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那一夜

天剛矇矇亮,長安城已經亂成一團,原本天亮即啓的城門和各個坊門盡皆關閉,嚴重的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加上李唐軍方挨家挨戶強徵青壯守城,導致長安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

各種傳言在長安各坊風傳,有人說是突厥大軍南下,也有人說是隋軍入關,但無疑,後者更有說服力,只因雍北是大隋的國土,連連敗於隋軍之手的突厥不可能跨越雍北入關。何況驪山烽火表明來犯之敵源自東方!經過左鄰右里自發爭論,隋軍入關很快就成了主流之說。但是新的爭論又來了,有人說楊侗率領十萬大軍攻打長安,也有人說楊侗率領三十萬、五十萬,甚至有人說是百萬大軍西渡黃河。總而言之,隋軍的到來,鬧得長安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整整燒了一個晚上的五道烽火,讓城外村莊的十多萬百姓爭相入城避難,但長安九門盡皆緊閉,恐慌的百姓聚集在各個城門外大聲叫喊開城,場面十分混亂。作爲長安正南門,明德門一帶尤爲混亂,城防統帥趙慈景無奈之下,只得開啓明德門,放長安郊外的百姓入城避難,時長一個時辰。

城門就那麼大,又需要對百姓進行嚴格檢查,一個時辰的時間,又能放進多少百姓?當城門再次關閉之後,與親人失散的百姓們隔着一道門戶,大喊大叫、哭聲一片。

門內的朱雀大街上,此時擠滿了進城百姓,他們揹着籮筐、挑着傢什、牽着牲口、坐着牛車……大的紛紛呼兒喚女、吵嚷叫罵;小的哭爹喊娘、四下奔跑,場面異常混亂。

緊靠明德門的延祚、安樂、安義、安德四坊,坊門已然開啓,一隊隊裝備齊全的士兵凶神惡煞地把逃難百姓往裡驅趕。而坊中很多住戶卻堅決抵制難民進坊,從家裡搬來各種障礙物堵住坊門,更有地痞無賴藉機大佔年輕女子的便宜,搶奪百姓財物!使得坊門口哭喊連天、擁擠混亂,牲畜家禽屎尿把這一片天地弄得臭氣熏天。

城樓之上,趙慈景俊美的臉上憂色濃重,他並不是擔憂這個逃難的百姓,亂世人不如犬,活着就是幸運,哪能苛求太多?

他擔心的是長安城防。

長安城周長六十多裡,守軍卻只有五萬,只能重點部署在北部和南部,可儘管如此,城牆上的兵力還是十分稀疏,無奈之下,只能募集數萬青壯協助士兵守城,雖說也發放了弓箭長矛,但戰力堪憂,若是勝仗還好,若是遇到慘烈的攻防戰,這些青壯將會變成毒殺士氣的毒藥。

這時,一個斥候小隊遠遠的疾馳而來,人數只有十個,趙慈景也沒有下達作戰戒備,待他們靠近,高聲喝問道:“可有馮翊消息。”

“十萬火急!請將軍恕罪!”小隊什長輕輕一張弓,將一封箭書輕飄飄的射落在城頭上,然後一揮手,帶隊狂奔而去。

……

愁雲籠罩的大興宮,陷入了最高級別的戒備,時時刻刻可以看到一隊隊武備精良的士氣在走動,特別是在玄重門一帶,更是重兵把守、戒備森嚴,後面的龍首原也是廣佈明暗哨,這是楊侗火燒大興宮給李淵的帶來的教訓。

正午時分。

李建成騎着一匹戰馬,飛馬入宮。他這才離開不到一個時辰,父皇就是令他緊急晉見,儘管宦官也不知何事,但所有人都知道,肯定與隋軍有關。

禁衛見他在宮中縱馬,也沒有絲毫驚訝,在這非常時期,正二品文武皆有此特權。

到了太極殿前,李建成跳下馬背,扔下繮繩,快步走上臺階,一路向大殿內疾步走去,一名老宦官迎了上來,“聖上請殿下直接去甘露殿。”

李建成頭也不回的快步向前,不露聲色的低問:“何事如此倉促?”

老宦官小跑幾步,警惕的瞄了四周一眼,見侍衛遠遠站開,並沒關注這兒,便借腳下門檻攙扶了下李建成,迅速低聲道:“馮翊出事了。”

“多謝!”李建成似是感謝老宦官的攙扶,又彷彿感激他的提示,然後快速走向了甘露殿,門口宦官替他稟報,“聖上,太子殿下到了。”

“讓他進來!”

