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

十二月二十五日,雪罩洛陽,今日是聖武帝召集各國國君和使臣參與朝會之日,端坐在皇座之上的楊侗身穿皇袍,頭戴十二柱冠冕,發如墨玉,明亮的燭光照在身上金燦燦的龍袍之上,隨着楊侗的舉手投足,發射出刺目的光芒,整個人彷彿帶着萬丈光芒一般,階下百官無人敢於直視這位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大隋帝王,各國君王使臣此刻的脊樑,全都是彎下的,只因這位威凌天下的帝王剛纔短短數語,就決定了倭國生死,更早之前,雪域高原之上的吐谷渾也被這位帝王打倒在地,下跪求饒。

此時此刻,衆人都弓腰塌背縮膀子,儘量降低自己在聖人可汗面前的存在感,唯唯諾諾的蜷縮着,生怕同一樣的厄運會在下一刻落到自己身上。

“吐蕃使臣,達贊乾布王子之事,朕深表遺憾,切莫悲傷!”楊侗說到這裡,話音一轉道:“不知貴國贊普派遣爾等前所爲何事?”

“偉大的聖人可汗!我吐蕃上下對您之大名早有耳聞,您不僅精通兵事,更善於治理國政,大隋不少行政都是在您主持下完全的,今日的恩召,令外臣感激至深。”

祿東贊,本名叫噶爾·東贊,在吐蕃他是世家子弟,領有加布一帶的封地,祿東贊只是他的漢名。國書早已上呈,他不信楊侗不知其來意,但對方如此作派,他又能如何?

謳歌完畢,接着說道:“回國後,外臣上稟我家贊普,請他在治國理政方面多多向聖人可汗學習,讓大隋和吐蕃兩國永世交好,以求造福兩國百姓。”

中原有句話叫‘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大隋深受孔孟之道薰陶,向來以寬厚仁義、海納百川自詡,只要在大義上把兩國綁成友好之邦,那大隋就沒理由干預吐蕃和象雄之間的戰爭了。更何況他此行的目的不僅是爲了吐蕃和象雄兩國戰事,還要完成實現和親任務,不將大隋皇帝哄得樂呵怎麼得行!

聽了祿東讚的恭維,楊侗不耐煩的一揮手,皺眉道:“朕要是喜歡聽這一套阿諛奉承,也不會有大隋今日之盛況,正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你還是說人話吧。”

衆人聞言,莫不失笑。

“稟聖人可汗,外臣絕非阿諛奉承,這是心底發出的由衷讚美。”祿東贊正色說着他的‘大實話’。

“既然你家贊普如此仰慕朕,爲何直到今天才讓你來?這就是你所謂的仰慕?”

“……”祿東贊呆了一呆,說道:“聖人可汗,並非是我家贊普不想入朝,我吐蕃如今內憂外患,實在是走不開啊!內有蘇毗、彭域等部作亂,邊境有野心勃勃的象雄、党項、白蘭爲禍,西北還有仇深似海的勃律……”

楊侗蹙眉道:“據朕知道,吐蕃原本只是一個小部落,是你們贊普野心勃勃,窮兵黷武,掀起了戰爭,蘇毗、彭域本來是兩個獨立的國家,是你們佔領了別人的領土、殺了別人的王族,效忠於原先王族的忠臣勇士起兵反抗,這有何不對?這世道強者爲尊,你們有本事,大可被反抗撲滅好了。至於所謂的野心勃勃的象雄、党項、白蘭、勃律,不但沒有佔過你們一寸土地,反而是受到吐蕃荼毒的可憐人!你們殺別人的勇士、佔別人的土地、搶別人的錢財女人,還不允許別人還手,難道非要別人把脖子送到你們刀口前面,讓你們砍才甘心?你賊喊捉賊,這是什麼強盜邏輯?”

祿東贊心下一驚,雖然在高原之上,這是什麼新鮮事情,但遠在中土的楊侗是如何得知的?他不是一直在平叛麼?怎麼關注到高原上的事情了?他看了一邊的象雄公主,似乎明白了,接着說道:“聖人可汗,吐蕃百姓實在是苦啊!您以爲我們不想好好過日子、天生就喜歡打殺麼?實在是因爲我們活不下去啊!我們吐蕃處於雪域高原之上,苦寒深重,十之八九都是無法產糧的不毛之地,便是那能夠耕種的一成土地也因爲吐蕃百姓不精耕種而產量稀少,那點糧食杯水車薪。不搶奪城池,我們又能如何?”

