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

朝陽殿裡!

除了大隋文武,還有杜如晦等十名青年男子在等候,一個個風華正茂、氣宇軒昂,儀表堂堂,一身布衣難掩其英才之氣。

十人各有春秋,不分伯仲。

他們是本屆科舉前十名!排名第二的許敬宗寫出了以德治心的精髓、排名第三的韓術寫出了‘求同存異’的律法主張、排名第四的馬績寫的是器械對民生的重要、張宣主張以縱橫學行遠交近攻之術、排行第五的蓋文達主張開啓民智……

“拜見殿下!”

隨着楊侗的到來,十人恭敬行禮。

楊侗笑着點了點頭,等大家都坐下之後,開口道:“我是個俗人、粗人。”

衆人聽了此話,心中生出了一陣無語,心說:你要是俗人,天下之間就再也沒有雅人了。

楊侗的詩文集已經面市,不管目的是溜鬚拍馬還是發自內心尊重,反正鄴城百姓都買了,哪怕是不識字的普通老百姓都買一兩本回家珍藏,使得詩文集成爲最暢銷的書籍,百萬冊纔剛剛投入市場,便被搶購一空,大有洛陽紙貴之勢,這還只是鄴城,若是放到大隋全境,恐怕千萬冊都不夠。

百姓出於感激、尊敬,買着也是圖個熱鬧,但是許敬宗他們這些內外看門道,以他們見識來看,當然知道詩文集中的任何一首詩、一篇文章都是傳世經典,他們若是寫出一首一篇同等質量的詩詞文章,哪怕是死了也是笑着死的。

可這位殿下倒是好,一下子就寫了三百多篇傳世詩文,更讓人無語的是,這個‘文人中的帝王’還說自己是‘俗人粗人’,如果他是‘俗人粗人’,那自己成什麼了?

楊侗不會讀心術,自然不知這些才子心中之所想,接着說道:“有些話,我就直說直問了。”

“殿下但說無妨,我等洗耳恭聽。”杜如晦面色一肅,點頭道。

“大家肯從五湖四海來大隋,並參與大隋科考,想必本身對我乃至大隋,都抱有一定的認同,覺得我大隋能夠一統天下。”

杜如晦是關中人、許敬宗是江南人、韓術是冀州人、馬績是幷州人、張宣是幽州人、蓋文達是冀州人……

十甲之內,有一半以上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可是他們之前都沒有參與科舉。

原因何在?

無他!沒有看好楊侗爲首的大隋。

但這幾年中,與世家大族爲敵的大隋蒸蒸日上,反倒是與關隴集團打成一片的李唐王朝受制處處,時至今日,他們已經看穿了兩種制度下的隋唐之間的優劣,人人都堅定了仕隋之心!

“我說得可對?”楊侗問道。

“不錯。”衆人坦然點頭。

似杜如晦、許敬宗、韓術這些頂尖智者,主觀性很強,絕不會因爲情義、忠義影響到自己的判斷,情義忠義最多是一個參考,否則他們也不會等到今天了。

“我大隋外部危機暫時解除,即使有戰事發生,規模也不會太大!接下來大隋會專注於內治,休息生養、恢復民生、發展國力。”

楊侗雙手十指交叉,放於胸前,看着衆人道:“你們十人是從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來的佼佼者,培訓期滿,朝廷會根據你們的文武特長,直接升任通守、郡丞。這是我主政後設立的慣例!想必你們都知道吧?”

“殿下,我等明白!”

“但我……不希望你們入仕!”楊侗的話,讓衆人愕然。

楊侗笑道:“我不想你們太早入仕,是因爲我看好你們,覺得你們理應是大隋的中流砥柱,而不是郡縣之才!所以,我不希望把你們的輝煌的未來扼殺於繁忙的政務之中。我認爲你們還有許多東西要學!”

“多謝殿下重視!願聽殿下安排。”

衆人只覺得熱血沸騰,語氣之中帶着濃濃的激動和敬意。他們都明白楊侗的意思,楊侗不讓他們入仕,是爲他們好、是對他們抱以極大的期望!

“你們都有蓋世之才,也有自己的主張思想,別人教不了你們。我以爲‘以銅爲鑑,可正衣冠;以古爲鑑,可知興替;以人爲鑑,可明得失’。”

楊侗心中默默向魏徵抱歉了一下,接着說道:“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我希望你們到秘書省沉澱一段時間。”

大隋之初,朝廷除了門下、內史、尚書三省,還有秘書省和內侍省這兩個內省,秘書省管圖書收藏、修史、天文曆法這一塊,比較清閒的衙門。

而內侍省,則是內廷的侍奉機構。最初置四品上的內侍兩人爲高官,次官爲內常侍,統領尚食、掖庭等六局。

到了大業朝,楊廣改內侍省爲長秋監,有長秋令和少令、丞等,改用士人擔任,宦官只是低級役使人員,宦官不算朝官,地位大降。到了楊侗這裡,由於人才稀缺,秘書省和長秋監名存實亡!

