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勢如破竹

夜色瀰漫,沈光默默地觀察着遠處的軍寨,夜色很黑,軍營只能看到一個大概的輪廓,多虧了軍寨上的火把將大地照亮,也使他看到軍寨的情況,戰爭期間竟然只有一隊哨兵,不過別的哨兵估計在偷偷睡覺,後半夜再換這隊哨兵守夜。

沈光一擺手,一名校尉更快步上前:“請沈將軍吩咐!”

“帶五十名弟兄去後面放火,儘量多點一些帳篷。”

“遵令!”

他們帶有放火用的小火把,外形很像老式手榴彈,一點便着,十分實用,直接從外面扔進去就能點燃,當然也可以用火箭,只是山夜晚風大,火箭效果不會太好。

“跟我來!”

這名校尉帶着五十名士兵向軍寨後面摸去,他們每人帶了十枝小火把,足以將軍寨內的大營燒燬。

沈光則兵分兩路,一部分跟着他摸黑向軍寨大門悄悄而去,而另一支則埋伏在石牆處唐軍西撤的必經之路。

約過了一刻,數十個火球紛紛向唐軍軍寨扔去,只片刻時間,唐軍軍寨內多處起火,但火球卻不斷的扔到軍寨各個角落,火借風勢,火勢迅速的席捲大營。

當軍寨內睡熟的唐軍士兵被煙火嗆醒,他們才發現自己已被烈火包圍,他們魂飛魄散,嚇得奪門而逃,整個軍寨很快都被烈火吞沒,唐軍士兵大喊大叫的爭先恐後向軍寨之外逃去,士兵互相踐踏,慘叫聲、哀嚎聲此起彼伏,很多士兵逃出軍寨,卻發現被另一支軍隊團團包圍住了,除了跪地投降之外,沒有任何選擇餘地。

沈光本想伏擊逃出來的唐軍士兵,卻發現這些士兵手無寸鐵,根本不需要發起進攻,直接抓捕俘虜即可,就在這時,西方傳來了喊殺之聲,卻是廢棄村莊的唐軍士兵發現火光沖天,匆忙趕來支援,卻遭到伏擊。

僚人戰士都是從精銳中挑選出的精銳,雖然以一當十有點誇張,但以一敵五卻完全做到,而且他們又佔了伏擊的優勢,對這些唐軍士兵完全是舉手之勞。

沈光的目標是唐軍主將,但等到大火燒了營門都沒看到主將身影,他便知道敵軍主將十之八九已經葬身火海了,事後他才知道,唐軍主將極爲貪杯,因爲隋軍已經連續兩天沒有發動攻勢,他今晚偷喝了幾杯酒,這樣的主將只能是當烤豬的命。

天漸漸明亮,軍寨內的大火已經熄滅,長江南岸的軍寨被燒成了一片白地,裡面到處是被燒成焦炭的唐軍士兵屍體,七百餘人葬身火海,餘者皆是成了隋軍的俘虜。

這時,第十軍戰士陸陸續續前來會合,副將李衛上前笑道:“將軍,段德操段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卒到了。”

沈光也沒想到第十軍反應得這麼快,一聽這話,當即對李衛說道:“我們沒有什麼攻城器械,去給段將軍說,秭歸縣是他們的了。”

“喏!”

……

隋軍搶奪南岸軍寨後,一路勢如破竹,段德操率領三萬大軍只用短短一天時間便攻破了兵無戰心、將無鬥志的秭歸縣,高士廉等主將戰死;而沈光則帶領僚人戰士砍斷三條攔江鐵索,放水師西進,北岸唐軍見大勢已去,殺掉唐軍主將降了大隋。

兩天後,段德操率領第十軍將士兵進入人復縣,他們擺出了與侯君集對峙的架勢。

但這只是陸軍和唐軍隔城對峙,當天晚上,杜伏威便率三萬水師沿着長江北岸繼續向西疾奔,次日上午,三萬隋軍在唐軍的注意下,大搖大擺的向雲安縣方向欺近,侯君集生怕後路被斷,只好退到南浦縣固守。

