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

當女兒國、中天竺使團離開之後,被抓去賑濟災民堯君素馬上說道:“聖上,蜀中需要賑濟的災民數以百萬計,光靠搶來的、商隊低價購入的糧食顯然不夠,所以我們需要從大興、襄陽等地調糧入蜀,這樣才能幫助災民度過難關,堅持到明年春糧收割。”

“是啊聖上!”尉遲恭亦是說道:“我大隋糧食雖多,但巨大的問題是運力有限,如果動用大量人力把百萬石糧食調去給阿三,一定會影響到蜀中以工代賑大事。”

“這不是沒給嗎?你們急什麼。我大隋的糧食是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每一粒都充滿了百姓的心血和汗水,而朝廷中樞是用這些稅賦來練兵養兵、研發新武備、高薪養廉、修橋鋪路、興修水利,從而實現保家衛國、整治清明、便利萬民的目的,要是遇到災年則是用來賑濟災民,所謂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阿三與我們無親無故,憑什麼把本該用在百姓、將士身上的財富送給他們?”楊侗好笑的看着這夥着急的武將,笑着說道:“而且你們真以爲他們是拿去賑災嗎?”

“難道不是?”

“絕對不是。賑災只是一個託辭而已,真正目的是發展軍事,至於災民的死活他們纔不管,頂多是利用佛門來宣揚‘今生受苦是前世業障所致’、‘早死早超生’那一套來安撫愚蠢的信徒。”楊侗冷笑道:“就算他們答應朕的條件,這些糧草也分批送去。一羣賊禿驢跑到我大隋來找優越感,真不知道誰給他們的勇氣。”

“佛陀唄!”房玄齡呵呵一笑,說道:“而且那幫阿三明顯是把大隋當成了冤大頭。先是打算利用佛教手段蠱惑我們,實現其動機不純的行騙目的,如果遇到梁武帝那樣虔誠的佛教徒,恐怕還真上了他們的老當。被聖上打回原形之後,接着又是獅子大開口,可見阿三根本就沒有誠意與我大隋結交。”

房玄齡、杜如晦、凌敬等人在楊侗提出交易條件的時候,他們就猜出了他的殖民想法,要不是大隋離五天竺離太遠,對那裡的地形地貌、氣候溫度、民情風俗都不瞭解,以楊侗的風格,極有可能帶兵去打一頓,但儘管如此,此事絕不算完,定然還有後續之事發生。不然的話,他怎麼可能“客客氣氣”的把阿三使團“請”走?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啊。

楊侗沉默了一陣,望向遠處的純淨的雲朵,緩緩的說道:“我大隋是禮儀之邦,講究禮尚往來,連阿三都來了,要是咱們不回訪,豈不是連阿三都不如?你們說是不是?”

“是!”房玄齡、杜如晦、凌敬心知楊侗準備搞事了,都露出了古怪的表情,好笑的暗想道:我就知道會這樣,果然來了。

“張侍郎!”

“臣在。”張宣連忙起身行禮。

“縱橫司有沒有精通梵語、熟悉天竺情況的官員?”

“會說梵語的人倒是有,這裡就有一個。”張宣看了楊侗一眼,有些爲難的說道:“但是我們對天竺瞭解着實不多,知道的僅限於五天竺基本資料而已。”

漢朝發現天竺以後,中原跟天竺的交流就逐漸多了起來,只不過兩者之間有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擋着,從中原去天竺得走絲綢之路到中亞,再從蔥嶺向南,才能到天竺,路遠又難走,連輕裝上陣走一遍都難,更別說是通商了。再加上中原這幾百年不是搞內戰,就是把重心放在北方和西域,所以對天竺的關注和重視不多。當然了,這不代表大隋境內就沒有天竺人,爲國戰死的骨儀就是土生土長的天竺人。

“這朕知道!”楊侗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當天他聽說阿三使團來了,專門查看了天竺方面資料,只是有用資料幾乎沒有,大多是泛泛而談。他對着下首說道:“會說梵語是誰?自己出列。”

“喏!”王玄策應聲出列,激動的對楊侗行了一禮,大隋尚武之風極重,時下青年都尊文武雙全、無一敗績的爲楊侗神聖,王玄策也不例外,看着近在咫尺的“神聖”,他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連自我介紹都忘記了。

“不必緊張、不必緊張。朕又不是吃人老虎,沒什麼好怕的。”楊侗雖然不搞個人崇拜,卻知道崇拜無處不在,見到王玄策又激動又緊張,便以笑話緩解他緊張情緒,見他雖是文官裝束,卻敏銳感覺到對方身上有着老兵的煞氣,問道:“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呢,你雖是文官,但氣質倒像是個兵。”

