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鬥志燃燒

今年對中原大地來說,絕對不是好年景,李密和王世充在滎陽一帶,對峙也有近半年之久了,從年初開始,兩軍就在滎陽,從小打小鬧發展到殊死搏鬥,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堆土放箭、挖地道、堆柴城下烈火燒……總之,能用的辦法都用了。

王世充雖然兵少,但韌性極強,李密的幾十萬大軍輪番上陣,打了大半年,卻把自己拖得夠嗆,不但黃君漢、程咬金、謝映登等幾十名將軍被俘,糧道也被王世充偷襲了幾次,讓李密咬牙切齒,卻也無可奈何,滎陽金堤關被王仁則經營得滴水不漏,跟個烏龜殼子一樣,幾次強攻都未能成功,李密最終也只能放棄強攻的念頭。

這可不是當年瓦崗軍草草入境、掠奪百姓,從而被楊侗打跑的時候,王世充對這一仗顯然早有準備,打從到了洛陽開始,就已經有意識的強化滎陽的強度,無論防禦還是各種守城器械都是應有盡有。

雙方經過幾場慘烈大戰,暫時進入了和解期,只可惜,王世充等得起,李密的軍糧卻已經開始供應不上了。

根源有二:一是征戰無度,從翟讓於大業十二年起義至今,戰爭不斷,得不到休整機會,坐鎮地方的文武大員匪性極重,既然沒有也不懂得治理地方,對百姓行竭澤而漁之劫掠之道;二是窮兵黷武,攻克洛口倉後,時常保持四十萬大軍,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目,成爲沉重負擔,這才損失十幾萬大軍不到三個月,軍隊又漲到了四十萬,這並不是李密的意思,而是各個各個派系的將軍私下而爲,李密屢禁不絕,他覺得只有這些軍閥頭頭都死了,軍權才能最終統一,但是李密下手,因爲兼併一兩個小‘軍閥’還行,若是全軍堆行,各軍將軍肯定集體反抗。

這也是當初在洛口倉宣佈放糧天下,各郡豪強、反王來投,遺留下來的隱患,當時固然仗大了聲勢,卻也成爲改良的最大困難。

面對兵微將寡的王世充殊死搏鬥,能夠一直打到現在,李密反而覺得是一個奇蹟了。這很荒謬,卻也道出軍隊與軍隊之間的區別。

他被王世充訛詐走了六十萬擔糧食以後,秋收上來的存糧也快沒了,再不想辦法,軍心會因爲缺糧而渙散,若是王世充、竇建德、杜伏威聯合來攻,可就真完了。

“魏王!”就在李密思索着這些事情的時候,單雄信、徐世績、王伯當、房玄藻走進了李密的官房。

“你們怎麼都來啦?”看到四人,李密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扶着重傷未愈的徐世績坐下來。

單雄信、徐世績原是翟讓的鐵桿支持者,但翟讓就像小富即安的小老百姓,這讓志向遠大的單雄信和徐世績十分失望,而李密的給瓦崗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兩人也敬佩他的魄力和眼光,認爲他李密是個能做大事之人梟雄,相比之下,翟讓遜色太多。

但是當初翟讓和李密相爭時,重感情二人還是偏向了翟讓,當時他們認爲翟讓比李密厚道,更沒李密的陰毒和狡黠,翟讓以誠待人,而李密以籠絡待人,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到了翟讓陣亡以後,再沒義氣負擔的二人,在李密的極力拉攏下,便理所當然的投了過來,身份一轉之後,兩人又覺得李密的‘陰毒和狡黠’是英主必備之姿,是上位者所必須的素質。如今二人都得到李密的器重。和王伯當一起,成了李密的嫡系大將。

這時,李密嘆了口氣:“你們四人齊至,可是爲勸我不要向竇建德用兵?”