沈光率軍在雲安縣休息了一夜,又補充糧草,他們天亮後便繼續出發,他們的目標並非是南浦縣,而是更西面的巴郡。

他們的目的十分簡單,就是以絕對的優勢欺負唐軍,利用巴郡、涪陵、宕渠、黔安等郡兵力空虛的特點,逼迫侯君集步步後退。

侯君集本打算在巴郡巴縣與隋軍對峙,給李世民募集軍隊的時間,然而就在他退到巴郡的時候,又有消息傳來,卻是僚人大舉下山,佔領了瀘川郡多個縣,侯君集受命退守資陽郡,以作成都平原鎖鑰。

三天後,李靖率領第十軍將士與沈光、蘇定方等軍會師,三軍隨即合兵一處,接受李靖統一管轄,之前分兵收復各郡縣。

大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巴郡、涪陵郡、宕渠郡、黔安郡、明陽郡、牂柯郡、越巂郡、瀘川郡、犍爲郡等郡縣紛紛望風而降。

儘管各郡都有千多名郡兵,也設立了衝折府,但在大隋王朝大軍的強勢壓制下,這些郡縣都沒有多少抵抗意志,紛紛獻城投降,改旗易幟,向大隋帝國表示效忠。

隋朝水軍船隊在進入犍爲郡後,隨即轉道北上,沿着岷江向北方殺去,而另一路隋軍也在沈光率領下殺進了眉山郡,他有楊義臣爲首的太和軍爲內應,也是輕取全郡。

失去了侯君集爲南部屏障的張士貴,接到了李世民緊急的撤軍命令,退回遂寧郡,以爲侯君集東部犄角,薛萬均收復通川郡之後,兵鋒直逼遂寧郡青石縣。

戰事自此,益州南部皆爲大隋所有,隋唐兩軍對峙於涪水邊的遂寧青石、資陽郡綿水旁的和義縣、岷江畔的眉山郡通義縣,三路大軍威逼成都城所在的蜀郡。

。。。。。。。。

就在益南隋軍,分兵佔領南部郡縣和鞏固戰果之時,大隋王朝部署在北部的大軍也開始發動猛烈的攻勢,裴行儼率領第一軍的六萬大軍從江源郡永治縣沿着甘松山東進,直撲李唐中部的汶山郡;王伏寶和薛萬徹率領第九軍從臨洮郡沿着羌水進擊宕昌郡和戎縣,堯君素則從漢陽進擊河池郡;尉遲恭則從漢川側翼進順政郡,分擔堯君素方向的壓力。

來勢之猛烈和迅捷,令李唐朝野上下爲之動盪。

李世民修建的烽燧紛紛燃起了烽火,向南方數百里外的鎮北軍大營送去了大軍壓境的訊號。

鎮北軍是李世民的嫡系所在,自他南下成都,並奪權成功以後,劉弘基受封爲鎮北大將軍,接下了李世民當初的大權,鎮北軍的大營位於武都縣曲水縣,這裡羣山環繞,北方多是險關要隘,南面和成都平原也被重重大山阻隔,只有金牛道道通往成都,但向東可以很便利地前往漢中三郡中的順政郡、漢川郡和義城郡,李世民選擇在這裡駐兵,正好位於隴南、成都平原、漢中的交界處,無論去北上隴右還是回成都,都可隨時啓程。

在自立的大半年時間內,李世民雖然幾次上書李淵,希望李淵能撥付足夠的錢糧給他,使他能繼續招兵買馬、北伐關中,但李淵給他開出了回成都城述職的條件。

李世民知道只要他回到成都,那麼大哥李建成便是他的前車之鑑,因此最終沒有答應父親的要求,始終不肯前往成都城述職,但是李淵也不肯給他撥付足夠的錢糧,缺糧就成了李世民最大苦惱。

李世民只得派心腹大將屯田,秋收後,他的糧食和戰馬不足的問題就基本可以解決了,然而這個時候,李淵又打算派兵來搞他,一怒之下,這才潛入成都發動宮廷政變。

在他南下以後,對鎮北軍的援助猛增,使他的軍隊能夠專注練兵,而受李世民重託的劉弘基不負重託,每天積極練兵,努力將大營內的三萬軍隊打造成百鍊精鋼之軍。

這天上午,一連串的緊急軍情向劉弘基的大營紛至沓來,宕昌告急、順政告急、義城告急、汶山告急,烽火的濃煙直衝天際,一連串的緊急情報驚得劉弘基目瞪口呆,他急忙召集屬下商議突來的各種緊急軍情。

“很明顯,這是隋軍蓄謀已久的進攻。”

