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

“咚!咚!咚!”此時已是落日黃昏,但是魏軍大營內的戰鼓卻轟隆隆響了起來。

隋軍大營的隋軍爲之緊張起來,有人匆匆忙忙跑去稟報,不多時,堯君素和副將王行本、馮立、李正寶聞訊奔上瞭望塔。

只見營下魏軍已在大規模調動,一隊隊魏軍如同匯合的江海一般,從四面八方向隋軍大營之前集結。

夕陽之下,魏軍戰旗如雲,如林兵器閃閃生輝,聲勢浩大,氣勢睥睨,天地之間充滿了肅殺之氣。

堯君素神情嚴峻,目光一片凜然,他名義上雖有四萬兵力,但是身爲郡治的壽春縣城分去了他五千士兵、肥水上游的安豐縣分了三千兵馬,加上肥水西岸各個小城都要軍隊駐守。供他作戰的軍隊其實只有三萬左右。

從李密入境開始,已經沒日沒夜的攻打了三天三夜,使堯君素的軍隊在密集、猛烈的攻勢之中死傷近萬,剩餘的兩萬將士亦是疲憊不堪。

他向身邊的王行本說道:“李密遲遲不肯發動總攻,而是讓各軍日夜輪番攻打,無非就是執行疲兵之計。我軍在這三天時間是吃不好睡不香,個個都是疲憊之極。看這架勢,是想在今晚前攻下大營。”

王行本憂心忡忡的說道:“秦將軍的江夏軍早已出發,北渡長江就是永安,依照騎兵的速度,明天上午就能到達,但問題大軍長途而來,亦是疲勞至極,要是沒有好生休息,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在他們恢復過來之前,只能依靠我們這兩萬疲兵,將軍覺得我們能堅持到那一刻嗎?”

堯君素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

“爲今之計,我們無論如何都是竭盡全力守住大營!”說到這裡,王行本停了一下,沉吟片刻,又說道:“我軍大營橫亙在魏軍的必經之路,要想深入淮南,必然破營。而從他們這些天攻打的方向來看,一般是分三路來攻,以東門爲主,再分南北二路。我今晚負責鎮守正面的東門,南北方向可以交給馮立和李正寶。只要堅守到援軍,我們就是大功一件。”

楊侗雖然沒有給予堯君素多少兵力,可是前來歷練的將領卻是不少。

對於王行本的建議,堯君素不置可否,而是看向了身邊的李正寶,見他欲言又止,笑問道:“李將軍有什麼好建議的話,不妨直說。”

“是!”李正寶先是躬身一禮,然後站直身子,望着堯君素,昂然說道:“末將的意思很簡單,我們爲什麼要堅守呢?”

“李將軍何出此言?”王行本爲之一愣。

李正寶答道:“李密的態度已經很明顯,是打算在今晚攻陷我軍大營,除了正面三處,兵多將廣的魏軍也可以趁着夜色,派一支奇兵從八公山上往下攻打,一旦從山上入營,我軍勢必大亂。”

薛萬均攻打朱陽關的時候就是採取這個辦法,他以高衍和虞湛爲奇兵,從朱陽關兩邊的大山殺入了關內,將關內唐軍殺得一片大亂,最終給予了正面之軍陷城之機。從地形上說,隋軍大營和朱陽關一模一樣,也是夾在兩山之間,所以李密也可以套用薛萬均的辦法來對付隋軍。

王行本也參與了朱陽關之戰,所以一聽到李正寶之言,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來。

“李將軍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堯君素笑着說道:“善戰者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爭的是最終的勝利。我決定適時放棄大營,退到肥水西岸,逐步把李密主力拖向西部,遠離江都,爲聖上從容奪下江都創造良機。”

擡頭看了一下天色,堯君素又說道:“再有一到兩個時辰,天就會徹底黑了下來,我們到時候再主動撤退,李密見到我們退而不亂,定然我們採取了誘敵深入之計,爲免中了埋伏,他一定不會追擊,等到天亮,我們已經退到了壽春。”

“但話又說回來,我軍本就佔有地利之便,完全可以獲得藉助營盤和居高臨下之勢大有斬獲。所以這一仗,務必全力來打,絕不能讓李密贏得太勝利。”

“末將遵令!”

