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淮安是中原一個不起眼的小郡,它位於汝南和南陽之間,南面是著名的桐柏山,淮水便是發源於此。雖說淮安小,人口卻是不少,原因是它沒有遭受戰亂的影響,加上吃人魔王朱粲爲禍南陽時,大量南陽百姓逃到淮安避難,使淮安人口一度猛漲;後來朱粲兵敗,降了王世充,這裡成了李密的地盤,而隨着李密南下,拱手送給了李唐,如今轉了一圈,又落到了大隋之手。因爲南陽成了隋唐對峙的主要戰線,南陽的百姓就被安置在了淮安,正式成了淮安人。

淮安以東是李密的汝南郡,也被李密放棄了,原因是隨着李淵退入襄陽,一部隋軍進駐了淮安,李密覺得汝南那點守軍根本不是隋軍的對手,再加上汝南之北是潁川,南方的義陽是蕭銑的、弋陽是杜伏威的,因此它已經再無戰略價值,無奈之下,李密只得下令汝南守兵退入北方的淮陽,一併交給王伯當統領。

也就是說,李淵這一退,受影響的不只是李唐,連帶李密放棄在汝南郡的駐防,這也是明明白白在告訴李淵,隋軍聲勢浩大,這一次魏軍也沒辦法配合他的作戰,也只有被迫收縮遼闊的防線,達到集中力量的目的。

而隨着楊侗率領驍果軍南巡,汝南魏軍的撤退也變得相當迅速,這也意味着仗還沒打,敵人就成了驚弓之鳥,致使大隋不費一兵一卒就取下一個郡。

汝南是個大郡,經過文帝楊堅撤併之後,只有十一個縣,當年鼎盛時期,人口近五十萬,如今雖然尚未統計出來,但不經戰亂的汝南恐怕較之當初只多不少。而據楊侗所知,李密最近這幾年一直和宇文化及、王世充打仗,雖不至於到窮兵黷武的地步,但苛捐雜稅卻也一大堆,一些人聽說汝南被朝廷收復,都紛紛遷徙,而些人肯定只是一個引子,真正的大頭,是在這批人帶動下跟風過來的人,總之,人口是楊侗最想要的,只因人口就代表的是兵力、糧食、賦稅,楊侗還是相當歡迎的。

汝南地域遼闊,能夠吃下這些百姓,但安置他們所要耗費時間和錢糧可不少,不過淮安和汝南都是新入手的地盤,人口和田地都需要一一普查,而這些遷徙百姓的到來,卻也能夠一同安置,而爲了能夠順利的執行好安民政策,楊侗特地將很有經驗的滎陽太守陰弘智調了過來,滎陽的民生已經步入正軌,陰弘智在那裡的作用不大,繼續呆在滎陽,是對人才的浪費。

由於汝南來到太過突然,隋軍一時無法到位,楊侗只能暫時當起了太守,先讓潁川拿部分軍糧前來賑濟災民,然後讓房玄齡、裴仁基儘快挑選縣級官員前來就職,而軍務司成員也成了文官,按照朝廷的政令爲百姓排憂解難,這些人精通律法、能言善辯,平時在軍中給將士灌輸忠誠觀念、教人識字,並輔助主將處理軍務,所以理政水平比實力官員只強不弱,當他們做起文職之事來,倒也面面俱到,省去了楊侗很多麻煩。

這一天,楊侗正在汝南縣衙處理公務,只見陰明月帶着陰弘智大步入內,行禮道:“參見聖上!”

“免禮!楊侗示意兄妹二人入座”

“謝聖上!”

陰弘智今年二十四歲,此之前,他在父親陰世師手下做了幾年的倉曹參軍事,逃到鄴城之後,先從縣令做起,而在旱災嚴重那年,將數十萬來自青州的難民管理得很好,之後晉升爲金城太守,亦是非常出色,之後又在上黨、滎陽任過太守,時間都不長,但他卻在不長的時間內把各個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楊侗專門讓他往戰後之地跑,一來陰弘智有能力、有潛力;二是爲大隋民部鑄一把利劍,隨着大隋地盤的不斷擴大,民部尚書楊師道因爲這些新入手的地方,都忙得病例了好幾回,可他依然奮戰在崗位之上,原因何在?是因爲民部沒有得力助手,等汝南民事步入正軌後,楊侗準備將他提爲民部侍郎,替楊師道分擔壓力。不過如今看來,這位才俊也是面色蠟黃、弱不勝衣,看得出他這段時間也十分操勞。

望着憔悴至極的陰弘智,楊侗喊道:“明月!”