王玄策連忙拱手行答:“回稟聖上,卑職名叫王玄策,在第五軍當過三年斥候。”

“你叫王玄策?”楊侗瞪大了眼睛看着王玄策,有些不可思議。

中華外交史上,有兩個相當了不起的牛人。首先是尚書省中僕射韋雲起。

在大業元年那年,即位的楊廣威望不足,這邊才把謀反的楊諒平定下去,契丹就入侵時稱營州的雙遼郡,由於契丹離大本營關中太遠,如果千里迢迢的勞師動衆前去征伐,人家早就跑光了,於是楊廣派韋雲起去突厥借兵,其實那時候的突厥已經有了不臣之心,但韋雲起憑藉出色的外交水平,借到了兩萬精騎,先以個人武力把桀驁不馴的突厥兵折服,然後帶着這幫突厥兵殺了契丹幾萬精兵,戰後還抓獲了男女四萬口,女子和牲畜與突厥對半分,至於男俘虜全部殺掉!這一戰,韋雲起將契丹打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南下侵擾,不但沒有耗費大隋一錢一糧、一兵一卒,反而大賺了一筆。

另外一個外交牛人,無疑就是‘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雖然同名同姓的人大有所在,但是單憑會說晦澀梵語這一點,楊侗就覺得這個王玄策是那個牛人的可能性大一點,只是讓他不可思議的是自己正要找個人出使天竺,這貨就出現了,難不成這傢伙天生就跟天竺八字不合不成?

爲了印證自己的猜想,楊侗又問道:“你是怎麼會梵語的?”

王玄策哪知楊侗那些念頭,一聽皇帝詢問,連忙回答道:“回聖上,卑職的父親比較崇信佛學,以前還專門和天竺僧人學梵語,只不過他沒有學會,卑職那時候還小,覺得嘰裡咕嚕的梵語有意思,就跟着那天竺僧人說,不久就會了。”

“朕方纔說要回訪天竺,你應該聽到了吧?”楊侗微笑點頭,既然不是在禮部任職以後學的,那他應該就是那麼牛人了,但不知自己派他出使天竺,他的經歷會不會還是那般的精彩,這令他比較期待。

“回聖上,卑職聽到了!”

“朕準備派骨彥爲正使、你爲副使,帶使團回訪天竺。”楊侗看着十分興奮的王玄策,笑着說道:“官面上的事情交給骨彥負責,而你另有任務。”

“請聖上示下。”

“朕對天竺之事比較有興趣,所以你的主要任務是把路上遇到的邦國情況見聞一五一十的寫下來,比如說各個邦國的疆域、地理、氣候、人口、物產、政治、經濟、文化、風俗、宗教等等細節都一一寫上,最好附上一些圖畫。你有過三年斥候的經歷,這些問題應該難不到你。爲了讓你圓滿完成這項使命,朕給你三十名斥候旅帥、二十名測繪匠師。”

楊侗也知道這法子有些笨,而且極爲耗時,非朝夕可成,二十名測繪師到了天竺茫茫大地,如同大海中微不足道的水滴,但是很多事情不需要他們自己去做。可以通過利誘等等方式,從天竺人手中得到精細的山川地圖,然後以此爲樣本,不斷複製更多地區的精細地圖供大隋參考修改。

之所以做這些事情,不是說馬上要去攻打天竺,主要做到知己知彼,精準的瞭解周邊一舉一動。在他看來,對外戰略就是不能任由強大的敵國一弱到底,也不能放任小國在無聲無息壯大,在這個前提之下,運用一切資源、一切外交手段去搶佔先機,主動參與到敵國正反兩派的糾葛之中,讓那些強大的國家內亂不休、讓弱小的國家不得不依附於大隋,如果做到這些,足以大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楊侗前世老美自打立國之後,奉行的就是這種戰略,它把小國政治軍事、經濟、金融牢牢掌握,小國豈敢不以它馬首是瞻?而對於大國,則聯合小國進行地緣上的包圍和隔離,從政治、經濟、科技方面進行全方面孤立,然後再以軍事進行威懾,以軍備競賽的方式將之拖死垮。

以目前的大隋來說,完全有實力走這條路。當然,前提是要扭轉國人那種國大民驕、不將蕞爾小國放在眼裡的心態,然後要了解對方的山川地形、民族習俗、各族各教之間的矛盾,這樣才能及時、精準的參與到對方的轉折大變之中,選擇最符合大隋利益的一方,以免給人利用了還沾沾自喜。

