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萬’國朝隋

楊侗醒來的時候,天還沒亮,淡淡光暈如同一層輕柔薄紗披了下來,視線有些模糊不清。

盧清華蜷縮在他的胸膛上,薄薄錦被將玉人曲線淋漓盡致凸現,鎖骨鵝頸顏色更是奪目三分,宛若品質上乘的羊脂潔玉一般,毫無瑕疵可言,傾盡天下錦繡華章也難以完全詮釋這份美韻,秀美高雅的玉容帶着一些淚意,眉宇間寫滿了痛楚,恰如一枝梨花春帶雨。

這女人,也不知發了什麼瘋!昨夜歡娛之時,趁他不備,奉獻了另外一個第一次。

楊侗知道她有心事,想到今天也不會有什麼急事、要事,索性也不起身,靜靜地等着盧清華甦醒。

當第一縷陽光灑入樓閣之中時,盧清華緩緩張開雙眸,就看到了丈夫閃閃發亮的雙眼,帶着濃濃的詢問之色。

“醒了?”

“嗯!”

“昨晚鬧得那麼瘋,這可不是淑妃的風格呢。”楊侗的目光從詢問變成了戲謔。

“我……”想到昨晚的瘋狂,盧清華雙頰倏然染上一層淡淡紅霞,雙目猶似一泓清水,帶着若有若無的溫柔。

“你有心事,不想說,我也不強求!你昨天從月華家回來,就古里古怪…月華不會讓你成這樣,這定然遇到了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兒…我要查,一定查得出來,只是那個時候,只怕鬧得人盡皆知。”楊侗微笑着說。

他沒用任何強迫的手段,只是理性的分析,讓盧清華不得不對之屈服。

“好啦!我說就是了!”沒好氣的白了楊侗一眼,盧清華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我爹爹來了……”

“來了就來了,我看以後也不用回去了。”裴愔的家庭情況,楊侗相當瞭解。

“你要殺我爹?”盧清華嚇得臉都白了。

楊侗也意識到自己的話容易引人誤會,輕撫着她緞子一般的肌膚,失笑道:“我的意思是說讓他在洛陽住下來,彭城遲早會打仗,刀槍無眼,傷到了可不是開玩笑”

“說得不清不楚的,嚇我一跳。”盧清華嗔怪的笑罵一聲,僵硬的身子在丈夫的撫慰下,又軟了幾分,低聲呢喃:“夫君,裴矩想投降大隋,又怕落人口實,這才迂迴着找爹爹,讓他代替裴氏出使大隋。”

“裴矩是哪門子國王,還出使?”楊侗啼笑皆非,“說吧,你想我怎樣?”

“我……”

“說實話。”

“從爹爹話裡無意得知裴矩纔是拆散我們的罪魁禍首,我當時恨不得一口咬死他。”

“然後呢?”

“然後我想讓夫君滅他全家。”

“那現在呢?”

“我現在居然不那麼恨他了,你說奇不奇怪!”盧清華沮喪的說道。

“那你昨晚不是虧了?”楊侗看着一臉鬱悶的盧清華,差點就噴笑出來。

盧清華芳心一酥,晶瑩玉潤耳垂立刻透出酡紅,迅速蔓延遍了修長鵝頸,胭脂一般的玉頰在淡淡晨曦映耀下,語如蚊蚋道:“或許就是這樣,我纔不恨裴矩。”

“……”楊侗滿腦子黑線。

也太扯了吧?

盧清華得不到迴應,擡頭一看,見他臉上滿是狡黠的笑意,登時惱色上靨,又羞又窘道:“連拆散我們的人都恨不起來了,我是不是很沒出息?”

“不是沒出息!”楊侗拼命忍着笑,“之所以那麼恨裴矩,是得知真相後的正常反應,很正常的。這火氣一過,便恢復了純良的本性。”

“這樣啊……”原先灰心喪氣的盧清華如釋重負,雙靨上漾着片片歡喜之色。

“對!”雖說盧清華年紀不大,可好歹也有一個幾歲大的孩子了,居然還這麼單純,楊侗真是被她打敗了!

女人,真是一個不解之秘。

不過這份純美,無疑最讓人鍾愛。

“聖上,中僕射和房尚書、凌尚書、杜尚書求見。”溫馨的氣氛,忽然被宮女打破。

楊侗凝聲而問:“何事?”

“好像是南陽出事了!”

