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

《大隋半月談》特刊上的內容持續發酵,並以洛陽和大興等城爲中心,向大隋各地蔓延。而楊侗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期推廣,自然是因爲大興城內集中了各國君主和使臣,他希望這些人將此消息帶回各國,從而爲大隋國家銀行打一波廣告,最終目的,無疑是希望用紙鈔掠奪各國財富,畢竟當今世上,大隋是萬衆矚目的世界中心,大隋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周邊各國,併爲他人效仿。

如果紙幣被各國貴族收藏使用,那對大隋來說,將會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畢竟紙幣印得再精美,它本身也沒什麼價值,只是一個取代以物易物的媒介罷了,如果不能兌換真金白銀,最後也只是廢紙一張,若是要想坑人,只需在國內換上新幣,然後將舊幣廢除,即可令各國傷筋動骨。

當然了,維護紙幣體系的是信用,一旦信用坍塌、口碑敗壞,再想重塑將是萬如登天。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用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手段。

到了臘月二十這天,楊侗喬裝走在西市巡視,想親耳聽聽百姓是否認同銀行,自從他進入西市,一路皆能聽到百姓在談論銀行方面的內容,可見它的熱度還會不斷髮酵,這也是楊侗之所願。

和楊侗一起微服私訪的還有羅士信和房玄齡二人,三人皆着文士打扮,楊侗和房玄齡作爲文人,氣質儒雅也很正常,但是羅士信讓人意外。

一身白色棉袍乾淨利落,北風吹動衣袂,直綴便緊緊貼在身上,顯露出結實軀幹,衣衫看似單薄,卻絲毫不畏寒風。一雙濃眉如刀似劍,雙眼晶亮有神,鼻若懸膽,整個人看上去沒有了以往的神采飛揚,多了幾分沉穩厚重。

單是這份氣質,便已勝過無數朝中文武,再加上賣相好,整個人都有幾分雄姿英發的周郎風采,但他一開口,就會壞掉這份氣質,倒是跟十分楊侗類似,而朝堂風氣在這些粗人的帶動下,導致房玄齡等儒士也動不動出口成髒,瀰漫着糙爺們的氣息。

在他們後面遠遠跟着十名玄甲軍,四周還有很多明防暗哨,他們也都聽說僞唐刺客入境,準備行刺皇帝,所有顯得十分緊張,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三人,尤其是盯着楊侗,生怕他有所閃失,但他們卻忘了,刺客已被黑冰臺戰士死盯不族,並已經‘悄悄’往武功縣一帶集結,也忘了楊侗和羅士信都是精通刺殺之道的蓋世猛將,能打敗他們的人還在義成城。

當他們來到銀行所在的市署,發現看熱鬧的人不少,其中不乏一些衣冠楚楚的胡商前來查控。

畢竟在這時代,不管是實實在在的金銀,還是金銀票,都不是件安全的事情,如果真能使用一張匯票解決,那簡直太方便了。只不過匯票畢竟是一種新興事物,誰也不敢先去嘗試,擔心最後一無所獲。

然而就在此時,一名大隋從一輛華麗的馬車下來,帶着幾名隨從走向了銀行,這些隨從都手提癟癟的皮袋子,看樣子應該是取錢。

楊侗見狀,也隨着許多商人前去觀看。

那名中年富商進入大廳,便有一名斷了一條手臂的退役軍人上前,熱情詢問:“敢問這位使君如何稱呼?是匯錢還是支取?”

“在下鄭鳳熾,是前來取錢的。”中年商人笑道。

“鄭鳳熾”這三個字一出,衆所譁然。

此人是大名鼎鼎的布商,他在歷史的李唐王朝的地位堪比明之沈萬三,他的家產不可計數,邸店園宅遍滿海內,與李唐權貴多有結交,說是勢傾朝市亦不爲過,他甚至在李淵面前炫富,說是如果在終南山每株樹上掛絹一匹,他家裡還有富餘。他女兒出嫁的時候數千權貴賓客,新娘子出場的時候,數百美貌侍婢個個綺羅珠翠,垂釵曳履,光彩照人,讓人都分不清哪個是新娘子。只是後來了無聲息,其下場估計跟沈萬三差不多,原因是他觸犯了皇帝的禁忌,以個人的名義資助李唐軍隊。

