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

蘇定方手按天雄刀刀柄,一手拿着雙筒望遠鏡,站在一處視野開闊的山樑觀看,四周山巒道路盡收眼底,劉弘基的兵馬必經此地,何時到來,可以隨時看到。

“唐軍來了。”不一會兒,蘇定方說道。

獨孤彥雲等將不解的朝着蘇定方盯着的方向看去,卻什麼都看不到,紛紛疑惑的看向了蘇定方,

“用這個看。”蘇定方將鐵製雙筒望遠鏡遞給獨孤彥雲。

獨孤彥雲學着蘇定方的樣子,朝前方看去,終於在一處彎角處,看到了一支打着劉字白旗的軍隊朝這邊行軍。

“來的倒是夠快的,只是不知到了這裡,還有幾分戰力。”獨孤彥雲放下望遠鏡以後,發現遠處景象一下子全部消失,再用望遠鏡觀看時,唐軍旗幟又清晰可見,大爲驚奇。

一旁的於欽明接過望遠鏡,仔細看去,不禁嘖嘖稱奇的說道:“此物當真神妙之極!”

達奚安好奇的接過去觀看,也忍不住稱讚道:“有了此物,敵軍幾乎不可能偷襲我們。”

衆將把玩了一圈,紛紛發出驚歎之聲。

蘇定方笑着說道:“到了晚上,望遠鏡就取不了多大作用了,除非敵軍打着火把。”

“原來這神物名叫望遠鏡,果真不負其名。”獨孤彥雲說道。

“獨孤將軍以爲劉弘基會在何處下寨?”劉弘基的唐軍看起來好像已經很近了,但彎彎繞繞的到達這裡,少說也有二十里距離,蘇定方還有足夠準備時間。

獨孤彥雲重新接過望遠鏡,觀看片刻後,才指向正面一個方向道:“那裡背水環山,十分適合下寨,便是我們從谷城出兵,他們也可依山列陣,藉助遼闊漢水,能夠抵擋兩倍以上的兵馬。”

拿着羅士信望遠鏡觀看的蘇定方,點頭讚道:“你說的地方我也看到了,確實適合立寨,而且離谷城不近不遠,恰恰能監視我軍動向。”

“我們可沒兩倍兵馬去強攻唐軍。”羅士信笑着說道。

“要是我們搶先佔領那個狹長地帶,劉弘基縱有百萬雄兵也擺不開陣勢,最終還是一打一。他們行軍一天,早已是人困馬乏,十成戰力剩下三成就很不錯了。”蘇定方估算了一下,看向衆將道:“遠來是客,我想從正面迎戰,給對方一個天大的驚喜,諸位將軍以爲如何?”

“末將請戰!”獨孤彥雲等人聞言,紛紛出聲請戰。

蘇定方道:“羅士信、高衍聽令!”

“末將在!”

“適合立寨之北部地帶,密林叢生,你二人各率一千騎軍去那裡埋伏;羅士信的任務是營造浩大聲勢,但見前方戰事打起,便從背後突擊,給唐軍一種萬馬奔騰之勢,助正面步卒一臂之力;高衍,你的任務是他們往回敗逃時,沿途截殺!”蘇定方爲免驚動邊境唐軍,給李淵一種北鎮軍單獨作戰的假象,只能帶了兩千驍果軍偷偷渡河,這也讓他有一種騎兵不夠用的不適應感,現在只能搶到一些戰馬,再擇出善騎之士擴充騎兵了。

“喏!”羅士信、高衍應命下山。

“田錦、怡先、辛寒、赫連楚、若干朝。”

“末將在。”

“你們五人各率第四師一衛士兵於立寨點中部地帶鋪設乾柴、枯葉、硫磺、火硝等易燃之物,然後埋伏於兩旁。記住,這場火的主要用意是引發唐軍騷亂,傷敵倒在其次,你們不要鋪設太多,以免被唐軍識破,待正面戰事發生,再放火引燃!”

“喏。”

“獨孤彥雲、達奚安、程咬金、闞棱”

“末將在。”

“獨孤將軍率第一師、達奚將軍率第二師,從正面挑戰。程咬金、闞棱分別輔助二位將軍。”

“喏。”

“韓榮,你率第三師與我擔任後軍,於司馬從旁輔佐。”

“喏。”

“沒有點到名的諸位將軍,你們的任務是於所屬師、衛各司其職,務必盡心盡力。”

“喏。”

“這是首戰,也是至關重要的關鍵一戰,能不能爲你們至親親人報仇雪恨,就看大家的了。”蘇定方嚴肅道。

“大將軍放心,我等願意誓死一戰。”

聽到蘇定方提起死在李元吉手中的親人,北鎮軍的將領們的眼睛都紅了,一個個臉紅脖子粗、歇斯底里地怒吼了起來。

那股充滿毀滅慾望的目光和氣勢,終於讓蘇定方徹底放下心來。這一仗不說穩勝,但一羣哀兵在有心算無意之下,八九成的把握還是有的。

當下衆人一道下山,各自依令行事,洶涌朝北進軍,他們皆是軍武世家子弟,既然知道了唐軍的位置,自然也能估算出唐軍的位置,提前做好部署。

。。。。。。。。。。。。

此時,劉弘基率領四萬唐軍正往谷城方向快速行軍,猶如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從遠處席捲向南,使天地爲之變色,巨大的馬蹄聲彷彿是烏雲中的悶雷,使大地都在顫抖,這四萬唐軍營造出的聲勢,給人一種摧毀一切的感覺。

