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

(祝書友們中秋節快樂—闔家健康、幸福安康)

一夜後,天矇矇亮,甚至還有些昏暗,只見涿郡城門大開。

城郊官道上,一火騎兵正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奔馳,踏碎了一地霜雪,朝涿郡疾馳而去,這隊騎兵跟守衛不一樣,全身鎧甲,背後插着代表着軍情的令旗,橫刀掛在馬脖子上,整張臉被布帛包裹的嚴嚴實實,渾身只露一雙攝人心魄的血絲密佈的眼睛,殺氣凜凜,一看便知是百戰老兵!

城門口,守城兵士剛想將他們攔下,可那隊騎兵的速度實在太快,瞬間就衝到了他們面前,那名首當其衝的兵士頓時嚇臉色發白,可是想躲已經來不及了,正在他驚懼的閉目等死時,那排在最前面騎士一提繮繩,兩腿一夾馬腹,那狂奔烈馬便籲地一聲從那名兵士的頭頂躍過去,後邊騎士陣型分開,從他身邊穿過。

那名兵士愣了許久,覺得褲襠一涼,竟不知何時尿褲子了……

一隊殺氣騰騰騎兵在涿郡疾馳自然引起不小騷亂,驚動涿郡巡城司,在兼掌涿郡郡守魏徵急匆匆帶着兵馬趕來時,那一隊騎兵在臨朔宮前勒馬停下,撤下面巾,對魏徵道:

“大人,河東急報!請傳訊於殿下。”

難道李淵反了?

心頭狐疑的魏徵接過急報,匆匆入宮。

不一會兒,在宮城演武場將急報交給教小公主、衛鳳舞騎馬的楊侗。

楊侗拆開急報。

臉色不由一陣古怪。

魏徵問道:“殿下,可是那一位反了?”

楊侗將急報遞給了魏徵。

這是太原副留守秘密傳給恆山太守李景的消息,上面的內容實在令楊侗有些反應不過來:

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李世民,居然把如雷貫耳、鼎鼎大名的長孫皇后長孫無垢休掉了,然後李世民和獨孤氏嫡女獨孤明秀閃婚。

這消息對於楊侗來說,簡直比李淵造反還要震撼。

而且理由非常雷人。

無所出!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這個說法到了21世紀還根深蒂固,在注重傳承的大隋更悲慘萬萬倍。

這個時代科技並不大發達,很多事情都會歸功於女性,尤其是在不會生這點上,大多都將責任怪在女性身上。

只不過楊侗這或是另有原因。

如果說長孫皇后生不出孩子——

那史上李承乾、李泰、李治、長樂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陽城公主哪來的?

不過李世民現在確實沒有孩子,這依照古代律法來說,無所出是可以休妻的,李世民因長孫無垢無子而休妻再娶,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楊侗很快就高興了起來——

李世民以無所出的理由把長孫皇后休掉,

豈不是說長孫無垢的至親——長孫無忌、長孫順德、高士廉氣跑掉?

這也是說!

李世民又損失掉幾名大才。

心念及此,楊侗樂不可支。

他麾下的楊恭仁、楊師道、房玄齡、魏徵、孔穎達、李靖、秦瓊、羅士信、牛進達、蘇定方、薛萬述、薛萬淑、薛萬均、薛萬徹、薛萬備、尉遲恭,以及當御部侍郎的劉政會,個個都是李唐王朝的扛把子。

這其中,房玄齡、魏徵、李靖、秦瓊、尉遲恭、劉政會登上李世民版的凌煙閣,成就不必細表。

而楊恭仁、楊師道當過宰相。

蘇定方以花甲之齡滅三國,牛爆天。

羅士信悲催一點,英年早逝於洺州之戰,但若不是他當楔子,吸引了劉黑闥主力,爲李世民爭取到時間,結局是誰贏都不知道。

薛萬均、薛萬徹、牛進達能征善戰,都當到大將軍的位置,爲李唐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功。

稍次一點的薛萬述、薛萬淑、薛萬備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其中薛萬淑尤爲牛逼,當營州都督時出兵遼東,以破壞來消弱高句麗的國力,爲平定高句麗奠定了大勝的基礎,此外,他還兵不血刀的拿下了契丹、奚族、霫族、室韋等十幾個遼東部落,細說成就,完全不亞於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將軍。

現如今,這些扛把子級人物,都當起了自己的打手、幕僚……這叫什麼?

這叫奪氣運。

這些人是什麼?

是寶貝。

他們纔是傳國玉璽!

