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裴矩思退

“父皇,兒臣以爲現在的關鍵是想好如何應對各個世家,我想,他們過不了多久便會知道長安之事了,我們應當在這之前想好應對之法,在他們入宮討要說法前,我們必須想到應對之策。”襄陽行宮之中,李建成沉聲說道:“楊侗便是想要人盡皆知,這纔派人在邊境大說特說,特別是竇氏,在這一次損失慘重,若我們不設法相救,怕是說不過去。”

“楊侗擺明是爲難我們,我們哪來這麼多糧食贖人?”李淵如泄了氣的皮球,嘆息了一聲。

一陣沉默。

驀然,李淵眼光一寒道:“能不能將此事定義爲關隴世家擅自行動?”

李建成、李世民相顧一眼,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色,兄弟二人從父皇之言,發現了父皇的意思。

在父皇眼中,離開關中的關隴世家已經失去了最大的利用價值,認爲眼下是擺脫關隴世家的機會,從而有了放棄這枚棋子之念。

“建成,你以爲呢?”李淵見兩個兒子沉默不言,便問了起來。

“父皇,兒臣瞭解不多,不好下定論,且聽二弟是怎麼說的吧。”李建成可不傻,關隴世家雖然失去了根基,可朝堂和地方上的七成官員依舊是關隴世家子弟,若是明確表態,估計要被自己這個二弟加以利用。

李建成對李世民瞭解甚深,是一個無利不起早的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沒有足夠的利益,二弟是絕不會親自從西城郡跑回來的。

這個利益是什麼?幾乎都不用想,肯定是關隴世家的政治力,李世民準備藉此機會,坐看一直主政的自己犯錯,從而把關隴世家的軍政勢力整合爲一,削弱自己、壯大他本人。

這一次確實是拋棄關隴世家的機會,從父皇的態度看得出,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念頭,但若讓他把關隴勢力拱手讓給李世民,李建成絕不願意,因爲這將動搖他的地位,所以,才故作不知的把選擇權拋給了李世民,若是李世民代替父皇作出決定,未必不是自己的機會。

李建成能看透這一點,李世民何嘗不是?他心中暗自說了一聲狡猾,便道:“兒臣以爲不能。”

“爲何?”李淵皺眉道。

李世民拱手道:“只因楊侗將大興宮之變說成是我大唐之所爲,邊境現在是人盡皆知,若是我們放棄不管,恐怕軍隊沒有人願意爲大唐效忠了。”

“呵!”李淵狠狠地抽了口冷氣,森然道:“楊侗小兒果然詭計多端,若我大唐不認賬,便能毫不費力的將邊軍策反。”

“恐怕不止是邊軍!”李建成皺眉道:“若我大唐不管,大唐朝堂和各地方都會因此而動盪不休,繼而影響到南方戰事。如此下來,我大唐危矣。”

李世民現在表了態,他當然不能不說,而且說得非常深入、透徹,這讓李世民鬱悶不已,自己這個大哥越來越細緻了,真是一點虧都不願意吃。

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年自己身邊,那個很不起眼,永遠一副笑眯眯,卻總是給人一種陰冷感覺的男子——長孫無忌!

早知道,就不應該——

自己名義上說是得到了獨孤世家的支持,可獨孤世家爲的卻是從自己身上得到更多,到如今,獨孤世家沒幫自己多少,而自己卻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人。

“還有……”李世民嘆了一聲,“據說楊侗人在五原之際,便已經知曉大興宮之變,致使扶風郡、北地郡兩路軍隊還沒出山,還沒發揮作用,便被隋軍事先給端了。在變亂當天,長安的隋軍裝作離開長安,可是到了晚上,便殺進了城裡。目前還沒確切情報,但我大唐高層之中恐怕有人被策反了,此人、或是這個勢力若是糾不出來,我大唐一舉一動都在楊侗的監督之下。”

“父皇,二弟說有奸細出賣,兒臣十分贊同,可若說是出現在高層,卻不認同。”李建成皺眉說道。

“何以見得?”李世民問道,他對於大哥執政水準還是相當服氣的。

李建成道:“大唐高層這些大世家,都是隋朝的頭號反賊,跟隋朝已經沒有妥協機會,而且楊侗對世家的態度擺在那裡,不管世家降是不降,他楊侗都不放過,既然降也死、不降也死,各個世家怎麼可能與隋朝眉來眼去?”