如今遠遠稱不上是大隋首富,但一直往返於絲綢之路,大賺差價,算是大隋極爲成功的大商,楊侗也聽過他的名字。

“鄭使君,這邊請。”傷殘士兵說道。

“多謝。”現在的鄭鳳熾地位不如史上那般輝煌,更知道隋軍在西域的影響力,以及朝廷對傷殘士兵的重視,因此不那麼囂張。

傷殘士兵將他帶到一個窗口前,只見這個窗口有一道鐵柵欄相隔,內外之人可以通過縫隙傳遞。

鄭鳳熾似乎比較瞭解銀行(錢莊),他將一張精美的匯票和自己的戶籍、印章遞了進去,並說道:“我這裡是五萬貫的匯票,需要換成五萬銀幣。”

“請稍候。”裡面的人員查檢無誤,這才詳細將匯票編號和金額記錄在冊,然後點出銀幣數目,分別以兩個托盤盛放,從下面洞口推了出來,然後又遞了一張回執單:“請您確認簽收,並仔細盤點錢幣,一旦離開櫃檯,概不負責。另外說明一下,因爲您的數額大,我們要收一貫,也就是一枚銀幣。”

“這我知道。”

鄭鳳熾仔細看了回執單,確認無誤才簽下自己的名字,很快,幾名隨從便在櫃檯邊清點。

不久,鄭鳳熾的隨從已經清點完畢,並分別裝進了袋子,五萬貫的匯票換了4999銀幣(除去一枚當費用),折算成現行的十進制,則是五百斤重,哪怕鄭鳳熾的隨從年輕力壯,也提得臉紅脖子粗,若是換成銅錢就更加恐怖了。

“銀行果然如數支付銀幣了!而且也確實只收取一貫費用,要是百抽一的話,那就得是五百貫了。”遠遠觀看的商人驚訝道。

“本來我賣了貨,要趕回鄴城過年的,但遇到大雪封路,擔心錢幣不安全,那我也乾脆匯錢,然後輕裝上路好了。”一名商人說道。

傷殘軍人介紹道:“諸位放心,匯票不但專門寫有存錢、取錢地址,還有獨立的編號和暗碼,別人仿製不了,哪怕是弄丟了,也可以憑藉你的身份收發銀行查詢,然後如數將錢取出,不過需要等上一些時間。”

“我是馬邑人,可以匯到馬邑嗎?”有人問道。

“很抱歉,因爲匯票剛開不久,目前只能在洛陽、大興、鄴城、涿郡、太原、江都辦理,年後會慢慢普及到各郡。”

“那我在這裡存入,可以去太原取錢嗎?”

“當然可以的,我們只需填上太原,你就可以去太原取錢,如果我們填涿郡,你可以去涿郡取。”

“多謝。”

“不客氣。”

問話的鄴城人、馬邑人,以及許多有需求的人也紛紛離開,他們見到鄭鳳熾提走了錢,又比較相信朝廷,都紛紛跑去拿錢換取匯票。

……

這種效果讓楊侗很滿意,不作多留,便與羅士信、房玄齡默契的離開。

從市署銀行出來,走向了正西方的米行。

糧價在這年頭是衡量物價的風向標,一旦物價上漲,首先是從糧食開始,所以各市市署每天都要盯着糧食價格,一旦漲幅接近一成,就要向商部彙報,並派人調查。由於大雪封路之故,楊侗現在每天也要關注一二,不過相對於實地查看,則又是另外一種感受。

西市分爲一百多種行當,每種行當聚在一起經營,佔地最廣的米行,足有一條街,計有三多十家米鋪,每家米鋪都佔地極廣,主要囤放糧食的倉庫,但這只是各家倉庫的小部分,主倉需要另外覓地。

或是即將過年的緣故,前來買米的百姓極多,整條大街人潮涌動,每家店鋪前都排起了長長隊伍。

楊侗隨便走進了一家米行觀看,發現售糧院子搭起了大棚,裡面擺了很多谷筒,上面掛着用木炭寫成的糧食名字和當天價格,粟、麥、谷、稻、黍、豆等等,產地不一樣,售價也不一樣。

朝廷關注的,主要是稻米價格,這是因爲遼東、南方稻子產量比較穩定,價格浮動不大,適合用來作爲參照。

而粟米和小麥雖是北方主產之糧,但不時受氣候和蝗蟲影響,產量變化比較大。且隨着運河大動脈貫通全境,中流砥柱被敲碎,所以遼東和南方稻米大量涌入中心地區,尤其是在洛陽、大興、鄴城、太原等大都市居住的百姓,有超過一半人食用了大米。

楊侗、房玄齡、羅士信剛剛走進院子,立刻有名夥計迎上前詢問:“使君要買米嗎?”