這位吐蕃智者聲情並茂,真情流露、剖吐心聲。

可惜無論是楊侗和大隋滿朝文武,亦或是各國國君使臣,沒一人是毫無主見的貨色,豈能被他所迷惑?

楊侗哼了一聲,淡淡的說道:“哦!照你這麼說,如果有人不會種地、懶得種地,導致無糧可食,那他去搶左鄰右里家的糧食來吃、搶別人的媳婦來用,不許別人還手抵抗不說,最後告上一狀,說別人的糧食不好吃,塞了你的喉嚨。這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祿東贊連忙說道:“聖人可汗陛下,外臣只是述說緣由,不願使得大隋對吐蕃深有誤解,更不願陛下誤會吐蕃乃是窮兇極惡的好戰之徒,所有一切,都不過是想讓子民部族生活更好一點而已。如果我們但凡能夠湊活着活下去,自然不會窮兵黷武,自然願意安安定定的生活在距離上天最近的地方,虔誠守護着我們的信仰,過着載歌載舞的美好生活。”

這話,當然不會有人信。

但經過祿東讚的醞釀,你明知他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卻偏偏給人一種願意去相信他的感覺。

“聖上……”祿東贊又要再說。

“行了!朕知道了!”打斷了祿東讚的話,楊侗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朕從你的意思中,得到了一個信息,那就是隻要你們認爲吐蕃百姓生活不好,就要打、就要搶。當你們溫飽得到解決,然後又會嫌棄房子不如別人漂亮,接着還打、還搶。所有一切都不是你們吐蕃的錯,所有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錯在象雄百姓勤勤懇懇,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生活,錯在象雄錢糧豐富,錯就象雄頑強抵抗,朕說得可對?”

“呃……”一旁的達贊乾布瞪圓了雙眼,好像是這麼回事,不過說出來的話,似乎又有些狂妄了。

周圍的人已經笑出了聲來。

祿東贊一張臉早已漲得通紅,心下咯噔一跳,這個象雄公主真是了得啊,僅是見了隋帝一面,就讓大隋輕而易舉的站到他們一方,這可怎麼得了啊,那吐蕃稱霸雪域高原的雄心豈不是被遲滯了嗎?不行,絕對不行!

“聖人可汗,難道您對吐蕃開出的條件不滿意嗎?覺得不夠可以談,外臣可以全權代表贊普。”祿東贊趕緊表態,對於象雄,吐蕃上下志在必得,無論花費多大代價,也一定要把這事擰過來,至少也得讓大隋保持中立。

楊侗冷冷一笑,道:“說到現在,都是你在抱怨世道不公,罪過都在別人身上。條件,你說過嗎?”

“條件之一,是我吐蕃遵大隋爲首,加入絲路聯盟,派兵輔助大隋,一同殲滅對大隋大不敬的吐谷渾。您看如何?”

吐谷渾隨着慕容伏允威望日減,各部之間聯繫日漸稀疏,一些部落甚至漸漸脫離了他的掌控,自行其事,党項這一支,則是準備推翻慕容伏允,恢復國祚。這正是吐蕃北上發展的最佳時期。

但是吐蕃現在並沒有與大隋爲敵的實力和野心,擔心北上會觸動了大隋的利益,從而成爲第二個吐谷渾。同時也害怕大隋藉口剿滅吐谷渾,實則卻是揮師南下,吐蕃現在內憂外患,如果隋軍從吐谷渾南下,他們決不是對手,況且這些年來,吐蕃得罪了太多太多的國家和部落,若是大隋來犯,這些人肯定會藉機出兵,到時候,吐蕃只有死路一條。

朗日贊普坐不住,便派遣祿東贊在年前趕來大隋,商議與大隋合兵一處,合兵剿滅吐谷渾,平分其領土。

這在楊侗看來,簡直就是笑話,已經被打爬了的吐谷渾,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只是限於大隋內部問題未解,是以才留着吐谷渾擋吐蕃的刀子,一旦統一大隋,再騰出手來將吐谷渾一口吞,下一個目標,則是潛力無窮的吐蕃。

朗日贊普現在異想天開,居然想跟大隋分肉吃,而且這肉還是楊侗的盤中餐,這怎麼可能呢?

