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

長安,大興宮!

大興宮宮城在關隴集團大力資助之下,短短數月,已經從一片白地之中拔地而起,較之隋文帝修建的雄偉、莊重,新修的大興宮在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奢華閃耀。

對於這座新宮殿,李淵甚爲滿意。此時,他正在木香陣陣的兩儀殿內和十幾名文武重臣商議着新年的軍政大事。而大隋這一頭猛虎,無疑是繞不開的話題,爲了對付這一個龐然大物,李淵麾下善說之士,努力的遊說着諸侯們轄下的世家大族,雖說尚未取得具體的成績,但進展喜人。

南方打開了局面,北方也是如此,大約在年前,主管突厥事宜的裴寂多次出使突厥,並和突厥取得了一系列共識,但前提是李唐要拖住大隋的步伐,給頡利可汗有整頓內部、清理門戶的時間,在李淵等李唐重臣看來,頡利可汗沒有誠意可言,因爲李唐也需要時間休生養息,一兩年內李唐也並不願招惹大隋。

事實上李淵爲首的李唐上下都希望能夠把合約延續下去,但是這種問題不是由他們說了算,所以打算先派人去鄴城試探一下可能性,如果和談下來,那麼李唐可以靜下心來,讓李世民打爬‘薛樑聯軍’,讓李孝薛向荊州、中原等南部地區發展。

但李淵也知道很難,因爲大隋現在內無內憂、外無外患,大隋不可能按着他的套路來,即便是達能協定,那李唐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沒有達成之前,不能對此寄望於大隋會和平共處,如果大隋來戰,李唐只能繼續南和蕭銑,全力向西。而向西發展的話,也還要大隋不去支持‘薛樑聯軍’。

“各位愛卿,大家認爲能不能說服楊侗,放棄對‘薛樑’聯軍的支持?朕想聽各位愛卿的意見。”

蕭瑀道:“聖上,臣有話說。”

李淵欣然道:“蕭愛卿請講!”

“我聽說‘薛樑’聯軍治下大量漢民東逃隋唐,其治土地擱荒,微薄稅賦不足以供養數萬軍隊,這種情況下,他們必然進一步向吐谷渾和羌人求助,他們如今除了軍隊,算得上是一無所有,在此絕境之下,只有三條路可選:一是投降隋朝,不過他們現在已經和吐谷渾打成一片,隋朝接納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條路,則是與李軌聯合,打通西域之路,但是薛氏因爲李軌背後一擊而大敗,彼此之間仇恨深重,和解的可能並不大;第三路可能性極大,他們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很可能割讓西海、河源兩郡給吐谷渾,恢復到以前的疆域。楊侗應該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以地易地之後,便放棄了對樑師都的支持,任由我大唐攻伐,目的無非是使我大唐儘快滅掉樑師都,從而避免西海郡、河源郡再度落入吐谷渾之手。那是楊廣打下來的疆土,作爲隋朝正統,他是怎麼都不想兩郡落入外族之手的。”

李淵道:“這樣一來,吐谷渾就會成了我大唐西部之患。牽制掉我們大部分兵力。想必這也是楊侗之所思吧。”

“確實如此!”蕭瑀點了點頭,道:“但是聖上其實大可不必將吐谷渾放在心上。吐谷渾被隋朝嚴厲打擊後,至今沒有恢復元氣,他們支援‘薛樑’聯軍的兵力,已是他們的極致,只要我們殲滅在河煌一帶,再以強硬態度交往,再給他們一定安撫,允許他們在西海、河源兩郡內放牧生息,那麼就能迅速穩住吐谷渾。然後與其通商往來,並且困擾我大唐的馬源也得到解決”

蕭瑀軟硬兼施的策略讓李淵十分讚賞,吐谷渾確實可以這樣決定,但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大隋不加干涉的基礎之上,他又問道:“楊侗放棄對樑師都的支持,是希望我大唐與薛樑聯軍兩敗俱傷,然後再以吐谷渾消耗我大唐國力,是這個意思嗎?”

蕭瑀點頭道:“正是如此!隋朝一直高舉民族大義爲旗幟,而‘薛樑’聯軍乃是引異族入侵本土的國賊,臣建議以民族大義爲名,對‘薛樑’聯軍加以痛斥,然後大張旗鼓的邀請隋朝共除國賊!當天下人人側目,隋朝縱然不會與我大唐協同作戰,但也不會在我大唐除國賊時,在背後捅刀子,否則,他便失去了大義。”

李淵笑了起來,蕭瑀建議說到了他的心坎上,沉吟了一會兒,又問道:“如果楊侗真的出兵了呢?”