“卑職聽不負聖上重託。”王玄策心底明悟,大隋兵威震徹寰宇,但是四周盡皆臣服,而且每年還朝貢不少財富,聖上自然也不好意思無故下手,所以把目光瞄向了狂妄自大的天竺阿三,這份資料要是編成,天竺就要倒大黴了。

“回訪不能沒有禮物……”楊侗想了一下,說道:“這樣吧!你們找九九八十一具人骨,然後讓工部把盒子做得花團錦簇、金碧輝煌,他們喜歡這個。”

王玄策猶豫了一下,有些忐忑的說道:“聖上,這骨頭自然是沒問題的,不過似乎得配上一段比較讓人信服的故事吧?”

“故事嘛其實很簡單,就按照佛教那套路來編。”楊侗笑着說道:“就說諸侯王子死了愛侶以後,萬念俱灰、了無生趣、出家爲僧,然後在戰亂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最後爲了感化魔王、拯救信徒,燒了三天三夜也燒不成灰,從而使魔王大徹大悟放下屠刀,受苦受難的百姓皆大歡喜,世代焚香膜拜。高僧完事了,大徹大悟的小魔王又用這套路去感化中小魔王。依此類推……總之就這套路,儘量纏綿悱惻、大仁大義一點便是。”

“哈哈!”聽到這裡,衆人忍不住開懷大笑,但一些人比較瞭解佛門故事的人細細一想,發現楊侗這套並非是無稽之談,很多大慈大悲的佛陀好像都是在這框架之內誕生的。

“咱們也不要百萬石糧食,換些天竺獨到獨有的冶煉、種植技藝便是了……你們來回一趟也不容易,順便弄些我們所沒有果蔬種子回來。”

“喏。”王玄策鄭重應命。

“阿三士兵在我大隋吃了大虧,一旦你們到了他們的地頭,肯定會不斷刁難,所以這一方面也要有所準備。”說到這裡,楊侗目光在武將行列中來回看了一遍,最後定在了高衍和處於尷尬地位的李襲志身上,命令道:“高衍、李襲志,你們二人擔任使團武官,從第一軍挑出一千名最能打的士兵前去。總之一句話,你們每個人都代表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大隋的尊嚴絕對不能讓任何國家和民族挑釁。”

“末將遵命。”高衍、李襲志肅然應命

“下去準備吧。”

“喏。”王玄策、高衍、李襲志應聲而退。

。。。。。。。

同一時間的牛鞞縣,楊廣看完一份情報,將已經寫好的一封信交給一名侍衛:“讓人把這封信儘快交給薛萬均。”

“喏!”侍衛接過書信,行禮離去。

楊廣該做的事情差不多做完了,接下來就坐等收網了。此時一身輕鬆,便帶着李芝,信步走在縣衙,準備去看一看治下民情。

縣令這個職務,對於一出生就被封爲雁門郡公的楊廣來說,是個新體驗,本以爲憑藉自己當過平陳大元帥、揚州大總管、皇帝等經歷,區區一個縣令那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然而剛一接手,這個執掌過幾千萬人生死的前任皇帝傻了,玩過皇帝、玩過大元帥和大總管的他竟然玩不轉縣令這個低級官職,如果按照他初登大寶時的要求來看,這個縣令絕對是嚴重失職的傢伙,輕則是丟官去職的下場、重則人頭不保,更讓他羞恥的是,李芝這小子和他手下那幫玄甲軍貌似比他還懂治理,把幾個村莊治理得井井有條,這使楊廣飽受打擊,爲了過自己那道心理關,只好偷偷摸摸的從頭開始學,學他們如何安置、安撫災民,如何化解糾紛、如何丈量田地……當一切慢慢步上正軌,當以前視爲草芥的百對他感恩戴德時,那一張張喜笑顏開的笑臉,讓楊廣飽受感染,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於是每天都去大街上巡視,人們那一聲聲發自內心尊敬的‘楊公’,讓他感到十分幸福,他覺得自己現在就像是一個園丁,而一張張純樸的笑臉,就是自己辛辛苦苦撫育出來的勞動成果。

