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出兵

離開洛陽的李建成,急於返回襄陽,西進弘農,從盧氏乘船沿淅水南至淅陽均陽,經漢水,直達陰城。爲了避開谷城縣的北鎮軍,改走陸路,由一支騎兵護衛着回襄陽城。

馬車在大街上疾行,李建成默默的望着大街兩邊,行人步履匆匆,酒館冷冷清清,與行人密集洛陽截然相反,以往成羣結隊的流民乞丐一個都看不見了。

李建成知道不是流民乞丐餓死,更不是變成富裕人家,而是都跑去了淅陽、南陽等郡,這些流民乞丐大多是被父皇從南陽強行遷移而來的百姓,但到了襄陽以後,卻沒有得到妥善安置,這才淪爲流民和乞丐,如今隋軍放開關卡,關讓細作在襄陽城內宣揚分田政策,誰還願意在襄陽街頭討飯?

想到這兒,李建成不由嘆息一聲,儘管他們也採取了減稅授田政策,鼓勵百姓益州遷徙,但效果一點都不理想,原因是他們不能像楊侗那樣,施行義務教育,更不能對新遷百姓減免兩年賦稅,因爲減稅不但會影響朝廷微薄的收入,還會起發益州本地百姓不滿。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百姓們都不太相信李唐王朝,所以他們寧可遠去隋朝各郡受田,也不願接受李唐王朝的田地。

這是天下百姓的共識,百姓認爲隋朝遲早會打過來、遲早會戰勝李唐、遲早會統一天下,隋朝的承諾遠比危在旦夕的李唐王朝可靠,正是這種共識,使李唐在和隋朝的人口爭奪戰中一敗塗地。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下百姓對李唐王朝的不信任感,其實早在關中之戰結束以後就開始產生了。只因都城歷來就是一個政權臉面和威嚴,但是李唐王朝卻把帝都丟失,以一種狼狽姿勢南逃襄陽,李唐朝廷的威嚴和脊樑頓時轟然坍塌。再加上去年東征慘敗,百姓就更不相信李唐王朝能夠戰勝威名赫赫的隋朝。

“殿下,太極宮到了。”

馬車緩緩停下,外面傳來了陳叔達的聲音。

“走神了,實在抱歉。”李建成連忙下車,歉然道。

“沒有。”陳叔達緩緩搖頭,即使李建成沒有說什麼,但他也大致猜到李建成在想什麼,自己不也是被兩朝之差距驚到了?

以前只是單純的覺得軍事不如人,其他地方不差隋朝多少,甚至還有勝出,直到去了洛陽走一遭,才發現楊侗在許多方面,已經走在了故步自封、思想守舊的李唐王朝的面前,最具代表性的百家爭鳴,或許對獨尊數百年的儒家來說不是好事,但是對於整個天下而言,百家爭鳴確實有刺激時代進步的作用。

兩人都沒有說話,沉默一路的走向了御書房。

李淵聽說兩人回來,緊急接見。

“兒臣參見父皇。”

“微臣參見聖上。”

“免禮。”

李淵示意二人入座,雖然他已經急得要死,但帝王氣度強行將他這份焦急生生壓下。

“兒臣與陳相國不負父皇重託,已經和隋朝達成了休戰協定。”

‘呼’

李淵吐了一口濁氣,故作平淡的說道:“楊侗有何要求?”

“只要我朝滅了關隴貴族,休戰協議便會生效。”李建成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吐蕃之事沒寫在明面上,他決定單獨相處時,再與父皇說。

聽完李建成的表述,李淵深以爲然的點點頭,對楊侗的‘天下之毒,毒不過門閥,門閥之毒,毒不過關隴貴族’之說,深表贊同。如今關隴貴族都已經起兵反唐了,當然不存在什麼‘網開一面’。

李淵關心的還是休戰,從李建成的表述中,他察覺到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便問道:“也就是說,我朝不滅關隴貴族,兩朝便處於敵對之勢?這期間,可以發生任何事對嗎?”

