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戰略調整

“這《字典》了不起啊。”細細翻閱的房玄齡忽然擡頭說道:“還有一個巨大作用沒有被大家發現,這作用比啓蒙識字還要大。”

“什麼作用?”

楊侑一臉茫然,《字典》是他編撰不假,但除了方便人們識字、識字義,還有什麼作用?

其實不單楊侑,就是連楊侗這個始作俑者也也感到驚疑不定。

“唐王殿下方纔說文字是萬學之源、經義之本,這不假,但在識字之前是先說話,先說話纔會交流識字。而這《字典》除了部首、難檢字這兩種查詢方式之外,還有聲韻,並且還把同音部首、同音字按順序排列。”房玄齡說道。

“不就是方便查字嗎?還能怎樣?”楊侗不解

“聖上。”房玄齡拱手道:“俗話說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而我大隋地大物博,南北、東西相距數千裡,天南地北的人湊到一塊,誰也聽不懂對方說的是什麼。”

“不錯!”楊恭仁點頭道:“就拿我們這些人來說,都是來自天南地北的人,自小就在四處行走,會說官話正常,但是細細一想,如今語言和小時候相比,已經改得太多太多!”

孔穎達認同道:“有時回去省親,的確出現了交流上的困難,故鄉人說話我能聽懂,而我說的話,他們聽得很費勁,有時候要很多天才能適應。但是這和房尚書所說的巨大作用有什麼關係呢?”

“大有關係。”房玄齡說道:“《字典》上的音韻要是按照洛陽雅言編撰,再由鄉學、縣學夫子據此標準傳給天下學子,久而久之,大隋就會言同音,不存在交流上的困難。”

楊侗點頭而笑,在房玄齡提起“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時候,就察覺到他要提起大隋普通話。而且他還知道文帝在世期間,就在爲言同音努力,並且取得了不朽成就。

早在開皇初年的時候,顏之推、蕭該、長孫納言等八人和陸法言一致認爲四方音調分歧很大,南北用韻不同,定韻缺乏標準。陸法言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寫成了《切韻》五卷。這部書統一了所有文字的聲韻,堪稱是歷上最早的音韻書。

“聖上,房尚書這想法相當不錯。”還沒等楊侗說話,楊恭仁便已經激動了起來,“秦始皇之所以偉大,不是他統一天下,而是開創帝制,加強中樞統治;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度量衡,奠定了方方面面的基本格局,此後漢晉南北朝,乃至我大隋,都是這個天下格局之中發展,稱之爲千古一帝毫不爲過。他在世之日,大力推廣言同音,然而胡亥無能,使秦朝二世而滅,言同音也因此無法繼續下去。而聖上在武功方面遠超秦始皇,若是再在三省十部、攤丁入畝、義務教學等制度的基礎上實現言同音,那聖上必將能與秦始皇比肩。”

楊侗倒是知道大隋王朝哪怕沒有他,也和秦朝一樣的偉大,但若拿他和秦始皇比肩就有些令人汗顏了。不過大隋普通話這個歷史重任真的要認真搞下去,說道:“漢語拼音、聲母韻母表傳遍天下,早已是孩子們認字、識字的基本方式,這本身就是言同音。”

“確實如此。不過推廣面太小了,其實除了用來教化大隋百姓,對於四周各族亦有奇效。而諸多異族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根本抵擋不住我們幾千年的燦爛文明,要是推廣拼音,長久之下定然移風易俗、徹底融入大隋。”房玄齡一揚手中的《字典》,繼續說道:“另外,微臣建議給《字典》上的每個主字,加上聲母、韻母和音標。”

“難怪朕覺得這本《字典》不太對頭,原本還差了拼命和音標。”楊侗這才恍然,對楊侑說道:“三弟務必將這三樣加上。”

“喏。”

“聖上,微臣有一點要補充。”孔穎達說道。

楊侗笑道:“請說。”

“言同音的關鍵在於授課夫子,要是三學夫子自己都發音不準,那就誤人子弟、貽笑大方了。臣認爲要對夫子加強教育,以他們說話口音、吐字標準,來作爲是否合格的考覈方式。”

楊侗沉吟半晌,道:“既然要推,那就廣泛去推,現行字音以後就是大隋國語,並將之納入三大學宮和郡學的考試範圍,考試內容就是讓學子們讀一百個詞語、一百句話。至於已有官吏,一言一行都是表率,等到《字典》面市,就給他們每人一冊,要求他們平時也說國語,潛移默化的影響地方百姓,同時也免得換一屆官員,地方百姓又得適應一種新口音。”

“此事由尚書省負責,儘快根據各部特色,擬出一套比較合理的章程,以便國語推廣。”

“對了,下一期半月談,就以‘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作爲話題,務必讓讀者知道語言不通的不便。”

