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但朕沒辦法

吐蕃七萬精騎在祿東讚的督促威脅、利誘下,全軍冒雪向西行進發,但爲了保持人馬的作戰力,行軍速度也不敢太快,經過三天行軍,漸漸逼近了多瑪谷,即將達到瑪隆錯根湖的時候,有殘兵來報,才知道有一支足有數千人的隋軍出現在瑪隆錯根湖畔附近。

祿東贊聞訊,大吃一驚。

他知道瑪隆錯根湖畔防禦薄弱,一旦隋軍以小搏大,進攻大營,極可能造成慘重的損失。

祿東贊也顧不上全軍上下的怨言,立刻率領大軍疾速趕往瑪隆錯根湖。

當他們趕到大營,入眼處滿目狼藉,只見大火燒燬了整個大營,很多營帳還在冒着淡淡青煙,滿地都是燒得焦黑的人畜屍體,僥倖逃過一劫的老弱婦孺哭着收拾剩餘物品,聽到大軍回來,紛紛跑出來痛哭訴說着隋軍的殘暴。

祿東贊被眼前慘烈的情形刺激得差點暈厥過去,這時,留守大營的一名萬夫長趕來跪地請罪,他伏身泣道:“將軍,隋軍十分殘暴,這裡的五萬多名老人婦孺被殺死、燒死約有萬餘人,士兵也被殺了大半。”

達贊乾布牙齒咬得咯咯直響:“羊羣和戰馬怎樣?”

這也是祿東贊最關心的問題。

牛羊是他們的糧食,重要性自不必言表;在這裡放養的戰馬也十分關鍵。

因爲騎兵不但長途奔馳、近距衝刺,還要在刀兵火海礫地來回衝殺。馬蹄的角質皮遇到這種情況最容易脫落,一旦脫落,戰馬將不能再戰。

隋軍還沒有馬蹄鐵的時候,一場大戰下來,戰馬就廢了至少七成,據統計,因馬蹄受損無法再上戰場的又佔多數,中原王朝不像遊牧民族,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戰馬補充,戰馬若是出現損傷只能更換,第二匹、第三匹……要是也傷了,只能騎着傷馬上陣,這對人對馬都是要大的危害,有了馬蹄鐵後,佔據兩大馬源的隋軍將士可免去此苦,也不用爲此事發愁。

但是對於沒有馬蹄鐵的異族來說,雖說戰馬充足,可戰前也要考慮到這些損耗,一般行軍之時,會多帶一匹戰馬備用;所以瑪隆錯根湖,不單是糧食重地,還是他們備用戰馬放養地。

要是失去了這些備用戰馬,將士們本身的戰馬又受損,吐一名將士戰力至少減少一半。也因此,達贊乾布才這般着急。

“隋軍兵分兩路,一支殺人,一支殺入牲口圈;戰後我讓人收攏清點了一下,目前只剩十幾萬只活羊,戰馬不到萬匹。。”萬夫長說道。

“我們把大營託付於你,你守不住不說,竟然還有臉活下來。給我去死吧。”達贊乾布恨恨地一刀將萬夫長梟首,朝着祿東贊問道:“葛爾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

祿東贊看了一下天色,狠狠地的說道:“在此駐軍一晚,明天率領大軍殺向隋軍大營,一舉攻下多瑪谷。”

“這!”達贊乾布不禁有些猶豫起來,道:“葛爾將軍,我們現在只有十多萬只羊,軍糧恐怕不夠了。。”

“正因我們陷入糧食不足的危機,所以要全力一戰,就算打不進河源,也要把隋軍轟回多瑪北谷,從而實現打通糧道、力保吐蕃大地不受戰火荼毒的目的。”祿東贊毅然說道。

“好,打就打……”達贊乾布雖然魯莽,但也不是傻子,心知祿東讚的決定是目前最正確的做法。

因爲這裡雖已成爲吐蕃地盤,可週邊所有百姓都被遷走了,糧食顆粒不留,從吐蕃國境北上的隘口多瑪又處於隋軍的掌控之中,他們這支大軍將得不到糧食補給,只能坐吃山空,而且七萬大軍每天消耗驚人,原本放在這裡的一百多萬頭牛羊,只剩下十多萬,按照這個數量,最多半個月,他們就會糧食斷絕,到那時只能殺馬度日,可失去了戰馬的吐蕃軍,還有什麼優勢可言?

