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

經歷了二十餘天的海上航行,大宋夏季船隊抵達了鯤南灣,之所以來唐縣,沒有去漢縣,也是因爲漢縣的碼頭沒有完全修好,倉庫也沒有,還沒有像唐縣這樣成熟。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州衙還沒有遷去漢縣,目前還在唐縣,漢縣的官衙和官邸都沒有建好,範寧在唐縣還有自己的房子。

範寧帶着嬌妻從大船上走下來,迎接他的是海外經略府判官餘孝年,同時也是鯤州司馬,在範寧不在鯤州這段時間,由他代爲處理州事。

“卑職參見知州,歡迎知州回來!”

範寧不由微微一怔,餘孝年表情十分嚴肅,嘴脣抿成一條線,這不是迎接自己應該有的態度。

難道鯤州出事了?

範寧又看了看其他幾個前來迎接自己的手下,每個人的眼中都有點不安。

一定出事了!

範寧回頭給朱佩說了幾句,朱佩點點頭,帶着劍梅子和阿雅在一旁耐心等候。

範寧把餘孝年請到一旁,沉聲道:“你就直說,我不在鯤州這段時間,究竟出了什麼大事?”

“確實出了一件事,不算大但也不算小。”餘孝年嘆息一聲道。

範寧沒有打斷他,聽他繼續說下去。

“日本勞工和鯤州人在六天前發生了火併,死了十五人。”餘孝年直接將最後的結果說了出來。

範寧眼睛眯了起來,冷冷問道:“然後呢?”

“現在局勢有點緊張,鯤族人死了三人,他們不肯罷休,一定要我們把參加火併日本勞工交給他們處置,否則.......”

“否則怎樣?”

餘孝年嘆口氣道:“他們說,如果我們包庇日本勞工,他們就返回自己的祖地。”

鯤族人所謂的‘祖地’就是現在的漢縣所在地,範寧冷哼了一聲,這是在威脅自己呢!

看來自己對這些鯤族人太好,一個個開始蹬鼻子上臉。

“先告訴,他們怎麼會發生衝突?”

“是一隊築路的日本勞工.......”

餘孝年便將事情經過詳細地告訴了範寧.

唐縣到漢縣之間已經修築完成,但還有一些收尾的活,由一千名日本勞工負責收尾,這一千人分爲十隊,負責各個路段的尾活。

事情就發生在第五隊勞工身上,他們在幹活時,無意中發現一頭熊死在路邊,這百名日本勞工當然歡天喜地,立刻剝皮割肉,架火燒烤熊肉美餐一頓。

但這頭熊卻是幾名鯤族獵人的獵物,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獵物被日本勞工吃掉,雙方便發生了口角,日本勞工人多勢衆,幾名鯤州獵人勢單力孤,但心中卻憤恨萬分,他們又找來十幾名獵人幫忙。

雙方爭吵激烈,很快便發生了火併,日本勞工死了十二人,傷二十餘人,而鯤族人死了三人,傷七人。

鯤族人當然不幹,首領伍幹立刻率領數百人來報仇,而日本勞工也集結了上千人,宋軍出兵及時,將雙方隔開了。

餘孝年和鯤族人進行談判,企圖平息事端,但鯤族首領伍幹態度強硬,要求官府把參加火併的日本勞工交給他們處置,涉及七八十名日本勞工,餘孝年怎麼可能交給他們,這件事便僵住了。

說到最後,餘孝年嘆息一聲道:“我三次和鯤族人談判,他們一次比一次強硬,並威脅我,五天之內不把日本勞工交給他們,他們就集體遷回祖地。”

“現在是第幾天了?”

“現在是第三天!”

範寧點點頭,對餘孝年道:“你派人去告訴伍幹,就說我回來了,這件事我來處理,讓他直接來找我,現在就派人去!”

“卑職明白了!”