那件死物,可憐被扔在牀角邊!

自己全身上下都被小舞印了一遍,也沒見天下太平。

什麼神秘力量,都是鬼扯蛋。

楊侗這一細算下來,才發覺自己這一年多來竟然幹了那麼多事,搶了這麼多人才。

這些成就,並非是他楊侗有多牛逼,而是‘皇孫’這一重身份帶來的便利。

若不是僥倖穿越成楊侗,自己還不知在哪個旮旮角角爲生存而奔波呢。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

因爲他已經組建起了一個雄厚的根基。

而人才,各朝都從來就不曾缺少過!關鍵是有沒有一個發現他們的伯樂,並給予他們發揮的餘地。

就拿凌敬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大才,當上商部侍郎後,冀州商業繁榮、井然有序。

姜行本、宇文儒童也非常了不起,在基建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鄧暠、李景、韋雲起、皇甫無逸、裴仁基、楊善會、楊元弘、高雅賢、王琮、賈務本、王辯莫不是上馬治軍,下馬治政的賢才。

這些人不留下什麼大名,不是不行!而是缺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楊侗見多了、得多了歷史名人,他對長孫無忌、長孫順德、高士廉也沒多大興趣。

這三人,前兩者在李唐時期,是關隴權貴的領軍人物,後者是北齊王朝的後裔,個個以復興家族榮光爲使命…白給都不要。

長孫無忌更是一個坑貨,若不是他除掉了一系列勳臣和李家英明皇儲,哪輪到武則天上位。這陰貨沒見過有多大的成果,論起內鬥卻是一把好手,還是留給李家去用吧。

“殿下,那位怕是要反了……”

這時,看完了急報的魏徵迅速道。

“召大家議事!”

李淵的李家和獨孤家、竇氏在關隴權貴本就有着強大的號召力,這一次他們強強聯合,三家成了密不可分的利益聯盟,他們三家號令一出,關中權貴莫是不從!

都到這地步了,李淵不反纔有鬼了呢。

……

英武殿!

羣英匯萃!

楊侗把急報唸了一遍,並將自己的分析附上。

“李淵這雜碎終於反了!”

“好啊!”

“……”

一干武將眉開眼笑。

一干文臣一頭黑線,難道你們不知,李淵反的是誰嗎?反的是大隋,反的是高高在上的那位大隋少主啊。

楊侗聽得哈哈一笑。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其實也反隋的勢力,而且是正宗的反王。只不過,與別人不同的是他要反的是對象是楊家,而不是隋朝。

“李淵是關隴權貴聯合推出來的代言人,關中是他的大本營。在太原,李淵也是根基雄厚,他唯一的妹妹是五姓七宗之一——太原王氏家主王仁佑的妻子,而李建成的妻子又是王氏嫡女,故而,太原王氏也是李淵的支持者!太原郡是王氏傳統的勢力範圍,若是李淵造反,應者雲集。”

“而在河東道以南,則是絳郡聞喜裴氏的勢力範圍!”說到這兒,楊侗禁不住看了裴行儼一眼。

裴行儼嚇了一跳,起身道:“殿下,末將父子雖也是裴氏子弟,卻是旁支中的旁旁支!”

楊侗呵呵一笑:“不用緊張,我明白的!說起來,咱們都是冒牌貨、山寨貨、水貨、假貨…”

衆人大汗!

他們雖不知冒牌貨、山寨貨、水貨是什麼鬼,但假貨的意思卻是知道的。

“說我們楊家是弘農楊氏、你們父子是聞喜裴氏、李淵是隴西李氏,也是哄哄那些無知的蠢人罷了…事實上,咱們與這三大家沒半點關係!”

聽到楊侗如此坦率,一個個都滿頭巨汗!

事實確實是如此!

楊堅之父楊忠出身關東寒族,因宇文泰‘歸籍關中’之令而自附弘農華陰楊氏,李淵的祖父李虎自附隴西李氏,裴行儼的曾祖是北周驃騎大將軍裴伯鳳,他也自附於聞喜裴氏!

楊忠、李虎、裴伯鳳在北周權勢濤天,他們說自己是誰的後代就是誰的後代,那些正宗根本不敢反對。

但這種牽強附會、欲蓋彌彰的找祖宗之舉,在豪門之中卻是人盡皆知,只不過誰都不敢提而已。可見,給自己找祖宗之事古之即有,並非是棒子國所獨創。

“多謝殿下理解!”裴行儼長長的鬆了口氣,管他呢,只要不被划進聞喜裴氏就好!