秘書省除了看管書籍的人,一個官員都沒有。長秋監等內廷之事,全部扔給了‘大內總管’江鳳儀。

“在自學過程中,你們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想法,都可以第一時間向我提出來!我也希望你們不要因爲自己是萬里挑一出來,就驕狂自大,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奮進之心,多多警醒自己。才高最忌傲,你們千萬不要誤了自己的前程。”

“請殿下放心!”九人高聲應是。

“韓術!”楊侗又看向了韓術,問出了心中的疑問,“你精通律法,又姓韓,不會是韓非子的後人吧。”

韓術隨即拱手道:“卑職正是韓子第三十四世玄孫。”

楊侗雖說昨天有所料,卻依舊有些意外,接着又向馬績道:“你精通工藝,文章中旁徵博引,提到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器械,最後總結出墨技強國、富民之主張,莫不是墨子後人?”

馬績慚愧道:“殿下過獎了,績不過是墨家的弟子,師尊墨秋纔是。”

楊侗點了點頭,向張宣說道:“你認爲禮部專注於禮儀,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交主張以謀略、外交應對國與國之間的紛爭,認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是大勢所趨,建立我大隋在禮部四司內,再創一個縱橫司,這明顯就是縱橫學的思想。你和張儀又是什麼關係?”

張宣拱手道:“稟殿下,卑職正是張儀公第三十五代玄孫。”

“哈哈!法、墨、縱橫三家後人同時入隋,真是巧了。”楊侗見三人露出緊張的神情,笑着安慰道:“我沒有排斥你們的意思!我讓百家之才進入朝堂、讓百家之學進入清華學宮並非是空話屁話廢話。”

幾人這才鬆了口氣。

“百家學說在先秦時期,有精華、也有糟粕,當時影響最大的是儒墨二家,當時並稱‘顯學’,也是這兩家,鬥得最兇。但事實上儒學仁義之說,和墨家的兼愛、節用、尚賢基本相同!還有法家,以前嚴酷得滅絕人性,韓術現在卻認爲律法的價值是懲惡揚善,事實上,這也是仁義。這也即是說,經過幾百近千年揚長避短、取長補短,百家學說越來越理性,彼此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無法細細劃分。”

楊侗說到這裡,對韓術、馬績、張宣道:“你們今天就先回家,一是向家人、師門報喜;二是對你們的尊長說:大隋今後以法治國、以儒立德、以兵攻掠、以農強國、以墨富國、以醫惠民、以縱橫遠交近攻、以陰陽明天時地利!同時,將在清華學宮開設農學院、儒學院、法學院、墨學院、武學院、醫學院、縱橫學院、天文學院、商學院算術學院……等分院,我希望你們的師尊出來擔任分院院長!爲國家培養賢才,弘揚各家先地思想。”

“多謝殿下!”

韓術、馬績、張宣大喜過望。

……

(每天煎到大半夜,懇請兄弟們支持正版,對您來說只是幾毛幾分錢,對我卻是天大的動力……有月票、推薦票的兄弟來幾張安慰安慰,推薦票、收藏也好啊)

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395章:‘逗牛’戰術第539章:迂迴戰略第471章:思維盲點第211章:首戰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051章:羅藝謀反第032章:金鳳來朝第303章:兒女雙全第034章:三館一閣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047章:做人要狠第012章:策劃第386章:九卿九部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658章:相互夜襲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900章:擴大戰場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191章:杜先生第406章:大隋暴徒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224章:遷都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678章:造反不易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228章:無垢發怒第071章:討媳婦第376章:答士子問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753章:聯合行動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598章:永除後患第735章:戰後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735章:戰後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416章:滾出大隋第197章:蕭瑀碰釘第855章:利民工程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779章:退往襄陽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078章:強吃鐵勒第747章:見龍卸甲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229章:天下驚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052章:玩票大的鄭重提示第995章:亂象叢生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35章:戰後第011章:天選之地第474章:無忌,你怎麼看?第300章:棋子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225章:激化矛盾第092章:突厥大變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026章:戰後清算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24章:禁‘武’令
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395章:‘逗牛’戰術第539章:迂迴戰略第471章:思維盲點第211章:首戰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051章:羅藝謀反第032章:金鳳來朝第303章:兒女雙全第034章:三館一閣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047章:做人要狠第012章:策劃第386章:九卿九部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658章:相互夜襲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900章:擴大戰場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191章:杜先生第406章:大隋暴徒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224章:遷都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678章:造反不易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228章:無垢發怒第071章:討媳婦第376章:答士子問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753章:聯合行動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598章:永除後患第735章:戰後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735章:戰後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416章:滾出大隋第197章:蕭瑀碰釘第855章:利民工程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779章:退往襄陽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078章:強吃鐵勒第747章:見龍卸甲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229章:天下驚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052章:玩票大的鄭重提示第995章:亂象叢生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35章:戰後第011章:天選之地第474章:無忌,你怎麼看?第300章:棋子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225章:激化矛盾第092章:突厥大變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026章:戰後清算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24章:禁‘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