“敗了?”楊侗面色微變。

“奴婢不知。”

“夫君,讓我侍奉你吧。”盧清華亦是吃驚之極,掙扎着要起來。

“不必了!”楊侗不是矯情,只是他習慣了雷厲風行的作風,讓別人給自己穿衣服,麻煩不說,耗時更長,這些繁文縟節能省則省。

至少現在的楊侗,還沒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資格,禮數和奢侈很多時候容易被混淆,在他看來,如果習慣這種生活的話,會讓人產生依賴,磨平人的意志和品行。

“時間尚早,你再休息一會兒,這天塌不下來。”穿好衣服,楊侗叮囑了一聲。

“好!”盧清華乖巧的縮回被窩裡,看着楊侗離開,嘴角泛起一抹溫柔的微笑,不過着實睡不着,又擔心發生大事,便爬將起來,這一動,一陣撕裂般的痛楚令她淚眼汪汪的。

真虧了!

該死的裴矩。

……

洗漱完畢,楊侗匆匆趕到了正殿,當他看到衆臣滿臉笑容的時候,懸着的心一下子落到了實處。

“參見聖上!”

“免禮!”楊侗走到首位坐下,並示意衆臣入座。看着韋雲起臉上的笑容,楊侗笑道:“右僕射和秦將軍誰贏了?”

“都不是!”韋雲起沉聲道。

“哦?”楊侗目光看向負責情報收集和分析的凌敬。

“聖上,今天一大早,右僕射飛鷹傳信,說是李淵的南陽昨夜頻頻調兵,連夜退回襄陽,右僕射擔心李淵在朝水和白水之上布有埋伏,沒有追擊!清晨派人入城查看,已是人去城空,甚至連百姓都沒有一個。”

楊侗雙眼一亮:“當初劉備南逃時,攜帶了樊城一帶的幾萬名百姓,結果讓曹操打了一個落花流水!他李淵傻啊,居然挾裹百姓而逃,這倒是我軍一個機會。”

“聖上,百姓是坐船走的。”凌敬苦笑道。

“當朕沒說。”

“……”

“對了,讓右僕射小心‘火燒新野’”

“聖上,這個也沒有。”

“這個李淵氣勢洶洶而來,居然說走就走,真是讓人想不到啊,倒是讓朕高看了他一回。”楊侗問道:“李淵視土地如命,向來是不到黃河心不死,這次一仗不打,就把大半個南陽丟了,着實讓人意外。”

“這很正常!”韋雲起笑着說道:“淅陽、南陽、淯陽、襄城等郡,大多受到朱粲迫害過,任何勢力入主這些地方,只需待百姓好一點,百姓都會感恩戴德。若是李淵能夠鞏固一兩年,將之徹底吸收,我軍想要立足也比較困難。而李淵卻對着地圖四處開打,更是消滅了隋唐之間的天然屏障王世充,這不僅令隋唐徹底接壤,關鍵是他在這一戰消耗了太多的兵力,導致兵不夠足,防線處處出現了漏洞,他知道軍隊是僞唐的安身立命之力量,一旦將僅有的兵力敗光,便是我們把雍涼二州送給他,他也守不住。所以才退回襄陽。李淵這一回乾脆果斷的撤離,不是他大方了,而是不敢再敗了。”

“聰明瞭一回!但現在省悟得太晚了一些。”

楊侗點了點頭,這時候雖然沒有‘人存地失,人地兩存;人亡地存,人地兩失’之說,但熟知兵法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的確是晚上了一些!但也不是不可救,從他目前的表現來看,是準備效仿劉備,鎖四塞而鼎定巴蜀。”房玄齡笑着說道。

楊侗也點了點頭,這已經是很明顯的事情了,除了巴蜀,李淵還能去哪裡?

“此外,李世民兵敗返回南陽之後,便被李淵罷免了尚書令之職。”

“軍權呢?”

“李世民還繼續帶兵。”

楊侗聞言,忍不住冷哼一聲:“整個就在爭權奪利,朕看不出李淵還有什麼希望,照朕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藉機收回李世民的軍權,將僞唐大大小小勢力凝聚在一起,只有將軍權統一在一起,才能大戰到來之時上下一心。”

“僞唐的權利都分在各個世家的手中,要讓這些人讓出自己手中的利益,談何容易?更何況現在的情況是他們覺得聖上會跟他們妥協,這就更不會掏家底來支持李淵了。”房玄齡笑了一笑。

他知道李唐朝堂之中,並非沒人能夠看破黨派之爭的危害,但人就是這樣,如果沒有了退路,在關乎自身安危的時候,無論需要他們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能夠把一切都拿出來,但如今的情況是李唐那些聰明人,每個人都看出危害,卻總希望別人能夠多代出一些代價,讓自己少出乃至不出,人人都是聰明人,所以人人都捨不得手中的權利,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將自己徹底拖入絕境之中。

楊侗點了點頭,看向凌敬:“對了,襄陽爲何遲遲沒有動作?”