排隊的人羣立刻大聲鼓譟,“他們沒排隊,不能賣給他們!”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粉基地】即可領取!

房玄齡連忙說道:“我們不是來買米,大家不必擔心!”

“那你們幹嘛插隊?”

“我們江南糧商,想要了解糧價,要是合算,我們會和大興糧商合作。”

“原來如此,使君請便。”

衆人放心了。

夥計問着明顯是頭頭的楊侗:“使君想了解什麼?”

楊侗指着一塊牌子,問道:“稻米的價格是鬥米五十錢,這裡指什麼錢?”

夥計笑道:“使君說笑了,現在除了我大隋錢幣,還有什麼錢?”

“金票銀票收嗎?”

夥計笑道:“收是收,不過先要鑑別真僞,還有就是銀票最小的額度也是一銀幣,這相當是一貫,可以買到五石米,而百姓一般不會買這麼多,這鑑別真僞和找零頭十分麻煩,所以使用的人不多。”

楊侗和房玄齡相視苦笑,終於弄懂了金票銀票不受百姓歡迎的原因了。

老百姓過日子向來精打細算、小心翼翼,先把所需購買之物的價值統計清楚,然後在這基礎上多加幾十錢,最後纔出門採購,現在面額最小的紙鈔是一銀幣,這個數額在老百姓家裡已是巨資,若不是要花那麼多,是不會攜帶在身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比起實實在在的硬幣,他們害怕遇到假紙鈔,所以不敢接受。

而對販賣價格低廉的日常生活用品的商鋪來說,不僅要花時間鑑別銀票真假,還要花時間找零,哪有即買即付的銅錢方便?

楊侗將此事記在心上,又邊走邊看,發現幾種品相差不多的稻米,價格卻完全不一樣,有些疑惑的問:“這兩種稻米,爲何相差八文錢?”

夥計笑道:“不光使君奇怪,幾乎所有買這稻米的人都要問,其實價格不同是產地不一樣。”

“說說看。”

“簡單來說,是遼東稻不如江南稻好吃,所以遼東稻米便宜八文錢,如果不是遼東米運費貴,恐怕更便宜。”

楊侗看了看寫着‘蜀’字的稻米,“益州稻米賣價一吊文,也是因爲運費貴所至?”

“不錯。”夥計點頭道:“益州還被僞唐佔領,通向大隋的本來就少,而且運輸也不方便,先要運到荊州,再從荊州轉運大興,這價格裡裡至少有四十文花再了路上。江南稻米去年也很貴,但我大隋收復南方之後,大量稻米安全北上,使價格一下子就降了下來,等明年我們收復益州,益州米也會下降,說到底,受益的還是老百姓。”

“你就堅信大隋一定會贏?”楊侗笑問。

“大隋有聖上在,想不贏都難。”

“太有眼光了!”楊侗豎指而贊。

夥計咧嘴一笑,“我也是這麼認爲的。”

“哈哈!”楊侗被逗樂了,道謝之後,又去北邊的屠行、肉行走了一圈。

眼見正午將至,三人便到酒肆找了間酒樓吃飯,入得店內,發現生意異常紅火。

這家酒樓高三層。一樓要主接待販夫走卒、行腳商人、武夫小校等等低層人士,二樓爲文士墨客、行商之所,三樓則是雅間,整個酒樓劃分得井然有序。

見到三人氣質不凡,夥計打算將他們迎上三樓。楊侗卻搖頭拒絕,雅間雖是清淨,但不爲他所喜,二樓能從各類行商聽到天下大事、各地趣聞,更適合楊侗他們。

當他們上樓,便找了個靠窗位子坐下,旁邊坐了一桌學子打扮的青少年,十幾侍衛則坐在樓下,另有十名跟上二樓,坐在一邊觀察周邊情況。

三人點壺果酒,要了七八樣特色菜,許是他們來得比較晚,各桌都已上菜,所以廚師比較快,等了約莫一刻,夥計便把飯菜酒食端上。

就在三人邊吃邊談之時,旁邊那桌學子的議論引起了楊侗和房玄齡的注意。

一名學子說道:“銀行存儲、借貸是利民,匯票是便民,兩者皆爲善政,但我不理解的是金銀票。這東西印得再精美,再防水,它也只是紙張,如果有人懷揣幾萬、幾十萬貫金銀票,惡意去某個郡縣銀行兌錢,而銀行又兌現不了,豈不是令朝廷信譽盡失?若是百姓受到蠱惑,聽說自己的血汗錢成了廢紙,一定會起來鬧事。更可怕的是銀票、存儲的推廣,令朝廷囤積了大量金銀,這定然引無數人眼紅心動,如果爭先效仿去發行金銀票,到時銀票肆意成災,那纔是真正的災難。”