“末將在!”陰明月連忙起身。

“朕記得皇后塞了幾根人蔘,你取一根給少奕補補,瞧他都瘦成什麼模樣了。”

“聖上,那是高建武朝貢的千年人蔘,實在難得一見,異常珍貴,豈能贈給我大哥!”陰明月不樂意的說道。

陰弘智面色一僵,狠狠地瞪了妹妹一眼,雖然他也不會要,但妹妹這麼一說,讓十分鬱悶,連忙拒絕道:“聖上宏恩,微臣感激萬分,然千年人蔘乃是有市無價珍貴之寶,微臣哪有資格享用,聖上還是自己留着!”

“朕是武人,身體強健,這人蔘對朕沒用。少奕若是病倒,那不僅是朕的損失,也是汝南郡百姓的損失。”楊侗向陰明月道:“快去。”

“喏!”陰明月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取來一個錦盒。

“聖上宏恩,微臣感激不盡!”陰弘智一禮到地。

“說起來,是朕把瑣碎事務推給了大家,朕是輕鬆了,你們卻辛苦了,想想還真有點過意不去!”

陰弘智突然散發一股銳氣,高聲道:“聖上集中精力考慮天下大事,這些日常瑣事,讓我等臣子來替聖上分擔便可,若事無鉅細都勞聖上關心,豈不是顯得臣等太過無能了麼?”

“說得好!”楊侗滿意的點了點頭,“我們年輕人就該有這股勇往直前的銳氣。汝南就交給少奕了!”

“喏!”

“汝南是順手而來的土地,與以往大有不同,這裡遺留不少世家的遺老遺少,朝廷的規矩務必堅持到底,不管他是誰,都要遵守大隋的政策,將良田土地吐出來,若不配合,發動百姓將之打倒在地。”楊侗準備將汝南郡打造成一個樣板,爲蕭銑奉上的地盤豎立一個效仿的模樣。

“聖上放心,微臣知道該如何做。”

陰弘智沉聲應道,汝南郡不是被戰亂和大隋軍隊反覆犁過的地盤,情況比較複雜,不過汝南郡的政權、軍權、財權等主動權盡歸朝廷,剩下的事情,就會好辦許多,汝南的世家就算再怎麼鬧騰,還有即將到來刑部和御部在一旁看着,諒他們也鬧騰不出什麼花兒來,如果他們敢起來鬧事,武部這個暴力機構可不會跟他們開玩笑。

一想到這些,陰弘智心中就不由得生出一股敬佩之意,眼前這皇帝年齡不大,魄力卻一點都不小,從漢朝開始,都沒有這麼直接懟過世家的皇帝,不過效果很不錯。

“你這些年來,每到一地都治理得不錯,按照功勳來說,你可入朝廷中樞,也不會有人說閒話。”楊侗看着陰弘智,笑着說道:“但朕認爲還不合格。”

陰弘智愣了一下,連忙道:“微臣若有不當之處,請聖上責罰。”

“你當郡守的能力綽綽有餘,朕說的不夠,指的是你還有很多潛力尚未挖掘出來,故而不想讓你太早進入中樞,將這份潛力扼殺在多不勝數的政務之中,你還有太多知識要學,”楊侗雙手十指交叉,放於胸前,看着陰弘智道:“也就是說,你的未來,不該止步於一個郡的太守。所以朕希望你在地方上,積累更多更多的經驗,一到中樞,即可勝任治理全國政務的侍郎、尚書。”

“微臣陰弘智決不辜負聖上厚望。”陰弘智心知聖上這是在全力培養自己,對自己期待很大,眼中泛起了淚花,感動無比。

“你們兄妹有許久未見!想必有很多話要說,明月明日便要隨朕南下義陽,恐怕會有很長時間無法見面。”楊侗笑着說道。

“微臣告退!”

“末將告退!”

……

兄弟二人告退之後,陰明月將兄長帶到了休息之所。

陰明月長得國色天香,若她稍加打扮,絕不比任何人遜色,但陰弘智卻知道妹妹對打扮一點都不感興趣,脂粉首飾一樣都沒有,聖上賜給她的府邸擺滿各種兵器,她書房裡的飾物要麼是地圖,要麼是各種兵書、史書。不過從去年開始,陰明月有了一點變化,就是在她的書房裡放了些詩文集。

她今天穿着一身黑色武士服,腳上穿着一雙鹿皮軟底長靴,揹負‘天異劍’,身材高挑苗條,顯得格外瀟灑飄逸。

陰弘智心中直納悶,妹妹如此美**人,爲何就沒人上門提親呢?

