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

契丹、奚族的先後覆滅,僅有兩萬戰兵的霫族舉族內附!

霫族與華族淵源非淺,他們是東夷後代,而東夷又是蚩尤的後代,逐步遷徙到遼東自立,過着半農半牧的生活。說起來與大隋是同根同源,大隋立國之後,霫族一直請求內附,只不過間隔契丹和奚族,大隋兩代帝王遲遲沒有答應。霫族這一代族長是上任族長的女兒,名叫水天姬!有戰之士兩萬左右。

楊侗將之置於北平郡,去其老弱,得精兵一萬,由其族長水天姬統帥。

在領土方面,進行再一次劃分,只有一縣之地的安樂郡併入漁陽;再在霫族、契丹、奚族的土地上開設兩郡,弱洛水南爲白檀郡,主農業,弱洛水北爲興安郡,主養馬和牧業!工部侍郎姜行本暫代白檀郡守,以近百萬異族俘虜爲勞工,修築北境新長城。

一場由羅藝謀反引發的大戰,終於徹底結束了!

契丹和奚族覆滅、霫族內附、高句麗國土淪喪和損失百萬衆的消息,很快就擴散了開來,僅僅兩個多月時間,楊侗的冀州軍就獲得舉世矚目的成績,頓時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風波,尤其還只是動用戰兵、沒有動用國內物資就更讓驚訝了,百姓歡騰、世家震驚、外族敬畏!

楊恭仁、楊師道等人立刻大規模的宣揚此次戰役,楊侗的威望一時間達到了頂佔,威震冀州內外,誠所謂是文治武功,若僅有文只能讓人敬,而有了武才能讓人畏,上位者就是要讓人又敬又畏。

雖然大家不清楚這一場大戰將會有多少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冀州之境,已經無人可以動搖楊侗無上地位了。

在那距離涿郡遙遠的樓煩郡靜樂縣!

此時,河東道討捕大使、太原留守李淵率三萬大軍北上,與劉武周麾下第一號戰將宋金剛八萬大軍對陣於樓煩郡秀容縣,在轟鳴的戰鼓聲中,兩軍在嵐水北岸展開慘烈廝殺,李淵中軍一萬步兵結成大陣,用強弓硬弩頂住敵軍主力攻擊,而次子李世民率三千騎兵攻擊賊軍左翼,侄子李孝恭率三千騎兵攻擊賊軍右翼。

“咚!咚!咚!”

激盪的鼓聲響徹嵐水北岸,殺聲震天,精良裝備使隋軍雖是以少戰多,但卻絲毫不處下風,李世民、李孝恭的一次又一次地遊擊,漸漸地的中軍越來越稀薄,已經可以看見宋金剛的中軍帥旗。

李世民見戰機來臨,立刻高聲大喊:“傳我命令,斬斷帥旗者,賞銀千兩,官升三級!”

隋軍士氣大振,攻勢如潮地向宋金剛的帥旗衝去!

此時,李孝恭麾下一名將軍揮舞馬槊,在敵軍中橫衝直撞,所過之處屍橫累累,在他馬槊下要麼腦漿迸裂,要麼骨斷筋裂,死亡之狀觸目驚心。

此員大將是李淵第三子李元吉,他長得很醜。建成和世民兄弟倆都是那種十分俊秀的外貌,可李元吉卻十分難看。

尖耳猴腮,偏偏臉上還滿布雀斑!

臉有斑也就罷了,他的頭髮居然是黃的,整個就像是一張猴臉。

不過李元吉醜歸醜,但武藝卻極爲了得,兩位兄長加起來都遠不是他對手。

這次出征,李淵爲主將,李建成在他身邊任參軍,而李世民爲先鋒。這個李元吉也說要統兵,於是李淵讓李元吉做了李世民副將。

可是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倆關係不怎麼對付,李元吉愣是跑到堂兄李孝恭這裡當副將來了。

李元吉殺開一條血路,向大旗衝去,一路所向披靡!

帥旗插在一輛戰車上,旗杆如手腕粗細,高約兩丈,是一面白色大旗,上面寫了一個斗大的‘宋’字。

突厥以白色爲旗,始畢可汗的金狼頭大旗,就是白底!他對臣服於自己的樑師都、郭子和、劉武周開出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樹立突厥的白旗,宋金剛的白色戰旗就是這般由來。

此時李元吉殺到大旗前,揮槊向旗杆砸去,就在這時,一刀大刀比他還快,大刀揮動之間,帶起一股磅礴大氣,沉重的刀刃砍在旗杆上,旗杆斷裂,轟然倒下。

李元吉大怒,回身望去,只見李世民麾下旅帥王君廓速度快如奔雷,一把奪走帥旗,奔跑着大喊:“帥旗倒了!帥旗倒了!”

李元吉滿腔怒火無處發泄,他槊向運載帥旗的馬匹刺去,只聽一聲長嘶,馬匹慘死倒地,槊指王君廓破口大罵:“五姓家奴,敢搶我功勞!”