“他們與大唐王朝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大唐一旦覆滅,他們也跟着死亡,這些人都很聰明,斷然不會壞大唐好事,更不會從中作梗。他們只能繼續支持大唐王朝。”

“那你以爲應當如何抓出奸細?”李淵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一抹了然之色,多方下注歷來是世家的手段,如果大唐強盛,這些世家就不敢做得過分,問題是大唐今非昔比,給人一種江河日下、暮色沉沉之感,因此有些人肆無忌憚爲自己謀後路了。

李建成苦笑道:“兒臣以爲很難。因爲參與這次行動的,不僅有關隴各大世家,連關東、南方世家也參與其中,哪怕明知有內鬼,也查不出來。若是興師動衆去查,必然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這對我大唐統治相當不利,我們可以暗中排查。”

“這樣會不會太慢了?”李世民皺眉道。

“我大唐現在經不起大動盪。”

李建成這一句話斷了李世民大查、徹查之念,他也知道李唐王朝現在是什麼模樣。

李淵也認爲李建成說得有道理,眼前的大唐病患多多,確實不能下猛藥,也便將念頭轉到了眼前,問道:“你們兄弟認爲應該如何解決眼前之事,總不能讓楊侗小兒這般訛詐吧?”

這下子,李建成、李世民都感到腦仁疼。

李唐不想四面豎敵,只想盯着蕭銑這個軟柿子捏,可李唐的作爲嚴重觸犯到李密、王世充的利益,使得三方雖不聯盟,卻同時與李唐爲敵。

李唐好不容易收攏起來的兵力,全都投入到荊州戰場之上,這時候再和隋朝打的話,肯定是自取滅亡。

打肯定不能打。

可是這筆贖金,李唐卻拿不出來,不說沒有,就算有,李氏父子也不願再一次資敵了。

但問題是李唐不想打,不代表隋朝不打;李氏父子不願意贖買,不代表各個世家同意。

而且楊侗讓人在邊境將此事傳得轟轟烈烈、沸沸揚揚,過不了多久就是會傳遍李唐全境,如果李唐不贖人,治下軍民、官員又會怎麼想?到時候,隋朝如果南下,恐怕不用幾萬人就能收降掉毫無戰意的各地軍隊。

李淵也知道這個道理,心中憤懣和壓抑幾乎要讓他要仰天長嘯。

“聖上!”這時,門口響起一名內侍的聲音,“禮部尚書裴矩求見。”

李淵爲之一怔,將目光看向了兩個兒子。

“父皇,兒臣是第一時間趕回襄陽的,裴矩應該還不知道大興宮之變!或許爲別的事情而來。”李世民篤定道。

李建成想了一想,道:“父皇,此事遲早會傳到襄陽。何不先問一問裴矩的意見?說不定他能給父皇好建議呢。”

李淵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不錯!裴矩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呢,速速有請。”

不一會兒,裴矩在內侍的帶領下,步入了李淵的御書房,李世民的出現令他有些意外,不過作爲政壇上的不倒翁,他並不會因此而流露絲毫情緒,上前行禮道:“臣參見聖上。”

“裴愛卿免禮,請坐!”李淵語聲中矜持不失和藹。

“多謝聖上!”裴矩一絲不苟的感謝,接着向李建成、李世民一一行禮。

李氏兄弟禮貌還禮。

裴矩這才緩緩入座,他如今的身份是李唐王朝中的禮部尚書,官階不低,但禮部一直是個邊緣衙門,即無實權亦無實利,完全是一個被人遺忘的清水衙門,他這個禮部尚書現在清閒得很。