陰弘智有些不明白,在他的理解中,像妹妹這等花容月貌,有權有錢有勢,還有爵位的女子,那些企圖攀龍附鳳之徒必然是比比皆皆,怎地到了他妹妹這裡,居然無人上門提親?難道大隋的人都是如此的淡泊名利?這不合理啊。

陰弘智自己還是一個光棍,又常年在外,他哪能知道,像他們這等朝中重臣,一些小家小戶哪敢高攀?至於身份差不多的,早就有了正妻,怎麼可能讓大隋的一個郡公當平妻、小妾?至於有成年子侄的人家,在地位上,根本就配不上,更何況都想找一個溫柔乖巧的兒媳,陰明月這等持刀弄棒的女孩自然是不在考慮之中,上下兩難,於是造成了如今的尷尬局面。

不過陰弘智也聽說軍中一些將軍對妹妹心懷愛慕,但他並不看好,武將大都勇猛霸氣,而妹妹也是一個尚武之人,兩個剛烈之人生活在一起,肯定會出問題,最好能嫁給文官,陰陽相濟纔是長久之道。

就在陰弘智爲妹妹婚事發愁之時,陰明月忽然說道:“大哥!聖上對你相當看重,你可不能讓他失望。”

“這是肯定的!”陰弘智皺了皺眉,感覺不對啊,這應該是自己這個當哥的交待妹妹纔是,怎麼反過來了。

“但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都瘦成什麼樣了?骨家姐姐還等着你上門去娶呢。”

“國事艱難,這婚事一拖再拖,是我對不起她了。”陰弘智嘆了口氣,又興致勃勃的說道:“不過天下也快統一了,到時候也不至於這麼忙碌。不說這些了,我問你,你自己的婚姻怎麼說?總得給我一個交待吧。”

陰弘智雖爲文官,可骨子裡依舊有武將子弟的直率,直接就質問了起來。

“我又不是不嫁。大哥就不必多管了。”陰明月雖然不怕這個兄長,但陰弘智畢竟是一家之主,她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忌憚。

“那你告訴我,你什麼時候嫁?嫁給誰?”

“我怎麼知道?”陰明月沒好氣的答了一句。

陰弘智擡頭看了一眼妹妹,沉吟一下道:“但你一年又一年的,芳華耗盡,總也不是個事吧。”

“我知道。”

“據說軍中有些將軍對你頗有情意,要不我讓人探聽?”

“休想。”陰明月倔強的瞪着陰弘智。

陰弘智也知道妹妹很有主見,情知無法說服妹妹,苦笑道:“我們的父母不在了,我這個當哥的說的話,你又不聽。聖上總可以吧?”

“不管是誰,我都不聽。”

“你!”陰弘智終於惱火了,怒視陰明月道:“你當真不聽兄長的話?”

陰明月的脾氣也發作了,大聲頂撞道:“別的我聽,但我的終身大事,我要自己做主。”

陰弘智怒吼道:“我再問一句,你聽不聽?”

陰明月從小到大,是父兄的明珠寶貝,何曾被這樣吼過,她眼睛一紅,淚水在眼裡打轉,猛地轉身就跑,遠遠喊道:“你再逼我,我死給你看。”

“這丫頭!”陰弘智頹然嘆息,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妹妹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是事事依賴他的黃毛丫頭了,他心中無奈之極。想了想,便讓隨從取來文房四寶,給身在洛陽的未婚妻寫了封信,讓她幫忙打探妹妹在京中的情況,看看有沒有與妹妹往來的親近男子。

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342章:殿下憐花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027章:新政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537章:域外烽火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645章:聽天由命第093章:河東遇阻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373章:鋼鐵城牆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974章:父子之爭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510章:怨念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439章:出爾反爾第266章:三大巨梟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343章:形勢驟變第085章:太原起義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816章:收繳武器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373章:鋼鐵城牆第434章: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288章:輪迴報應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109章:再下一城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118章:整頓官制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358章:佈局西域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663章:逃出生天第586章:雙龍會第320章:戰前吉兆第421章:死亡遊戲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854章:創造機會第228章:無垢發怒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779章:退往襄陽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116章:全力西進第374章:安息吧你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
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342章:殿下憐花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027章:新政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537章:域外烽火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645章:聽天由命第093章:河東遇阻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373章:鋼鐵城牆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974章:父子之爭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510章:怨念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439章:出爾反爾第266章:三大巨梟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343章:形勢驟變第085章:太原起義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816章:收繳武器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373章:鋼鐵城牆第434章: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288章:輪迴報應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109章:再下一城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118章:整頓官制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358章:佈局西域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663章:逃出生天第586章:雙龍會第320章:戰前吉兆第421章:死亡遊戲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854章:創造機會第228章:無垢發怒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779章:退往襄陽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116章:全力西進第374章:安息吧你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