楊侗悲天憫人、仗義執言:“國與國之事,關係到萬千條人命,兩國戰起,將會有多少百姓陷入戰禍之苦?又有多少兵卒死於戰火?戰爭所造成的人間慘劇,不知貴使算過沒有?我大隋不像窮兵黷武的吐蕃,素來崇尚和平、珍愛每一個生靈,向來是仁德寬待人,吐谷渾上下得知,必然深感我天朝上國之仁義。知我大隋是禮儀之邦,非但不會妄起刀兵,反而更加歸心,此爲不戰而屈人之兵。”楊侗說的那是大義凜然,身上竟然透露這一股凜然正氣:“好戰必亡,貴使懂不?”

一句話,說得滿殿諸人全都無語。

見過無恥的人,卻從沒見過如此無恥的。

天下之間,最不和平的是你,最好戰的是你,最兇殘的還是你……在你一聲令下,契丹滅了,高句麗殘了,兩個突厥四分五裂,吐谷渾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你向倭國宣戰之言尤在耳邊迴盪,轉眼之間,卻以和平、仁義、仁慈來標榜自我,還要不要臉啊你?

“如今慕容伏允不僅付出了應有代價,還百倍賠償受損的商旅,已經意識到了他的錯誤,這正是聖人推崇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與其動兵戈,不如曉以仁義,導人向善!而且慕容伏允現在以我大隋爲尊,是我大隋的附屬,朕去打他,豈不是出爾反爾?此乃是我大隋與吐谷渾之事,這關你吐蕃何事?你打吐谷渾,就是不給大隋的面子。”

“大隋雄師除了會導人向善,再也沒有別的本事,經過他們辛辛苦苦的教育,許許多多暴徒都變得能歌善舞、熱愛和平、珍愛生命。”

“……”祿東贊揉揉眉心,遇到這麼一位不按套路出牌、思維天馬行空的對手,着實令人頭痛。

好半晌,祿東讚歎息道:“聖人可汗,吐蕃誠心與大隋交好,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吐谷渾是大隋的附屬國,大隋保護它不應該嗎?同理,如果西域諸國受到外敵入侵,只要一紙請求,大隋雄師便會出手相助,這是身爲宗主國的責任和義務。”

以前,楊侗怕擔責任,從而影響到中原戰局,所以沒有承認宗主國的地位,時至今日,大隋已經不怕任何一個敵人,爲了讓吐蕃多幾分顧慮,便將這任責任擔了起來,給風塵僕僕前來洛陽的西域諸國一顆定心丸。

“多謝聖人可汗。”西域人眉飛色舞,他們遠道而來,除了經濟,不就是爲了大隋一個承諾嗎?

祿東贊苦笑道:“聖人可汗,吐蕃絕對沒有冒犯大隋之心。”

楊侗心下冷笑。

單憑你剛纔那番‘自己沒有就搶’的強盜邏輯,已經足以讓各國心下警惕。之所以不敢冒犯大隋,不是你們吐蕃有多老實,而是實力不夠!

見楊侗不說話,祿東贊勉強擠出一抹笑容,心裡無比苦澀,拱手道:“外臣此次帶着誠意前來,希望能夠與大隋和平共處,我家贊普懇請聖上賜一貴女,締結秦晉之好,讓大隋和吐蕃友誼天長地久,與天地同輝!”

吐蕃君臣自知強大的大隋,絕不是內憂外患的吐蕃可以征服的,同時也意識到中原各路諸侯只有大隋具備一統天下之實力,所以一致決定,全力全意抱着大隋的粗腿,所以他們並沒有與李唐接觸,以免觸怒大隋皇帝。

對於吐蕃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和親,只要有一個代表大隋政治意向的公主嫁入吐蕃,吐蕃的地位便會冉冉上升,並以大隋支持之名義,震懾內部和四塞,同時能夠藉機獲得中原先進的文化精髓。

和親是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只要中原王朝對某個國家感覺到有威脅時,便以和親的方式安撫!然後這個國家名義上表示臣服,順勢求娶中原王朝的公主,討要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以此緩解內部危機,從而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等到實力強大了,則可以對中原王朝發動戰爭,要麼是殺入中原,要麼是再次求親討要更多好處。

這是歷代遊牧民族與中原王朝相處的方式,他們這種手段,對貪生怕死的中原王朝無往而不利。

這一次,吐蕃以求親爲名,打的也是這個主意。

但是到了洛陽,祿東贊從張宣那裡得到了一句驚天動地的話,那就是‘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張宣絕對不會想到,祿東贊聽到這句話,並知道這是大隋的國格、國魂時,心中是何等震撼、何等絕望!