“臣等遵命。”

一連串的計劃從楊侗嘴裡說了出來,幾乎沒人反對,這就是楊侗當獨裁皇帝的好處,在治國方面,他向來只是指明方向,細節自有這夥高智商的人去完善。

朝廷如今已經步上正軌,隨着內閣制的逐步完善,中樞已經形成一套互相監督的運轉體系,想要在制度上再進一步是不大可能了,更不會搞內閣閣臣實權化,那樣只會削弱皇權。

大隋事業蒸蒸日上,正處於十分關鍵的轉變期,君臣下下一心一意爲自己設想努力,要是搞什麼君權相權平衡,遲早令君臣相疑,大隋偉業受阻。自己還在的時候,大隋皇帝就如鎮壓孫猴子的五指山一般,任何人都動搖不了、動彈不得。

但自己要是掛了,繼承人和執掌一半權力的宰相,估計要爲對方手中的另一半權力,鬥得不可開交。

史上的李唐王朝不就是這麼嗎?

李世民在世的時候,長孫無忌、褚遂良就是兩孫子,可李世民不在,兩人立即步步進逼,剪除皇家勢力,吞食李治的權力,李治雖然成了最後的贏家,但李唐王朝也是元氣大傷、精英盡失,當吐蕃、新羅相繼強勢崛起於中原兩邊之時,偌大一個王朝,只有一個救完東邊、救西邊的薛仁貴,結果兩邊救不了不說,還被一個豬隊友坑得前勝後敗、全軍覆沒,一世英名葬送在大非川之戰。

想到這,楊侗對於內閣宰相制大感索然,目光看了秦瓊一眼,問道:“叔寶,交州那邊的情況如何?”

“回聖上,戰事十分勝利,已經殺得馮盎主力盡喪…剩下的都是臨時招募而來的獠人,關鍵是那裡四季無嚴寒,可以常年作戰,若是聖上想要把交州十幾郡拿下,戰爭可以一直打下去…”秦瓊說道。

“交州獠人的戰鬥力如何?”

“就是一幫烏合之衆,衣衫襤褸不說,甚至很多人的武器都是木製。”說到這裡,秦瓊笑了起來,“文武兩朝的獠人,每幾年就發動一次暴動,然後很快便被迅速蕩平。以前我還奇怪,但是看了這些烏合之衆後,總算是明白了。剿滅南方獠人簡直就是每個武將最喜歡的差事,不僅毫無兇險,還能馬到功成,就和白撿功勳差不多。”

“叔寶說的半點不假。”旁邊的裴仁基補充道,“這些獠人的失敗是註定的,就那麼一幫蝦兵蟹將都算不上亂匪,面對精壯強悍的隋軍無異於螳臂當車、蜉蝣撼樹,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不過這些人這是一羣兇殘的野獸!他們佔據可一年多熟的沃野土地卻不事生產,只會搶掠劫奪,他們在這片交州生存無數代人,卻沒自己的文化傳承!似乎將自己定位於漢人的螞蝗,一旦中原糜爛、漢人勢弱,就像蝗蟲一般衝出山林,去燒、去殺、去搶、去奪,若是中原強盛,他們便拋棄成千上萬的手足親人,獨自鑽到深山老林舔舐傷口,忍着飢餓等待機會……”裴仁基恨恨的說道。

楊侗聽到這裡,便冷冷的說道:“既然這些人兇殘桀驁,那就讓張鎮周繼續這樣打,不急佔領土地,只讓馮盎把那些兇殘的獠人從山裡帶到戰場上送死。”

如今中原大一統的觀念早成常態,這樣的部族在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面前,不可能存活得了多久,要麼融入別的部族,被其他文明同化,要麼就滅亡在深山老林裡,與枯木同朽,化爲齏粉。

至於馮盎毫無疑問是交州傑出的領袖,但是他卻毫無眼光、看不清時勢。現如今的大隋較之大業亂世何止強盛數倍?

大隋雄師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無往不勝,正是國力鼎盛、軍隊強悍之時。若是馮盎帶着自己的族人在交州安分守己,坐觀天下成敗,或許還能像史上那樣,撈一個虛職噹噹。畢竟戰爭實非楊侗之所願,殺人非目的。可他不但割地稱王,還資助孟海公、還帶兵與大隋爲敵,這就不可饒恕了。

至於交州獠人,既是這樣的貨色,那就乾脆通過威望素著的馮盎之手,將之引到戰場上送死,只要把這些桀驁不馴的獠人殺怕、殺得毫無反抗意志,才能創造出穩定的治理之基,否則的話,幾年之後還是會跑出來搞破壞,楊侗可沒耐心跟他們玩躲貓貓遊戲。

