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造反不易

自從武川司官邸遭到火燒、李元吉遠走巴蜀,武川司便低調得多,不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抓人,經過幾個月的沉寂,人們也慢慢的敢在公衆場合談說政事,現在人們關注的兩件事分別是李密敗亡和大唐皇帝西巡巴蜀。

李密已經完了,沒什麼好談的,說過就過了。

人們在意的隋唐之間的戰爭會何時到來,皇帝西巡是不是遷都的前奏,在第一天的時候,此事就鬧得沸沸揚揚;而到了第二天,更像是熊熊大火之上加了火油一般,出入酒肆、青樓、客棧等等場合的人都在談論此事。

整個事件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令人覺得充滿了詭異的氣息,有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陰鬱之兆。然而兩天時間一晃而過,但朝廷都沒有任何說法,而皇帝也稱病不出,國事全由太子李建成打理。

這便是李淵的厲害之處,

因爲在權力鬥爭中,引而不發是一種極爲高明的手段,意思是說當一起大事件發生後,不必急於處理,而是任由其發展,保持一種靜觀其變的態勢,一旦時機成熟再雷霆一擊。

李淵現在就是引而不發,一方面沒有給西巡、遷都下定論,另一方面卻把輿論高高炒起,而在這種風雨欲來的高壓之下,心情不軌的人肯定誠惶誠恐,繼而出現破綻,這就能夠給予李淵出手的最佳良機。

兩天時間,已經足夠了。

而李淵似乎有些高看了自己的表兄,獨孤家主獨孤澄只是承受了一天多的壓力,便被這種詭異的氣氛搞得有些坐立不安了起來。

事情也正如李淵父子猜想那般,刺殺李世民的行動,便是獨孤氏之手筆,用意就是讓李淵在喪子之痛中瘋狂。只不過李世民命大,逃過了一劫。而這起事件卻彷彿沒有發生過一樣,這又讓獨孤澄擔心李淵抓到了證據,開始疑神疑鬼了起來,根本沒有想過要怎麼去佈局、怎麼去應對。

這是獨孤澄經驗上的缺失,之前有獨孤整爲他遮風擋雨,幾乎只要順着獨孤整的思路行事即可,哪怕他當上了家主,獨孤整還在幕後幫他,可獨孤整死了以後,所以壓力都壓到了他身上,沉甸甸的重擔令他有些招架不住。這一刻,他尤爲思念逝去的獨孤澄。

這時,獨孤澄正在書房內皺眉苦思,只聽到管家的聲音在外面響起:“家主,於家主到訪。”

“快請。”聽說於筠來了,獨孤澄頓時大喜過望。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政權遇到生死危機,君王往往會更加猜忌臣屬,但每到這個時候,朝廷內部總會處於羣魔亂舞之狀,李唐也不例外。

在李唐危機日益深重的今天,已經有很多人不願爲大唐殉難,尤其是李唐變成了一個窮兵黷武、百姓陷入水火的政權,所以不僅世家無情拋棄它,普通民衆也對之恨之入骨,在這種情況下,一向惜生命的關隴貴族、關東士族、南方士族怎麼可能讓自己陷入一個毀滅其理想抱負、毀滅其家族的政權?

當年楊廣三徵高句麗,勞民傷財,致使天下大亂;王世充窮兵黷武,河洛大亂,關東士族紛紛背棄;李密草寇出身,令名士反感,楊侗又棄士族如破履,自無士族子弟去送死。而李唐王朝冉冉上升,如初升朝陽,李淵引賢納士,虛懷若谷,自然引來無數人的目光。

然而短短几年,李唐王朝卻又毀在李淵一次次失誤的決策之上,幾乎毀在內部爭權奪利,很多人的生命也遭到了威脅,讓這些緊跟李淵反隋的人怎能不心寒、怎麼還會報效李淵,只是他們自己也不知該去哪裡。也是這時候,獨孤氏如一盞明燈,爲大家指明瞭方向,那就是降隋反唐、立功贖罪。

大家都覺得不錯,便搭上了獨孤氏的船隻,這其中就包括了與獨孤氏有姻親關係的於氏。

不一會兒,於筠快步進入書房,行禮道:“見過兄長。”“賢弟多禮了,坐吧。”獨孤澄勉強一笑,等到於筠就坐,便問道:“賢弟,這一天多時間過去了,聖上對於我們的請願既沒回復,也不處置,而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紛紛,氣氛很不對啊。”

“這一點兄長倒是不必擔心,我們這是屬於正常的建議,哪怕是聖上也找不到對付我們的辦法,而且事情是發生在李密敗亡消息到來之前,我們反對西巡也合情合理。假設聖上真要追究下來,大不了就認個錯,說是不知李密之事,改口說襄陽已經淪爲戰爭前沿,朝廷在此不安全,然後合力支持他遷都好了。總之,怎麼也不會讓他懷疑到我們身上。”於筠說道。