在他的設想中,內憂外患的李淵缺錢缺糧、危機感十足,這才放出風聲,說是大隋要跟世家合解,這才導致世家代表紛紛前來洛陽,他的用意是讓李淵對世家下手,然後讓黑冰臺渾水摸魚,可李淵至今都沒有動靜。

凌敬拱手道:“微臣認爲有兩個原因,一是李淵對僞唐朝堂掌控力較高,還有一定的威望,因此世家們雖然不滿,卻不敢鬧得太出格。二是李淵對南陽戰事抱有希望,不希望這個時候襄陽出現內亂,只要戰勝我軍,他個人威望一定膨脹到足以主宰一切的地步,這樣一來,僞唐的內憂自然不刃而解。所以很大程度上來說,李淵和世家們都在觀望南陽一役,但李淵氣勢洶洶而來,一仗不打就丟城喪地而歸,個人聲望大減,傾盡全力支持他的世家的不滿再次上漲,而李淵這一次東征,不僅一寸土地撈不到,還損失了二十多萬大軍,這些軍隊的撫卹都需他掏錢來賠,錢在哪裡?世家之手。”

僞唐損失的二十多萬軍隊都是同族子民,大隋怎麼可能斬盡殺絕呢?除了死去的,傷殘都得到了救治。只不過他們現在的身份是刑徒,四肢俱全之人,傷勢一好便安置在河南郡進行勞動改造,而古代的很多奇蹟,其實都是由刑徒修建而成,歷朝歷代的徭役一般只是在本鄉本土做義務勞動,當然也有例外。

楊侗笑道:“你說是襄陽的平靜,只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寧靜而已。”

凌敬道:“聖上說所極是,襄陽正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此事繼續盯着!”

爲了將世家殲滅在襄陽,黑冰臺的力量都往那裡傾斜,所以楊侗容忍得了黑冰臺對渤海轉輪教、西域馬賊一無所知,如果凌敬連襄陽這邊的事情也辦不好,楊侗是一定要問責的。

“喏。”

“聖上!”杜如晦拱手道:“西域行臺省發來鷹信,稱是西域各國紛紛呈上國書,各國國王請求入朝朝賀;西突厥現在分爲八大部,他們也依葫蘆畫瓢,呈上了‘國書’;除此以外,柬突厥三部、契苾部、遼東三國、黑水靺鞨、南室韋、北南室、大室韋、女兒國、象雄國向邊郡郡守投了國書。”

杜如晦的話讓楊侗怔了片刻,忙碌的日子最容易忘記時間,他雖沒有出戰,可也不清閒,算算時間,都已經是八月了,再過三四個月,就到春節了。而以行程來說,現在遞交國書也不算早

楊侗心底忽然萌生出一個有趣的念頭,笑着說道:“難得這麼多異族國王酋長聚集在一起,不乘此機會耀武揚威,震懾一下,實在可惜了一些。朕覺得戰場的威懾力比起炫富要強萬萬倍,等這些國王到了,朕乾脆就帶他們到戰場上逛一圈,也讓這些土鱉看看我大隋軍隊是怎麼打仗的!”

房玄齡雙眼一亮,道:“好辦法啊!除了有限幾個國家,域外的的這些最多隻有幾萬軍隊,他們對我中原幾十萬大軍的作戰方式總是抱着懷疑態度,覺得言過其實,若是親眼目睹一遍,必然相當震撼,也能起到殺雞儆猴的威懾效果。”

“臣,附議!”

“臣,附議!”

韋雲起、杜如晦、凌敬等人也紛紛表態。

“既然大家也覺得好,那克明就把這決定發往西域行臺省和各個邊郡,讓這些國王提前入朝。”楊侗向杜如晦吩咐道。

“喏!”杜如晦應了一聲,又說道:“聖上,西突厥八部和女兒國、象雄國要麼位於絲綢之路西部,要麼在西南部,他們希望聖上同意他們派代表進駐西域行駛省,成爲絲綢之路上的一員。”

“這是好事!”楊侗大笑道:“但必須授受條約約束,進入大隋以後,只能以炎黃通寶、炎黃銀錢、炎黃金錢進行買賣。沒有我大隋的錢幣可以用金黃白銀和黃銅兌換。否則的話,錢財貨物一律沒收。”

“喏!”