李世民給劉弘基的任務是將北鎮軍牽制於谷城,待他和竇琮就位,再將北鎮軍困於谷城。

劉弘基明白李世民是想把這支叛軍收爲己用,所以才下達這道命令。

在他們看來,北鎮軍是由數十個家族私軍糾合而成,也主將獨孤彥雲本身並沒多大威望,得益於獨孤氏之勢才被推爲首領,這類將軍對軍隊的約束不高,若是北鎮軍身臨絕境,被圍上十天八天,威望不足的獨孤彥雲定然被衆將發難,指責他部署不力、能力不強,致使北鎮軍陷入混亂之中,到那時,只要威逼利誘加騷擾,這支看似驍勇的軍隊就會走向分裂。

面對隨時決裂北鎮軍,李世民當然不想在他們身上浪費過多兵力,而且唐朝處於一種極度危險的境地,要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逼降這支精銳之師,唐軍不僅一兵未損,還能在這次關隴貴族的叛亂之中得以壯大,意義極爲重大。

這一次,劉弘基率領的四萬軍隊是唐軍精銳,五千騎兵,三萬五千步兵,由於他的任務是防禦械備精良的隋軍,所以這支唐軍的裝備也不差,所有士兵都身穿鎧甲,配製式長槍和橫刀,另外,每名士兵都帶有弓箭和一面圓盾。

騎兵的戰馬多是來自吐谷渾和党項的河曲馬,但由於兩國國小民寡,唐朝通過他們得到的戰馬並不多,如今党項已被吐谷渾和吐蕃瓜分,而吐谷渾又被隋朝打怕打服,唐朝再也無法從吐谷渾得到戰馬,轉而與吐蕃聯繫。

劉弘基時常往返於襄陽和陰城之間,對這一帶的地形十分熟悉,情知前方五里的漢水河畔背水環山,中間寬闊,兩頭狹窄,十分適合下寨,關鍵是那裡離谷城不到十里,不但能夠威懾敵軍,還能利用騎兵將北鎮軍牽制在谷城之內,以現在的天色和行軍速度來看,紮下營寨,也還約有半個時辰纔會天黑,但凡事都在例外,不能一言以概,爲免天黑搭建不起完整的營寨,一邊派人前去探查,一邊令全軍加速朝着前方行軍。

約行三裡,一名偏將打馬上前,朝着劉弘基拱手道:“將軍,我軍所派斥候,至今未有迴應!”

劉弘基聞言,臉露思索之色,他們派出去的斥候沒有回來,那就是說被敵人清除了。

“派一支人馬進去探查!”劉弘基仔細觀察一番地形,這裡地域雖然廣闊,但就算有些遮掩,當藏不下多少兵馬。

而且北鎮軍雖然有三萬大軍,但是他們起兵至今,始終保持着謹慎的態度,從永清縣改道攻佔谷城縣,也是爲了糧食的需要,之後再無多餘行動,可見對方也知四面皆敵,所以過着如履薄冰的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即便派兵出城,估計也是斥候多一些。

但現實很快就扇了劉弘基一記耳光,就在偏將想要答話之時,卻見兩名渾身是血的騎兵疾奔而歸,正是他派出去的斥候,他們遭遇北鎮軍斥候攔截,只剩兩人逃生。

馬上騎士大聲稟報:“將軍,前方五里發現叛軍主力。”

劉弘基沉聲問道:“他們是什麼陣型?有多少兵力?”

“回稟將軍,他們約有一萬五千人,只是單一的步兵。”

“你說什麼?”

劉弘基愣住了,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萬五千人?”

“是!我們看得清清楚楚。”

“不好,他們是想佔領前面的狹口,使我軍無立寨之地,全軍加速前進,務必搶先一步佔據狹口。否則我軍今晚將無食宿之地,只能退兵四十里。”

隨着劉弘基一聲令下,四萬唐軍直逼南方而去。

之前,爲了保存體力,唐軍一直正常行軍,現在忽然加急行軍,不用一刻就到了兩裡之外的狹口。這其中還包括剪除不斷零星出現的北鎮軍斥候,浪費了不少時間,唐軍的行軍不可謂不迅速。

但此刻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卻是一萬餘名嚴陣以待,士氣高昂、精神飽滿的雄兵。

看着狹口殺氣騰騰的軍陣,劉弘基與他的一干下屬將校不禁面面相覷:北鎮軍的舉動,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他們原本以爲我強敵弱,對方應該退到狹口南端,利用近乎三裡的狹長的地帶,使唐軍無法展示陣形,從而實現一對一的戰略目的。而他們唐軍則利用四萬大軍的兵威壓在北鎮軍的心口上,然後將全軍分成四部,採用車輪戰的方式,輪流作戰,另外三部養足好精神,便能以絕對的優勢將苦戰多時一萬多名北鎮軍擊垮。

然而,劉弘基怎麼也沒想到,兵力差距到了這個地步,獨孤彥雲居然還要以少量兵力,從正面迎擊四萬唐軍。

唐軍士兵一口氣奔行了足有一天時間,現如今面對如此局面。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打,自己以疲兵正面對上養精蓄銳之師,肯定吃虧!

