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

偷竊官船香料事件在朝廷引發掀然大波,天子震怒,下旨令兩浙路轉運司和提刑司嚴查此案。

此案查了兩個月才結束,根據調查結果,前任明州知事、前任鄞縣知縣、明州通判、明州港船舶使皆被追責。

張家家產近十萬貫全部被沒收充公,上繳朝廷,參與涉案的張氏叔伯六兄弟,除張啓林已自盡外,其餘五兄弟全部判處死刑,其家族五十四口老幼皆貶爲賤籍,流放嶺南。

朝廷的調查已經和範寧沒有關係,他和同伴開始了一個月的遊學生涯。

遊學有兩種,一種遊學是異地跟班讀書,屬於學術交流範疇。

而另一種遊學則是深入生活,調查各種社會經濟現象,這有點像社會實踐。

對於即將參加科舉的學生而言,後一種遊學更爲重要。

這是因爲科舉中有一道重要的題目,對策題。

對策題就是針對各種重大的政治事件或者社會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深入生活,學會獨立思考。

這次吳縣縣學的遊學,在異地交流學術只是一部分,更重要是學生必須走出校門,深入田埂地頭瞭解民間疾苦。

房間裡,範寧對八名同伴道:“解試的對策題一般都是貼近各州的特點,我看了一下歷屆平江府解試對策題,歌頌君王佔了四成,有關農耕航運佔三成,鼓勵商業佔兩成,其他雜項佔一成,我們四大首席教授的秘課,就是針對以上內容寫文章。”

董坤舉手問道:“師兄,我們這次遊學的重點就是針對對策題嗎?”

範寧點點頭,“對策題在科舉中佔分四成,是科舉的重中之重,我考慮我們九個人分爲三組,分別深入鄞縣各地去調查農耕、航運和商業,回吳縣後,大家再分享調查的內容。”

範寧話音剛落,明仁立刻笑眯眯道:“商業那頭我們包了,我們親身體驗,保證比別人都深刻。”

“不僅更深刻,而且範圍更廣,地域更大,內容更豐富。”明禮在補充他們的商業機會。

範寧狠狠瞪了他們兄弟一眼,又道:“大家自己商量,怎麼一個組隊,我們今天就開始。”

衆人很快便達成了共識,範寧和明仁、明禮三人負責商業調查,蘇亮、段瑜和陸有爲負責航運方面調查,董坤、藺弘和李大壽負責農民稅賦方面調查。

吃罷午飯後,九人便分頭行動了。

之所以沒有讓李大壽跟隨明仁、明禮一組,範寧考慮到李大壽家本來就是大商人,他再調查商業的意義不大,倒不如讓他沉下心去了解青苗法。

反正李大壽和董坤、藺弘關係很好,有李大壽這個強壯大個子撐着,董坤和藺弘兩個官宦子弟下鄉也不會受多大的苦。

範寧的調查也得到了王安石的大力支持,他雖然所有精力都放在清理張家財產上面,但他還是派出三名經驗豐富的文吏陪他們去各地考察。

“在下姓何,小官人叫我何五就行了。”

陪同範寧這一組的文吏姓何,是一名書手,身材不高,體型偏瘦,穿一件皁色短衣,一看就是滿臉精明,他曾是一名稅官,對明州的商業非常熟悉。

明仁和明禮聽說眼前這位嚮導居然做過稅官,對他的態度立刻變得十分熱情起來。

“我叫明仁,他是明禮,還望何官人對我們兄弟二人多多關照。”

何五對他們兄弟的相貌也很驚奇,居然長得一模一樣,這倒是很少見。

他呵呵笑道:“兩位小官人放心,照顧三位是我的份內之事,我會讓三位滿意的完成調查。”

明仁兄弟哪裡滿足於調查,做生意的基因已經深入他們骨髓,只要有利可圖,他們絕不會放過。

明仁附耳對何五說了幾句,何五愕然,“兩位想買珍珠?”