衆臣都笑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抄底行動,大家對於經濟戰以及貨幣的威力都有了很深的理解。

“姜尚書,紫微城的修繕工程何時可以完成?”王宮雖然也很奢華,可畢竟只是王府的規格,接待不了大規模而來的使節。

“回聖上!”姜行本行了一禮,道:“紫微城名義上是重建,但是皇城的官邸多是拆到另外一個地方,直接搭建即可,材料多是現成的,所耗新料並不多,宮城新料稍微多一些,這些也不算什麼。比較麻煩的是全新的三大殿,這都是新材,不過聖上放心,有興建鄴城神武宮的經驗的工匠,現在都當起了師父,每個人都帶着一批工匠負責各個部分,工程進展相當勝利。”想了一想,又說道:“微臣保證十月底、十一月初能夠全部完成。”

“盡力就行,別太勉強了!若是完成大不了,朕在大興或是鄴城接待那些國王酋長都可以。”

“謝聖上。”姜行本嘴上感激着說,心中卻在堅定着要如期完成。

楊侗又問:“何稠在工部做得怎樣?”

何稠是大隋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武帝攻高句麗時,先命第一大匠宇文愷在遼水上造渡橋不成,致使大隋前鋒孤立無援,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因而遇害。武帝重新任命何稠負責搭建浮橋,兩天而成,武帝因此加封他爲金紫光祿大夫、左屯衛將軍

他還設計了“六合木城”,拆卸搬運到他處之後,一夜之內就可以合成一座周圍八里、高十仞的大城,四隅還有闕樓,四面有觀樓,城上佈列甲士,立仗建旗。他廣泛地閱覽古圖,認識和破解了許多以前器物的構成,最典型的成績是復原了失傳很久的琉璃製作工藝,是一個相當厲害的建築大師、工藝大師。

武帝楊廣南下江都時,何稠因病留在洛陽,被楊倓任命爲工部尚書,王世充篡位後,效忠過楊堅、楊廣、楊倓的何稠遭到罷免,隋軍收復洛陽之後,被楊侗任命爲工部左侍郎,帶着一批人研究玻璃。

姜行本答道:“據說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那就好!”楊侗大感欣慰,他知道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蘇打、石灰石、長石,但是怎麼組成玻璃卻很茫然,所以只能爲何稠指明方向,別的什麼都幫不上。如今有了成績,令他大爲興奮。

。。。。。。。。。。。。。。

襄陽!

晉王慘敗、大唐皇帝李淵由新野退到安養的消息已經傳到,直令朝野轟動、京城轟動,自古以來,檄傳天下、御駕親征都是大事,很多時候,其實就是不達目的誓不休罷的代名詞。

比如武帝楊廣西征吐谷渾、遠征高句麗,都有這意思!也因此,李淵出征之前,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想不到李淵的御駕親征就跟玩兒似的,去也匆匆、來也匆匆。

從消息傳出,整個襄陽便議論紛紛,每個人似乎都有一種大軍壓境之感,處處惶惶不安之中,與李唐利益攸關之人,莫不爲大唐的前途命運深感焦慮,因李孝恭全軍覆而引發的輿論危機,在剛剛沉寂了不到一個月,又被引發了。

獨孤氏的老家主獨孤整這幾天有些感恙,在家中休養,尚未知曉外界的消息。

“叔父,不好了!”現任家主獨孤澄匆匆步入獨孤震的院子,沉聲說道。

“嗯?”獨孤整正在練字,聞言放下筆墨,扭頭看向神情凝重的獨孤良:“究竟發生了何事?”

“叔父!”獨孤澄行了一禮,沉聲說道,“晉王兵敗朱陽關,漢水以北的淅陽盡數失陷。聖上見事不可爲,於昨夜退至安養縣,於朝水、比水、白水三合口紮下營寨,與隋軍遙遙對峙。除了南陽南部,據說舂陵北部、淮安全郡都拱手讓人了,也就是說,大唐傾國之兵所打的東征戰役不但徹底失敗,還將戰火引入了荊襄,襄陽告急。”

“什麼!?”獨孤整目光一瞪,這個消息同樣讓他感到震驚,緊接着又憤怒了起來,關隴權貴幾乎耗盡累世錢糧、奴僕來支持李淵、支持唐朝,可李淵最後卻搞成了這樣,這人怎麼可以這般無能?

