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

北風越來越大,狂風席捲大雪,鋪天蓋地的撲向大地,天地之間變得灰茫茫一片。

一場激烈的大戰在多瑪鎮結束了,隋軍越戰越勇,殺得陷入包圍圈的吐蕃軍死傷慘重,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草原,整個多瑪鎮滿是屍體,哀嚎之聲在兩山包抄的雪地裡,彷彿比任何時候都要刺耳。

此戰的關鍵,不是打勝了入‘轂’的五萬吐蕃軍,而是全殲。

只有全殲他們,陷馬坑、弩陣、陌刀陣、重騎兵等秘密才能保得住,才能再下一場戰爭中取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正是從這一點考慮,楊侗才把戰場放到空曠的多瑪鎮,而不是在南部狹小山谷堵住吐蕃軍,不讓他們北上作戰。

多瑪鎮左右兩邊是高大的山勢,地勢空曠平坦,只能把敵軍拖入戰爭,輕騎兵便能馳騁向南,斷敵退路,從而將之一鍋端掉;就算遠遠觀望,沒有作戰的吐蕃斥侯逃了,也帶不走隋軍的秘密。

戰爭的結果,也如楊侗之所願,沒有一人逃出大隋重兵包圍的圈子,但成爲困獸的吐蕃軍也表現出兇悍的戰力,給隋軍帶來不小的傷亡。

在一座隆起的山包上,楊侗面對十多萬大軍激戰過的土地,久久地站立着,眼中沒有勝利喜悅,只有一種濃重的悲愴籠罩的心頭;在他面前的是無數跟着他南征北戰的大隋將士屍體,他們臉上的血跡已經被洗乾淨,就這麼整整齊齊的躺在這暴風雪肆虐的大地上。

雪花落在他的鎧甲、身上,使他彷彿變成了一個雪人,他在身後,衛鳳舞、水天姬、陰明月、水天姬和親兵們滿目憂色,不斷的交換眼色:聖上已經站了半個時辰,這樣下去會被凍壞的。

這時,一陣轟隆隆的蹄聲從遠處傳來,風雪中傳來了杜如晦的聲音,“聖上呢?”

衆人大喜的迎了上去,風雪快步走來一人,正是安排戰後事宜的杜如晦。

“杜尚書,聖上站了半個時辰了,你勸勸他吧。”衛鳳舞焦急地說道。

杜如晦心中一驚,來不及與皇后、皇妃、公主們寒暄,他快步向楊侗走去,快靠近時,傳來了楊侗的聲音,“是克明嗎?”

“聖上,是微臣。”杜如晦放慢了腳步,楊侗的語聲裡雖然平淡,可是他還是體會到一種濃濃的傷感,杜如晦微微一嘆。

此戰之中,吐蕃軍表現得異常驍勇,當他們進退兩難的時候,在論科耳等人的決死反擊之下,還是給隋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以五萬人條鮮活的生活換取了五六千名隋軍的傷亡,他們的裝備雖差,可是陷入重重包圍的吐蕃軍所表現出來的勇悍着實令人震撼。

他們的韌性,是楊侗起兵以來,所遇到的最強之軍,不說契丹、奚族、東西突厥、吐谷渾,便是同爲農耕民族的高句麗都不如。

從這些人的表現中,杜如晦感受到了兩個字,即是——狂熱。

不錯。

這是一支受到苯教思想灌輸的一羣狂徒、瘋子。不僅擁有強悍的體魄,還有一顆瘋狂的悍不畏死的靈魂。

“聖上,還有七萬吐蕃軍正從東方而來,我大隋和吐蕃的戰爭還沒結束,現在還不是傷感的時候吶!”杜如晦低聲勸道。

“‘瓦罐難免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戰死沙場是我大隋將士的榮耀,也是每名將士畢生追求……朕爲自己擁有這樣的好兒郎深感自豪……”楊侗嘆了一口氣,道:“只是朕要連夜南下,在中途將祿東贊率領的七萬大軍殲滅。在臨走時,卻無法送他們一程,朕深感慚愧。”

杜如晦聞言,好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聖上要冒雪南下?”

“是的,要是再次正面對決,我軍恐怕依然有不小的損傷,所以朕要以逸待勞,打祿東贊一個猝不及防。”楊侗的語聲變得十分平靜,道:“臨行之前,朕要和將士們告別,請他們原諒他們的皇帝、主帥不能送他們一程。”

衆人頓時明白了楊侗的心。

“小舞,你是大隋皇后,身份足夠,可你不是大隋將軍,朕現在冊封你爲大元帥,代朕主持儀式,送將士們一程。”楊侗對身邊的衛鳳舞說道。

皇后的爵位方面是至高無上的超品,單純從地位上說,僅在皇帝之上,而大元帥是正一品武散官,現在冊封雖有些牽強附會,但也是目前最完美的方案。

“臣妾多謝聖上。”衛鳳舞心中一熱,對於丈夫的安排很激動。

自楊侗執行火化之禮以來,大隋軍隊每到戰爭結束以後,全軍將士都會送陣亡將士最後一程,然後把陣亡將士的骨灰裝進他們自身攜帶的皮囊裡,班師還朝之後,要麼統一安葬在烈士陵園,要麼應烈屬要求送回他們的家鄉。

