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

正午時分,楊侗踏上了鮮血染紅的興洛城,在數百士兵護衛下,騎馬在高大的城牆上巡視這座堅城,和當年相比,這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倉城,完全是一座軍事重城,裡面沒有民居,城池周長達四十餘里,規模上不亞於一座郡城,又因爲它被李密當着都城來修,城牆修得高大堅固,另外還有一座富麗堂皇的王宮。楊侗對這座城池相當滿意。

史勁在旁邊笑道:“聖上打算把它當做糧草重城嗎?”

楊侗點了點頭:“朕原本打算把我軍後勤重地設於滎陽縣,但滎陽縣沒有藏糧窖洞,又跟二李的軍隊離得很近,遠離洛陽不說,還不安全。而興洛城離洛陽很近,又是堅固城堡,它現在比以前更適合囤積軍糧和物資。對了,這裡有多少糧食?”

史勁想了想,道:“虎牢關失守太快,段達來不及運走全部糧食,加上末將派軍追加一部分,目前還有二百四十萬石左右。”

“哦?”楊侗大喜過望,這倒是意外之喜,短時間內,完全不用從河北調糧來援,往來船隻只需搬運軍械物資即可,這樣也爲攻城略地節省大量時間。

史勁接着說道:“末將另外在兩口空窖中發現很多金銀珠寶和銅錢,還有十幾萬匹綾羅綢緞,據說是王世偉和王世惲私賣糧食的得利。”

楊侗呆了一呆,搖頭笑道:“老王以經商起家,他的兄弟們個個都改不了貪財習性,有這樣的族人在內部敗壞基業,也難怪老王起不來。”

停了一下,楊侗又用一種略帶責怪的口吻對史勁說道:“你這次任務完全得相當不錯,但爲何一直不說自己是史萬歲將軍的後裔?難道怕朕斬草除根不成?”

史萬歲是隋朝的一員猛將,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早年的時候,因爲不滿突厥搶掠中原,對突厥展開了反搶掠。三天兩頭單槍匹馬的獨自一人深入突厥的營地燒殺搶掠,突厥無論多少人,都沒有敢抵擋他的。每次都能掠奪大批羊馬,威震突厥。他對敵人兇狠,對自己的士卒卻愛惜備至。他帶兵作戰重在提高將士素質,而不重於行伍形式。行軍作戰,常不治營伍,士卒各隨其安,宿營不設警備,因敵懼怕他而不敢輕易襲擾。在與敵人交戰時,史萬歲常常不講形式,怎樣能打贏就怎樣打。因而,帶兵數十年,深得部卒敬佩。

後來史萬歲因爲過於驍勇善戰引起了楊素的嫉妒,隱瞞了史萬歲在邊塞所立的功勞,導致文帝不予褒獎,史萬歲多次上表陳情,文帝仍未醒悟,反而誤以爲史萬歲冒功。史萬歲惱火之下,率領數百名將士入朝請功,見到文帝后說:“將士有功,卻被朝廷所抑制!”他的語氣激昂憤慨,對文帝極不恭敬。加上楊素在一旁煽風點火,文帝越發震怒,令武士將史萬歲斬殺。

史萬歲死後,文帝追悔莫及,但爲了自己尊嚴,卻還是下詔列出了史萬歲的許多罪名。

迎着楊侗威嚴的目光,史勁額上冒出冷汗,連忙躬身道:“是末將大意了。請聖上恕罪。”

“你記住就行了。”楊侗嘆了口氣,道:“文帝當初誤聽楊素讒言,導致史大將軍無辜慘死。雖說不子孫不言先祖之過,但在此事上,皇室確實欠史將軍的。”

史勁愕然道:“家祖沒死啊。”

“嗯?”楊侗愣了一愣。

史勁道:“家祖當年帶了幾百號將士進入大興宮討要公道,是而犯下了誅滅九族之大罪。文帝問清緣由,不僅補上將士之功勳,而赦免家祖之過,只不過家祖所犯之忌實在太大,文帝便當朝暴打了家祖一百軍棍,之後便將家祖罷黜爲民!但不知聖上從何聽說家祖無辜慘死?”