想到這十多二十年來,獨孤氏支持李淵起兵而打點財富,以及隋武帝時期爲了掩護李淵而犧牲掉的無數子弟門生;想到起兵以後,獨孤氏爲了支持李淵,不僅耗費了七八成錢糧奴僕,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輸得連關中這個根本丟了……而到現在,戰火立馬又燒到成爲國都不久的襄陽。

獨孤整的情緒開始激動,他辛辛苦苦扶持的,居然是這樣一個庸才,數世財產就這樣毀於一旦,使他心中充滿了恨意。

他激動之下引發了劇烈的咳嗽,咳得他撕心裂肺,氣都快喘不過來,獨孤澄連忙扶住叔父,“叔父,您休息一下。”

就在這時,獨孤整喉頭一甜,猛噴出一口鮮血。

獨孤澄連忙將他抱上軟榻,一邊大喊:“快來人啊!”

“不用了!”獨孤整雖然吐血,但只是身體無力而已,躺在榻上動彈不得,他吃力的說道:“我是家族的罪人啊。”

“叔父!”

獨孤澄眼睛紅了起來,他在叔父面前跪下,安慰道:“聽到李淵是借漢水、比水、白水之險,打造出一道堅固防線,據說是從漢水南岸的西城石泉洵陽黃土豐利開始,途經淅陽勳鄉武當均陽、襄陽陰城安養,終於舂陵棗陽、上馬。這樣收縮防禦,未必不能御隋軍於襄陽之外。”

“廢物一個!”獨孤整冷哼一聲:“大好局面都被他葬送掉了,這微弱的防線,抵擋得了隋軍?笑話。”

“曹操昔日橫掃北方,後來不也是慘敗於赤壁嗎?隋軍騎兵確實縱橫天下無敵手,荊襄可不是平原那麼好打,只要戰術運用得當,大唐未必沒有轉機,”獨孤澄理解叔父的心情,一再安慰着。

“但願吧!”獨孤整嘆息了一聲,精神稍稍好轉了一點,恨恨的說道:“我真是瞎了眼,這是我的失策,但就是這個失策,給我們獨孤氏帶來了重大的創傷。早知道,我就該去扶持立足於冀州的楊侗,否則的話,也不至於落到這步田地。”

獨孤澄聞言苦笑,關隴權貴要推翻的是與關隴對着幹的隋朝,怎麼可能支持楊廣的子孫?

剛剛說到這裡,門外傳來管家稟報,“竇家竇琮到訪。”

第637章:瓦解內部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231章:人心不齊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746章:羌兵出山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376章:答士子問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131章:士族陰謀第633章:書聖後裔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463章:破局之策第120章:敲詐第881章:相國示警第024章:血戰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412章:又當爹了第510章:怨念第014章:民亂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307章:君王氣度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681章:任用降臣第454章:發動攻擊第832章:分封建國第009章:戰而後定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733章:偏見第680章:逃出生天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525章:進軍淮北第302章:歸心似箭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994章:反間計第027章:新政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905章:重大突破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881章:相國示警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104章:李淵稱帝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198章:賊喊捉賊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947章:意外獲勝第464章:左右爲難第328章:老程搗亂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099章:李淵應對第584章:楊廣之心第539章:迂迴戰略第342章:殿下憐花第213章:柔然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854章:創造機會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94章:一條大魚第421章:死亡遊戲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177章:禽奔獸遁第323章:坐觀成敗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128章:工部改制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099章:李淵應對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
第637章:瓦解內部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231章:人心不齊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746章:羌兵出山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376章:答士子問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131章:士族陰謀第633章:書聖後裔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463章:破局之策第120章:敲詐第881章:相國示警第024章:血戰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412章:又當爹了第510章:怨念第014章:民亂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307章:君王氣度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681章:任用降臣第454章:發動攻擊第832章:分封建國第009章:戰而後定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733章:偏見第680章:逃出生天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525章:進軍淮北第302章:歸心似箭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994章:反間計第027章:新政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905章:重大突破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881章:相國示警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104章:李淵稱帝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198章:賊喊捉賊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947章:意外獲勝第464章:左右爲難第328章:老程搗亂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099章:李淵應對第584章:楊廣之心第539章:迂迴戰略第342章:殿下憐花第213章:柔然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854章:創造機會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94章:一條大魚第421章:死亡遊戲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177章:禽奔獸遁第323章:坐觀成敗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128章:工部改制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099章:李淵應對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