“我不太贊同這說法!”一名帶着童音的少年說道:“首先、郡縣不存在十萬貫以上的大宗生意,所以每個人每天兌換額度不得超過十萬貫,即便真有這麼大的需求,必須提前向銀行提出要求,給銀行從其他地方調取現錢時間,十天之後再去換現,這條款必將隨着《半月談》的拓展而風傳天下,要是有人惡意去取十萬、幾十萬,而且要求必須得到,那就是無理取鬧了,恐怕還不出門,就被抓審問了,哪有機會向外面散佈謠言?即便沒被抓捕,百姓也覺得此人蠻不講理。其次,我要說的是金銀票,這東西只有朝廷才能發行,普通人私發錢幣,那可是滅族大罪,再加上獎勵極厚,連準纔想去印,就被舉報了。”

“那你怎麼看這金銀票?”之前說話那人,似乎有些不服氣。

“這是把雙刃劍,傷人又能傷己,但朝廷如果運用得當,就是蓋世神刃。”

“蓋世神刃?”衆人不由一頓,顯然沒料到同夥會將金銀票看的如是之重。

楊侗和房玄齡不由對視一眼,對這話題越來越感興趣了。

“不錯。”童音少年說道:“首先、現錢太重,如今將沉重的現錢換成金銀票,極大的方便百姓,這也是朝廷發行金銀票的初衷,年前就以公文的形式發佈過,這一期《半月談》特刊也在強調。其次、金銀票減少金銀損耗,不少百姓有了錢財,唯恐被人盜走,於則深埋地底,導致銅錢受潮生鏽,金銀偏軟,幾經轉手,也會多有損耗,而金銀票則可以規避這類問題。第三、金銀票可以解決金銀銅不足的缺點,隨着日子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人們對金銀銅錢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金銀銅開採不易,遲早有一天無法滿足天下百姓的需求,如果金銀票和可能誕生的銅票能成爲人們日常所用的錢幣,朝廷對金銀銅的開採力度將會降低九成以上,節省出來的人力,則可投入到水利、官道等等建設中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金銀票若爲異國所用,那麼我朝就能以這些紙,將各國物資和金銀掠奪一空,到時候我大隋改爲現錢,他們就慘了。”

這話出口,頓時引來一倒吸涼氣的聲音,如果大隋用這方法,足以掠奪無數個國家的財富。

有的事情一旦說破就會惹出事端,童音少年泄露的天機恰恰是楊侗最終目的,更不會知道楊侗就坐在旁邊。

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069章:能不能舉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222章:李淵厚黑第525章:進軍淮北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394章:兄弟隔閡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010章:不升反降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394章:兄弟隔閡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352章:人倫慘劇第129章:中原有變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289章:那一夜第378章:裴矩思退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068章:長孫無忌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127章:奸商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628章:鄴城諜影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340章:斬其根第025章:金甲大將第545章:廷議第440章:史勁立功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008章:戰機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302章:歸心似箭第343章:形勢驟變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736章:龍兄虎弟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356章:拼命作死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320章:戰前吉兆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816章:收繳武器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818章:夜襲第874章:一封家書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561章:分而食之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236章:刑、御之爭第068章:長孫無忌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069章:能不能舉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422章:滅門慘案
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069章:能不能舉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222章:李淵厚黑第525章:進軍淮北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394章:兄弟隔閡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010章:不升反降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394章:兄弟隔閡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352章:人倫慘劇第129章:中原有變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289章:那一夜第378章:裴矩思退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068章:長孫無忌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127章:奸商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628章:鄴城諜影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340章:斬其根第025章:金甲大將第545章:廷議第440章:史勁立功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008章:戰機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302章:歸心似箭第343章:形勢驟變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736章:龍兄虎弟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356章:拼命作死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320章:戰前吉兆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816章:收繳武器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818章:夜襲第874章:一封家書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561章:分而食之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236章:刑、御之爭第068章:長孫無忌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069章:能不能舉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422章:滅門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