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

一篇文章是作者的心聲,他藉助文字爲載體,傳播給讀者,然後引起共鳴、熱議。

有此經過,纔是完整的作品。

《馬說》是楊侗用來爲三館一閣打廣告的,直令大家以爲楊侗是借《馬說》,將矛頭直指世家門閥!

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話一點不假。

見衆人如此理解,楊侗也沒反對,反正他跟世家門閥、士族領袖遲早兵戎相見,早得罪和晚得罪沒啥區別,這早早的把立場鮮明起來,還能獲得寒士的好感而投奔冀州。

誤解就誤解吧。

加上檄文,一起張貼就是了。

詩、豪氣干雲、熱血沸騰!

文、充滿智慧、哲學與道理,令寒士如逢知己。

尤其是《馬說》

讓好多人一看,都驚爲天人!

“好文!”

“經典啊!”

“字字珠璣!”

“……”

而招賢檄文,更是點爆了寒士胸中情結:

“國,有才則興,家有才則旺!然大隋之前選制皆爲九品中正制,使寒士空有青雲之志,卻無報國之門!若非懷才不遇、屈於市井,即是侍於豪門,任一家僕門客,可嘆可惜……先帝雄才偉略、英明神武、慧眼獨具、高瞻遠矚,設科舉,不分士族寒門,唯纔是舉,爲寒士張開通天大門……”

寒士有青雲志,無報國門,楊堅憐惜你們,專門爲你們這些沒後臺的人開設科舉。

“然,國雖大,終有疆,職雖多,卻有限;外加宵小優先安插子弟、門生,終令寒士不得一展才華之機…此非大隋二帝之所願…實因宵小相勾連,遮蔽聖目之所致……二帝一心爲寒士豎青雲天梯,可嘆寒士不感其恩,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可悲……”

當有人讀完這一段,全場都安靜了。

可悲嗎?

的確可悲。

楊堅、楊廣主推科舉,受惠的正是他們這些寒士,所以,楊堅父子是他們的恩人!但職位就那麼一點,還被把持朝堂的世家門閥搶去了。面對着世家門閥龐大的力量,皇帝也只能妥協,如蝸牛一樣,緩緩的把科舉推進。

但是,世家門閥極力抹黑楊廣的時候,寒士在幹嘛?不僅不幫楊廣一把,還跟着一塊罵!

罵得比世家門閥還激烈。

他們甘當世家門閥走狗,罵恩人,這不可悲可恨麼?

“天下矛盾始於科舉…爆發於今…隋若不存,寒門依舊。”

一語道破天機。

實行科舉制度的大隋動搖了世家門閥的核心利益,因此,他們要推翻大隋,重新建立一個只爲世家門閥服務的新王朝,真到那一步,科舉制一定慘遭廢除,重新使用九品中正制。

也就是說。

大隋在,你們寒士有大門;大隋亡,你們寒士連條門縫都沒有,世世代代都沒有出頭之日。

“‘隋若不存,寒門依舊’……”

“‘隋若不存,寒門依舊’……”

這一瞬間!諸多寒士心冷如冰。

一些人開始反思,一些人更覺得寒士和大隋是脣齒相依的朋友、盟友,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高高在上的世家門閥、士族領袖們。

“如今,仁謹(楊侗字)設三館一閣、五品學士,誠邀天下寒士入冀…以才奪位…敬告宵小:冀州乾淨,恕不接待!”

“秦王邀寒士入冀…以才奪位?”

“是的,只招寒士!”一看着十分清瘦的寒士眼眶溼潤,充滿菜色的臉,如今卻是神采奕奕

“你們說‘宵小’指向誰?”

“這還用說啊!秦王治下二十郡、166個縣的官員出自預備官員,不是寒士,就是小家族的人。殿下重用寒士,且明明白白寫着‘誠邀天下寒士入冀’,所謂的‘宵小’自然就是世家門閥、士族領袖!”

驀然!

人羣炸開了鍋!加上那篇《馬說》爲鋪墊,有人甚至激動得嗷嗷叫!

“罵得好!”

“秦王比先帝、聖上更有血性、更激進,實乃我寒士之幸。”

“那些把持朝堂、地方的世家門閥就是不識貨宵小!”

“對,支持殿下。”

“今日起,吾等寒門終於有真正的進階之梯了!”

“是極是極,秦王真賢王也!”

圍觀的士子精神大振,一個個打了雞血似的上前觀看三館一閣的規則。

世家門閥是政治資源的佔有者、分配者,寒士想要有進階的機會,得看世家門閥賞不賞識你。

可是如今不一樣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將世家門閥棄在門外的進階之途就擺在他們的面前——那就是隻有寒士參與的科舉。

不用名望、不用世家權貴,誰有才便獲得青雲直上的機會!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他們怎麼能夠甘心錯過?

而且三館一閣的五品學士,面向的是百家招募。

更令人震驚的是神機館。

他和高高在上的凌煙閣,以及文學館、精武館不同,沒有名額限制,有一技之長者,便能錄用。

而文學館、精武館還需要比拼!

一位氣勢威嚴,手持着柺杖白髮老者遠在人羣之外,三館一閣如今雖然因爲初立的關係,還看不出什麼,但他從文武二館學士淘汰方式,已經預見到頂尖寒士盡入冀、激烈辯論的盛況,淘汰越苛刻,越能顯示一個人才氣和名望,有了足夠的名望再出仕,可以一下子就壓倒很多競爭對手。

而神機館的創辦,他隱隱察覺到了楊侗的心思,他想恢復百家爭鳴之學術盛況。

“師尊何故煩憂?”一名氣宇不凡、相貌俊朗、面色黝黑的男子從人羣裡出來,正看到老人皺眉沉思,恭恭敬敬的行禮道

“無事!”老人搖了搖頭,只有百家爭鳴才能再現先秦百家的異彩,在辯論中進步,這不是很好麼?

