對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並不放心,在東部營盤之中有着五萬嫡系;統葉護可汗一樣心懷戒備,同樣帶來了五萬大軍。

頡利可汗在一頂最大的穹帳內舉行了盛大宴會,穹帳內部裝飾華麗,地上鋪有厚厚羊毛毯,帳壁上滿掛鮮豔織錦,所用盤碗都是上好瓷器。

大帳內已擺了一圈低矮胡榻,榻上有細軟羔羊皮,並配有小桌,一般突厥人席地而坐,最多鋪了一張羊皮,但今天貴客來了,頡利可汗特地命人搬來胡榻,以示尊重。

華麗的大帳內,身着厚甲、相貌粗狂的頡利可汗,坐在左邊第一席,瞳仁中閃爍着一絲謹慎。

在他對面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神情狂傲,頭戴王帽的青年男子。他是西突厥可汗統葉護。

“頡利可汗,你這是怎麼了?遇到麻煩了?”統葉護微笑着問道。

“統葉護大可汗,隋軍大舉來犯,說是不破東部突厥誓不歸。而且還任命阿史那思摩爲東部突厥大可汗。”東部突厥一名鬚髮俱白髮的小可汗說道。

統葉護可汗聞言一笑,這是東部突厥關起門來的自家事兒,跟他沒關係,頡利可汗不願歸順於己,那東部突厥越亂才越好呢。

“楊侗又怎麼樣,他是厲害,但他遠在冀州,草原的事情還輪不到他管。而且隋朝大軍來犯,你害怕又有用嗎?還是想着如何應戰爲好。”一位神情沉穩的雄壯青年淡淡的說道。

統葉護可汗的目光不由看向了這名青年,滿含欣賞之色,記得不錯的話,此將名叫執失思力,即使他遠在碎葉城,也聽說這個名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看出東部突厥現在攤上大事兒了,不僅面臨着阿那史思摩的威力,還有一個強大的隋朝即將來犯。東部突厥鬥得越厲害,下場越慘,他統葉護收復故土的希望越大。

反正聖山也跑不掉,早一點遲一點到手也無所謂。頡利可汗即使現在讓出聖山,歸降於他,還得看他心情了。現在只要引而不發的坐山觀虎鬥即可,

一念及此,索性離開大帳,讓頡利他們自己爭去。

第812章:殺是不殺?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431章:兄弟矛盾第208章:雖遠必誅第736章:龍兄虎弟第212章:背主第522章:決定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378章:裴矩思退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25章:外國來使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724章:禁‘武’令第011章:天選之地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250章:搶‘頭’功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00章:馬嚼天下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853章:春藥而已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012章:策劃第929章:勢如破竹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隋朝官員的俸祿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678章:造反不易第838章:戰略調整第223章:求援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98章:賊喊捉賊第191章:杜先生第740章:人心各異第215章:坑第104章:李淵稱帝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472章:南陽之變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394章:兄弟隔閡第414章:落幕、新生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102章:家事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452章:戰略佈局第838章:戰略調整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369章:問心無愧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235章:疏導第209章:狹路相逢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706章:出兵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632章:雷霆萬鈞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016章:安置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740章:人心各異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087章:江都風起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082章:血染汗庭第680章:逃出生天第702章:天朝氣魄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
第812章:殺是不殺?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431章:兄弟矛盾第208章:雖遠必誅第736章:龍兄虎弟第212章:背主第522章:決定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378章:裴矩思退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25章:外國來使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724章:禁‘武’令第011章:天選之地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250章:搶‘頭’功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00章:馬嚼天下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853章:春藥而已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012章:策劃第929章:勢如破竹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隋朝官員的俸祿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678章:造反不易第838章:戰略調整第223章:求援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98章:賊喊捉賊第191章:杜先生第740章:人心各異第215章:坑第104章:李淵稱帝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472章:南陽之變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394章:兄弟隔閡第414章:落幕、新生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102章:家事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452章:戰略佈局第838章:戰略調整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369章:問心無愧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235章:疏導第209章:狹路相逢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706章:出兵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632章:雷霆萬鈞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016章:安置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740章:人心各異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087章:江都風起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082章:血染汗庭第680章:逃出生天第702章:天朝氣魄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