在火化過程中,由身份地位最高的主帥主持這個儀式,要是得帝主持、膜拜,那是陣亡將士最高榮耀;但是因爲戰術所需,不僅是楊侗要南下,便是挾大勝之勢前去奪營的裴行儼、牛進達、王伏寶等將帥恐怕也要隨軍出征……也難怪楊侗對這些將士心懷愧疚。

她也知道火化將士遺骸是軍中至高無上的儀式,如今丈夫讓自己代爲主持,其實也是她的榮耀。

“克明,你來輔助皇后。”楊侗對杜如晦說道。

“微臣遵命。”杜如晦身爲禮部尚書,各種儀式都捻熟於心,他行了一禮,又說道:“聖上,剛纔斥候來報,吐蕃大營兵力空虛,只有三千守軍,已經被我軍一戰而定。”

“知道了。”

楊侗目光從水天姬、陰明月、楊沁芳臉上一一掠過,稍一思忖,又說道:“明月隨朕出征,天姬留下陪伴皇后,廬江帶五百修羅衛護衛。”

修羅衛極擅刺探軍情,所以楊侗讓陰明月隨軍,和她相比,楊沁芳差得太遠。

“喏。”對於楊侗的安排,楊沁芳怫然不樂,可她也不敢違抗命令,更不敢拿衛鳳舞的安全開玩笑,只得委委屈屈的應了下來。

楊侗走下山丘,翻身上馬,喝令道:“出發,前去對付祿東贊。”

話音未落,策馬而去。

玄甲軍緊緊跟隨。

轟隆隆的蹄聲響起,沒多久,這片戰場也慢慢平靜了下來,除了留下打掃戰場的士兵,大隋主力盡數南下。

留下來的萬多名隋軍將士目送南下大軍,直到最後一名將士的背影,湮沒在漫天風雪,這才行動起來,一次又一次在屍堆中仔細尋找、辨別,生怕還有陣亡袍澤遺落。

。。。。。

風雪之天,天暗較早,在多瑪谷東南三百多裡外,是牛軛湖,即是今天的冬草阿龍湖,它位於黃河北岸,系黃河河牀擺動形成的偃湖,湖體南部是黃河的天然堤和氾濫平原,其它方位盡爲山地;氾濫平原低凹處分佈有許多小湖,大水時與冬草阿龍連爲一體,沒有漲水的年景,是水草豐美的草場。

在冬草阿龍湖西北方的高大山體之下,一座座帳幕連成一個巨大的營盤,一眼望不到盡頭。這就是祿東讚的營盤。

他們奉朗日贊普之命西進,企圖和論科耳聯成一軍,大破王伏寶,從而把戰火燒到河源境內,接着迂迴到積石關背後,給隋帝來致命一擊。然後兩軍匯合,奔下高原,殺向大隋臨洮、澆河、枹罕、隴西等河湟郡縣;西向則可攻略隋朝的河西,佔領隋朝的河源、西海、鄯善、且末、敦煌、伊吾、明月七郡,稱霸西域,並控制絲綢之路,斬斷隋朝這條經濟命脈;

這也是朗日贊普在出兵之前既定戰略目標,此策若是得以勢成,整個隴右之地定然遭到吐蕃最瘋狂血腥殺戮;

歷史上,這個戰略的的確確被吐蕃完成了,他們在大非川大敗名將薛仁貴以後,吞併吐谷渾、威脅河西、制霸西域,成爲李唐王朝的心腹之患,然而這怪誰?

自然是怪李世民這個所謂的千古一帝。

據史載,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時,帶去穀物3800類,工匠5500人,儘管這些數字無疑有誇大、言過之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着文成公主入藏,諸如農具製造、紡織、繅絲、建築、造紙、釀酒、製陶、碾磨等生產技術和曆法、醫術、律法、政治、兵法冶煉等知識,都陸續傳到了吐蕃。使吐蕃衣食住行、武器裝備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輕易得到積累千年的中原文明精髓的吐蕃王朝,一下子蛻變爲一個力量強大的巨人,最後以武器、殺戮回饋於中原,曾一度殺入大興城,將李唐王朝的帝都洗劫一空。可見,一旦一個帝國最高決策者決策失誤,需要用無數條人命、無數名忠誠將士、無數個家庭來承受這個失誤。

此時,在祿東讚的大帳,一干扎着無數條細辮的吐蕃大將踞案而坐,飲着奶酒、撕扯着羊肉,大口大口咀嚼,油水四溢,吃得好不痛快。

祿東贊也沒有理會這些大將,他顯得有些食不知味,過了一會兒,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烤肉,發出長長一嘆。

衆人見主位的祿東贊沉默不食、唉聲嘆氣,一名將領忍不住問道:“將軍怎麼不吃啊?”