李淵的聲音透出濃濃的疲憊,李建成快步走進了御書房內。只見平天冠摔在地上成了兩截,一名老宦官拿着一隻朱漆木盤,另外幾人將斷冠和零碎珠玉一一拾進木盤之內。

李淵鐵青着臉負手站在窗前,李建成嚇了一跳,看樣子事態有點嚴重啊,頓時有些緊張起來,快步上前躬身施禮,“兒臣參見父皇!”

“都退下!”李淵沉聲道。

等幾名宦官慌忙退下,李建成小心翼翼的問道:“父皇!是馮翊消息到了嗎?”

“剛剛收到消息,說是蒲津關昨晚失守,各縣援軍慘敗在增援路上,屈突通在澄城附近被楊侗伏擊,四萬大軍全軍覆沒,連屈突通也被俘了。另外,廣通倉、上郡、北地郡、定安郡也完了。”李淵語聲中透露着濃濃的驚懼。

原來就在屈突通被抓獲的時候,馮翊縣援軍被尉遲恭殲滅於城外,尉遲恭順勢殺入了城中,令一員偏將率領三千坐鎮,然後領大軍長途奔襲,強克下邽縣,兵鋒直指京兆東部的萬年縣。

沈光在朝阪城南郊伏擊廣通倉六千援軍,以張平高的屍首騙開廣通倉,堆積如山的物資完整無缺的落到大隋之手,然後率領五千大軍渡過廣通渠,攻克京兆華陰縣,從東南方向威懾長安。

裴仁基見塵埃落定,蒲津關已成大隋‘內地’,派一萬河東軍增援沈光。

楊侗這一邊,留下牛進達領河東軍打掃戰場,並留下攻克澄城的命令後,和羅士信率統玄甲軍、驍果軍北上,天亮之時,在梁山南麓追上李唐‘關中十二軍’騎官軍主將桑顯和支援龍門關的八千唐軍,經過一場大戰,將之擊潰,一如沈光那般,以桑顯和屍首騙取了龍門關,除了守將何常率領一支親兵逃出生天,剩餘守軍投降大隋。

韓城、合陽、白水、蒲城四縣,不戰而降。

同樣是昨天晚上!

蘇定方黃昏時分接到飛鷹傳書之後,立即急行軍,天黑之際突襲了上郡洛交縣城,然後分兵招降攻伐內部、三川、鄜城、洛川四縣,他自己則親率主力南下,天還沒有亮,就已經直逼京兆郡的宜君縣。

宜君縣位於銅官道以北,銅官道是從雍北進入關中的主要通道之一,也就是後世銅川—線,沿着銅官水能進入關中,不過這條道路崎嶇破碎,不利於大規模軍隊行軍,所以唐軍並沒有在這條道路上進行重點防禦,只是在宜君縣駐有一萬玄戈軍,蘇定方的攻城戰,根本沒有技巧可言,他以強弩壓制住城上守軍之後,親率精銳將士攀上雲梯,斬殺關中十二軍中的玄戈軍主將盧軍諤,主將一死,玄戈軍盡皆歸降,之後,率領延安郡四萬精銳順勢進入同官縣城,如一把利刃,懸在長安的頭頂之上。

而弘化郡守裴行儼收到信鷹以後,則是率領三萬隋軍和一萬突厥奴隸,從合水縣沿着馬嶺水河谷,於黎明時分,偷襲了北地郡治定安縣城,此城由雷永吉統帥一萬參旗軍坐鎮,但是他一樣遇到了類似於盧軍諤的野蠻戰術,當守軍被大隋強弩壓制得擡不起頭,兩萬突厥奴隸冒死攻城,雷永吉戰死,殘餘參旗軍盡數降隋。然後,裴行儼率領大軍紮營於馬嶺水與涇水交匯處的淺水原,兵鋒直逼新平李孝恭所部,羅川、彭原、襄樂、三水四縣易幟。

平涼郡守王伏寶的表現亦是不俗,他率領三萬隋軍和一萬突厥奴隸從可藍山出發,以野蠻戰術攻克安定郡陰盤縣城,井鉞軍主將王長楷戰死,井鉞軍殘軍降隋。

王伏寶攻克安定城之後,沿着涇水道打下了折遮城、長武城,與裴行儼會師於新平縣,安定郡鶉觚、朝那、良原、臨涇、華亭五縣不戰而降。

兩人所佔據的涇水道平坦寬闊,是最利於大軍南下的道路,騎兵和輜重都能夠暢通,兩人如果從涇水河谷南下,將可以順勢殺入長安所在的京兆郡,而兩人最大的障礙是李孝恭統率的六萬大軍。