不打吧,自己還是吃虧。

原因還是人困馬乏的唐軍沒有營寨,這營寨不單是提供食宿之地,還是一支軍隊最重要的防禦工事,要是沒有營寨防護,唐軍要麼用大量兵力輪番守夜,飽受對方無休無止的騷擾,但是到了明天,這四萬大軍還剩多少戰力,只有天知道。要麼就是退兵,然而唐軍一退,北鎮軍便會緊跟而上,唐軍都跑了一天,再跑下去,戰鬥力更差,對方雖然也會疲勞,但兩者之間的體力,是以一天路程的差距爲前提的,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劉弘基恨得咬牙切齒,忍不住破口大罵:“狡猾,獨孤彥雲小兒着實狡猾。”

“將軍,打還是不打?”副將苦笑着問。

“打啊,怎麼不打?”見大小將校都在等他命令,劉弘基說道:“我們擁有四萬名精銳之師,要是我們畏懼不前,連一萬五千餘人叛軍也不敢打。還不得讓天下人笑掉大牙?到時候大唐上下會怎麼說,會說我們堂堂正正的朝廷大軍連人數稀少的叛軍都不如,不再相信我們有能力、有膽量與兇悍隋軍作戰,大唐軍民之心盡皆喪失。爲了凝聚大唐軍民士氣,哪怕眼前的叛軍是鐵,我們也要嚼碎。”

作爲一員大將,劉弘基深知此戰的意義,已經超出了本身,不僅要打,還要勝。他揚鞭指着地形道:“我軍所處位置雖然地勢平坦,但叛軍所處的狹口恰恰夾在大山和漢水之間,我軍縱在再多兵力也無法同時出戰,每一次只能投入一萬將士跟他們硬來,但我軍兵力勝過敵軍,且都是精銳,可將兵力分爲四部,一部進攻、兩部休息,剩下一部在後面搭建帳篷,等到擊潰叛軍,再於狹口立下柵欄。”

畢竟是作戰經驗豐富的人,劉弘基很快就想到了應對之法。

“將軍此法高明,我軍車輪而上。叛軍縱是鐵打勁旅,也耐不得如此消耗。”

“敵人雖然兵少,但準備充分,我們不可大意…尤其是首輪士兵,務必要小心。”

“喏。”衆將依照劉弘基的作戰意圖,佈置了下去。

劉弘基看着那對方那一列列刀盾兵,心頭冷笑:表面上,你們雖然佔有天時地利,但受兵力所限,不敢進來打,地利全失;我有兵力上勢力,這便是人和,三部將士輪番而上,我劉弘基倒要看你們能夠堅持多久。

第681章:任用降臣第085章:太原起義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042章:拜主第281章:奇恥大辱第531章:將軍傲氣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022章:誘敵深入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092章:突厥大變第120章:敲詐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378章:裴矩思退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366章:全城歡呼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131章:士族陰謀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827章:黯然退出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009章:戰而後定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747章:見龍卸甲第032章:金鳳來朝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900章:擴大戰場第527章:論戰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716章:夜郎王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431章:兄弟矛盾第432章:再布一局第530章:世績北上第578章:二代班子第822章:英雄白首第769章:奪旗斬將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225章:激化矛盾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077章:始畢毒計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234章:草原之狐第087章:江都風起第342章:殿下憐花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001章:大隋楊侗第612章:初七論戰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713章:失之五里第570章:兵臨江都第199章:出售四郡第874章:一封家書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404章:武舉開幕第086章:順勢而下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348章:歸師莫堵第929章:勢如破竹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223章:求援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457章:善其器第407章:全軍覆沒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740章:人心各異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410章:教學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231章:人心不齊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
第681章:任用降臣第085章:太原起義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042章:拜主第281章:奇恥大辱第531章:將軍傲氣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022章:誘敵深入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092章:突厥大變第120章:敲詐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378章:裴矩思退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366章:全城歡呼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131章:士族陰謀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827章:黯然退出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009章:戰而後定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747章:見龍卸甲第032章:金鳳來朝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900章:擴大戰場第527章:論戰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716章:夜郎王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431章:兄弟矛盾第432章:再布一局第530章:世績北上第578章:二代班子第822章:英雄白首第769章:奪旗斬將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225章:激化矛盾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077章:始畢毒計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234章:草原之狐第087章:江都風起第342章:殿下憐花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001章:大隋楊侗第612章:初七論戰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713章:失之五里第570章:兵臨江都第199章:出售四郡第874章:一封家書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404章:武舉開幕第086章:順勢而下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348章:歸師莫堵第929章:勢如破竹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223章:求援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457章:善其器第407章:全軍覆沒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740章:人心各異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410章:教學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231章:人心不齊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