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佈局西域

東/突厥南部汗庭所在的白城周長三十多裡,如今更名爲義成城,劃入五原郡。

昔日的汗宮也改名爲昭武宮

這是一座宏偉磅礴的巨大宮殿,看上去大氣雄渾、氣勢萬千。一眼看不到邊,假山林立,流水潺潺,亭臺樓閣數不勝數,看上去美不勝收,很有中原特色。

宮中!

一處偏殿,楊侗正與漠南道總管李景、杜如晦、薛萬述等人議事。

東/突厥再次一分爲三,人人自顧不暇,即將陷入內戰之中,而且讓他忌憚的頡利可汗不僅實力最差,還面臨東西兩路的夾攻,形勢相當不妙。

如今頡利可汗立足於都斤山,薛延陀立足肯特山以東、阿史那思摩立足三大湖區。

三大湖區於金山以東、於都斤山以東、康努山以南,由烏布蘇諾爾、科布多和扎布汗三大盆地組成,其間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湖泊,是漠北草原上的一塊寶地。

相比起頡利可汗的悽悽慘慘慼戚,阿史那思摩可謂是躊躇滿志,他知道頡利可汗掌控的部落雖然近千,可他帳下的士卒已經湊不足十萬之數,更令他欣喜的是鐵勒的薛延陀已經背叛了頡利可汗,只要他能夠離開大隋的土地,即可與薛延陀一南一東,對吉利可汗進行夾攻,只要頡利可汗一死,那他這個大可汗就會名正言順。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源自楊侗,楊侗只需一句話,即可將他打回原形,失去現有一切,正是這個不安全感,促使他大勝頡利可汗於野馬川之後,便以追擊頡利可汗爲名請示離開,得到楊侗允許後率部離開了漠南草原,北出長城,紮根於三大湖區。

只不過普通牧民都喜歡大隋的安定生活,不想參與朝不保夕的突厥大戰,像蘇烏、赫拉等崇拜秦瓊的平民將軍都不走了,願意爲大隋效力,所以跟阿史那思摩北上的人只有二十多萬人左右,軍隊只有可憐的五萬。

但是阿史那思摩並不在意這麼多,一是頡利可汗的實力嚴重縮水,許多部落都有反叛之心,只要他扯起了大旗,便可拉攏到一些追隨者;二是他得罪不起大隋,不敢強迫牧民跟他走;三是他打算跟薛延陀結盟。

楊侗當然明白阿史那思摩是怎麼想的,不過他也無所謂了,突厥這三足相當穩定,這次的內亂絕不會像上回那麼容易統一了,主要是三者之間,都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優勢。

真要算起來的話,薛延陀實力最強,但他們鐵勒在突厥人眼中,是擺不上臺面的奴僕、是下人,不會得到突厥人的投靠,在大局未定之時,很難自然壯大!

頡利可汗接二連三的失敗,他的嫡系消耗殆盡,就算再募集人馬,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如薛延陀和阿史那思摩,可他底蘊還在,能夠獨領一軍的將領大有人在,而阿史那思摩如今連上得了檯面的將領,恐怕也拿不出幾個來。只不過他夾在薛延陀和阿史那思摩中間,而且和另外兩人都沒有和解的可能,對頡利可汗來說,這纔是最尷尬難過的事情。

楊侗笑着說道:“對外之戰算是告一段落了,東西突厥對我大隋已經構不成威脅,接下來我大隋的重心是休養生息,徹底將遼東三郡、雍州、涼州納入我大隋的掌握之中。”

“殿下,我看那頡利可汗已經破膽,兵馬也不剩太多,爲何不一鼓作氣,將突厥連根拔起?”老將李景忍不住開口問道。

其他人也看向楊侗,李景、薛萬述、孟孝敏、劉大俱他們不瞭解楊侗的爲人,以爲楊侗是因爲即將登基,不願造太多的殺戮而放了突厥一馬,但秦瓊、羅士信、裴行儼、尉遲恭、薛萬徹、沈光、杜如晦、陰明月等人跟在楊侗身邊很久,可是很清楚自家這位殿下對敵人從來沒什麼憐憫之心的。

“如果這麼簡單就好了。”楊侗笑了一笑,道:“若是以前,我或許會有除惡務盡的想法!但現在不是了。”

衆人不解的看向楊侗。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楊侗誦讀了一遍,然後向李景問道:“老將軍知道這首民歌嗎?”

“當然知道!”李景點了點頭道:“這是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都說是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可是這和突厥人又有何關係呢?”

“有,大有關係!”楊侗笑着說道:“這首民歌說陰山之下的敕勒川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實際上,這一片草原也確實是水草肥美之地。這一片草原因爲水草肥美,所以走了烏桓,來了匈奴,匈奴走了,先後又來了鮮卑、柔然、突厥!也就是說,只要這一片草原還在,就算我們將突厥徹底拔除,但用不了多久,還會有其他民族過來。”

杜如晦、李景、薛萬述、孟孝敏、劉大俱等人若有所悟。

羅士信卻是不解的問道:“但是那又如何呢?難道還怕他們不成?”