李元吉固然罵得難聽,但卻沒有絲毫冤枉王君廓。

王君廓本身就是一個小人。

忘恩負義、背信棄義、恩將仇報、背恩忘義等成語,用在他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王君廓自幼孤貧,靠叔父叔母拉扯長大,但他品行不端,經常偷盜,鄉里都引以爲患。王君廓後來打算聚兵爲盜,但是他的叔父不同意。王君廓便誣陷鄰居與叔母私通,與叔叔一起把鄰居殺了,他自己一刀了決了視他若親子的叔母,從而達成目的。

接着王君廓當了了山大王,四處劫掠。河東郡丞丁榮前來討伐,王君廓答應歸順,回頭卻給丁榮致命一擊。

接着又遇到宋老生,打不過故技重施向宋老生投降,並與他隔澗相談,祈求哀告。宋老生被感動而放鬆警惕,王君廓又趁機逃走。劉武周之前已經招降了王君廓,但王君廓答應得好好的,卻隨即搶了劉武周的糧草投降魏刀兒。在魏刀兒處待不到一個月,又偷了許多珠寶去涿郡撞運氣,結果因爲人品低劣,被楊侗轟了出來,這可真是名揚天下了,不過卻是臭名。

臭名遠揚的王君廓轉向又投了李世民。

他雖然叛來叛去,憑藉着一身影帝級表演,兼之有一身不俗能耐,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

王君廓罵李元吉一陣痛罵,但他極演技高明,即便心中恨得要死,臉上卻帶着和氣的微笑。

李元吉滿腔怒火無衆發泄,朝着賊軍大殺特殺。

宋金剛的帥旗被奪,賊軍士氣動搖、全線崩潰,數萬賊兵四散奔逃,李淵見勝局已定,下達投降不殺命令。

這一戰,宋金剛八萬大軍被斬殺近兩萬,逃走者三萬餘人,其餘近三萬人全部投降。

李淵見降卒極多,且是劉武周麾下強卒,他心中大爲高興得意,這時李世民上前施禮道:“父親,此戰首功是孩兒手下旅帥王君廓奪得,孩兒明言奪下帥旗者賞銀千兩,官晉三級,請父親升他爲鷹揚郎將,賞賜銀兩,以賞軍功!”

李淵見許多將領眼中皆有不屑不服之色,便呵呵笑道:“二郎不必着急,此戰立功者甚多,待統計完畢一併封賞。”

李淵不露聲色地虛晃一招,將李世民之的請求推了。

諸將都不屑不服,這奪旗之功必有緣故,他不弄清原因,怎能草率封賞?

李世民聽出父親推脫之意,他躬身一禮,默默退下。

李淵暗自點頭,兒子才十八歲,便能獨擋一面,不亞於漢之霍去病,他回頭對行軍司馬武士彠低聲問道:“爲何諸將都有不滿?”

武士彠小聲道:“王君廓投一個背叛一個,人品非常不好,被秦王斥爲五姓家奴而名揚天下。現在是二郎手下旅帥,招募時間不長,沒有什麼資歷。衆將本就瞧不起他,而剛剛又是三公子殺開一條血路後,他卻佔便宜的奪帥旗。現在若是賞銀千兩,官晉三級,衆人自然不服。”

李淵點點頭,這倒真有點麻煩,如果賞罰不明,三軍將來就不肯效命了。

шшш ттkan ℃O

至於五姓家奴一說,卻沒放在心上。

李元吉、李道宗、劉文靜、張士貴、劉弘基、侯君集、張亮、竇琮、長孫順德等人都有品格上的缺陷,但個個本事出色,而且,這種人控制起來也容易。

這時,幾名騎兵從遠處疾奔而至,遠遠便大喊,“大人!”聲音頗爲焦急。

李淵臉一沉,待幾人奔近,他不悅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爲首士兵躬身道:“稟報大人,南方傳來消息,西樑皇族蕭銑反了!他自稱樑王。”

李淵‘啊!’地喊一聲,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忽然從馬上摔了下去。

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773章:食鹽大業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289章:那一夜第006章:烈焰焚城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421章:死亡遊戲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724章:禁‘武’令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798章:友邦助戰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062章:測試新陣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369章:問心無愧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72章:南陽之變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075章:突厥來犯第120章:敲詐第280章:起兵伐隋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421章:死亡遊戲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94章:關隴力量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850章:千金要方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74章:父子之爭第250章:搶‘頭’功第428章:王世惲第995章:亂象叢生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866章:風起益州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792章:匯兵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472章:南陽之變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831章:很多妃嬪第085章:太原起義第769章:奪旗斬將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300章:棋子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506章:裴矩之敏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423章:一年第472章:南陽之變第863章:一場笑話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320章:戰前吉兆第796章:煙有毒第442章:李密特使第323章:坐觀成敗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796章:煙有毒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832章:分封建國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639章:玩火自焚第777章:失和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03章:楊廣之規劃
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773章:食鹽大業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289章:那一夜第006章:烈焰焚城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421章:死亡遊戲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724章:禁‘武’令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798章:友邦助戰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062章:測試新陣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369章:問心無愧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72章:南陽之變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075章:突厥來犯第120章:敲詐第280章:起兵伐隋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421章:死亡遊戲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94章:關隴力量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850章:千金要方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74章:父子之爭第250章:搶‘頭’功第428章:王世惲第995章:亂象叢生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866章:風起益州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792章:匯兵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472章:南陽之變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831章:很多妃嬪第085章:太原起義第769章:奪旗斬將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300章:棋子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506章:裴矩之敏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423章:一年第472章:南陽之變第863章:一場笑話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320章:戰前吉兆第796章:煙有毒第442章:李密特使第323章:坐觀成敗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796章:煙有毒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832章:分封建國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639章:玩火自焚第777章:失和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03章:楊廣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