更何況,現在的交州不是以後的珠三角,獠人也不是以後的畲、瑤、壯、回、苗、侗等族,而是一羣和突厥人差不多的兇殘暴徒,殺之毫不可惜。

“喏。”

衆人皆爲交州獠人感到默哀,他們都知道皇帝現在不想結束戰鬥,也不着急收復交州全境,而是隻想殺人。

“聖上,其實交州也有好人的。”房玄齡弱弱的說了句。

“朕知道。”楊侗沉聲道:“命令水師南下,端掉馮盎後方,把沿海的南海、高涼、合浦等郡縣的百姓遷到龍川、義安;陸上軍隊亦然。”

“喏。”

“楊尚書。”楊侗對楊師道說道:“你從服役多年的奴隸羣中,挑出三萬人,當衆授予他們大隋國籍,並選三萬女奴和他們配對,之後將這三萬個家庭送去龍川、義安定居。”

服役多年的奴隸,早已磨平了昔日棱角,再加上監管官員多年的教育,已經養出了溫和的奴性,雖不是行屍走肉,卻也老實得跟一隻只綿羊似的;朝廷如今給予他們正常人的身份,定然珍惜來之不易的日子,將這種人打散雜居到龍川、義安兩郡,楊侗也不擔心他們發生暴動。

“喏。”楊師道拱手應喏。

“接下來,朕要說的是軍事上的調動。”見到武將們開始興奮,楊侗笑了起來。

秦瓊說道:“聖上,現在大家都在問,什麼時候打益州。”

“不錯不錯!”尉遲恭接着說道:“已經有幾個月不打仗了,我的腰都閒得發疼。”

“你那腰哪是閒得疼,明明就是造小人。”羅士信不客氣的拆穿。

楊侗對尉遲恭說道:“等會帶些功夫茶回去,讓你有力氣造人。”

“謝聖上。”尉遲恭樂不可支。

“朕也知道大家急着要打益州,早點一統天下。”楊侗笑道:“但是朕聽說李淵爲了增加稅賦收入,供養大軍,於是發動了十幾萬青壯修繕水利。要是我們奪取了益州,這些百姓全跑回家了,朕去哪找勞動力?”

楊恭仁忍不住笑了起來,“要是李淵知道聖上是這個想法,恐怕氣得吐血。”

“他應該慶幸纔對,慶幸自己能有幾個月時間,如果朕是他,朕會想法設法滅掉獨孤武都、太和軍,向南詔一帶發展,或許還有一點機會。”

益州之事,楊侗只是點一下,立刻將話題轉了回來,他對秦瓊道:“朕把你調來大興,是想讓你再次北上,前去義義城主持北方軍事。”

楊侗這個任命着實讓秦瓊吃了一驚,但他吃驚並非是把他從中樞調走,而是去北方主持軍事,這意味着東/突厥可能要出事。

“聖上,是要打東/突厥嗎?”秦瓊問道。

“暫時不會打,但阿史那思摩準備吞併黠嘎斯,之後再與阿史那咄苾決一雌雄;朕擔心他偷雞不着蝕把米,反而被阿史那咄苾弄死,從而而東/突厥再次走向統一,這與大隋利益不符合。你不僅與阿史那思摩有過合作,而且阿那史思摩麾下將領都服你,所以朕決定讓你去北方盯着東/突厥的內戰。總之就是讓他們一直打下去,不能讓他們走向統一。”

“如今第三、第五軍團已從荊州撤回洛陽,你從兩軍各取兩萬人,高雅賢、何潘仁當你副將。”

第三、第五軍團是大隋的主戰軍團,人數各有六萬,楊侗這麼安排,既是十大軍團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輪換,也是準備將這兩軍編制壓縮,將多出來的精兵派去補充任務重、軍隊少的軍團。

“聖上,末將何時前去洛陽接管軍隊?”秦瓊問道。

“高雅賢、何潘仁各帶兩萬士兵北上即可。”楊侗沉思了一下,又說道:“你的任務是去河西、隴右募集一萬羌兵,然後北上,到了義成城之後,對全軍進行整編,組建新的第三軍團,人數是五萬。”

“聖上打算將這一萬羌人青壯同化?”秦瓊恍然而問。

“正是如此”楊侗笑道:“河西羌已經融入大隋好幾年了,他們在地方官員的教化之下,有了漢化的痕跡。而軍隊向來是一個大熔爐,這一萬名羌人青壯要是散各師、各衛、各團、各旅、各隊,頂多兩年時間,就被軍務司洗掉原先印跡,當這萬人回到故鄉,就會成爲一萬個對大隋心懷好感的火種,在他們的影響下,各地羌人對朝廷、對中原文明好感更深。當然了,你要對他們做到公平公正,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聖上放心,末將絕不會壞我大隋千年大計。”秦瓊說完,起身行禮道:“末將現在就想去準備募兵事宜,請聖上恩准。”

“去吧!朕期待有出色表現。”

“喏。”

秦瓊行了一禮,轉身退下去了。

。。。。。。。

“聖上。”主管尚書省兵部、刑部、學部的右僕射楊善會拱手道:“秦將軍只帶四萬士兵去北方組建新的第三軍,那剩下的兩萬士兵怎麼辦?是納入第五軍,還是退役?”

