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

伏牛山脈西南麓,四周山勢連綿,在山樑中間有一道寬達數裡的峽谷,朱陽關就修在這峽谷之中,算是一道險關,受地勢所限,方圓二十餘里,都是難行山道,行軍十分困難,因此它只能算是一座小關,但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是河洛的重要門戶之一,只是它受地形所限,偏離河南郡,從未列入洛陽防禦的核心體系之中。

對坐鎮於此的李建成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種變性的流放吧!這日照例巡視完城池,李建成回到城樓之後,想看一會兒書,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作爲李唐帝國的皇儲,李建成在當‘二路元帥’的這些天來,着實算不上有多高興,雖說如願以償的保證了軍隊不受李世民蠶食,但是李唐糜爛的局勢讓他憂心忡忡,由於有李孝恭幫助安排軍事,他基本上什麼都不用管,每天都按照點卯,然後是無所事事……他感覺自己這是浪費時間,如果身在襄陽,他這些天可以走訪很多地方,代表李唐皇族收攬很多縣份的民心,可現實就是這麼的無奈,明明自己每一刻都寶貴異常,可自己卻不得不過這種混吃等死的日子。多次上表,希望御駕親征的父皇啓用李孝恭,讓他接手朱陽關的軍事大權,這樣就能使自己回襄陽坐鎮,處理各種日常事務,但父皇似乎另有打算,屢屢駁回自己的意見。

爲何?

文武雙全、寬厚仁慈的父皇變得如此剛愎自用、不近人情、不明事理?

李建成弄不明白,也不理解。

經過這些天的冷靜思考、梳理,他發現李唐的困境似乎全是父皇一手造成的;起事之初,李唐所據地盤不弱楊侗,軍隊、財富、人口、人才、底蘊都不是楊侗能夠比得了的,據有關中之後,各路英傑、人才紛紛奔往大興,興盛之勢一時無雙,李建成也一度以爲李唐將能以雷霆之勢統一天下,然則,好好的局面一一葬送。反觀楊侗,因爲他是‘暴君昏君’的孫子,對‘暴隋’深懷敵意的天下英才莫不視之如狼、如虎、如洪水猛獸,他每走一步都不順暢,李唐上下對這個內外交困的小小諸侯並未放在心上,可就是這個小諸侯,一次又一次的將李唐摁在地上蹂躪。

從始至終,李唐王朝官吏給李建成的感覺就是一羣二世祖,一個二個都沉浸在祖輩的榮光之中,那種先天所具的盲目自大,使他們瞧不起楊侗,更瞧不起構建成大隋朝廷體系的寒士,明明被人家打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但骨子裡就是瞧不起對方,這些人除了自大和懷念自己家族往日輝煌之外,一無是處。

對於這種人,李建成既無奈,又感到可笑和悲哀,更悲哀的是這類人佔據了李唐王朝的九成官職,靠這種人去跟大隋打?白日做夢去吧。

有時候,李建成真的很羨慕楊侗,起初雖然步履維艱,但從他立足冀州,一步步打牢基礎之後,昔日不被天下諸侯看好的河北大地所釋放出來的戰鬥力,當真令人驚怖至極,越到後期,楊侗的路就越順。反觀李淵、李密、蕭銑等人,雖然因爲有世家的支持,使初期發展迅猛,大有不可一世之兆,但越到後期越是不順,越到後期世家大族越成爲制約國家發展的病源,他們爲了一己之私,聯合對朝廷處處掣肘,很多時候,便是推行一項政令,都要權衡利弊再三才能面向百官,然後又要妥協無數次、刪改無數次才得以推廣,這樣不僅造成時間上的大量浪費,更讓好好的利國利民政令變得面目全非,離政令創立之初衷相隔萬里,有的甚至還會背道而馳,即便有的政令得以勝利推廣,那也是國家在其他方面的犧牲所致;

而楊侗呢?政令一出,便能迅速在治下各地推廣,連反對的聲音都沒有就能夠迅速有效的執行起來,這辦事效率豈止是冠絕當世?完全就是前所未有,究其原因,還是因爲他治下沒有世家這個集團的存在,從而使楊侗無所顧忌的行事,即便有人反對,那也是一小撮利益受損的人羣,這夥人放到廣闊的大隋人口之中,儼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興不起半點波瀾就迅速被大海融化、吞食。

鬱悶的吐了口氣,李建成走到了城樓之上,看着夕陽中的美景,眼中閃過濃濃的憂鬱,此情此景,讓他不由生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感慨。

“妖孽啊!”看着手中嶄新的《仁謹詩集之詠懷篇》,李建成苦笑長嘆:“人,怎麼鬥得過妖嘛?”