當然,還可以退回積石關和朗日贊普匯合,讓吐谷渾負責全軍吃食。但是多瑪已經失守,要是大軍灰溜溜退回,無後顧之憂的多瑪隋軍就能輕鬆自在的殺入吐蕃國境,烽火連天消息要是傳到積石關,心憂家鄉的全軍將士不戰而潰。

“大王,葛爾將軍。”便在這時,一名士兵策馬奔來,大聲道:“農·準保、哲蚌·那生、巴·點澤布三位將軍率軍求見。”

“他們不是在邏些嗎?怎麼來了?”祿東贊眉頭一皺,心中甚至是驚奇,稍一思忖,命令道:“速速有請。”

不一會兒,三名精悍的中年男人策馬行走,遠遠行禮道:“末將參見王子、葛爾將軍。”

“三位將軍怎麼來了?”祿東贊笑着還禮道:

農·準保、哲蚌·那生、巴·點澤布都是蘇毗人,在朗日贊普打敗蘇毗的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因而受到朗日贊普的重用,但這些人的崛起,分走了葛爾、薩、蒙等吐蕃舊貴族的一部分權利,令他們大爲不滿。

祿東贊雖然受到朗日贊普信重,本人也深明大義,可在這之前,他是葛爾家族的繼承人,對於蘇毗系同樣心有嫌隙和不快;關鍵是葛爾家族世世代代效忠吐蕃贊普,以忠義聞言於吐蕃四塞,這也是祿東贊引以爲豪的所在,十分瞧不起這些因利出賣舊主的蘇毗人。但祿東贊畢竟是一個識大體的人,不會在這關鍵時刻表現出蔑視。

“葛爾將軍也清楚多瑪谷是我吐蕃的東大門,失守的後果實在太嚴重了,我等聽聞此訊,便帶本部兵力援助。”一個赤紅臉膛、身材魁偉的男子說道。

此人名爲農·準保,正是他當初在達巴夏如山側設哨瞭望,放吐蕃軍入境,失去險關要塞的蘇毗國才被朗日贊普滅得那麼快。

“多謝三位將軍助戰。”

祿東贊面相粗獷,但心思細膩,他見三人身上有不太明顯的烏黑乾涸血跡,目光一凝,又問道:“三位將軍遇到隋軍了?”

“是也不是。”不待祿東贊詢問,農·準保便說道:“說是,是因爲我們與隋軍交戰了;說不是,是我們主動發起進攻。”

“哦?”祿東贊關心的問道:“戰況如何?”

農·準保道:“隋軍駐軍於泥石山下,我們利用地形,在夜間掘了山上湖堤,滾滾地泥石洪流把隋軍大營給淹成平地。”

“哈哈……難怪河水渾濁,原來是三位將軍把隋營淹埋了,隋軍應該全軍覆沒了吧?這真是大喜事啊!我們要好好慶祝一番。”達贊乾布喜色難掩的說道。

祿東贊不作一辭,他知道必在下文。

果然!

“讓大王子失望了。”只見農·準保嘆息一聲,繼續說道:“人爲的泥石洪流速度極慢,當山體脫落之時,有所察覺的隋軍便開始撤出大營,他們訓練有素,穩而不亂,很快就撤到了河對岸,我們的伏兵奮勇攔截,發生了慘烈的交戰,只是隋軍異常兇悍,我們被殺敗了,蔡邦·納森兄弟也不幸戰死。”

“隋軍全身而退了麼?”蔡邦·納森和蘇毗軍的死活,祿東贊不在意,他關心的是隋軍的情況,着急的詢問道:“我的意思是說,有沒有被泥石洪流埋掉一部分?”

“夜色濃重,又有大風雪,我們也不知隋軍具體有多麼損失,但是他們被我們堵在了河中很久,泥石洪流從背後滾滾而下,他們的損失肯定不小,……”農·準保稍微回顧了下,又說道:“還有,他們的物資和軍械全部被埋了。”

“哈哈…隋軍兵力本就比我們少,唯一的憑恃便是精良的武器裝備,失去了這些器械;隋軍已不足懼。…”達贊乾布哈哈大笑道:“諸位將軍立此大功,我一定要爲你們請功。”

“王子言之極是。”祿東贊也露出興奮的笑容,正如達贊乾布所言,失去了堅營和精良裝備之後,勝利的天平已經偏向了吐蕃,他對明天的戰爭充滿了信心。

“多謝王子。”農·準保、哲蚌·那生、巴·點澤布感激道。

農·準保望着滿目殘骸,牙齒咬得咯咯直響,又說道:“可惜我們晚來了一步。”

“這裡的損失,我們明天就會從隋軍身上討還回來。諸位將軍今晚好生休息,我們明天全軍出擊,務必讓隋軍血債血償”祿東贊一揮手,語若寒冰的說道。

農·準保問道:“葛爾將軍打算明天和隋軍決戰?”