這時剛剛走出縣衙,卻看到一隊‘亂民’押着一夥人走來。

“等一等。”楊廣叫住了那隊正,他現在對這種事情很上心,

“參見楊公。”隊正見到楊廣,連忙見禮道。

楊廣點了點頭,目光在人羣中掃視一遍,最後定在了人羣中一名醜不拉嘰的邋遢文士身上,他記憶力極好,雖不至於把所有人都記住,但是對於以前見過的一些比較獨特的人卻是印象深刻,比如說眼前這個醜文士,楊廣不但記得對方名叫杜正倫,還知道他在仁壽末年與兄長杜正玄、杜正藏一同考中秀才。

失魂落魄的杜正倫似有所覺,也擡頭看了過來,在看到楊廣的一瞬間,原本無神的目光忽然被驚駭的神色充滿了,雙腿一軟,“噗通”一聲就坐到了地上,但杜正倫卻顧不上這些,瘋了一般的叫道:“是你,竟然是你?你竟然沒死……”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楊廣笑吟吟的一張臉樂成了一朵花,得意洋洋的問道。

“老天啊,大暴君竟然沒死。”杜正倫索性睡在了地上,雙眼發直的對着藍天白天,喃喃自語。

得,驚喜太大。

廢了!

楊廣也不理他,問向那名隊正:“怎麼回事?”

“回楊公,此人本是主薄(楊集)請來的軍師,但他數次想要逃走,都被抓了回來。後來資陽亂民頭領秦衝兵敗來投,此人又攛掇秦衝奪權,在他們圖謀不軌的時候,被百姓告發,給我們一網打盡。”隊正躬身作答。

說來也是杜正倫倒黴,他剛出了資陽城,又被牛鞞縣的人攔了下來,楊集考教一番之後,發現杜正倫雖然醜了一點,但卻懷有丘壑,是個大才,於是就留在身邊,但杜正倫真把他們當成了亂民,表面上曲意迎合,暗中卻在謀劃着逃走之事。

但楊集既不是秦衝,牛鞞縣的軍隊也不是那幫毫無紀律的亂民,所以杜正倫幾次逃走都被抓了回來,正好碰上秦衝兵敗來投,但楊集發現此人沒有半點本事,是以沒有重用,然而杜正倫卻從中看到了機會,想要故技重施的攛掇秦衝反叛,好使自己趁機出逃。

只是同爲“亂民”,但身爲“隋之衛驃騎”楊爽子的楊集卻是一個有大本事的人,他讓秦衝認識到了什麼叫天地之別,使秦衝的起義還沒開始,就被楊集隨手就滅了,一幫親信死了大半,其他也都成了俘虜,而杜正倫作爲秦衝的狗頭軍師,加上累累逃跑的前科,也被楊集一同打入大牢。直到今日諸事已定,清閒下來的楊集準備將這夥人提來審問,正碰到出來遊蕩的楊廣。

楊廣看了看還沒有從“驚喜”中回過神來的杜正倫,吩咐道:“此人乃是我的故人,給他鬆綁,我會和楊集說的。”

“喏。”隊正躬身一禮,讓人給杜正倫鬆綁。

“哎哎哎,這位首領,我……我也是故人啊!”秦衝一臉期冀的看着楊廣,大聲說道。

“嘿!”楊廣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道:“帶走。”

“喏!”隊正帶着士兵押着這些人往楊集的官邸而去。

“哎哎哎,醜軍師,休要忘了我倆的情分,你一定要替我美言幾句!”秦衝不甘心的回頭對着回過神來的杜正倫說道:“那一夜我倆……”

“閉嘴,快走!”隊正不耐煩的讓人把他的嘴給堵上,押着繼續前行。

看着楊廣和李芝一臉詭異的表情,杜正倫面色發臊的解釋道:“罪臣當初爲了過資陽城,給這廝綁到,於是出謀幫他破了韓良軍。僅此而已,絕對沒有其他關係。”

楊廣點了點頭,看了秦衝離去的方向一眼:“我還一直奇怪,他是怎麼破了韓良軍,原來一切出自杜秀才的手筆。”

“雕蟲小技而已,讓聖,讓您見笑了。”杜正倫見楊廣竟然記得住自己這樣一個小人物,心知這回是逃不掉了,索性也放開了,很光棍的擺出了殺剮悉聽尊便的態度。

“咱們也算是故人相逢,如果杜秀才有需要,我就把此人放出來,讓你們再續前緣,把‘那一夜’的情意進行到底……”楊廣表情有些猥瑣,笑得比菊花還要燦爛,

杜正倫滿臉黑線:“不必了,我和此人並沒有見不得人的事。”

“你都說見不得人了,自然不會對我說。”楊廣一臉嚴肅的點點頭。

“……”杜正倫的臉更黑了,冷然道:“既然你還認識我,也該知道我當過大唐的官,殺剮隨便。”

楊廣目光落在杜正倫身上,杜正倫卻彷彿沒看見一般,梗着脖子懟了回來,倒是讓楊廣高看了幾分:“你不用試探我,在這天下,只要我不願意,沒有人能夠從我嘴裡套出任何話來,當然了,如果杜秀才開口詢問,你問了,我一定答。”

杜正倫嘴角抽搐了幾下,沒有說話,雖然他的確有很多疑問,比如楊廣爲何沒死之類的,但現在要是開口問,豈不是顯得他很白癡?