三將行了一禮,各率一支軍隊匆匆趕向魏軍主攻方向。

這時堯君素深深吸一口氣,大聲喝令道:“傳我命令,讓一萬士兵和輜重兵參與防禦,另外一萬名士兵作爲援軍。”

隋軍不僅有兩萬戰兵,還徵發一萬名青壯民夫,這些生在亂世的青壯並不畏戰,也不怕血,只要簡單訓練,發給他們武器,便能一起守營了,經過這三天的戰爭,他們也適應了戰爭,只要魏軍沒有攻破大營,這一萬民夫就不會亂。

曾經擋住幾十萬南下河東唐軍的堯君素,很瞭解協助守禦的民夫之心。

處於防禦一方的隋軍剛剛安排妥當,魏軍也已集結完畢。對於這一次總攻,李密完全是傾巢出動,他分兵三路,一路攻打東營門、另外兩路分攻南北,而每一路又有前軍、中軍、後軍三組,一旦前軍受挫,輪換中軍攻營,到了中軍勢衰的時候,後軍再上。三組循環,務必在今夜拿下隋軍大營。

也正如李正寶所料,他又聽取了房玄藻的建議,派出兩路奇兵,打算在天黑之時,登上隋軍大營兩側大山,等到戰事陷入僵持,再對隋軍發動致命一擊。

一切,準備就緒。

李密望着遠處的隋營,拔出腰間寶劍,劍鋒直指前方,奮力大吼:“破營之師,將校各升一級,普通將士獎勵一年俸祿,斬堯君素首級者,賞金萬兩、賜國公之爵。”

護衛皇帝的內軍聞言,扯開嗓子高喊:“破營之師,將校各升一級,普通將士獎勵一年俸祿,斬堯君素首級者,賞金萬兩、賜國公之爵。”

“破營之師,將校各升一級,普通將士獎勵一年俸祿,斬堯君素首級者,賞金萬兩、賜國公之爵。”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在高官爵和重錢鼓動之下,魏軍開始以有序的攻城陣形,如潮水、如瘋了一般涌向隋軍大營。

魏軍雖然沒有發動總攻,但他們始終沒有閒着,而是利用夜色,不斷用泥土填埋營前壕溝陷阱,正面戰場的三路進攻方向已經填埋乾淨,而這三道安全的線路,成了今天晚上魏軍攻營的主戰場。

數萬魏軍扛着堅盾,沿着三道長達兩裡的安全缺口處蜂擁而來,陣列密如蟻羣,而在他們身後,各有五架巨大的巢車緩緩地駛向隋營。

“咚咚咚……”

激烈的戰鼓聲彷彿將人的心臟都要敲破一般,敵我雙方放射的箭矢如同暴風驟雨一般,竟形成一大片黑壓壓的箭雲,壓得攻守雙方士兵都喘不過氣來。

此時此刻,魏軍的十幾架重型投石機輪番投射,將一塊塊巨石、一堆堆碎石砸向隋營,巨大洞穿營牆;碎石沒頭沒腦的從天而降,灑向守營隋軍。

此起彼伏的慘叫聲響徹天地,隋軍士兵經過三天三夜的敵就,也已慢慢向精兵蛻變,一個個也都殺紅了眼,居高臨下的他們利用地形上的優勢,從營牆上面把一根根滾木砸向魏軍,巨木沿着斜城滾滾而下,速度越來越快、力量越來越大,一連串的魏軍士兵被砸翻在地,發出淒厲慘叫。

“將軍,他們來了,人數約有三千。”

正面戰場上,一名大聲士兵提醒主將王行本。

“還有多遠?”王行本擡頭看向瞭望塔上的士兵。

“約有兩百五十步,到了破軍弩的射程。”士兵大聲回答。

“破軍弩準備,目標,敵軍後陣。”

隨着王行本一聲令下,一支弓弩手迅速分成六排,來到營牆之上,這些人卻是兩人共同一張大弩,不過這些弩跟尋常不同,單是弓身就有八尺左右,弓弦皆以牛筋和鐵絲製成,爲了降低開弓所需力量,每一張大弓都有兩條弓弦,其中一條的中間還裝有兩枚固定的滑輪,但饒是如此也要兩人才能使用,一人負責校準目標,另一人負責開弓,至於射程,達到了聳人聽聞的三百多步。

“第一組準備!”

“嘎吱。”

一陣沉悶的聲響,強壯的士卒用盡全身之力,將弓弦拉開,扣在機括之上,另一名士卒迅速將兩支長達五尺的十字大箭搭在弓弦之上,這種輕便的破軍弩雖不像守城用的大型牀弩耗時,但它十分耗力,就算是層層選拔出來的大力士,最多隻能開弓五次。

“齊射!放!”

