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路在何方

西平郡只有化隆、湟水兩個縣,化隆縣位於黃河北岸,縣城周長約三十里,佔地面積雖大,但縣城人口卻只有兩萬餘人了,這也是自薛舉起兵以後帶來的嚴重後果,河湟地區被戰爭蹂躪,十室九空,社會凋敝,大量人口逃往關中和雍北。

由於大災來襲,黃河幾近斷流,這給唐軍的強攻給予了便利,有了樑洛仁的萬多名援軍,渾不知樑師都逃跑了的樑軍士氣大振!

“咚!咚!咚!。

進攻鼓聲在城外敲響,發了幾輪巨石的唐軍攜帶攻城梯向化隆城潮水般涌來,箭矢在空中織成箭網,分不清城頭和城下,喊殺聲此起彼伏,唐軍頂着盾牌,瘋狂地攻城梯攀爬。

城頭上死屍遍地,近兩萬名樑軍依舊在拼死抵抗,經過三天的血腥戰鬥,他們已經漸漸摸到了一點對付唐軍的門道。

唐軍輪番進攻,保持體力,樑軍也輪番防禦,以保持體力;唐軍投入兩萬軍隊進攻,他們就投入一萬軍隊防禦。唐軍的箭雨使他們無法靠近城牆反擊,他們就離開張弓向下拋射,而且唐軍人數雖多,但除了攻城梯和那些準頭不足的投石機,拿不出其他攻城器械,而對攻城梯,樑軍也找到破解辦法……

“轟!”地一聲巨響,一架巨大攻城梯搭上城頭,粗大的鐵鉤鉤住城牆,數百唐軍瘋狂地向上攀爬。

樑軍舉起木頭和石頭向下砸去,唐軍慘叫着跟着木頭和巨石一起翻滾下去。

兩名身材魁梧的樑軍掄起大錘對着攻城梯兩邊猛砸,隨着攻城梯變寬,上面梯檔的楔子從梯架中脫落,這樣便使得攻城梯少了幾級而無法登城,在樑軍猛烈的反擊下,唐軍紛紛從城梯上滾落。

但唐軍很快就想出了對策,他們用生鐵將梯子橫檔固定,使樑軍的錘砸辦法沒效果,但樑軍又搞出了大叉子,他們砸斷攻城梯上的鐵鉤以後,幾十人合力用大叉子向外猛推梯子,梯子脫離了城頭便向外翻倒了下去。

雙方的攻防戰,在不停用各種攻城手段和各種反制中進行。

唐軍大營前,李世民在數百名將領的簇擁下遠遠觀戰,眼中閃爍着難以抑制的怒火,原本一天便可以攻破的化隆城,竟然又來了援軍,如果攻不下化隆城,對他而言那就是慘敗。因爲隋軍已經有所異動,在弘化郡集結。雖然還沒有進攻關中,但他知道這不過是暴雨來臨前的節奏罷了,若是他無法短時間內攻克化隆,進行極有可能在他將勝之際調軍還朝,坐鎮關中。

對於朝中文武大臣來說,西平郡微不足道,爲了一個關中,不說一個西平郡,連大震關外的河西數郡也可以放棄,他們根本不知道河西這個馬源對李唐所起到的價值,亦或者說是,他們根本不在乎、不在意,因爲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護,那些關隴貴族就滿意了!至於李唐的利益和死活,他們一點都不在意。

“樑師都居然將最後的本錢都押上來了。”遠遠看着指揮樑軍作戰的樑洛仁,李世民身邊的劉弘基緩緩的說道。

“樑師都不過是臨死前的反撲罷了!”在李世民身後的是一個薑黃膚色。身形高瘦,手足頎長,長着四方臉的年輕漢子。

“何以見得?”李世民問了一句。

此人名叫侯君集,是李世民非常器重的人才之一,從收下他開始,就看中了他那驚人的軍事天賦。一直帶在身旁培養。侯君集也沒辜負李世民器重,各項本事都有了大幅上升,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了得人物。文可成爲李世民謀士團中的一員,武能領兵打仗、能衝鋒陷陣。

侯君集道:“樑師都兵不滿四五萬,地不過西平一郡,自從薛氏兄弟逃西海,他已經成了一支供給不足的孤軍,他除了決死反擊,再也沒有第二條路可選。”

劉弘其皺眉道:“那樑師都之前不投入大軍?”