行軍司馬于志寧站在地圖前,對衆人說道:“從隋軍的進軍方向可以看出,隋軍並沒有從南方直接北上蜀郡,而是鞏固已有的戰爭成果,把戰爭交給了北部隋軍。他們繞了一個大彎,從隴南南下,這樣做的最大用意就是躲過我們的主力之順,要知道從遂寧、資陽、眉山北上,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我們十五萬大軍左右,我們的區域雖然狹小,但兵力也集中到了關鍵的節點,他們突襲成都城的戰略意圖已經失去了奇效。”

“軍師不用再說隋軍的進軍路線了,說說我們自己,說說我們現在面臨的局勢。”李世民焦慮地提醒于志寧。

于志寧點了點頭,用木杆指着北面道:“現在裴行儼六萬大軍沿着江源東進,很明顯是衝汶山郡而去,一旦拿下汶山郡,我們南撤之路就被切斷了,而隋軍爲了牽制我們,不讓我們出兵救援汶山郡,所以王伏寶和薛萬徹的五萬大軍便出現在了北面的宕昌、堯君素出現在北面的順政、尉遲恭出現在了順政以東。大將軍,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去救汶山,還是去救宕昌郡、順政郡。”

劉弘基沉思片刻,便向段志玄詢問道:“段將軍的態度呢?”

段志玄緩緩的說道:“敵軍實力雄厚,而我們的兵力太分散,容易讓敵軍各個擊破,卑職建議放棄有着廣袤草原的同昌郡西部,集中兵力守住宕昌、河池、順政,至於汶山郡,我相信殿下會有安排。”

于志寧接口道:“大將軍,段將軍看得十分透徹,同昌郡的兩萬士兵根本抵抗不住隋軍騎兵的進攻,最多兩天就會崩潰,一旦同昌郡失守,宕昌將面臨十多萬大軍的三面包抄和堵截,宕昌唐軍無路可退,只有投降或全軍覆滅兩個下場,我們時間不多了,大將軍再不下令,同昌軍都要完了。”

劉弘基也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與隋軍在草原上作戰那根本就是死路一條,下令道:“傳我命令,令同昌軍兩天內務必要東撤,一旦軍隊安全撤回,立刻堅守同昌郡治,以爲西路犄角。”

劉弘基稍微一想,又讓段志玄率領一萬軍隊火速北上,支援順政郡,抵禦尉遲恭所部隋軍的進攻。

————————

年底求月票

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915章:沒落(求票)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335章:攻略西域第476章:踏上征途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042章:拜主第086章:順勢而下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250章:搶‘頭’功第058章:滅了他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578章:事態變遷第439章:出爾反爾第813章:自掘墳墓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85章:奇人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955章:李淵作妖第404章:武舉開幕第456章:事態突變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545章:廷議第044章:以商補田第538章:車同軌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062章:測試新陣第210章:困境第925章:攔路虎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538章:車同軌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305章:仗勢逼人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437章:舉起屠刀第042章:拜主第394章:兄弟隔閡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465章:替罪羊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33章:杜如晦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009章:戰而後定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891章:絕戶計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915章:沒落(求票)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003章:單挑第092章:突厥大變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072章:確定謀反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789章:德不配位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739章:枕邊風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781章:棗陽城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854章:創造機會第625章:帝王之諾第264章:一個不留第462章:洛陽第066章:魏徵毒計第719章:西巡之議第532章:驍果出擊
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915章:沒落(求票)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335章:攻略西域第476章:踏上征途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042章:拜主第086章:順勢而下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250章:搶‘頭’功第058章:滅了他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578章:事態變遷第439章:出爾反爾第813章:自掘墳墓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85章:奇人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955章:李淵作妖第404章:武舉開幕第456章:事態突變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545章:廷議第044章:以商補田第538章:車同軌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062章:測試新陣第210章:困境第925章:攔路虎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538章:車同軌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305章:仗勢逼人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437章:舉起屠刀第042章:拜主第394章:兄弟隔閡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465章:替罪羊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33章:杜如晦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009章:戰而後定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891章:絕戶計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915章:沒落(求票)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003章:單挑第092章:突厥大變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072章:確定謀反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789章:德不配位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739章:枕邊風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781章:棗陽城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854章:創造機會第625章:帝王之諾第264章:一個不留第462章:洛陽第066章:魏徵毒計第719章:西巡之議第532章:驍果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