“按照行程我們本該明早就到多瑪大營,可這場暴風雪忽然來襲,致使我軍錯過行程,從路程上說,我們至少需要兩到三天時間纔到大營,我實在有點擔心。”

祿東贊冷冷的注視着這些滿嘴流油的大將,心情異常煩躁。

按照朗日贊普的設想,他們應該急行軍,對多瑪隋軍來他一個出其不意。可是這些傢伙因爲在東部戰場撈不到好處,在關鍵時刻鬧起了性子,爲了迫使贊普承諾更多利益,他們在離開積石大營以後,就以各種理由故意拖延,每天只走二三十里路。

祿東贊這也忍了,並且讓親信前去告訴朗日贊普,並請他以大局爲重,滿足這些部落首領的要求,朗日贊普也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讓步,可是這些人太過貪婪,尤不滿足。

當前天傍晚行軍至此,看到天上出現如墨濃雲,便以將士害怕暴風雪爲由,直接就賴在這裡不走了。

正所謂軍情如火,半點拖不得。然而兩天時間就這般被他們延誤掉,這讓祿東贊忍無可忍,心中的怒火都快剋制不住了。

“將軍想多了。”又有一個將領滿不在乎的說道:“論科耳、蒙悉、薩柯其等人都是我吐蕃的勇士,過兩天他們率軍北上,我們只須在背後跟着,定能殺得隋軍鬼哭狼嚎、全軍潰敗。”

“是啊將軍,縱然隋軍強悍,但這裡是我們世世代代繁衍的雪域高原,如同羔羊一般的隋軍必受神明詛咒……”

“不錯,我軍之前之所以在積石關戰敗,是我們在吐谷渾作戰,而吐谷渾那些軟骨頭玷污了神靈,神靈所以沒有幫助我們。”一人侃侃而談道:“等我們一離開,天上便降下大風雪,這便是神靈對隋軍的懲罰。我軍一到,定能將凍死凍傷無數的隋軍殺得片甲不留。”

“……”

衆將紛紛叫囂着,聽他們言中,好象殺隋軍就跟屠豬宰狗差不多,對之不屑之極。

祿東贊面沉似水,心中的怒火差點被這些滿嘴流油的傢伙激爆了。

但是再怒,也得忍着。

過了好半晌,不得不耐心的說道:“大隋殺敗了四塞強敵,便是擁有百萬控弦之士的東/突厥、西突厥也不飲恨於隋軍之手。可見隋帝也和贊普一樣,也是有神靈庇護的天命之人。如此一來,我們吐蕃和隋朝在神靈眼裡地位是一樣的,隋軍武器裝備精良,百萬雄師無敵於天下,我們縱有高原天塹,亦無法隔阻隋軍殺意!”

一將冷哼道:“吾吐蕃雄兵無數,難道還怕他不成?將軍太小看我們了。”

“怎麼是小看我軍呢?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祿東贊覺得心好累,他苦澀的說道:“我現在擔心隋帝和我們一樣,已經派兵去了多瑪,要是兵力相當。我軍必是徹頭徹尾的慘敗,然後大隋雄師將會如入無人之境,以摧枯拉朽之勢直抵邏些。隋軍要是四處作惡,他們可不會在意是誰的牧場。到時候,受創的可不僅是贊普,你們的牧場也會成爲一片屍山血海。”

第064章:傳國玉璽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709章:會師谷城,大戰降臨第399章:舊情難忘第383章:大刀闊斧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530章:世績北上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395章:‘逗牛’戰術第010章:不升反降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027章:新政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476章:踏上征途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88章:輪迴報應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560章:戰前勞軍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995章:亂象叢生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591章:祖孫對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330章:驚心動魄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465章:替罪羊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733章:偏見第713章:失之五里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119章:水師良將第627章:竭澤而漁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414章:落幕、新生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384章:登基大典第863章:一場笑話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022章:誘敵深入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865章:除夕夜話第010章:不升反降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814章:恩威並施第416章:滾出大隋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094章:關隴力量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356章:拼命作死第789章:德不配位第796章:煙有毒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250章:搶‘頭’功第982章:立威入城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579章:凱旋之師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542章:‘萬’國朝隋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353章:皇甫無逸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276章:謝幕
第064章:傳國玉璽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709章:會師谷城,大戰降臨第399章:舊情難忘第383章:大刀闊斧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530章:世績北上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395章:‘逗牛’戰術第010章:不升反降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027章:新政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476章:踏上征途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88章:輪迴報應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560章:戰前勞軍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995章:亂象叢生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591章:祖孫對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330章:驚心動魄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465章:替罪羊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733章:偏見第713章:失之五里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119章:水師良將第627章:竭澤而漁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414章:落幕、新生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384章:登基大典第863章:一場笑話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022章:誘敵深入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865章:除夕夜話第010章:不升反降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814章:恩威並施第416章:滾出大隋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094章:關隴力量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356章:拼命作死第789章:德不配位第796章:煙有毒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250章:搶‘頭’功第982章:立威入城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579章:凱旋之師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542章:‘萬’國朝隋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353章:皇甫無逸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276章: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