“很簡單!”侯君集信心十足道:“樑師都或是知道楊侗勝利歸來的消息,認爲隋軍會對我大唐發動攻擊,所以,他索性投入重兵與我對決於此,只要堅守到隋軍犯我大唐,他就贏了。”

李世民默然點頭,這也是他之所想,至於樑師都如何知道楊侗獲勝並不重要,因爲他一直懷疑暗中資助樑師都,之前也是這麼支持薛舉與李唐作戰的,借敵人的敵人消耗敵人的力量,不只是李唐會玩。

侯君集又說道:“不過這也給我們全殲的機會。”

“哦?怎麼全殲?”李世民饒有興致的問道。

“用投石車沒日沒夜的轟擊,轟得他們士氣渙散,軍無鬥志。”

“如果有大量的投石車,需要用人命去填嗎?”李世民無語的看着侯君集,搖搖頭,在李世民的印象中,侯君集應該成爲開疆擴土的一方統帥。但侯君集的進步卻有點不盡如人意。

還是太嫩了一點,還需要強加磨礪。

……

在血腥的攻防戰中,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夜晚到來之際,樑洛仁、李正寶、趙飛揚、牛童等將聚在縣衙中議事。

大家看着坐在首位上的樑洛仁,都沒有說話,氣氛有些壓抑。將士得到他們的鼓勵才英勇血戰、奮不顧身。而卻沒有人能夠鼓勵他們,湟水城只剩下幾千名士兵可堪一戰,再也沒有人了,甚至連援軍都沒有,樑師都創建的樑國斷無獲勝希望。在李唐大軍沒日沒夜的攻擊之下,讓明知必死的所有人都有猶豫了。

樑洛仁面色黯淡地嘆了口氣,一字一頓道:“在我引軍來臨前,大王已經做好投奔的準備!”

“什麼?”

衆人頓時渾身一顫,人人面無血色,腦袋一陣眩暈,他們在這時打生打死的,自己效忠的對象居然逃了?

沉默半晌,李正寶霍然道:“大將軍,我們敗了,不能再打了!那李世民兵多將廣,帶兵又如此厲害,我們根本不是對手。再打下去,兄弟們全沒了。”

樑洛仁苦笑一聲,道:“大王逃到琵琶峽,被隋軍打了一個伏擊,五千大軍全部投降,大王被誅殺。”

衆人聞言,一陣默然,雖說樑師都棄軍逃跑之舉非常可恥,但他對衆將其實是不錯的,聽到他死於隋軍之手,盡皆流露出了絲絲傷感。

“我也不想打了。都到了這個內憂外患的地步,打下去就是死路一條。我們降隋還是降唐,需要統一看法。”樑洛仁看着衆人,問道。

“降隋吧!”

李正寶站起來說道:“李唐與我們交戰這麼久,早已結下了仇怨,我們降唐即便不死,恐怕也沒有立功的機會;而且隋朝再次一統是大勢所趨,李唐也不會存在太久了,與其當寄人籬下、搖尾乞憐的三姓家奴,倒不如獻城降了隋朝。隋朝唯纔是用,我們完全可以借隋唐大戰,用忠誠和實力洗清罪名,建功立業。”

“我附議!”

“我附議!”

衆將紛紛表態。

“看來大家意見統一了。”樑洛仁緩緩點頭,然後向外面吩咐道:“有請劉先生。”

不一會兒,一名文質彬彬的書生走了進來,向衆人行禮道:“大隋武威郡長史劉旻見過諸位將軍。”

衆將均是一愣,似乎沒想到樑洛仁早與隋朝有了聯繫一般。

樑洛仁明白大家的想法,苦笑道:“昨天劉長史便與我取得了聯繫。之所以隱瞞到現在,本是希望大家爲大王拖延一點時間,畢竟,大王生前待我等不錯!可誰想……”

衆將聞言均是一嘆。

劉旻笑道:“諸位將軍,今日之後,大家便是一家人,只要諸位以後立下戰功,出將入相也不在話下。”

“劉長史,恕我直言。”看了劉旻一眼,李正寶站起來說道:“秦王殿下對異族大開殺戒,最是痛恨漢奸,而我我們曾與突厥爲禍雍州過!秦王殿下願意原諒我們麼?”