楊侗笑道:“絳郡聞喜裴氏雖不在五姓七宗之中,但亦是從周朝傳承至今的名門望族,比五姓七宗還要源遠流長,裴氏在我大隋一門兩相(裴矩、裴蘊),影響力遠遠超過五姓七宗,便是五姓七宗也以之爲首!如果說河東道北部是太原王氏的傳統勢力,那麼,南部則是裴氏的。”

“世家只對家族忠心,不在意朝代更迭,每當亂世到來之時,世家都會多頭下注,一部分人才繼續效力當時的王朝,一部分人才則分散於各大勢力之中,最後不管誰贏誰輸,世家的利益都不受損失,這便是世家門閥得以世代傳承的秘訣!所以,我說世家靠不忠傳承,並沒冤枉人。”

“雖說燕王兄是裴氏的女婿,但裴氏中的裴寂卻是李淵的閨中密友。”

閨中密友?

衆人“……”

“在河東道爲官的裴氏子弟多不勝多,調動頻繁,可見,這些人都是以裴寂爲首的人,一旦李淵謀反,他們就會開城迎接。這北有王氏參與起事,南有裴氏接應……後果如何,不問可知。”

這是楊侗利用自己的小聰明,結合歷史,分析出的結論!

可在衆人聽來,卻十分震驚。

經過楊侗這麼一分析,大家發現李淵一旦起事的話,基本上不用打什麼像樣的大仗,就能迅速拿下整個河東道!然後在關隴權貴的接應下,隨隨便便、輕輕鬆鬆就能再下關中大地。

楊恭仁沉聲道:“殿下所言極是!但我們既然知道了,自然不能讓李淵如此輕鬆。”

楊侗點頭道:“沒錯,必須給他加幾道障礙!王威、高君雅是第一道,代王弟是一道,而我們也是一道。”

“殿下決定怎麼做?”

“皇祖父任命我爲玄機上將軍,兼掌河東道(幷州)兵事,這個權利若不利用就作廢了。而再過幾天,就是李世民的新婚之日,我決定當一回惡客,並以平定劉武周爲名,奪下李淵散佈在各地的精銳之師,來他一個釜底抽薪。”

衆人聽到此話,一個個眼睛大亮,這一招實在太狠了。

“那咱們先打誰?李淵,還是劉武周?”尉遲恭搖頭晃腦的問道。

“劉武周!”

楊侗、楊恭仁、房玄齡、楊師道、魏徵、李靖不約而同的說出了同一個名字。

第288章:輪迴報應第282章:凌雲商隊第561章:分而食之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339章:奪其民第118章:整頓官制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342章:殿下憐花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511章:一頭霧水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453章:李淵決策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790章:皇后驚夢第121章:瘋子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865章:除夕夜話第116章:全力西進第769章:奪旗斬將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086章:順勢而下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260章: 算計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177章:禽奔獸遁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724章:禁‘武’令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527章:論戰第718章:走火入魔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406章:大隋暴徒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416章:滾出大隋第021章:耗不起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423章:一年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110章:死亡之旅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309章:一鳴驚人第009章:戰而後定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353章:皇甫無逸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60章:戰前勞軍第825章:張網以待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724章:禁‘武’令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454章:發動攻擊第039章:天賜猛將第300章:棋子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307章:君王氣度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663章:逃出生天第309章:一鳴驚人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071章:討媳婦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854章:創造機會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021章:耗不起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670章:捷報頻傳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65章:替罪羊
第288章:輪迴報應第282章:凌雲商隊第561章:分而食之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339章:奪其民第118章:整頓官制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342章:殿下憐花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511章:一頭霧水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453章:李淵決策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790章:皇后驚夢第121章:瘋子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865章:除夕夜話第116章:全力西進第769章:奪旗斬將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086章:順勢而下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260章: 算計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177章:禽奔獸遁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724章:禁‘武’令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527章:論戰第718章:走火入魔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406章:大隋暴徒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416章:滾出大隋第021章:耗不起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423章:一年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110章:死亡之旅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309章:一鳴驚人第009章:戰而後定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353章:皇甫無逸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60章:戰前勞軍第825章:張網以待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724章:禁‘武’令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454章:發動攻擊第039章:天賜猛將第300章:棋子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307章:君王氣度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663章:逃出生天第309章:一鳴驚人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071章:討媳婦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854章:創造機會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021章:耗不起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670章:捷報頻傳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65章: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