“聽說這裡有個珍珠黑市,一般人找不到,找到也進不去,何大官人能不能幫個忙。”

珍珠黑市其實就是逃稅的市場,珍珠屬於首飾珠寶,稅率比較高,一些商人便暗中交易,躲過稅官,不僅珍珠便宜,而且品質很高,利潤也大。

明仁兄弟早就調查過,一顆上好的珍珠拿到平江府珠寶鋪去賣,利潤是五成,如果拿到京城去賣,利潤翻倍。

不過這裡面稅賦也很大,在明州要交一次稅,在平江還要再交一次稅,兩成的利潤就沒了,他們要想多賺一點,就必須逃掉這兩道稅。

何五有點爲難,他是本地人,又當過稅官,當然知道黑市在哪裡,也認識裡面的人,只是被縣君知道了怎麼辦?

他爲難地向範寧望去。

範寧倒沒有反對兩個堂兄的想法,調查商業要深入進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親自操作,偷稅本身就是商業中最精深的學問。

要寫一篇高水平的對策文章,不深入進去,怎麼辦得到,範寧自己也想親自體驗一下。

至於安全問題,範寧略略側頭,用眼角餘光向後掃了一眼,一個若有若無的黑影,就在他身後三十步外。

範寧便對何五笑道:“就煩請何官人帶我們見識一下,縣君那邊,我會給他解釋。”

何五見範寧表了態,便點點頭,“好吧!我帶你們去。”

......

明州的珍珠黑市和範寧想象的完全不同,沒有什麼市場,就是一戶普通人家,家裡儲存了一批上好的珍珠,要有熟人介紹才能找到這裡。

唯一特殊是要現銀交易,爲了這次交易,明仁和明禮各帶了三百兩銀子,也就是六百兩銀子,上等的日本珍珠,大概能買一千顆左右。

在平江府可賣一千兩銀子,利潤四百兩銀子。

如果是正常交易,他們這次買賣首先要在明州交一成的稅,到平江府賣給首飾鋪,再交一成的稅,他們的利潤就只剩下二百四十兩銀子了。

這還是暴利的珍珠生意,如果是普通的小商品,本身利潤就很低,商稅雖然只有三釐,也就是百分之三,但按照商品價值徵稅,一進一出,就是六釐的稅。

利潤最後只剩下幾個點,由此可見,小商人的稅金負擔其實十分沉重。

一千顆珍珠放在兩隻小木箱子裡,每顆珍珠用一小片布包着,何五帶他們離開了珍珠黑市。

明仁和明禮並不擔心怎麼把兩箱珍珠帶回平江府,雖然沿途有五六處稅卡,商船必須要出示已納稅證明才能免稅放行。

而他們有縣學開具的遊學證明,稅卡都不會爲難他們,一路暢通無阻,關鍵就在從黑市擡着箱子回鄞縣縣學的路上,如果被巡查的稅官遇到,臨時抽查,那就有點麻煩。

而這個時候,何五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

範寧一路跟隨,也在一路思考,從古至今偷稅都是存在的,發票的出現就是應對偷稅的一種有效手段,

宋朝還沒有發票出現,但已經有類似發票的單據了,比如納稅證明,這是證明貨物已在某地納稅,沿途不必再重複徵稅的證明。

一般而言,貨物在交割給買家後,已納稅證明就失去效力了。

那能不能把已納稅證明考慮作爲發票使用,交給買家留存,作爲合法進貨的依據,這樣就堵住很大一塊漏洞。

像明仁明禮的這一千顆珍珠,他們拿不出已納稅證明,店鋪私下收購,一旦被查到,店鋪就會有被罰得傾家蕩產的風險。

這樣,店鋪也不敢輕易接受這種來歷不明的貨物,偷稅行爲就會大大減少。

一次與衆不同的社會實踐,讓範寧收穫不小,如果將來科舉對策題考到商稅,他可有在發票上做做文章,或許真能寫出一篇高水平的對策文。

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
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