“正是。”祿東贊異常興奮的說道:“高原氣候變化無常,一天不同時段、冷暖不同,十二個時辰內,呈現出春夏秋冬四季之相。隋軍之所以在炎炎盛夏登上高原,就是想避開冬天的暴風雪,企圖在冬天到來之前一戰定吐蕃,然後迅速退回去。在時間上,他們拖不起。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卻遇到了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如今諸位將軍又成功決湖埋了他們的大營,各種避寒物資損失殆盡,若我所料不差,隋軍已經出現凍死凍傷的現象,這讓畏寒的隋軍士氣大跌,所處環境雪上加霜。”

“隋軍士兵士氣萎靡、飢寒交迫,除了固守待援,等待物資和援軍,別無他途;他們現在最怕的就是決戰;爲了延遲我軍速度,將決戰日期拖到援軍抵達,所以無所不其極,在我行軍路上破壞。但不管如何也改變不了他們兵微將寡、器械不全、飢寒交迫的困境。”

“葛爾將軍將隋軍的處境說得如此透徹,不愧是我吐蕃智者。”農·準保佩服道。

祿東贊也是難抑得意之情,嘴上卻十分謙虛的說道:“不過是上蒼庇佑,又有諸位將軍創下制勝良機而己,智者之譽愧不敢當。明天一役,還請三位將軍竭盡全力,殺出我吐蕃雄風。”

農·準保、哲蚌·那生、巴·點澤布對視一眼,齊齊衝着祿東贊行了一禮,齊聲道:“只須葛爾將軍一聲令下,我等一定竭盡全力。”

“我料屠戮瑪隆錯根湖牧人的隋軍今晚會前來襲擊大營,拖延我軍行程、拖累我軍將士。農將軍驍勇善戰,極擅防守之道,我給你一萬精兵,負責大營今晚防禦。”三將的表態令祿東贊十分滿意,當即說道:

“末將遵命。”農·準保神情興奮,轟然應命。

“隋人狡猾如狼,要是他們晚上前來偷襲騷擾,農將軍只須將之趕跑即可,不得擅自追擊,免得上了他們的當。”祿東贊又叮囑道:“縱有天大火氣,也要朝敵軍主力來發。”

“末將明白。”

“哲蚌將軍、巴將軍。”旋即,祿東贊又向哲蚌·那生、巴·點澤布二將說道,“你二人各自接管一萬精兵,明天爲我軍前鋒。”

“末將遵命。”吐蕃崇尚武力、尊敬勇士,唾棄懦夫,前鋒重任不但沒有令哲蚌·那生、巴·點澤布害怕,反而異常興奮。

在他二人看來,祿東讚的安排就是給他們撿功勞的。

事實上,祿東贊也的確存了給二將送功勞的心思,蘇毗系並非是鐵板一板,內部也有不少矛盾,成爲吐蕃貴族以後,也有高下之別。

哲蚌·那生、巴·點澤布所在的家族,地位就遠不如農、娘、韋、蔡邦四大家族,很想成爲吐蕃頂級貴族,享受萬衆子民膜拜。

祿東贊見到三人同時到來的時候,就生出了將二將引爲葛爾家族外援的念頭,所以,先把不會爲葛爾家族效力農·準保的安排守營,而將容易立下大功的前鋒之職交給了哲蚌·那生和巴·點澤布,只要兩人立下大功,自然對自己心存感激,爲以後的收復打下友好的基礎。

。。。。。。。。。。。

與此同時。

在距離瑪隆錯根湖只有五十里之遙的隋軍新大營,楊侗也在和衆將商議軍情,忽有士兵飛奔來報,行禮道:“聖上,王將軍派出一名斥侯前來報信。”