蕭瑀說道:“如果楊侗出兵,那也只是向西平郡出兵,而西平郡是薛氏兄弟的主力所在,除了他們兄弟,還有數萬名吐谷渾士兵,他們韌勁十足,不是那麼好打的。若是逼急了,極有可能再引李軌來戰!四方聯軍兵力十多萬,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以物資極度匱乏的河西之地拖住隋軍,極爲合算。而我大唐只需打下河源,即可獲得吐谷旁邊的戰馬。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和隋朝對峙於河西的話,能夠減輕關中壓力。”

李淵哈哈大笑,道:“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聖上,臣有話說。”李淵對蕭瑀的重視,讓裴寂十分不爽,由於他的緣故,李唐失去了整個幷州,爲了向國民交待,李淵將他下獄了數天,並讓他沉寂過一段日子,等他重新入仕,卻發現蕭瑀和陳叔達已經取代了他的位置,心中的不甘不爽自然厚重不十分。

尤其是很多本來和他裴寂商量事情,李淵現在都改和蕭瑀商量,這讓裴寂心中更爲惱怒,一直想找個機會扭轉這種局面。

李淵道:“裴愛卿請講!”

裴寂拱手道:“聖上,河西人丁稀少、土地貧瘠,值得接二連三投入軍隊作戰嗎?我大唐需要的戰馬,完全可以通過臨洮吐谷渾交易。臣以爲沒有必要向西擴張了,朱粲佔據的淅陽、南陽土地肥沃,若是我們殺了朱粲這個吃人狂魔,能夠安置大量貧民。而且朱粲不得人心,對付起來也比薛樑聯軍容易得多。”

“朱粲佔據的淅陽、南陽是王世充眼中的肥肉,而我們需要聯合中原諸侯對付隋朝。假如我們動了王世充的禁忌,談何聯合?目前,我大唐的首要之敵是隋朝,而不是小小一個朱粲。”劉文靜冷笑一聲,出列道:“薛樑聯軍不管是兵鋒指向大震關、還是散關,都會造成關中動盪。且我們僵持了太多時間,若是不將之撲滅,天下人怎麼看我大唐?”

“好了!”李淵制止了裴寂正準備說的話,道:“薛樑聯軍乃是我大唐的心腹之心,今年必須除之。第二個問題、朕一直在考慮,爲什麼隋朝你能開科取士,而我大唐卻遲遲沒有動靜,朕以爲我大唐也應該舉行科舉,誠招天下英才爲我大唐所用。”

李淵還有更深一層想法,楊侗入長安火燒皇宮事件的影響雖然漸漸平息了下來,但那件事卻給李淵的聲望造成了沉重打擊,他急於挽回自己的形象,科舉便是一個最好的途徑,能夠籠絡人心。

裴寂道:“聖上,新年剛過,冰雪封路,此時舉行科舉,恐怕南方士子無法出行,臣建議先完善開科取士制度,做好前期準備,到了秋天舉士亦是不遲。”

裴寂話音剛落,劉文靜便站出列道:“聖上,臣也想說幾句。”

李淵對裴寂和劉文靜的爭鬥早已見怪不怪,作爲一個帝王,兩個重要大臣之間的矛盾是他喜聞樂見的。裴寂和次子李世民現在走得很近,而劉文靜隱隱約約向太子李建成靠攏,他們兩人的矛盾也隱隱約約的代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

自從蕭瑀當朝提出縱容嫡子之爭,導致臣子離心離德、相互攻擊,內不穩而不能對外,並建議剝奪李世民軍權之後,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漸漸明朗化,這種矛盾或許不是奪嫡之爭,而是政見不同。對於他們兄弟的矛盾,李淵並沒有干涉,他需要李建成在危機下專注政務、也需要李世民在危機下一心爲李唐作戰,他們之間的矛盾,反而有利於李淵對帝位的控制,而這也是他之所需。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淵巴不得二子鬥,鬥得越兇,他獲得更多。

李淵笑道:“劉卿請說!”