“呃……”楊侗目瞪口呆,他因爲演義的緣故,對於隋末唐初的一些歷史事蹟有着一定了解,對於隋朝中前期的事情卻不太清楚了。總不能說是演義的緣故吧,他拍了拍史勁的肩膀,“是朕記錯了!前輩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沒有史萬歲子孫的字號對你更有好處,否則,你取得再大成績,別人也只是說你是史萬歲的孫兒,認爲你取得一切成績都是理所當然。好好幹,朕相信終有一天,人們會因爲你史勁,纔會想到史萬歲將軍。”

“多謝聖上!”史勁感激道。

這時,一名士兵飛馬而來,行禮道:“啓稟聖上,段達稱有要事求見。”

“帶他到官衙!朕倒是看他如何出賣王世充來保命。”楊侗冷冷一笑,縱馬下城。

回到官衙不久,段達被士兵押了進來,楊侗見他鬚髮俱白,目光也沒有神采,但身子卻與當年相比,胖了許多,可見其在王世充麾下混得相當不錯。

段達噗通一聲,下跪道,“罪臣段達特來向聖上請罪!”

“特來?”楊侗嗤笑一聲:“好一個特來,可朕記得段司徒是被史將軍生擒的吧?”

段達赧然。

“你爲何向朕稱臣?有什麼資格向朕稱臣?”楊侗冷冷的看着這個老混蛋,當初北上冀州之時,自己哪怕有武帝密旨,也差點帶不走紫微宮、太倉、洛口倉的物資。在這其中,段達、雲定興、元文都可以立了不少功勞呢。此時見他如狗一般的跪倒在自己的眼前,心中說不出的快意。

“回稟聖上,微臣繼承父爵,依舊是大隋臣子。”

楊侗冷冷道:“你段達無德無能、自私自利,若非是文帝、武帝和燕王兄,哪有今天的榮華富貴?你自稱是隋臣,何以叛隋?”

段達羞紅了臉,跪在那裡低着頭不敢回話。

“等你到了黃泉,向文武二帝謝罪吧。”

似乎想到了什麼,段達面色大變,苦苦哀求道:“聖上饒命,饒命!罪臣願意回洛陽爲內應,將功折罪。”

“朕也想饒你。”楊侗搖了搖頭,失去了懟人的興致,扭頭看向段達,眼中露出一抹厭惡之色:“王世充是亂臣賊子,也稱得上是梟雄,雖屬敵對,卻也服他的敢作敢爲。而你這種一叛再叛之罪人,朕今天若是饒了,豈不是告訴天下人,即使叛國也可行?”

這話,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如果段達只是一個普通人,哪怕他投降敵國,也算不了什麼大事,對國家的危害也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段達和雲定興這種位高權重的人,他們不僅把一心爲楊倓效忠的盧楚害死了李密之手,還以隋臣的身份逼迫楊倓退位,致使楊倓黯然謝幕,他們這種地位的人的言行舉止,往往會起到表率作用,如果楊侗今天放了他,人們錯誤的以爲叛國代價極低,那日後是否會有人起來效仿?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如果真到那一步,又用什麼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所以,段達和雲定興之流必須死,以正天下人之視聽。

“罪臣沒有……”段達想要狡辯,但對上楊侗一雙冰冷的眸子,聲音不覺弱了下去。

“沒有?你還想狡辯?”楊侗冷哼一聲,下令道:“來人,將這不忠不仁不義之鼠輩拉下去砍了。”

“不,楊侗,你不能這樣,我可以幫你收復洛陽城的,求聖上饒我一命。”段達大聲求饒

“區區一個洛陽,跟天下的風氣相比,又算得了什麼?給朕砍了,併爲他生平事蹟著書立傳,加以批判。以奸佞之臣警示千秋萬代,讓所有人都知道一個叛國者的真實面目。”楊侗最痛恨這種毫無節操的人了。