四人面面相覷,齊齊搖了搖頭,房玄藻皺眉道:“殿下怎會有如此怪異想法?此時我軍雖然疲憊,但對付竇建德卻是綽綽有餘,我軍如今聲勢大不如前,若是任由竇建德攻城掠地,一些將恐怕會有二心,如果任由竇建德發展,我們後方不穩、軍心動盪,一旦敗上一陣,只需竇建德派人一衝,恐怕就會立刻變成潰敗之勢。”

“只是眼下軍中糧食不足,繼續打下去,恐怕不出一個月,我軍便要自生譁變了!”李密一臉無奈的苦笑:“大軍作戰耗費太大。不是我不想打,而是實力不許。過度的戰爭就是窮兵黷武,對國家對百姓都會造成巨大傷害。漢武帝對外立下赫赫功績,可對內卻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而我們治下之地本來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帶,可是天下大亂,先有隋武帝暴政、民不聊生,後有亂民四起、羣雄割據,相互攻伐,百姓死傷無數,爲求活命,全部逃向了北方,現在雖不通用說是十室九空,可是也差不多成了百里無人煙了。”

房玄藻說得有理,李密這裡也說得不錯。

事實其實就是這樣,主和能夠發展經濟,讓國力強盛,但卻使得一國戰力低下;主戰能威加四海,開拓國家疆域,可因爲打仗而消耗過巨,使得經濟跟不上,和與戰雙方有利也有弊。

李密臉上有露出掙扎的表情,他想打,但他也擔心給百信帶來危害,給魏國經濟帶來創傷。

“殿下,或有一法可解糧草之危!”王伯當眼中閃過一抹狠辣的神色:“只需給我一千精兵,三日之內,我必能湊齊糧食。”

李密扭頭看向王伯當,他自然知道王伯當說的糧食是從哪裡來,無非是盤剝境內世家門閥,皺眉道:“這不好。”

王伯當道:“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

“我贊成!”徐世績咳了幾聲,道:“我們的將士被隋朝和世家逼得沒有活路了,這才被迫起義,爲民請命是我們的初衷,也是我們立世之本,可如今隨着世家的大量涌入,我們已經與普通百姓越行越遠了。失去百姓的支持,我們又能堅持多久?”

徐世績這不是針對李密個人,因爲李密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本人相當樸素、勤儉。只不過他是‘北周八柱國’的後裔,偏向世家的思想太過嚴重,導致許多人都說他忘本。更嚴重的是出仕的世家子弟眼高於頂,瞧不起他們這些草莽英雄,從而埋下隱患伏筆。

話一說開,徐世績也沒有顧慮了,他鄭重道:“洛陽原本世家勢力盤根錯節,王世充也和世家妥協,可結果臭名遠揚,不得人心,但如今,一窮二白的他,需要世家門閥的利益來充實自身,洛陽中的世家門閥和士族幾乎被他屠盡,餘下的也紛紛遁逃往我魏國之境。王世充接着忠實的執行了隋朝那一套利民政策,只短短數月之內,便令洛陽穩定下來,到如今已經是萬民所向。而且世家滅絕,王世充的錢袋子卻是鼓了許多,成爲如今天下爲數不多、且有潛力的諸侯之一。他的軍隊爲何願意替他賣命?因爲軍隊不僅是爲王世充作戰,還爲守護家園而戰,所以寧死不降。等他度過這個關口,必然爆發出可怕的潛力!人心不齊的我們又如何應對?”

王世充依葫蘆化瓢,迅速穩住洛陽,期間最多不過四個月,速度之快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而且看洛陽隱隱有恢復元氣之狀,李密也不免動了心思,所以也從楊侗那裡買了一份詳細的治理方案,只是施行一段時間後被迫放棄,如今看到王世充、竇建德、杜伏威都因此蒸蒸日上,李密也感覺自己應該執行:“世績是說,我們也應該使用楊侗治理天下之策?”

“大勢如此,不得不爾。若不然,治下百姓非得跑完了不可。”徐世績對於楊侗的深謀遠慮十分清楚,他之所以把各種治理之策甩給各大諸侯,是讓世家門閥明白,就算沒有他們的支持,天下依舊照常運轉,等各路諸侯都用了他那一套,等他一統天下,來自世家門閥、士族的阻力就會小了許多,而世家門閥的怒火,則由各個諸侯來承擔。但知道被楊侗利用了又怎樣?爲了留住百姓、穩定根基,大家還不能是一轟而上?

