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得到隋朝的點醒後,王世充也不知該信誰,立即斥候嚴密監視唐軍動向,得出的結論讓他嚇出了一身冷汗,唐軍果真是不安好心,所謂的結盟不過是讓自己放鬆警惕而已。

快速整頓兵馬,大肆募兵,怎奈他的地盤狹小,區區五個郡之中,目前只有河南、弘農兩個郡聽從他的號令,然而百姓一來二去的流失,人口嚴重不足,再加上他徵兵急,終於激起了民衆恐慌,大量民衆逃往上洛和滎陽郡。

緊張氣氛籠罩着洛陽大街小巷,儘管官方嚴密封鎖消息,但消息還是傳遍洛陽各個角落,令洛陽人心惶惶,以米價爲代表的物價風向標開始迅速上漲,洛陽民衆掀起了儲存各種物資的風潮。

最有代表的是米價從鬥米一百二十錢猛漲到鬥米四百錢,還只收開皇五銖或是隋朝的炎黃通寶,大業五銖或是王世充鑄造的銅錢則被商家拒收。

這天上午,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遍了洛陽,淯陽武川城被李道宗攻破,全郡官員投降,李道宗日夜攻打魯陽關。魯陽關一旦失守,襄城郡也將全面淪陷,屆時李唐大軍將直接威脅河南郡南部。這個消息給洛陽民衆帶來更大恐慌,米價再度暴漲,各種物價開始失控。

洛陽紫微宮,雲定興快步走過文思殿廣場,向御書房走去,雲定興這兩年在王世充朝廷內混得風生水起,他出賣楊倓,以假亂真的搞了一個禪讓儀式後,贏得王世充無限信任,使他飛黃騰達,短短兩年便升到了太尉之職,地位僅在王氏宗室之下。

雲定興人品卑劣,但具有很高的才華,將到手之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太子王玄應對他十分信賴,重要政務都和他商議。

不過雲定興也明白,王世充也不是長久之君,他必須給自己另謀一條生路,他知道楊侗不會饒過自己,所以沒想過要投降隋朝,於是他暗中向李淵遞交了投名狀,並得到李淵親筆回信,信中對他的棄暗投明之舉相當讚賞。

這讓雲定興儼如吃了定心丸一般,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不過他對鄭國也就不是那麼兢兢業業了。

“雲太尉!”

雲定興剛走上臺階,便聽到有人叫他,他一回頭,卻見太子王玄應匆匆趕來,他連忙停步等候,今天王世充緊急召見重臣商議軍國政務,雲定興還以爲自己來晚了,沒想到太子還在自己之後。

雲定興很喜歡太子王玄應,謙虛、低調、平易近人,而且溫文爾雅,完全沒有他老子王世充那種驕橫兇悍,這類人一般是他們這些‘文’官最喜歡的帝王,可惜他是王世充的兒子。

“太子怎麼現在纔來,微臣還以爲自己遲到了呢。”雲定興迎上前來

“父皇派人通知,推遲半個時辰,雲太尉難道不知道麼?”

雲定興愕然搖頭道:“微臣不知!”

“估計是報信的人沒找到太尉吧!”王玄應低聲道:“我有件事想和太尉溝通一下,可否方便?”

“無妨!”

雲定興和王玄應來到了一個角落,王玄應憂心忡忡道:“我剛得到消息,說是洛陽米價已經暴漲到了鬥米六百文,哪怕投入了常平倉也沒有用,太尉有沒有什麼辦法應對?”

前幾天米價漲到鬥米三百文時,王玄應立即啓動常平倉平抑米價,投下去十萬石平價米,以鬥米百文出售,企圖拉下米價,不料只是打了個漂就沒有任何效果,米價依舊節節攀升,今天更漲到了鬥米六百文的驚人高度,王玄應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了,今天父皇若是問到此事,他必須要有一個應對方案,所以只能向雲定興求教。