“殿下!”

便在此時,一名體格威武、氣度不凡的赤盔將軍匆匆而來,他是慘遭辛獠兒伏襲的李君羨,他敗退至此,本以爲飽受一翻指責和處罰,可結果不僅沒有受到李建成的責難,反而加以褒獎,這令他十分感動,接受安排後,每天盡職盡責的訓練士兵,打算一雪前恥。

“李將軍有事兒?”李建成微笑看向李君羨,顯得相當溫和。

從身爲皇儲那一天開始,就註定李建成不能像李世民那樣通過一次又一次戰鬥來發現、提拔良將,再加上他主管政事這一塊,就更難得良將投奔,因爲良將都有自己獨到眼光,心知自己跟隨李世民出戰,可以通過軍功獲得升遷,而在李建成很難獲得出征機會,若是李建成遲遲不能上位,恐怕至死都沒有出頭之日,或許李建成會顧念舊情,但頂多只是安排一個聊勝於無的虛職,也因此,李建成雖爲李唐太子,卻無良將可用,否則也不至於在李孝恭遭到罷黜的情況下,手中無將可用,最終被迫親臨朱陽關。

對於自己送上門來的李君羨,李建成可是好的沒話說,這些天李君羨達縱論天下,談論古今兵法以及朝廷政策之優劣,好不親近。

聊得越多,李建成對於李君羨的也更加欣賞,此人不但頗通兵略,對天下大勢也有自身見解,雖然受眼界所限,李君羨的大局觀和遠見方面稍有欠缺,但就李建成所知武將之中,李君羨卻已經是難得的文武雙全了,別說在自己這一邊,便是放到二弟李世民那些良將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對他重視的也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李君羨投奔李唐的時間不長,一不知李氏兄弟之間的競爭,再加上李世民雖然欣賞他,卻也可不能對一名降將過於熱情,否則會而寒了一衆嫡系之心,所以相對於求才若渴的李建成,李世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大爲不如,這樣一來,李君羨的心自然更向李建成這邊傾斜了,再則,從個人利益上說,更沒理由錯過李建成這個皇儲。

李建成還不時爲李君羨引薦李孝恭、長孫無忌,二人明白李建成的用心,又見李君羨真的很有才華,自然在一邊推波助瀾,營造出一個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當得知李君羨先後在李密、王世充麾下當過三年騎將的經歷,李建成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五千‘捷勝軍’交給了對方,經過這一輪眼花繚亂的操作,不管李君羨向不向李建成效忠,在所有人眼中,他已經綁上李建成的戰車了。

李君羨倒是沒有這種感覺,他沒有黨派痕跡,對李建成的舉動只有感動,而沒別的想法。結果僅只一天時間,這個史上最冤的冤大頭就稀裡糊塗就成李建成的人了。

“殿下!晉王殿下遣李安遠將軍來見,說是有萬分緊急之事……”李君羨到了近前,沉聲稟報。

李建成爲之一愣,接着心頭驟然一緊,連忙向李君羨道:“讓他到這裡來。”

李安遠他自然是知曉的,此人原是隋朝上柱國、雲州刺史,家中世代爲將,在李淵進攻絳郡時,與絳郡通守陳叔達獻城降唐,授任右翊衛統軍、正平縣公,效力於李世民帳下,此人年輕時不檢點,與賭徒遊俠交遊,以至於破產,但也學到遊俠本事,尤其精湛潛藏等刺客之術。如今堂堂右翊衛統軍、正平縣公卻幹起了斥候之事,二弟那邊顯是遇到大麻煩了,要麼直接就是大敗虧輸,請求自己接應來了。

在李建成焦慮的等待之中,李君羨很快就把李安遠帶了過來,一看之中,李建成心都涼了,出現在他眼前的李安遠相當狼狽,衣甲沒了,頭髮亂如雞窩,跟狗啃似的,幾處包紮的白布還是泛紅,顯是受了傷,看架勢還是剛剛包紮的。

“末將李安遠參見殿下。”李安遠躬身行禮。

“無須多禮!”李建成心中焦急,但在這個時候再焦急也沒用,他只得剋制住內心的憂慮,勉強笑問:“將軍何以這般模樣?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李安遠苦笑一聲,從懷中取出了一封層層包裹的書信,雙手呈給李建成:“這是晉王給殿下的親筆信,殿下看完便明白了。”

李建成匆匆看完信,心頭倒是爲之一寬,二弟的處境雖然惡劣,但並不是自己所想的全軍覆沒,反而還有了自救的辦法。讓李安遠冒死前來送這封信,便是讓自己派兵出關接應,只是……擡頭看着蒼茫山勢,李建成心中有些猶豫起來。