“那你告訴我,你爲何投李世民,而不是李淵?”楊廣看向杜正倫。

杜正倫冷笑道:“李淵看似寬宏,實則以貌取人的小人。”

“其實我也能理解李淵。”楊廣笑着說道:“看到你第一面,還能像我這般心平氣的人,這天下估計真不多。”

杜正倫:“……”

這話,實在太損人了。但再有氣,也撒不出來,因爲就算他再不願承認,但以往經歷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好了,咱們言歸正傳。”楊廣看向杜正倫,微笑着遞出了橄欖枝:“我知道你身有雄才,而我大隋用人的地方很多很多,跟着革除舊弊、創制新規的大隋走,你會感到榮耀。”

“隋朝還願意用我?”杜正倫不可思議的看着楊廣。

“現在的大隋朝廷唯纔是舉,不問出身……”楊廣看了他一眼,又說道:“長相,也不論。”

杜正倫:“……”

前面的話還讓他有些感動,但拜託,別老是拿長相說事行嗎?

“我現在是牛鞞縣令,你就當我的書佐好了。”楊廣一臉歡快的拍着杜正倫的肩膀笑道。

“……”杜正倫驚訝的看向楊廣,看暴君這架勢,不但沒有因爲區區一個縣令而不滿,反而樂在其中。

“怎麼?給我當書佐,很委屈嗎?”楊廣笑問。

“當然不是!只是有些意外。”杜正倫矢口否認,開什麼玩笑,堂堂正統皇帝都幹起了一個小縣令,他一個反賊隨從,有什麼委屈的?

他知道牛鞞“亂民”乃是大隋王朝最爲關鍵的一環,牽扯到了張士貴、侯君集、韓良三處戰場,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只要老老實實的幫助楊廣經營好牛鞞縣,不怕沒有出頭的機會。

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705章:招攬失敗第447章:困守孤城第463章:破局之策第633章:書聖後裔第105章:坦白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第213章:柔然第271章:女娃救父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97章:兵臨城下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832章:分封建國第960章:與虎謀皮第305章:仗勢逼人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663章:逃出生天第133章:據理力爭第210章:困境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625章:帝王之諾第051章:羅藝謀反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679章:圖窮匕現第724章:禁‘武’令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507章:一鳴驚人第323章:坐觀成敗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474章:無忌,你怎麼看?第002章:炸營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051章:羅藝謀反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439章:出爾反爾第275章:李淵施壓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410章:教學第013章:衛鳳舞第015章:拐誘第275章:李淵施壓第177章:禽奔獸遁第416章:滾出大隋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071章:討媳婦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023章:戰事僵持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737章:啓用虎弟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716章:夜郎王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335章:攻略西域第798章:友邦助戰第118章:整頓官制第310章:李密西進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83章:義成?義成第627章:竭澤而漁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290章:倍受爭議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
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705章:招攬失敗第447章:困守孤城第463章:破局之策第633章:書聖後裔第105章:坦白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第213章:柔然第271章:女娃救父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97章:兵臨城下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832章:分封建國第960章:與虎謀皮第305章:仗勢逼人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663章:逃出生天第133章:據理力爭第210章:困境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625章:帝王之諾第051章:羅藝謀反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679章:圖窮匕現第724章:禁‘武’令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507章:一鳴驚人第323章:坐觀成敗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474章:無忌,你怎麼看?第002章:炸營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051章:羅藝謀反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439章:出爾反爾第275章:李淵施壓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410章:教學第013章:衛鳳舞第015章:拐誘第275章:李淵施壓第177章:禽奔獸遁第416章:滾出大隋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071章:討媳婦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023章:戰事僵持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737章:啓用虎弟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716章:夜郎王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335章:攻略西域第798章:友邦助戰第118章:整頓官制第310章:李密西進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83章:義成?義成第627章:竭澤而漁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290章:倍受爭議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