一旦大隋堅定不移的堅守這個國格、國魂,那吐蕃世世代代都只能被死死壓制,別說征服大隋了,能保得住貧瘠的雪域高原,那都是邀天之幸!

祿東贊知道殲敵無數的大隋軍隊十分可怕,如果大隋有朝一日統一天下,吐蕃面臨的大隋比現在還有可怕無數倍,遲早有一天會進軍吐蕃。

祿東贊明白可供吐蕃安心發展的時間不多了,必須在大隋統一之前,將吐蕃經營爲一方之雄,只有這樣,崇尚進攻的楊侗纔會有一絲顧慮,否則的話,吐蕃只能像西域各國這樣,永遠成爲大隋的兒子。

但吐蕃內部各個部落絕非心悅誠服的服從朗日贊普,各方勢力相互傾軋不休,想要破除內憂外患的不利局面,還是得從大隋入手,如果吐蕃娶一個國勢不利的李唐公主回去,不但起不到威懾內外之敵的作用,反而會加快吐蕃的分裂,因爲隋唐是敵人,你吐蕃娶了李唐的公主,不就是隋朝的敵人嗎?陳兵邊境就變得理所當然了,這樣一來,不說周邊國家落井下石,便是不甘臣服在朗日贊普之下的原本各部落,也會紛紛聯繫大隋,起兵鬧事。

正因有着種種顧慮,所以朗日贊普不敢聯繫李淵。

祿東贊是一名智者,知道大隋公主到了吐蕃之後,不僅實惠無窮,還是一尊有形的神明,是以明知大隋國魂、國格,依然抱着萬一之心,當衆求親。只要楊侗答應和親了,然後就順勢裝可憐,說雪域高願苦寒,怕委屈了尊貴的大隋公主,請求聖人可汗派遣農夫、工匠、醫者、衆多書籍,和大量錢財賞賜作爲嫁妝。讓公主在吐蕃過上美好的生活。

“白日做夢!”楊侗望着滿臉誠懇的祿東贊,淡淡的回了四字,接着說道:“‘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我大隋國魂、脊樑。這一次,朕就不計較了,以後誰敢提親,朕滅了他的國家。”

祿東贊聞言,腦海一片空白。

所有算計一場空。

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244章:煬帝(求月票全訂)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197章:蕭瑀碰釘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747章:見龍卸甲第510章:怨念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129章:中原有變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929章:勢如破竹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383章:大刀闊斧第573章:聞‘隋’喪膽第461章:誘餌?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545章:廷議第742章:栽贓陷害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432章:再布一局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632章:雷霆萬鈞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093章:河東遇阻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781章:棗陽城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112章:活捉楊侗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539章:迂迴戰略第098章:羣起聲討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061章:關隴之謀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832章:分封建國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第220章:論勢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737章:啓用虎弟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874章:一封家書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819章:戰前分贓第301章:劣根性第112章:活捉楊侗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670章:捷報頻傳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711章:破軍第377章:誠惶誠恐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002章:炸營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588章:吐蕃野望第004章:贏了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476章:踏上征途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087章:江都風起第509章:土崩瓦解第260章: 算計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612章:初七論戰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鄭重提示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098章:羣起聲討
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244章:煬帝(求月票全訂)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197章:蕭瑀碰釘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747章:見龍卸甲第510章:怨念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129章:中原有變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929章:勢如破竹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383章:大刀闊斧第573章:聞‘隋’喪膽第461章:誘餌?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545章:廷議第742章:栽贓陷害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432章:再布一局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632章:雷霆萬鈞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093章:河東遇阻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781章:棗陽城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112章:活捉楊侗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539章:迂迴戰略第098章:羣起聲討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061章:關隴之謀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832章:分封建國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第220章:論勢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737章:啓用虎弟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874章:一封家書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819章:戰前分贓第301章:劣根性第112章:活捉楊侗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670章:捷報頻傳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711章:破軍第377章:誠惶誠恐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002章:炸營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588章:吐蕃野望第004章:贏了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476章:踏上征途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087章:江都風起第509章:土崩瓦解第260章: 算計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612章:初七論戰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鄭重提示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098章:羣起聲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