“當然不是,”楊侗搖頭道:“朕打算將這兩萬精兵一分爲二,其中一萬和五軍一萬調去臨洮給萬徹,爲殲滅李世民做準備;剩下一萬和五軍另一萬士兵則去遼東,和第四軍進行大規模重組,你認爲如何?”

“臣無異議。”楊善會說道:“遼東之南是高句麗、新羅、百濟,北部是南室韋、北室韋、粟末靺鞨、黑水靺鞨,而西方是突厥,遼東可謂是大隋最複雜地方毫;然而負責遼東安全的第四軍只有三萬士兵,他們的壓力極重,聖上將這兩萬精兵補充過去,非常合適。”

“這樣分配下來,那麼第三、第四軍各有五萬精兵,第五軍四萬;萬徹的第十軍三萬人,等王伏寶將軍的第九軍凱旋歸來,兩人合併成第九軍,兵力亦是五萬人;而荊州方向的軍隊是目前最混亂最複雜的軍隊,除了李靖和段德操的兩支軍隊、杜伏威將軍的第十一軍,還有很多雜兵,累計起來少說也有十萬人,說是良莠不齊毫不爲過。”

衆人苦笑,楊侗所謂的良莠不齊也是在大隋,要是所謂‘雜兵’到了其實勢力當中,那也是精兵,只聽楊侗接着說道:“讓李靖以自主去留、優勝劣汰的方式,將荊州的軍隊整編成新的第十軍,兵力暫定六萬,杜伏威、段德操爲副帥。”

第十一軍是杜伏威的發家之兵,楊侗雖然不擔心杜伏威,但這支軍隊單獨存在,既不符合朝廷軍制,也另類顯眼,將之納入軍制框架進行整編,也使他人失去攻訐杜伏威的理由和藉口,對他的個人安全有益無害。

“喏。”楊善會應道。

“聖上。”楊恭仁拱手道:“洛陽有鄧暠將軍的軍隊拱衛已經足夠了,第五軍在洛陽的意義不大,依臣之見,可將第五軍調來大興,一是新年將至,各國使團數目龐大,需要軍隊維持秩序,二是益州若是有變,第五軍能就近出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衆人紛紛出聲贊同。

楊侗稍一思索,便從善如流:“讓謝映登儘快整編第五軍,然後乘坐聖武車前來大興。”

“喏。”

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874章:一封家書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349章:發威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516章:傳說中的‘醜八怪’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740章:人心各異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769章:奪旗斬將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349章:發威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491章:撤兵盧氏第032章:金鳳來朝第370章:豬隊友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866章:風起益州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865章:除夕夜話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003章:單挑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42章:患難夫婦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791章:河岸遇伏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229章:天下驚第335章:攻略西域第039章:天賜猛將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832章:分封建國第025章:金甲大將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128章:工部改制第948章:隋失二將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99章:出售四郡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98章:友邦助戰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43章:韓志斷案第105章:坦白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342章:殿下憐花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394章:兄弟隔閡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404章:武舉開幕第011章:天選之地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28章:老程搗亂隋朝官員的俸祿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614章:抵達襄陽第366章:全城歡呼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388章:彰顯榮耀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038章:凌敬論商第323章:坐觀成敗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421章:死亡遊戲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317章:一部恩怨史
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874章:一封家書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349章:發威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516章:傳說中的‘醜八怪’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740章:人心各異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769章:奪旗斬將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349章:發威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491章:撤兵盧氏第032章:金鳳來朝第370章:豬隊友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866章:風起益州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865章:除夕夜話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003章:單挑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42章:患難夫婦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791章:河岸遇伏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229章:天下驚第335章:攻略西域第039章:天賜猛將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832章:分封建國第025章:金甲大將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128章:工部改制第948章:隋失二將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99章:出售四郡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98章:友邦助戰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43章:韓志斷案第105章:坦白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342章:殿下憐花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394章:兄弟隔閡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404章:武舉開幕第011章:天選之地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28章:老程搗亂隋朝官員的俸祿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614章:抵達襄陽第366章:全城歡呼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388章:彰顯榮耀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038章:凌敬論商第323章:坐觀成敗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421章:死亡遊戲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317章:一部恩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