“只是敬之…你是不是動心了?”老者拍摸了摸弟子肩頭上的補丁,硬梆梆的,是自己一針一線、補了一層又一層所致。

“不瞞師尊,秦王的檄文的確令弟子動心了!義學、攤丁入畝是捅向世家門閥的利刃;以錢取代田地之賞賜,則是禁止大世家大門閥的生產,全境任用寒士更是舉世矚目,如今更是旗幟鮮明的將世家門閥斥之爲宵小,由此可見,殿下是真心實意的扶持寒門。檄文上說得非常對,大隋若亡,寒門依舊是寒門…永無出頭之日,殿下如今代表的是寒門,他的敵人強大得無法想象,弟子想爲寒門盡一分力量…”

“那你可知秦王爲何重用寒士麼?”

敬之答道:“世家門閥造反,動輒改朝換代,而寒士召不起如此大的力量,在和平年代,哪怕寒門造反,影響也不出一郡,這是根基上的差距,因此,歷朝歷代想用寒士。”

“秦王有鴻鵠之志,卻因爲是庶次孫,得不到皇室支持,而關東士族支持的對象自然是身爲裴氏女婿的燕王;京兆韋杜支持的是代王,至於最強的關隴權貴對皇室恨之入骨,他們的目標取隋而代之,是不會支持某個皇孫的。因此,秦王能仰仗的只有寒門。”

“大勢未明,秦王就如此與世家門閥決裂,何其不智?”老者眼中的睿智一閃而逝。

“請恕弟子無禮!”敬之眼中閃過絲絲敬意,道:“秦王一舉一動都爲天下關注,遲早爲聖上忌憚。聖上雖然已經喪失了雄心鬥志,但他希望有人繼續與世家門閥鬥下去,而秦王就是這把利刃。這檄文一旦到了江都,聖上只會更加信任秦王,只要世家門閥不倒,秦王就安然無恙。”

“其二、這決裂檄文,讓寒士看到了秦王的誠意,更加堅定寒士的隨從之心。”

老者微微一笑:“你覺得秦王能成功嗎?”

敬之自信道:“如果在盛世,秦王或許爲了天下的穩安而屈服,但亂世就不一樣了,反正天下都已經爛到這地步了,再爛也爛不到哪去!索性藉助亂世,徹底將世家門閥消滅。故而,弟子認爲秦王所圖乃大,在圖謀江山的同時,也在圖謀世家門閥,他是準備用一代人的代價,打下一個千秋萬代的大隋王朝。弟子現在有些按捺不住,相信其他頂尖寒士也是如此,秦王不是白手起家的人,資源雄厚,若再有天下寒士爲利刃,更沒理由不成功。”

老者點了點頭,嘆息道:“你說得對,以前我們看好竇建德,但是和秦王相比,他先天不足。如今冀州政策得當、人心思定,已無竇建德發揮之地。”

“師尊英明,弟子贊同。”

老者目蘊寒光:“既然你知道,那還收留那對兄弟?”

敬之說道:“弟子入幽時,他們自知河北道不可爲,已經南度了。”

老者望着自己的弟子,教誨道:“一個享受輝煌過的人,一旦落到低谷,要麼一蹶不振,要麼更加堅強和瘋狂,而竇某人明顯就是後者。他已經蛻變成爲權利追逐者,不是以前那個豪情仗義的他了,別再與他有所往來。否則,遲早爲其所害。”

“弟子明白!”

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339章:奪其民第257章:毒龍匕(2/4求全訂月票)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761章:皇后大氣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36章:刑、御之爭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761章:皇后大氣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733章:偏見第549章:恩威並施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023章:戰事僵持第118章:整頓官制第372章:死士之死第827章:黯然退出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678章:造反不易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092章:突厥大變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677章:父子夜議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014章:民亂第779章:退往襄陽第530章:世績北上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50章:搶‘頭’功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414章:落幕、新生第680章:逃出生天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48章:隋失二將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826章:名將之死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637章:瓦解內部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231章:人心不齊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522章:決定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052章:玩票大的第871章:亂軍砍死第228章:無垢發怒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702章:天朝氣魄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733章:偏見第112章:活捉楊侗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399章:舊情難忘第229章:天下驚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320章:戰前吉兆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鄭重提示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858章:蜀郡來訊第436章:有理說不清
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339章:奪其民第257章:毒龍匕(2/4求全訂月票)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761章:皇后大氣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36章:刑、御之爭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761章:皇后大氣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733章:偏見第549章:恩威並施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023章:戰事僵持第118章:整頓官制第372章:死士之死第827章:黯然退出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678章:造反不易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092章:突厥大變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677章:父子夜議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014章:民亂第779章:退往襄陽第530章:世績北上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250章:搶‘頭’功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414章:落幕、新生第680章:逃出生天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48章:隋失二將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826章:名將之死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637章:瓦解內部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231章:人心不齊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522章:決定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052章:玩票大的第871章:亂軍砍死第228章:無垢發怒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702章:天朝氣魄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733章:偏見第112章:活捉楊侗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399章:舊情難忘第229章:天下驚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320章:戰前吉兆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鄭重提示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858章:蜀郡來訊第436章:有理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