“不要啊聖上,罪臣寧死也不要什麼著書立說……”段達聞言,大是駭然,楊侗這是要讓他遺臭萬年啊。

他奮力掙扎着,只是他被五花大綁了起來,又如何能從侍衛手中掙脫,然而對這種人,無人抱以絲毫同情之色。

段達很快就被拉了下去,隨着外面一聲慘叫,再無雜語。

“王世充收縮防線,正是收復失地的大好時機。令羅士信和李正寶率領三萬精騎、一萬奴兵收復穎陽縣,遏止李道宗於伊闕縣,防其東進;令馮立和辛獠兒率領兩萬精騎、一萬奴兵收復偃師;麥孟才、史勁、高衍、虞湛各率一萬奴兵,分別收復回洛城、轘轅關、羅口城、緱氏縣。裴尚書率領兩萬精銳坐鎮興洛城!朕要會會李世民。”

楊侗意氣風發,總算到收割果實的時候了,他要直接殺到洛陽城下,見一見李世民,告訴他中原大地永遠就屬於大隋。

單純比兵力,楊侗壓根就不怵人,自己這一邊南渡軍隊就有二十萬人,還不算伺機而動的絳郡楊善會和關中李靖。

楊侗戰術水平不夠,但是可以用兵力和武器裝備來湊,這種硬碰硬和不花腦子的野蠻戰術向來是楊侗最愛。

“喏!”

衆將興奮的轟然應喏,趕緊率領出城先行。

一時間十一萬大軍啓程,再次西進,朝洛陽方向挺進。

第235章:疏導第863章:一場笑話第600章:馬嚼天下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550章:夫妻夜話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982章:立威入城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66章:三大巨梟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573章:聞‘隋’喪膽第746章:羌兵出山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558章:尉遲斬將第292章:雙雄會第627章:竭澤而漁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423章:一年第005章:輸不起第627章:竭澤而漁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028章:民團第891章:絕戶計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099章:李淵應對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871章:亂軍砍死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061章:關隴之謀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487章:李君羨不值錢第464章:左右爲難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779章:退往襄陽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679章:圖窮匕現第224章:遷都第192章:武州商行第824章:壯士斷腕第667章:揣摩敵意,世績設局第896章:王而不王,以糧攻糧第485章:奇人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974章:父子之爭第220章:論勢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405章:武士爭鋒第120章:敲詐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801章:空談誤國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54章:創造機會第637章:瓦解內部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537章:域外烽火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275章:李淵施壓第213章:柔然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459章:梟雄之死第039章:天賜猛將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702章:天朝氣魄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831章:很多妃嬪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814章:恩威並施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734章:吐谷渾有變
第235章:疏導第863章:一場笑話第600章:馬嚼天下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550章:夫妻夜話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982章:立威入城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66章:三大巨梟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573章:聞‘隋’喪膽第746章:羌兵出山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558章:尉遲斬將第292章:雙雄會第627章:竭澤而漁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423章:一年第005章:輸不起第627章:竭澤而漁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028章:民團第891章:絕戶計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099章:李淵應對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871章:亂軍砍死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061章:關隴之謀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487章:李君羨不值錢第464章:左右爲難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779章:退往襄陽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679章:圖窮匕現第224章:遷都第192章:武州商行第824章:壯士斷腕第667章:揣摩敵意,世績設局第896章:王而不王,以糧攻糧第485章:奇人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974章:父子之爭第220章:論勢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405章:武士爭鋒第120章:敲詐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801章:空談誤國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54章:創造機會第637章:瓦解內部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537章:域外烽火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275章:李淵施壓第213章:柔然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459章:梟雄之死第039章:天賜猛將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702章:天朝氣魄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831章:很多妃嬪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814章:恩威並施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734章:吐谷渾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