“怎麼不發鷹信?”楊沁芳不解的問道。

“應該是遇到了大事,鷹信說不清楚。”楊侗迴應了一聲,向傳令兵道:“讓斥侯進來。”

“喏。”傳令兵匆匆離開,不久,便將一名風塵僕僕的斥侯帶進中軍大帳。

斥侯行禮道:“啓稟聖上,卑職奉王將軍之令,前來給聖上報喜。”

“終於來了麼?”王雄誕在泥石洪流發生之前,已經奉命離開大營,前去騷擾祿東讚的軍隊,至今已過兩天時間,但彷彿與自己失去了聯繫一般,乍聞‘報喜’二字,楊侗亦是充滿了期待,笑道:“朕有點迫不及待了,快快說來聽。”

“回聖上,我們無意中闖到吐蕃大軍的後勤重地瑪隆錯根湖,那有百萬多頭牛羊、戰馬!我們已經成功的將之燒燬,令他們損失慘重。王將軍率領我軍將士全身而退……”斥侯將他們發現吐蕃補給隊和夜襲瑪隆錯根湖大營的經過,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

當斥侯說到王雄誕無意從運糧隊猜到北方有大魚之時,衆將莫不感慨的看了楊侗一眼,覺得他太會用人了。

尤其是陰明月對楊侗佩服得責任制,她本來要取代王雄誕去搞破壞的,可楊侗認爲王雄誕比她更加合適,原因則是王雄誕是個成功的盜賊,比正統將軍熟悉各種非常規作戰方式,如今看來,王雄誕的的確確比她合適。

斥侯表述完畢,楊侗讓他退下休息,對衆將說道:“祿東贊已至五十里外的瑪隆錯根湖,以騎兵的行程,明天就會抵達多瑪,戰爭一觸即發。諸位可有不同看法和意見?”

“聖上,微臣認爲是好事。”杜如晦笑着說道。

“爲什麼是好事?”衛鳳舞不解的問道:“吐蕃集中兵力來戰,不但加大我軍壓力、加大破敵難度,而且就算我軍取得重大勝利,自身的傷亡也會成倍增加。是否可以避實就虛,採取奔襲千里、分而蠶食的戰術?”

她主持過軍中葬禮,對那場面記憶深刻,聽說吐蕃軍大舉來犯,擔憂隋軍再次出現重大傷亡。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這場戰爭將會變得十分艱難、慘烈,能不能儘量避開。

衛鳳舞的話使大帳一片寂靜,就算杜如晦也需要給她一個面子,尊重她的意見。

良久,楊侗緩緩的說道:“皇后的心情朕能理解,朕也不想打這種硬仗,甚至吐蕃上下若能臣服、任憑我們的安置,朕也願意大隋多些人口。但很多事情不能光看眼前,就像啓民可汗時的東/突厥,文帝好心把他們安置在陰山南部生活,當我大隋保持強大實力的時候,他們還能安分守己,可大隋稍微出現弱勢,始畢便蠢蠢欲動,後來直接發動了雁門之亂、介入中原之爭。吐蕃同樣如此,要是我們不能在這場大戰中,將他們的有生之力殲滅,他們將如突厥一般,因爲畏懼大隋之鼎盛兵鋒,縮在高原上裝孫子,但是當他們恢復過來,誰能保證他們依然安分守己?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出兵河源、出兵河西、出兵西域?”

“我們現在強,不代表以後永葆鼎盛,爲了後世子孫少去一個強敵、爲了讓後世子孫不怪我們這些先祖目光短淺。我們必須趁潛在強敵發展成禍害之前,一勞永逸的將其殲滅於萌芽狀態。所以不管是對付突厥、高句麗還是吐蕃,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抵抗之力消滅乾淨,然後將之拆分成一個個小國、小部落。就像西域諸國那樣世世代代弱小、世世代代受我大隋雄師威懾、統治。”

楊侗的話在大帳內迴盪,重重叩擊每個人的內心,“眼下祿東讚的兵力雖多,但不代表他可以給我們造成重大傷亡。而且就算代價巨大,但子孫世代的平安喜樂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

“聖上爲大隋而戰、爲後世子孫而戰,臣妾卻發出不當之言。”衛鳳舞苦笑一聲,“是臣妾想得太簡單了!”