其他衆人也看向劉旻,這也是大家之所擔心,所以,這種生家性命之事必須先說個清楚。

“樑師都已經死了,過往之後已經不重要了!”劉旻見衆人神色一緩,嘴角一揚,笑着說道:“諸位當知平涼郡守王伏寶吧?”

“知道!”衆將點頭

“大家不知道的是,王將軍曾是竇建德手下第一號大將,被秦瓊將軍在大戰中生擒,他歸降大隋以後,因功提升爲郡守。”

“我等願意將功折罪。”

諸將聞言,不禁大喜。

“諸位可以放心,大隋唯纔是用,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諸位將軍不用擔心沒有立功的機會。”

“在下此次前來,除了讓大家歸附之外!還給大家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希望大家盡心盡力,把李世民的大軍拖在化隆城!”劉旻看向衆人道:“諸位將軍若無異議,就請各位回去,繼續以樑軍之名,發動將士守城,只要拖住半個月,那便是大功一件。大家也不用擔心,我軍會予以大力支援的。”

“我等遵命!”衆將心知大隋是要向李唐用兵,躬身答應之後,精神煥發的離去

直到衆人離開,樑洛仁苦笑道:“劉長史,罪將此番不負所托,希望能夠遵守諾言。”

“樑將軍放心!李都督必定會上報殿下,爲將軍求情。”劉旻微笑道。

“但願吧。”樑洛仁想到那霸道的英武親王,苦笑着搖了搖頭道。

“殿下最重軍功,且樑師都這個惡首已經伏誅,不會牽連到將軍的。大可不必擔心。”劉旻道:“化隆城還需將軍堅守,只要完全任務,那便是首功。將軍也去準備吧!守城器械不用擔心,段將軍會從後方秘密運來。”

“喏。”樑洛仁點點頭,跟着劉旻向外走去。

第960章:與虎謀皮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394章:兄弟隔閡第586章:雙龍會第736章:龍兄虎弟第420章:多叫叫,就會習慣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882章:隔牆有耳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130章:南隋之爭第688章:逆轉契機第008章:戰機第234章:草原之狐第562章:揚塵禦敵第100章:演技出衆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228章:無垢發怒第538章:車同軌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117章:喜訊傳來第010章:不升反降第024章:血戰第004章:贏了第023章:戰事僵持第813章:自掘墳墓第068章:長孫無忌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798章:友邦助戰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115章:和談第378章:裴矩思退第974章:父子之爭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132章:怒殺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905章:重大突破第012章:策劃第451章:蕭女月仙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305章:仗勢逼人第083章:義成?義成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089章:絕響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210章:困境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191章:杜先生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220章:論勢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423章:一年第013章:衛鳳舞第395章:‘逗牛’戰術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008章:戰機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026章:戰後清算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512章:蛇與農夫第374章:安息吧你第422章:滅門慘案第459章:梟雄之死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349章:發威第192章:武州商行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063章:皇姑來了第915章:沒落(求票)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
第960章:與虎謀皮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394章:兄弟隔閡第586章:雙龍會第736章:龍兄虎弟第420章:多叫叫,就會習慣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882章:隔牆有耳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130章:南隋之爭第688章:逆轉契機第008章:戰機第234章:草原之狐第562章:揚塵禦敵第100章:演技出衆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228章:無垢發怒第538章:車同軌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117章:喜訊傳來第010章:不升反降第024章:血戰第004章:贏了第023章:戰事僵持第813章:自掘墳墓第068章:長孫無忌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798章:友邦助戰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115章:和談第378章:裴矩思退第974章:父子之爭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132章:怒殺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905章:重大突破第012章:策劃第451章:蕭女月仙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305章:仗勢逼人第083章:義成?義成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089章:絕響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210章:困境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191章:杜先生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220章:論勢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423章:一年第013章:衛鳳舞第395章:‘逗牛’戰術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008章:戰機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026章:戰後清算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512章:蛇與農夫第374章:安息吧你第422章:滅門慘案第459章:梟雄之死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349章:發威第192章:武州商行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063章:皇姑來了第915章:沒落(求票)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