裴矩在舊隋時期,主管西域事務,大隋吞併伊吾、吐谷渾等西域政策都有他的影子。

如今事態變遷,他已經成了李唐的臣子,且還不中樞,但他依然十分關注天下大勢,尤其是隋朝戰勝東西突厥之後,挾民意、兵不血刃吞併高昌之作,令他有一種後生可畏之感。

而楊侗對東西突厥的冷酷無情,讓他十分驚歎,在對外政策上,這乾脆利落、當斷則斷的煌煌氣度可比妥協再妥協強多了。

他覺得這纔是一個建國者應有的氣概,既要有開闊心胸廣納百川,又要心狠手辣、冷酷無情的剷除異己。

相比之下的李唐,暗淡無光。

在他看來,李唐自關中南撤以後,本應趁着隋朝與東西突厥作戰之時,夯實李唐王朝在巴蜀的統治力,可以先平定各部撩人之亂,從而取到淬鍊軍隊、統合民心之效果,讓李唐王朝的人望根植於民間,下一步,再借民意統合蠶食朝中各個派系,讓李唐上下只有一個聲音,以加強朝堂上的辦事效率。然則李淵卻沒有,他到了襄陽之後,依舊一心圖謀地盤而不談治理,這種作爲讓他十分失望,他覺得根基不穩的李唐,縱有再多地盤也會隨着一場慘敗丟失得乾乾淨淨。

因爲西突厥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統葉護可汗在世之日光芒萬丈,西域諸國服服帖帖,可一場慘敗,令西突厥之前的苦心經營丟得乾乾淨淨,西域諸國爲何反得這麼快?根子在於西突厥不得人心。可李淵卻沒有從西突厥之敗中汲取教訓。

裴矩也因此作出一個重大決定——辭職回家頤養天年。

此時的李氏父子雖無多少異常,可裴矩還是隱隱感覺到,李唐肯定又發生了什麼大事了,這讓他下船的念頭愈加熱切了。

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598章:永除後患第061章:關隴之謀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340章:斬其根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462章:洛陽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512章:蛇與農夫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214章:說客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459章:梟雄之死第748章:恩威並重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335章:攻略西域第496章:劉文靜再出謀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465章:替罪羊第960章:與虎謀皮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210章:困境第866章:風起益州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300章:棋子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578章:事態變遷第285章:有舍有得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078章:強吃鐵勒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761章:皇后大氣第463章:破局之策第027章:新政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275章:李淵施壓第777章:失和第536章:狹路相逢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021章:耗不起第285章:有舍有得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545章:廷議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739章:枕邊風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537章:域外烽火第069章:能不能舉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711章:破軍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221章:緣分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412章:又當爹了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30章:江淮之虎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948章:隋失二將第078章:強吃鐵勒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099章:李淵應對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561章:分而食之第112章:活捉楊侗第407章:全軍覆沒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
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598章:永除後患第061章:關隴之謀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340章:斬其根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462章:洛陽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512章:蛇與農夫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214章:說客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459章:梟雄之死第748章:恩威並重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335章:攻略西域第496章:劉文靜再出謀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465章:替罪羊第960章:與虎謀皮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210章:困境第866章:風起益州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300章:棋子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578章:事態變遷第285章:有舍有得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078章:強吃鐵勒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761章:皇后大氣第463章:破局之策第027章:新政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275章:李淵施壓第777章:失和第536章:狹路相逢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021章:耗不起第285章:有舍有得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545章:廷議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739章:枕邊風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537章:域外烽火第069章:能不能舉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711章:破軍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221章:緣分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412章:又當爹了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30章:江淮之虎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948章:隋失二將第078章:強吃鐵勒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099章:李淵應對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561章:分而食之第112章:活捉楊侗第407章:全軍覆沒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