劉文靜道:“科舉是隋朝和世家大族矛盾之源,楊堅和楊廣推廣科舉制度的初衷,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公平公正,衝破世家大族壟斷政治資源局面,遏制世家門閥勢力的發展,最爲顯著的作用的是由此擴大了官吏來源,鞏固皇權……但事實上它並沒有推廣成功。原因何在?便是因爲每一次科舉,十之七八考中者都是世家大族子弟,並未實現招天下人才爲隋朝所用的目的!因爲達到朝廷官員選拔要求的那一批人,始終是世家門閥的年輕俊彥。這些年輕人生活在優越環境裡,自幼衣食無憂的接受高級教育,無論學識、眼界、亦或是能力,都高人一等。而寒士想要在各個方面與世家子弟一爭短長十分困難。有鑑於此,科舉考試的主體仍然是世家子弟,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事實,哪怕心心念念捧起寒士的楊廣,也不得不接受。在他主政時期的科舉,既受到門閥世家強烈牴觸,又取不到寒門之士,所以科舉到後來不了了之,從而大力推廣文教。”

說到這裡,劉文靜向李淵說道:“楊侗之所以推廣成功,是因爲他摒棄了世家大族,從矮個裡挑高個,所以才深入人心。但我大唐不可能摒棄世家大族,寒士根本爭不過世家大族的英才,與其讓世家大族不滿,寒士認爲不公,倒不如不辦。聖上,切不可聽裴尚書誤國之言。”

裴寂大怒:“我並沒有說現在就開科取士,而是說完善制度,拿出一個世家大族和寒士都能接受的方案。”

劉文靜瞥了他一眼,冷笑道:“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其實很簡單,世家子弟和寒士各考各的,但寒士第一名,或許連世家子弟前百名都不如,你到時候又如何安排職位?”

裴寂爲之啞然。

劉文靜冷嘲熱諷道:“楊侗開科舉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爲考生處於同一水平,其治下百姓和士子自無異義。而我大唐國情不同,處理不好,輕則激起衆怒,重則亡國!裴尚書,你把整個幷州都丟了,怎麼還這麼膚淺呢?”

“夠了!”

李淵一拍龍案,臉色變得鐵青一片,劉文靜雖在譏諷裴寂,但李淵卻感覺他在譏諷自己,因爲提出舉行科舉的人是他李淵,而不是裴寂,劉文靜這分明就是說他李淵膚淺不是嗎?

就在這時,殿中少監宇文歆大步走進大殿,躬身施禮道:“聖上,洛陽有緊急情報送至。”

李淵不滿的瞥了劉文靜一眼,強壓心中怒火道:“呈上來!”

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271章:女娃救父第234章:草原之狐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66章:三大巨梟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929章:勢如破竹第320章:戰前吉兆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882章:隔牆有耳第301章:劣根性第591章:祖孫對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681章:任用降臣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372章:死士之死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028章:民團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471章:思維盲點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276章:謝幕第023章:戰事僵持第323章:坐觀成敗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476章:踏上征途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221章:緣分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743章:韓志斷案第578章:事態變遷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342章:殿下憐花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191章:杜先生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412章:又當爹了第127章:奸商第773章:食鹽大業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223章:求援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034章:三館一閣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662章:瘋狂之夜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428章:王世惲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451章:蕭女月仙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108章:沈光建功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688章:逆轉契機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718章:走火入魔第211章:首戰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53章:聯合行動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121章:瘋子第437章:舉起屠刀第003章:單挑第303章:兒女雙全第285章:有舍有得第810章:急轉直下第086章:順勢而下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798章:友邦助戰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
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271章:女娃救父第234章:草原之狐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66章:三大巨梟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929章:勢如破竹第320章:戰前吉兆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882章:隔牆有耳第301章:劣根性第591章:祖孫對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681章:任用降臣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372章:死士之死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028章:民團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471章:思維盲點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276章:謝幕第023章:戰事僵持第323章:坐觀成敗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476章:踏上征途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221章:緣分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743章:韓志斷案第578章:事態變遷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342章:殿下憐花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191章:杜先生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412章:又當爹了第127章:奸商第773章:食鹽大業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223章:求援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034章:三館一閣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662章:瘋狂之夜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428章:王世惲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451章:蕭女月仙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108章:沈光建功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688章:逆轉契機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718章:走火入魔第211章:首戰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53章:聯合行動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121章:瘋子第437章:舉起屠刀第003章:單挑第303章:兒女雙全第285章:有舍有得第810章:急轉直下第086章:順勢而下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798章:友邦助戰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