瞭望塔上的指揮官一聲令下,兩千支利箭落在魏軍方陣當中,只此一輪齊射便其擊散。放眼望去,盡是一片狼藉,到處都是魏軍將士的屍體,殘肢斷臂四散飛濺,人頭和身軀浸泡在滿地的血污中,儼如人間地獄一般。一些士兵被十字大箭強勁的力道斬爲兩半,一時之間尚未徹底斷氣,上半截屍體發出淒厲慘叫。

但是魏軍也是異常驍勇,一陣消亡,二陣又上。與此同時,魏軍的投石車也向正面營寨發起了怒吼。

“轟~轟~轟~”

隨着一陣陣刺耳轟鳴,魏軍的投石車同時咆哮,十幾塊大石先後落在城牆上,造成整面營牆地動山搖,彷彿地龍翻身一般,一些來不及躲避的士兵被從天而降的石塊結結實實的砸在身上,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就被直接轟碎,鮮血和碎裂的屍體四下飛濺。

其實這些拋射大石的投石車造成的真實傷亡十分有限。畢竟石塊就那麼大,再加上很難做到精準打擊,一塊大石平均下來,未必能夠帶走十條人命,但是浩浩蕩蕩的聲勢對士氣打擊相當大。

那恐怖如天災一般的威力,以及被命中將士的死狀,讓這些還未成爲精銳的士兵在一瞬間士氣大減。

對於這些士兵的表現,王行本只能搖頭嘆息,值得慶幸的士兵們沒有出現潰敗之兆,於是繼續指揮士兵發動破軍弩反擊。

……

時間在殘酷的血戰中慢慢流逝,天色很快進入黑夜。營外的魏軍已經點燃了火把和熊熊篝火,將大營內外照如白晝一般。

“將軍,馮將軍負責的北邊出現了危急,營牆已經坍塌,弟兄們快頂不住了。”

“將軍,李將軍方向出現了危急。”

“巢車已經靠近大營東門,敵軍兵力實在太多,我軍弓弩手已經無法拉弓。”

三路守軍都出現了險情,傳信兵紛紛向堯君素稟報戰況。

堯君素也看到三架巢車緊靠在東大門,巢車上的魏軍已經高過營牆,紛紛向營門放箭,壓制得牆上士兵無法反擊。

王行本只能命令弓弩兵退到營盤之內,利用破軍弩的射程優勢,對巢車之上的魏軍發起攻擊,但破軍弩畢竟不是投石車,雖然威力巨大,卻不能像投石車的巨石那般,能夠把巢車轟碎。魏軍佔着人數上的優勢,死了一批又上一批,而地面上的魏軍失去了弓弩的壓制,已經殺到了營牆之前。

戰爭持續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個時辰,不管是主戰士兵還是臨時徵用的輜重兵,個個作戰勇猛,比堯君素想象中還要出色。不過這些將士在配合上遠不如他以前率領的軍隊,在飛石到來之時,總會亂上一陣,這便給了魏軍喘息之機,積少成多之下,反擊上就出現了便很長的空白和疏漏。而魏軍卻在李密不要命的指揮之下,連續不斷的攻來,大營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

如今已經打成這樣,再守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與其交纏在一起,無法分清敵我,倒不如趁魏軍到達之前離開,

一念至此。

堯君素下令道:“命令五千士兵負責斷後,若是魏軍追擊,利用弓弩獵殺。命令五千士兵搬運傷兵。”

戰爭打到現在,堯君素用來預防突發變故的一萬名士兵始終沒有投入戰場。

“喏!”一隊士兵迅速離去。

過了約在兩刻左右,士兵回來稟報,說是傷兵已經全部運離營地。

“讓三位將軍放棄防禦,帶着武器裝備直接退往壽春城。”堯君素見任務已經達成,欣然同意下令三軍撤退。

“喏!”三隊親衛接令離開。

作爲主將,堯君素是跟着負責掩護的五千士兵一起撤退的,撤退前,他們利用火油燒了營寨,整個營寨頓時陷入一片烈火之中。

那熊熊燃燒的大火和濤天烈焰,也爲隋軍的撤退爭取到了安然撤離的時間。

隨着隋軍大營陷入一片火海,壓力一空的魏軍將士頓時歡呼起來,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李密也被勝利的氣勢感染了,他深深吸一口氣,歡欣雀躍的對着身邊的房玄藻說道:“先生,我們贏了!”