“聖上、皇后,容微臣說兩句。”這時,杜如晦打圓場道:“聖上只顧講道理,卻忽略了此戰的重大意義。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場大戰,就不會有什麼異義了。”

“另一角度是什麼?請杜尚書明示。”衛鳳舞知道杜如晦是要對自己說的。

“大隋利益是大隋所有人的整體利益,我大隋要在西北立足,一是靠聖上和大隋對西域各國的信譽,二是所向披靡大隋雄師將士。朗日贊普插手我大隋的內部之下,派兵幫助僞唐那一刻,吐蕃就是我大隋的敵人了,如果我大隋輕飄飄的放過吐蕃,一來讓大隋上下寒心,二來會助長四塞異族的囂張氣焰,若不滅其軍、裂其國,改天就會有第二、第三、第四吐蕃向我大隋揮舞屠刀,要是四塞起刀兵,我軍折損兵力將會此戰千倍、萬倍,連年在四塞征戰,也會導致宇內空虛、國力大損,吐蕃冒出頭來,正好可以讓我們殺雞儆猴。”杜如晦說道。

衛鳳舞點了點頭,“我明白杜尚書的意思了,對我們而言,此戰不僅是大隋和吐蕃之戰,還關係到整個大隋邊境的安寧,以及大隋在天下間的威嚴。陳湯上書漢元帝‘明犯大漢者,雖遠必誅’,改爲‘明犯大隋者,雖遠必誅’亦然。”

“不錯。”楊侗點頭道:“此戰的意義已經超出了戰爭的本身,影響深遠。從戰爭本身而言,祿東贊這七萬大軍若亡,吐蕃將無與大隋爲敵之力,我軍只須一支偏師即可令吐蕃腹地烽火連天、疲於應命。”

說到這裡,楊侗又對衆人說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講究的是弱肉強食、實力至上、強者爲尊,要怪就怪他們錯誤的生活在大隋王朝身邊,要怪就怪他們比大隋王朝弱小。朕也不想大開殺戒,但朕沒辦法,我大隋雄師的實力不允許朕仁慈。”

“朕也不想大開殺戒,但朕沒辦法,我大隋雄師的實力不允許朕仁慈。”衆人眼睛一亮,越品味越覺得這句話豪氣沖天。

“都去準備吧。要是祿東贊明天敢來,就讓吐蕃蠻子嘗一嘗蜂弩的厲害!”楊侗冷然道。

“末將遵命。”

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747章:見龍卸甲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761章:皇后大氣第021章:耗不起第382章:放寬限制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373章:鋼鐵城牆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399章:舊情難忘第115章:和談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330章:驚心動魄第809章:絕望反擊第435章:秀才遇到兵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346章:夜襲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77章:路在何方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865章:除夕夜話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328章:老程搗亂第309章:一鳴驚人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993章:斬將奪軍第037章:七夕節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213章:柔然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349章:發威第335章:攻略西域第030章:孤臣第522章:決定第549章:恩威並施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637章:瓦解內部第227章:污點大儒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109章:再下一城第214章:說客第405章:武士爭鋒第034章:三館一閣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484章:緊急行動第005章:輸不起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485章:奇人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735章:戰後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121章:瘋子第132章:怒殺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545章:廷議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588章:吐蕃野望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882章:隔牆有耳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472章:南陽之變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095章:英雄輓歌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65章:火龍蔓延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233章:杜如晦第105章:坦白第281章:奇恥大辱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
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747章:見龍卸甲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761章:皇后大氣第021章:耗不起第382章:放寬限制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373章:鋼鐵城牆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399章:舊情難忘第115章:和談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330章:驚心動魄第809章:絕望反擊第435章:秀才遇到兵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346章:夜襲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77章:路在何方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865章:除夕夜話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328章:老程搗亂第309章:一鳴驚人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993章:斬將奪軍第037章:七夕節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213章:柔然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349章:發威第335章:攻略西域第030章:孤臣第522章:決定第549章:恩威並施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637章:瓦解內部第227章:污點大儒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109章:再下一城第214章:說客第405章:武士爭鋒第034章:三館一閣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484章:緊急行動第005章:輸不起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485章:奇人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735章:戰後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121章:瘋子第132章:怒殺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545章:廷議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588章:吐蕃野望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882章:隔牆有耳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472章:南陽之變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095章:英雄輓歌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65章:火龍蔓延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233章:杜如晦第105章:坦白第281章:奇恥大辱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