如今魏國周圍的幾大諸侯都在執行着楊侗的治國之策,並取得了不少成效,魏國的首鼠兩端,導致每天都失去大量百姓和不願再過顛沛流離日子的士兵,長此以往非被周邊勢力吸乾不可。

“先生,以爲世績此議如何?”李密想了想,看向了自己的謀主房玄藻。

若能效仿隋朝治理,百姓就會安定下來,但同樣也會失去許多英才。

“就看殿下的決心了!”房玄藻嘆了一口氣,對着李密躬身一禮,沉聲道:“如今殿下麾下,已經有了不少世家子弟出仕,五姓七宗紛紛涌入,殿下若是如此,恐怕會失去這些人才。”

“若是不做,百姓會跑完!而且重用世家子弟,會引發各位將軍不滿。”徐世績道。

“確實如此。”房玄藻十分認同,他想了一想,道:“我們不妨劃出幾個郡,用來重用安置百姓,行隋朝治理之策,然後一步步推廣到全境。”

“妙!”李密眼中一亮。

苦思無果的徐世績也咧嘴一笑,他們都陷入誤區。都覺得要執行就在全境執行,卻沒想到除了全境推廣,還能分而化之,治下幾近空虛的郡縣不少,把百姓一一填充進去,也沒有傷害到世家的利益!

李密目光落在房玄藻身上,道:“有勞先生梳理出相鄰的灌溉便利、土地肥沃、位置安全的郡縣,將土地分給百姓!”

“喏!”房玄藻應了一聲,又說道:“還一個關中情報。”

“難道隋唐開戰了?”李密聞言一挑眉。

“說是也不是!”

“究竟是何事?老實交待。”李密一臉嚴肅,佯怒道。

房玄藻笑道:“秦王楊侗率領一支輕騎,從平涼郡潛入關中,一把大火將大興宮宮城火了個乾淨,若非李淵見機得早,怕是被生擒活捉了,不過如此,他的兒女子孫、寵妃兒媳都被生擒去了河東。”

“嘶!”

李密倒吸了一口冷氣,道:“真狠!”

“的確是挺狠的!”房玄藻微笑道:“殿下現在還打竇建德嗎?”

李密一愣,明白房玄藻見自己在竇建德問題上,舉棋不定,故意以此事來刺激自己,曬然一笑道:“若連一個小小的竇建德都不敢打,以後又怎麼面對這頭猛虎。等我先破了竇建德,再與這頭猛虎一爭高低。”

李密眼中卻是沒有了猶豫,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雄雄鬥志,楊侗火燒大興宮,卻激起了李密無限的鬥志。

王伯當這是大聲道:“殿下,還要不要向世家取糧?”

“無糧怎麼打仗?”李密森然的吩咐道,“挑那些口碑不好的下手!然後,衍生向有所瓜葛的世家。”

第130章:南隋之爭第711章:破軍第109章:再下一城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358章:佈局西域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705章:招攬失敗第268章:殺出奴性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132章:怒殺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489章:戰幕再啓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416章:滾出大隋第818章:夜襲第882章:隔牆有耳第214章:說客第861章:楊廣在行動第378章:裴矩思退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578章:事態變遷第012章:策劃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217章:李密抉擇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038章:凌敬論商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085章:太原起義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373章:鋼鐵城牆第384章:登基大典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568章:甕中之鱉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236章:刑、御之爭第236章:刑、御之爭第264章:一個不留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955章:李淵作妖第871章:亂軍砍死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681章:任用降臣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741章:相國示警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119章:水師良將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405章:武士爭鋒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460章:隋軍南渡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88章:江都之變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320章:戰前吉兆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741章:相國示警第388章:彰顯榮耀隋朝官員的俸祿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34章:三館一閣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58章:蜀郡來訊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109章:再下一城第461章:誘餌?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
第130章:南隋之爭第711章:破軍第109章:再下一城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358章:佈局西域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705章:招攬失敗第268章:殺出奴性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132章:怒殺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489章:戰幕再啓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416章:滾出大隋第818章:夜襲第882章:隔牆有耳第214章:說客第861章:楊廣在行動第378章:裴矩思退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578章:事態變遷第012章:策劃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217章:李密抉擇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038章:凌敬論商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085章:太原起義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373章:鋼鐵城牆第384章:登基大典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568章:甕中之鱉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236章:刑、御之爭第236章:刑、御之爭第264章:一個不留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955章:李淵作妖第871章:亂軍砍死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681章:任用降臣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741章:相國示警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119章:水師良將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405章:武士爭鋒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460章:隋軍南渡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88章:江都之變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320章:戰前吉兆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741章:相國示警第388章:彰顯榮耀隋朝官員的俸祿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34章:三館一閣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858章:蜀郡來訊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109章:再下一城第461章:誘餌?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