李淵入關之後,從大軍之中挑選精兵十二萬,設立關中十二軍,此之十二軍以星座的名稱命名,分別是參旗軍、鼓旗軍、玄戈軍、井鉞軍、羽林軍、騎官軍、折威軍、平道軍、招搖軍、苑遊軍、天紀軍、天節軍。

每軍設將、副將各一人,主將由心腹大將充任,他們各率一軍駐守戰略之地,是唐軍中一支重要力量。每一支部隊實力都不弱,有着極強的戰鬥力。

但是在短短的時間內,被李淵所倚重的關中十二軍就被大隋殲滅了五支,分別是桑顯和爲首的騎官軍、張平高爲首的參旗軍、雷永吉爲首的鼓旗軍、盧軍諤爲首的玄戈軍、王長楷爲首的井鉞軍。

聽完李淵的敘述,李建成驚呆了,僅只一夜和一個上午,隋軍就打下了這麼多地盤,隋軍的速度和戰力太恐懼了吧?還有就是消息怎麼傳得這麼快?

“朕知道你也不信,朕也不相信!”李淵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了心頭的恐懼,接着說道:“但朕以爲這是事實,隋朝騎兵天下無雙,一夜跑上幾百裡很正常,有心算無力之下,以強橫的實力殲滅我軍主力也很正常!大勢已去,各縣縣令獻城投降更正常。”

“軍情又哪來這麼快?”

“楊侗抓了我們的斥候,讓他們傳回來的。”李淵憤怒的說道。

“啊?會不會是故意攪亂我們?”李建成皺着眉頭說道。

“馮翊都被他打下了,下午即可殺到長安。朕以爲楊侗沒必要再騙我們。”

李淵頹然長嘆,失神的坐在龍榻上,喃喃自語道:“朕很不理解,爲何楊侗就盯着我大唐?朕還沒起事的時候,他就處處噁心我們,都不知到底在哪裡得罪他了。就不能打打王世充嗎?……都說女婿半子,女婿半子,朕這個女婿、這個半子,專門盯着老丈人打,不孝。”

說着,婆婆媽媽的抱怨了起來,數落着楊侗的種種不是來。

“……”李建成只聽說一頭黑線,頭腦陣陣眩暈,實在不知從何應答。

心頭生起了濃濃的思念和提成,想道:不知道三妹在鄴城過得如何,唉,但願楊侗不要把男人間的紛爭遷怒到可憐的三妹身上去。

……

(企鵝羣:1623145)

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209章:狹路相逢第020章:論竇建德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974章:父子之爭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00章:擴大戰場第006章:烈焰焚城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226章:鬥志燃燒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378章:裴矩思退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585章:恩怨難解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346章:夜襲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404章:武舉開幕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023章:戰事僵持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330章:驚心動魄第538章:車同軌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598章:永除後患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66章:全城歡呼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761章:皇后大氣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198章:賊喊捉賊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472章:南陽之變第076章:殺虎關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080章:長途奔襲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993章:斬將奪軍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328章:老程搗亂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584章:楊廣之心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399章:舊情難忘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21章:瘋子第399章:舊情難忘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231章:人心不齊第743章:韓志斷案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522章:決定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20章:戰前吉兆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598章:永除後患第088章:江都之變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462章:洛陽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353章:皇甫無逸第373章:鋼鐵城牆
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209章:狹路相逢第020章:論竇建德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974章:父子之爭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00章:擴大戰場第006章:烈焰焚城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226章:鬥志燃燒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378章:裴矩思退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585章:恩怨難解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346章:夜襲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404章:武舉開幕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023章:戰事僵持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330章:驚心動魄第538章:車同軌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598章:永除後患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66章:全城歡呼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761章:皇后大氣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198章:賊喊捉賊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472章:南陽之變第076章:殺虎關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080章:長途奔襲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993章:斬將奪軍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328章:老程搗亂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584章:楊廣之心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399章:舊情難忘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21章:瘋子第399章:舊情難忘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231章:人心不齊第743章:韓志斷案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522章:決定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20章:戰前吉兆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598章:永除後患第088章:江都之變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462章:洛陽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353章:皇甫無逸第373章:鋼鐵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