李安遠見李建成看完書信,便沉吟不語,頓時心急如焚,再也忍不住了,便說道:“殿下,東征之師士氣萎靡、糧食不足,已到崩潰邊緣,現在形勢危急,晉王只能聽劉相國之險計,於洛水之上修築堤壩,以河洛百姓生命財產相要挾,迫使楊侗讓我大軍南渡,再從洛水南岸前來與殿下匯合,若無殿下在南岸接應,惱羞成怒的楊侗極有可能出爾反爾,在南岸佈下重兵,不予我南渡大軍喘息之機。殿下,那可是我大唐九萬大軍吶,這些將士現在都蛻變成精銳之士了,是我大唐的堅實的基礎,我們折損不起啊。”

李建成沉思良久,他倒不是不願出兵,就怕自己這點兵力也陷進去,不過一想到隋軍主力是長淵盧氏之交的楊善會,以及上洛的薛萬均,再加上李世民手中兵力高達九萬之衆,兄弟合兵也有十多萬,再怎麼說也不至幹不過盧氏境內的隋軍,如是一想,他點了點頭:“李將軍只管放心,我雖不通兵事,卻也知道大是大非,我會組織軍隊接二弟回來。”

李安遠大喜,深施一禮:“末將代表數萬將士感謝殿下仗義之舉。”

“無須感謝!這是我應該做的。”李建成心下苦澀之極,這些軍中宿將個個如此,眼中只有晉王,搞得自己這個大唐皇儲好像外人似的,雖然這不是第一次了,但李建成心頭還是感到相當不舒服。勉強笑道:“二弟打算在哪裡渡河?”

“淅水河口。”李安遠迅速答覆。

“我知道了,李將軍且在關中寬心休養。”

“多謝殿下,還請殿下速速安排。”

“放心吧!君羨,帶李將軍下去休息,務必好生照看。”李建成心中不爽,語氣有些生硬了起來。

“喏!”李君羨應了一聲,將李安遠帶走。

李建成也不知道自己救來的將會是些什麼東西,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坐觀其敗,且必須盡力去救。而這,或許就是父皇不同意元吉鎮守朱陽關的原因所在,因爲父皇熟知自己兄弟每一人的脾性,更吃準了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哪怕再不舒服再不願意,也不會爲一己之私而誤掉大局。

這種被人吃定了的感覺着實讓李建成感到不舒服,哪怕對方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也讓他生不起絲毫樂趣,心頭的怨念也不由深了幾分。

望着遠方波光鱗鱗的河流,李建成長長的吐了一口悶氣,最終拋下心頭萬千雜念,萬分無奈的讓人將李孝恭、長孫無忌請至城樓,緊急商議出兵接應李世民之事。

———————————————————————

兄弟姐妹們,又求票了!!

寫的或許不如意,但已盡力,懇請一直忠實跟進至此的書友們能夠訂閱正版,給苦逼的文字搬運工一點碼字動力!

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60章:隋軍南渡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100章:演技出衆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110章:死亡之旅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290章:倍受爭議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210章:困境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423章:一年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鄭重提示第831章:很多妃嬪第037章:七夕節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109章:再下一城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442章:李密特使第303章:兒女雙全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625章:帝王之諾第614章:抵達襄陽第632章:雷霆萬鈞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539章:迂迴戰略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742章:栽贓陷害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387章:鑄寶刀贈名將第123章:新錢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465章:替罪羊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335章:攻略西域第386章:九卿九部第437章:舉起屠刀第439章:出爾反爾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472章:南陽之變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087章:江都風起第428章:王世惲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439章:出爾反爾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213章:柔然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307章:君王氣度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352章:人倫慘劇第522章:決定第123章:新錢第352章:人倫慘劇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028章:民團第115章:和談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506章:裴矩之敏第227章:污點大儒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
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60章:隋軍南渡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100章:演技出衆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110章:死亡之旅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290章:倍受爭議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210章:困境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423章:一年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鄭重提示第831章:很多妃嬪第037章:七夕節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109章:再下一城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442章:李密特使第303章:兒女雙全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625章:帝王之諾第614章:抵達襄陽第632章:雷霆萬鈞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539章:迂迴戰略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742章:栽贓陷害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387章:鑄寶刀贈名將第123章:新錢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465章:替罪羊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335章:攻略西域第386章:九卿九部第437章:舉起屠刀第439章:出爾反爾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472章:南陽之變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087章:江都風起第428章:王世惲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439章:出爾反爾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213章:柔然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307章:君王氣度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352章:人倫慘劇第522章:決定第123章:新錢第352章:人倫慘劇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028章:民團第115章:和談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506章:裴矩之敏第227章:污點大儒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