“正是如此。”李建成說道。

沉默半晌,李淵凝重點頭,向外面宦官下令道:“速速召集晉王、齊王、劉相國、裴相國、蕭相國入宮議事。”

“喏。”門外宦官應了一聲,步履匆匆而來。

諸位相國皆在自己官衙,而李世民這段時間也在襄陽城內,所以一羣人很快就到了御書房,當他們聽到隋唐休戰的消息,神色各異,相較於蕭瑀、裴寂,主戰的李世民臉色相當難看,不過他也知道休戰乃是父皇和所有人共同認可,並且爭取到的,是一人之力難以更改的大勢,因此心中再不爽,也沒有說什麼反對之言。

隨着李建成將協議一一道來,御書房陷入了短暫的安靜,從這其中,李世民發現了兩個問題,開口問道:“皇兄,小弟有兩個疑問。”

“二弟你說。”李建成微笑道。

“關隴貴族覆滅前,敵對之勢依舊,是不是這樣?”李世民問出了大家共有的心聲。

“正是。”李建成點了點頭,苦笑道:“所以我們要快一點;二弟的第二個問題是什麼?”

李世民皺眉道:“如何定位關隴貴族?楊侗的條件之中,有沒有包含竇氏、豆盧氏、長孫氏?”

這話一出,衆人全都傻眼了。

是啊,竇氏、豆盧氏、長孫氏也是關隴貴族中的一員,但是他們都交出了私軍,以及九成以上的財富,是妥妥的忠臣,要是他們也包含在楊侗必殺之列,難道李唐王朝要將這些人殺光不成?如果不殺,那就意味着楊侗根本不會休戰,而且違約的還屬於李唐王朝這邊。

“這倒沒有。”李建成和陳叔達返程之時,也探討過這個問題,說道:“楊侗的目的是將關隴貴族削弱到無法崛起的地步,而竇氏、豆盧氏、長孫氏交了九成財富,他們已經不會威脅到了皇權,楊侗不會在意這些。”

“既這樣,小弟就沒問題了。”李世民卻不太認同李建成這種說法,楊侗都是關隴貴族了,怎麼可能沒有竇氏、豆盧氏和長孫氏等等竇氏派系?歸根到底,楊侗還是沒有休戰的意思,只不過是迷惑李唐君臣的障眼法罷了,他覺得一切還得打,於是向李淵拱手道:“父皇,兒臣有個請求。”

“你說。”李淵點頭道。

“兒臣想立刻進軍,聯合各路軍隊,將北鎮軍殲滅,只要這支軍隊全軍覆沒,關隴貴族便是沒牙的老虎,想怎麼處置都沒問題。還請父皇恩准,”李世民生怕惹來父皇猜忌,不敢說自己是去接應劉弘基等人西撤,只能換一種說法。

“這是非常好、非常及時的建議和主張,朕準了!”李淵沉吟了一下,問道:“皇兒打算幾時出兵?”

“父皇,如今形勢危急,兒臣打算今晚就出兵,以免夜長夢多。!”

“今晚?”

“是的。”

“可以。”北鎮軍就在不遠之處谷城,是一個變數,李淵也希望早點解決,便答應了下來。

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461章:誘餌?第489章:戰幕再啓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230章:聯合世家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129章:中原有變第372章:死士之死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277章:路在何方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058章:滅了他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231章:人心不齊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鄭重提示第292章:雙雄會第797章:大將之飭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377章:誠惶誠恐第028章:民團第451章:蕭女月仙第878章:唐都之亂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420章:多叫叫,就會習慣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925章:攔路虎第754章:神仙上山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538章:車同軌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297章:兵臨城下第214章:說客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852章:以身抵債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352章:人倫慘劇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642章:家國天下第192章:武州商行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994章:反間計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865章:除夕夜話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14章:落幕、新生第352章:人倫慘劇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716章:夜郎王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11章:一頭霧水第573章:聞‘隋’喪膽第539章:迂迴戰略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709章:會師谷城,大戰降臨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340章:斬其根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915章:沒落(求票)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549章:恩威並施
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461章:誘餌?第489章:戰幕再啓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230章:聯合世家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129章:中原有變第372章:死士之死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277章:路在何方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058章:滅了他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231章:人心不齊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鄭重提示第292章:雙雄會第797章:大將之飭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377章:誠惶誠恐第028章:民團第451章:蕭女月仙第878章:唐都之亂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420章:多叫叫,就會習慣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925章:攔路虎第754章:神仙上山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538章:車同軌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297章:兵臨城下第214章:說客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852章:以身抵債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352章:人倫慘劇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642章:家國天下第192章:武州商行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994章:反間計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865章:除夕夜話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14章:落幕、新生第352章:人倫慘劇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716章:夜郎王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11章:一頭霧水第573章:聞‘隋’喪膽第539章:迂迴戰略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709章:會師谷城,大戰降臨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340章:斬其根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915章:沒落(求票)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549章: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