餘孝年長長鬆了口氣,他在鯤族人中威信不高,鯤族不大買他的帳,但範知州不一樣,範知州回來,這件焦頭爛額的事情說不定一句話就能解決。

餘孝年立刻安排一名手下,騎馬趕去鯤族人部落。

範寧這才帶着嬌妻一行返回唐縣。

至於高士林、朱晟以及楊家、龐家等人,則由明仁先帶他們去金礦田視察,範寧暫時還顧不上他們。

唐縣依舊是那麼繁華,和兩個多月前相比,城內似乎又多了幾家店鋪,一家木匠鋪和一家鐵匠鋪。

木匠鋪前擺放着一隻大輪子,一老一少兩個男子正在安裝一輛馬車,看樣子父子二人。

鯤州最嚴重隊伍問題是勞力缺乏,鯤州始終不批准普通民戶僱傭日本勞工,使各家店鋪基本上都僱不到人,只能主人自己坐鎮。

除了忙碌地木匠鋪,叮叮咚咚的打鐵聲給這個安靜的小縣城增添了幾分人氣。

鐵匠鋪是磚房,這是鯤州的特殊的規定,任何涉火的商鋪都必須用磚房或者泥房,不準使用木屋。

防火問題始終是鯤州各縣縈繞不去的大隱患,都是木製的房屋,一家失火,基本上一片燒光。

早在前年,範寧便制定了鯤州的第一部州律,《鯤州防火要則》,每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一旦違反兩次以上,就要被逐出縣城,去鄉村居住。

比如將縣城劃分成二十個防火片區,只要這個片區內一家失火,該片區所有人家都必須出來救火。

再比如每個片區都有軍巡鋪屋和望火樓,也就是宋朝的消防隊,每所鋪屋有鋪兵五人,還配備了大小桶、灑子、麻搭、斧鋸、梯子、火叉、大索、鐵貓兒等消防器具,尤其大小桶和灑子更是每家都配備。

另外從今年開始,範寧打算逐步將全縣的木屋改造成磚瓦屋,這纔是從根本上減少火災隱患的措施。

範寧帶着朱佩很快便來到了他的住宅前,範寧住宅已經略略有所改造了,佔地約兩畝土地,四周修建了圍牆,由三座木屋組成,一大兩小,呈品字型分佈。

大木屋是客堂、飯堂、起居屋等等,後面兩座稍小一點的木屋,一座是範寧和朱佩的寢房,另一座給劍梅子和阿雅居住。

等漢縣的官邸修好後,這座院子要麼交給縣衙,要麼自己花錢買下來,也不會便宜,按照市價算。

範寧準備買下來,他巡視唐縣時也有一處落腳之地。

很快,士兵們將他的行李送來,數十口大箱子堆滿了一屋子。

“你出去!你出去!”

朱佩把範寧推出屋子,“收拾行李是我們女人的事情,你一個大男人不要參與!”

說得好像她經常收拾行李似的。

範寧撓撓頭笑道:“不應該先泡個澡,然後去吃飯嗎?”

“對喔!”

說到泡澡,朱佩就興奮起來,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裡溫泉泡澡的滋味,在信島上泡澡的舒服讓她念念不忘。

儘管街上有專門的澡堂子,但她們是不會去的,和一幫大媽大嬸坦陳相見,甚至裡面還有日本妓女,打死朱佩也不去。

說幹就幹,範寧和劍梅子跑去打水,阿雅負責刷澡池,朱佩嘛,當然負責指揮。

澡池其實是個特大號木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尤其到了冬天,家家戶戶每天都要泡溫泉澡。

範寧屋中這個木桶是後來添置了,還是新木桶,沒有用過,足有四個平方,這至少要打二十幾桶水才能裝滿,下面有個軟木塞子,拔掉塞子,水就直接流到街上的石板水溝裡,一直流向城外。

不過作爲知州,範寧還是有點特權的,他的宅子距離溫泉口不到五十步,官府特地安裝了一條高架引水石槽,只要在溫泉處踩踏水車,滾熱的溫泉就會通過石槽流到院子裡,直接在院子裡接水便可以了,用不着拎着水桶跑去溫泉打水。

兩名士兵在溫泉處踩水車,一股股滾熱的溫泉水流入範寧院中,範寧和劍梅子輪流拎水,只片刻,數十桶熱水便灌滿了大桶池。

“夫君,要不你去寢房呆會兒吧!這裡不需要你了。”

範寧再一次被朱佩趕出屋子,劍梅子和阿雅也要洗澡,他在這裡算什麼?

“我去店裡洗澡,然後在老羅記酒樓等你們!”

範寧丟下一句話,便出門去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
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