獨孤澄乾笑兩聲,他沒有告訴於筠自己刺殺李世民一事,他擔心於筠知道自己擅自行動,且還不成功,心中不舒服,索性就不說了。

於筠喝了一口茶,又繼續道:“今天我來找兄長,是想再深入的談談起兵之事,我上次也對懷恩說過,我於氏的家兵已經秘密集結在房陵的莊園之中,人數有三四千之多,且個個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我會全力支持兄長行事,加上各個與我們共同進退的家族,少說也有三萬兵馬,但我們的軍隊各自爲政,彼此之間甚至還有矛盾,如果沒有一個讓人心服的大將去統領,將是一羣烏合之衆,”

獨孤澄也明白這個道理,一支軍隊光有兵,如無良將是絕對不行的,可他獨孤氏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將才,換成其他家庭率領,恐怕不能讓人心服,想了想,便說道:“賢弟覺得獨孤彥雲如何?”

獨孤彥雲乃是隋朝上大將軍獨孤屯之孫、右衛大將軍獨孤楷之子,他們本來姓李,可因爲獨孤屯在發跡之前是獨孤信的家將,於是從李屯改成了獨孤屯,之前代代延續。獨孤彥雲的叔叔是隋朝右屯衛將軍獨孤盛,在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宮之變時,帶着兒子獨孤僧達,侄子獨孤凌雲、獨孤景雲、獨孤騰雲拼死作戰,父子叔侄五人力竭而亡,

獨孤屯這一脈,只剩下獨孤楷的兒子獨孤卿雲、獨孤彥雲兩人,相對於自己的兄長,獨孤彥雲更擅兵事,兄弟二人當初還受到楊侗冊封過,代父兄接下隋朝的追贈,他們不忍父兄忠義之名受損,並沒有在唐軍之中效力,甘心當獨孤氏家將。

“獨孤彥雲?”

“對。”獨孤澄點頭道:“獨孤卿雲受了父親獨孤楷的縣公之爵,獨孤彥雲則是繼承了獨孤盛的縣公之爵,名義上,他已經是獨孤盛的兒子。真算起來,他們兄弟過都是隋朝之臣,我們既然降隋反唐,若是獨孤彥雲拿出隋臣身份,更有說服力。”

於筠想了想,便說道:“既然如此,乾脆就讓他們兄弟一道領兵好了,一人以獨孤氏家兵爲親兵,一人以我於氏家兵爲親兵,他們有隋臣之名,又有我們兩家的兵馬全力支持,足以威懾其他家族的兵。”

“這樣再好不過了。”

“這枚金牌可以調動我於氏之兵。”於筠從懷中取出一枚金牌,遞給了獨孤澄,又說道:“兩人需要與兵馬熟悉,越快接手兵馬越好。”

“還是賢弟考慮周全,我讓他們立即就出發。”

“我擔心有人監視,不宣久留,我就先告辭了!”於筠起身告辭而去。

獨孤澄喚來獨孤卿雲、獨孤彥雲,讓他們帶着金牌秘密離開襄陽之後,忽然覺得心煩意亂,他竟一點也感覺不到喜悅。

默默的仔細梳理一遍,獨孤澄慢慢體會到造反也不是他想的那樣簡單,總感覺處處都準備不充分、處處不周全,連下一步應該怎麼走都感到一片茫然。

“唉,但願隋軍到來之前,不會有什麼變故。”獨孤澄心下默唸一句,又把問題轉到了李淵身上。

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476章:踏上征途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858章:蜀郡來訊第127章:奸商第233章:杜如晦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022章:誘敵深入第012章:策劃第817章:轟開門戶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471章:思維盲點第100章:演技出衆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307章:君王氣度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051章:羅藝謀反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388章:彰顯榮耀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792章:匯兵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792章:匯兵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075章:突厥來犯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754章:神仙上山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737章:啓用虎弟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086章:順勢而下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051章:羅藝謀反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089章:絕響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379章:問策裴矩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465章:替罪羊第586章:雙龍會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716章:夜郎王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791章:河岸遇伏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024章:血戰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718章:走火入魔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009章:戰而後定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347章:喪家之犬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225章:激化矛盾
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476章:踏上征途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858章:蜀郡來訊第127章:奸商第233章:杜如晦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022章:誘敵深入第012章:策劃第817章:轟開門戶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471章:思維盲點第100章:演技出衆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307章:君王氣度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051章:羅藝謀反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388章:彰顯榮耀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792章:匯兵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792章:匯兵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075章:突厥來犯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754章:神仙上山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737章:啓用虎弟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086章:順勢而下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051章:羅藝謀反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089章:絕響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379章:問策裴矩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465章:替罪羊第586章:雙龍會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716章:夜郎王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791章:河岸遇伏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024章:血戰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718章:走火入魔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009章:戰而後定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347章:喪家之犬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225章: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