雲定興搖頭道:“當年瓦崗軍逼近洛陽,洛陽米價大漲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楊侗投入十五萬石糧食平抑糧價,卻也沒有任何效果。後來他把瓦崗軍擊敗於滎陽,糧價一下子就恢復到了正常。現在的情形和當年完全一樣,因爲戰爭引起的恐慌跟謠言引發的恐慌是不一樣的,要想平把糧價降下來,唯一的辦法是鄭軍擊敗了唐軍,只要沒了戰爭的威脅,人心就會安定下來,凡是家有餘糧者都不會哄搶,現在大家看不到希望,家家戶戶儲存糧食,是爲了圍城時之所需,多的不說,但每家每戶至少要保證三五個月的口糧,所以常平倉投多少糧食都被搶購一空,太子殿下想法雖好,但方法卻錯了。”

王玄應眉頭一皺,“那我該如何應對?”

“辦法很簡單,太子可以將常平倉糧食改爲賑粥,讓家境貧寒、無錢購糧的百姓也有條活路,只要有口飯吃,百姓就會不亂,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王玄應點了點頭,又問道:“奸商以及發國難財的人呢?要不要打擊?”

雲定興笑了一笑:“太子,您應該知道所謂的奸商,背後站着的是誰。”

王玄應頓時恍然大悟,洛陽糧食不就是全被大伯控制的嗎?他一下子就泄氣了,點頭道:“多謝太尉指點,我們先去文思殿。”

“剛纔關於楊侗的賑災之說,太子千萬別在聖上面前提及!”雲定興囑咐道。

“這個我明白,絕對不會提及此事。”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快步走向文思殿

........

唐軍來犯的消息,讓王世充慌了手腳,他一共只有十五萬軍隊,五萬淯陽軍敗到襄城魯陽關的軍隊不足兩萬,還有五萬駐紮在弘農,另外三萬軍隊分別駐紮在襄城、滎陽二郡。河南郡只剩下四萬大軍,這裡麪包括兩萬御林軍,而這四萬大軍又各有五千軍隊駐守函谷關、虎牢關、伊闕關,真正守洛陽城的軍隊只有五千人,就算把兩萬御林軍城也只有兩萬五千人,若是放到城上一字排開,還達不到一尺一人的人牆。

寬大的文思殿內站着十幾名重臣和大將,王世充臉色陰沉向衆人說道:“朕剛得到消息,襄城郡已投降了李唐,李道宗的四萬大軍殺到伊闕關外,正向洛陽殺來,不過速度已經放緩,弘農那邊的形勢也十分嚴峻,儘管我們的軍隊頑強抵抗,但五萬守軍擋不住李世民二十萬大軍的輪番進攻,我軍三戰三敗、損失慘重,魏王王弘烈、荊王王行本戰死朱陽關,蔡王王虔壽率領殘部退守盧氏縣檀山,並召集長淵、朱陽等縣守軍結營以阻唐軍沿洛水東進,朕已下令河南郡熊耳縣守軍協助。據說唐軍攻破盧氏以後,主力北攻硃陽縣、弘農縣,目標直指河南閿鄉、桃林二縣。大家都談一談應對之策吧!”

此言一出,全殿鴉雀無聲。

過了半晌,雲定興才躬身道:“聖上,現在還看不出唐軍真實意圖,究竟是真的想奪洛陽,還是迷惑隋軍。從目前來看,微臣認爲李唐是想從武關、潼關進軍關中的可能性極大。”

“那又如何理解李唐攻佔弘農、淯陽和襄城呢?”王世充又問道。

“聖上,李世民的二十萬大軍纔是主力,李道宗只有四萬軍隊,憑這四萬軍隊是無法攻下洛陽的,他應該是牽制我們軍隊南下,否則無法解釋他的軍隊爲何忽然放緩。”

這時,司徒段達亦說道:“聖上,微臣也支持太尉的意見,認爲唐軍目標還是關中,這從一個細節就能看出來。”

“什麼細節?”王世充問道。

段達走到了地圖前,用木杆指向弘農的盧氏縣道:“如果唐軍的目標是我們,那麼李世民在拿下盧氏縣後,應該分兵一路東進河南郡的熊耳縣,直接包圍洛陽城,而不是給蔡王休整和我們準備的機會,但李世民卻沒有這樣做,依舊向北方的硃陽縣、弘農縣進攻,那明顯是潼關方向,微臣由此可以談斷,唐軍的目標依舊是關中,而不是我們。”

雲定興點頭道:“段司徒言之極是,隋朝始終是唐朝的頭號大敵,他們又不敢直面隋軍主力,因此以實力弱小的我們來掩人耳目。說句難聽的話,只剩河南、滎陽二羣的我們,戰爭潛力實在太弱了,李唐什麼時候來打都行,而且沒必要動用這麼多軍隊。”

雲定興和段達的分析讓王世充稍稍心安,他問向太子王玄應道:“太子可有別的看法?”