但是房玄藻卻沒有迴應,整個人呆呆愣愣的站在那裡,彷彿失魂落魄了一般。

李密以爲他喜歡得發呆,樂呵呵的打趣道:“先生素來穩重如山,怎麼爲這點小勝,高興得失態了呢?”

“聖上!”回過神來的房玄藻深吸了一口氣,看向李密的雙眼隱隱約約有一種不安和憂慮之色:“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啊。”

“這話怎麼說?”李密一怔,笑容即止。

房玄藻憂心忡忡的說道:“聖上可曾記得,我們今天中午收到的情報?”

“先生指的是……”

“本應昨天就到鍾離塗山縣的糧船,至今還沒有消息傳來。”

李密也想了起來,心頭凜然的說道:“打探的人回來了沒有?”

“回稟聖上,士兵已去打探,可是直到現在,始終沒有一人送回消息。”

李密心頭也蒙上了一層陰影,軍糧物資運送歷來是重中之重的頭等大事,既不能出現任何閃失,也不能延遲晚到,難道是出事了?

他喃喃自語道:“糧船從江陽倉出發,經過邘溝抵達山陽,然後從山陽逆淮水向西,沿途水陸都是我們的核心領域,不應該出事啊。就算隋軍從汝南乘船東進,我們也會得到消息。”

房玄藻眉頭深鎖,憂愁不減的說道:“我們留在江陽倉和江都城的兵力太少了,微臣實在放心不下。”

“大將軍手握雄兵六萬,江陽倉有五千士兵、江都城也部署軍隊兩萬,這些軍隊足以應付防守了。即便是江南士族餘孽造反也不可能成氣候。”

李密話雖如此,但他知道房玄藻不是那種患得患失的人,索性追問道:“先生到底在擔心什麼?”

“微臣擔心的是隋軍。”房玄藻已經想到了他們在防禦上漏洞,想到那種可能,只感覺脊背生寒。

“先生多慮了。”李密搖頭失笑:“隋唐大戰處於暴發前夕,隋軍沒有精力關注我們大魏,在這場戰爭之中,我們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一方,就算是隋軍同時開戰,王伯當和徐世績會進行防禦,也會及時向我們示警。杜伏威又有大將軍牽制,哪來隋軍斷我糧道?”

房玄藻聲音顫抖的說道:“海路!”

“海路?”

李密只覺得腦袋像是被鐵錘狠狠敲擊一記,嗡嗡作響,眼前一陣金星亂跳,陷入了短暫的眩暈。破營所帶來的勝利喜悅頓時煙消雲散、無影無蹤。

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702章:天朝氣魄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260章: 算計第005章:輸不起第810章:急轉直下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209章:狹路相逢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346章:夜襲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373章:鋼鐵城牆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037章:七夕節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210章:困境第670章:捷報頻傳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298章:得隴望蜀第580章:大國氣度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370章:豬隊友第076章:殺虎關第129章:中原有變第301章:劣根性第264章:一個不留第212章:背主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850章:千金要方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213章:柔然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743章:韓志斷案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534章:陷城第464章:左右爲難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395章:‘逗牛’戰術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982章:立威入城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352章:人倫慘劇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812章:殺是不殺?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52章:一路追趕第054章:拿下契丹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037章:七夕節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376章:答士子問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677章:父子夜議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545章:廷議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231章:人心不齊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347章:喪家之犬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085章:太原起義第801章:空談誤國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
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702章:天朝氣魄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260章: 算計第005章:輸不起第810章:急轉直下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209章:狹路相逢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346章:夜襲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373章:鋼鐵城牆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037章:七夕節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210章:困境第670章:捷報頻傳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298章:得隴望蜀第580章:大國氣度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370章:豬隊友第076章:殺虎關第129章:中原有變第301章:劣根性第264章:一個不留第212章:背主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850章:千金要方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213章:柔然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743章:韓志斷案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534章:陷城第464章:左右爲難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395章:‘逗牛’戰術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982章:立威入城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352章:人倫慘劇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812章:殺是不殺?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52章:一路追趕第054章:拿下契丹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037章:七夕節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376章:答士子問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677章:父子夜議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545章:廷議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231章:人心不齊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347章:喪家之犬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085章:太原起義第801章:空談誤國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