楊侗頭疼的搖了搖頭:“如果我大隋強盛自然不用怕,但如今的大隋四分五裂、諸侯割據,我們沒有太多的精力來對付外族。所以與其讓一個充滿變數的民族來,倒不如讓已經喪膽的突厥人在我們北方生存。突厥人有生之年都未必有膽子來打我們,但是突厥人對別人還是那麼兇悍,突厥人在我們的外圍,可以幫我們擋住未知的敵人,給我們省去很多麻煩,這叫以敵禦敵、借力使力。”

衆人這才恍然,感情是讓突厥當大隋的看門狗來着。

羅士信此刻也明白了,佩服道:“原來殿下早就知道漠南草原是惹來烏桓、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的禍根,所以乾脆用高大的長城圍了起來,賊子看不到,也不知道這麼一塊寶地,自然就不會來了。還是殿下看得遠。”

楊侗呆了一呆,但很快就一臉高深莫測的模樣,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了羅士信的解釋。

天地良心,他哪會想到這麼多,當初只是覺得長城既然要修,就修一道真正御外之用的大長城,僅此而已。

“殿下高明!”衆人恍然大悟,佩服不已。

楊侗一副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姿態,道:“走一步看百步是我成功的秘訣!大家不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吏,就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要具備長遠目光。”

“喏!”

衆人轟然應是。

楊侗將目光看向白髮蒼蒼的李景,有心將他調回鄴城坐鎮,笑道:“東/突厥總管是壓下去了,我軍能有今天,全賴大家戮力同心,我感覺東/突厥的漠南道總管府已經沒存在的必要了,老將軍以爲如何?”

“理當如此!”李景相當配合。

隋朝吸取監軍爲禍的教訓,凡大將出徵領受總管位,軍政要務皆在總管之手,無人鉗制,任由總管一人自由發揮。也因爲總管職位過重,爲了預防武將擁兵自重,也只有戰時纔會啓用總管這個臨時性質的職位,大戰過後會收回總管職位和權力。

楊廣繼位當年便廢除總管府制度,重新啓用監軍制,而到了楊侗這裡又恢復了過來,其實在楊侗個人看來,這個總管府制度遠比監軍制好。

軍隊,自古以來是重中之重。一點都大意不得。

楊侗打算成立更正規的常備作戰軍團,分散在各個敏感地區,隨時準備出征,而杜如晦建議而設立的‘軍務司’在這種軍團中,無疑會發揮巨大作用。但是這些都要和重臣們商量了再作決定,不過可以先在鄴城進行試點,而李景這員老將無疑是最佳人選。

“老將軍就與我一道回鄴城吧,我有更重的任務要交給老將軍。”

“喏!”李景也不問什麼。

“南路軍收復了五個郡,張掖、敦煌、伊吾還好說,但是鄯善、且末這兩個邊郡環境惡劣,形勢也相當複雜和危險,主官不僅要治理,還要和西域諸國、吐谷渾、羌人打交道,有可能會發生戰爭,打完仗,甚至還要不卑不亢的與敵人把酒言歡!”楊侗將目光看向了一衆將領,笑着說道:“誰覺得自己通文精武、深詣縱橫之道,還年輕力盛。”

李景苦笑道:“且末郡是我大隋最西之地,北、西、南都與異國接壤,說是最複雜之地一點沒錯,還有就是那裡地勢極高。如果老朽年輕十歲倒還可以,如今不行了,吃不消那古怪氣候。”

一羣人聞言,頓時面面相覷!

仔細想想,鄯善和且末貌似真的好複雜,一般人搞不定。

安靜了一會兒,薛萬述和孟孝敏、劉大俱便同時上前一步,躬身道:“臣願往。”

看到孟孝敏、劉大俱這兩名儒生式的郡守也出來請命,楊侗也大爲意外,驚訝道:“二位還能打?”

“略懂!”孟孝敏、劉大俱不約而同一笑,十分謙虛的說道。實際上,孟孝敏和劉大俱雖然沒有留下什麼大名,可是他們在李唐時期,與段德操打得樑師都、突厥找不着北。

“看來是我有眼不識泰山!”

楊侗呵呵一笑,在亂世之中脫穎而出的儒生,真沒一個軟腳蝦,只是片刻便已經有了定論:“薛將軍任且末郡守,劉郡守任鄯善郡守,孟郡守任伊吾郡守。”

“多謝殿下信任!”

第001章:大隋楊侗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628章:鄴城諜影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232章:賣蕭銑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288章:輪迴報應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267章:軍神葬禮第021章:耗不起第796章:煙有毒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746章:羌兵出山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128章:工部改制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663章:逃出生天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323章:坐觀成敗第410章:教學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435章:秀才遇到兵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534章:陷城第865章:除夕夜話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53章:皇甫無逸第422章:滅門慘案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349章:發威第085章:太原起義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鄭重提示第307章:君王氣度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082章:血染汗庭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995章:亂象叢生第298章:得隴望蜀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214章:說客第093章:河東遇阻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752章:一路追趕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670章:捷報頻傳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680章:逃出生天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隋朝官員的俸祿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428章:王世惲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347章:喪家之犬第628章:鄴城諜影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038章:凌敬論商第347章:喪家之犬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02章:天朝氣魄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91章:杜先生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302章:歸心似箭第026章:戰後清算第851章:魏徵告凌敬
第001章:大隋楊侗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628章:鄴城諜影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232章:賣蕭銑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288章:輪迴報應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267章:軍神葬禮第021章:耗不起第796章:煙有毒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746章:羌兵出山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128章:工部改制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663章:逃出生天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323章:坐觀成敗第410章:教學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435章:秀才遇到兵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534章:陷城第865章:除夕夜話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53章:皇甫無逸第422章:滅門慘案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349章:發威第085章:太原起義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鄭重提示第307章:君王氣度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082章:血染汗庭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995章:亂象叢生第298章:得隴望蜀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214章:說客第093章:河東遇阻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752章:一路追趕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670章:捷報頻傳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680章:逃出生天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隋朝官員的俸祿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428章:王世惲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347章:喪家之犬第628章:鄴城諜影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038章:凌敬論商第347章:喪家之犬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02章:天朝氣魄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91章:杜先生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302章:歸心似箭第026章:戰後清算第851章:魏徵告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