王玄應本以爲父皇召集大家是商議糧價暴漲之事,結果父皇一心考慮軍隊部署,這讓王玄應鬆了口氣之餘,同時也有一些失落,軍事固然重要,然而洛陽的民心也十分重要,若是不處理好民心問題,洛陽有暴亂的危險,可是父皇卻一點也不在意。

王玄應想了雲定興、段達的話,最終躬身道:“兒臣認爲,無論唐軍的目標是隋朝還是我們洛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洛陽城的兵力實在太少了,如果唐軍大舉來襲,我們這點兵力根本守不了多久,兒臣建議增加守軍,同時加強函谷關防禦,另外把洛口倉的糧食運回洛陽城內,做好長久與敵消耗的準備!兒臣不相信隋朝不會有所反應。”

王世充點點頭,王玄應的建議說到他心坎上去了,他沉思片刻道:“太子說得對,洛陽守軍的確太少了,朕打算將滎陽郡守軍調回洛陽,只留虎牢關的五千軍隊,同時將洛口倉的百萬石存糧運回洛陽,各位愛卿以爲如何?”

雲定興立刻讚道:“聖上高見!”

衆人紛紛表態支持,王世充點了點頭,“那就這樣決定了吧!放鬆對滎陽郡的控制,集中兵力防禦洛陽。”

第257章:毒龍匕(2/4求全訂月票)第792章:匯兵第525章:進軍淮北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213章:柔然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929章:勢如破竹第481章:獨孤決議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083章:義成?義成第461章:誘餌?第212章:背主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748章:恩威並重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537章:域外烽火第226章:鬥志燃燒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481章:獨孤決議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039章:天賜猛將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05章:輸不起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537章:域外烽火第929章:勢如破竹第307章:君王氣度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568章:甕中之鱉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232章:賣蕭銑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224章:遷都第586章:雙龍會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347章:喪家之犬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854章:創造機會第288章:輪迴報應第545章:廷議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072章:確定謀反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798章:友邦助戰第234章:草原之狐第210章:困境第453章:李淵決策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995章:亂象叢生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558章:尉遲斬將第039章:天賜猛將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131章:士族陰謀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198章:賊喊捉賊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465章:替罪羊第394章:兄弟隔閡第233章:杜如晦第099章:李淵應對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713章:失之五里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131章:士族陰謀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794章:一條大魚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192章:武州商行第718章:走火入魔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373章:鋼鐵城牆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227章:污點大儒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
第257章:毒龍匕(2/4求全訂月票)第792章:匯兵第525章:進軍淮北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213章:柔然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929章:勢如破竹第481章:獨孤決議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083章:義成?義成第461章:誘餌?第212章:背主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748章:恩威並重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537章:域外烽火第226章:鬥志燃燒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481章:獨孤決議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039章:天賜猛將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05章:輸不起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537章:域外烽火第929章:勢如破竹第307章:君王氣度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568章:甕中之鱉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232章:賣蕭銑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224章:遷都第586章:雙龍會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347章:喪家之犬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854章:創造機會第288章:輪迴報應第545章:廷議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072章:確定謀反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798章:友邦助戰第234章:草原之狐第210章:困境第453章:李淵決策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995章:亂象叢生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558章:尉遲斬將第039章:天賜猛將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131章:士族陰謀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198章:賊喊捉賊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465章:替罪羊第394章:兄弟隔閡第233章:杜如晦第099章:李淵應對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713章:失之五里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131章:士族陰謀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794章:一條大魚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192章:武州商行第718章:走火入魔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373章:鋼鐵城牆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227章:污點大儒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