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

次日一早,縣學大門口敲鑼打鼓,熱鬧異常,數十杆彩旗在縣學門口迎風飄揚,一幅巨大的條幅掛在大門上方,上寫五個大字:“縣士四強賽”

大門口早已擠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瞻仰神童風采的數千民衆,數十名縣衙弓手在大門前維持秩序。

劉院主帶着範寧在縣學操場內等候,他們稍稍等了片刻,朱佩的華麗馬車便疾速駛來,停在了操場旁邊。

“院主,真是抱歉,我今天有點睡過頭了!”朱佩有點不好意思地從車裡鑽出來。

她穿着和昨天一樣的衣服,亮藍色的綢緞士子服,頭戴士子巾,腳蹬鹿皮小靴,估計來不及換衣,但臉上的眉眼卻重新畫過,依舊是清新如出水芙蓉般俏麗。

劉院主笑眯眯道:“時間正好,一點都不晚。”

他回頭看了看範寧,又笑道:“我們走吧!”

衆人一起向考場內走去。

“昨晚睡得很晚?”範寧關切地笑問道。

“估計是吧!”

朱佩捂着嘴,疲憊地打了個哈欠,帶着一絲睏意道:“我都不知自己是什麼時候睡着的,醒來時天已經亮了。”

劉院主回頭笑道:“再堅持一下,還有兩天,結束後就可以回家好好休息。”

“院主,明天個人賽考什麼內容啊?”範寧好奇地問道。

“基本上和團體賽一樣,考五經、詩和雜項,策論不考,對你而言都是強項。”

“那最後要錄取多少人?”朱佩問道。

“每一屆都一樣,選拔賽的前十名,稱爲縣士,朱佩,你也會有縣士稱號。”

朱佩撇撇嘴,反正她也不能參加解試,這種縣士對她有什麼意義?

劉院主的心中有點矛盾,如果範寧被錄取,他就要進縣學了,這絕不是自己想看到的結果。

但考慮到範寧的前途,他也只能支持範寧繼續前行。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比賽場,今天是四強賽,其實就是縣士選拔賽的團體決賽。

對參賽選手個人而言,他們走到這一步,每個人都拿到了上中基礎分,如果今天奪冠,那基礎分就是上上。

像徐績他們,第一輪就被淘汰,底分就是中,得到這個底分,個人賽發揮再好也沒有意義。

但四強賽對於四個學堂卻至關重要,這關係到他們的排名,關係到他們對各地優秀學生的吸引力。

四個領隊都十分緊張,他們坐在一旁觀戰。

首先是抽籤座位,延英學堂抽到四號位,一號位是長青學堂,二號位是縣學附屬學堂,三號位是餘慶學堂。

除了延英學堂只有兩個學生外,其他學堂都是三個學生,他們都是甲區突圍的三支正隊。

五名考官也已就坐,他們都是來自府學的教授,主考官叫齊雍,四十餘歲,是府學副教諭,太學出身,看起來頗爲精明能幹。

這時,洪亮的鐘聲敲響,幾名官員依次走了進來,最前面是縣學政趙修文,其次是縣令李雲陪同着視察吳縣的包拯,後面跟着縣丞、縣尉和主薄。

趙修文笑着給衆人介紹道:“縣君我就不介紹了,大家都認識,除了縣君,今天還有一位大官人也來旁聽我們的比賽,兩浙路轉運使,包大人,請大家歡迎!”

在衆人的掌聲中,相貌威武的包拯站起身笑道:“在下包拯,剛從陝西路調到兩浙路任職,吳縣的縣士選拔賽我早有耳聞,據說它開創了童子試縣考的先河,今天能親眼一睹,也算是我的榮幸,好了,不打擾比賽,大家開始吧!”

說完,他坐了下來,目光帶着笑意地向範寧望去,範寧向他眨眨眼,做出一個多年未見的表情。

這時,縣令李雲向主考官點點頭,示意他比賽可以開始。

齊雍站起身道:“今天是四強賽,各種規則和之前差不多,但有一點不太一樣,根據趙學政的要求,今天每個考官都要打分,並且公示出來,包括我自己,讓大家都明明白白。

另外,今天每一道題都要考校書法,請大家重視。”

齊雍說完,見衆人沒有異議,便拾起小錘敲了一下銅磬。

‘當!’

隨着一聲清脆的磬聲響起,比賽正式開始。

.......

小童抱着題簽筒上前給各學堂抽題,朱佩望着主考官低聲對範寧道:“這些傢伙都是來自府學的,你說徐績祖父會不會對他們施加影響?”

“如果他這樣做,也未免太卑鄙了,他可是府學首席教授啊!”

朱佩哼了一聲,“那是因爲你不瞭解他的爲人,這樣說吧!他孫子是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什麼樣的人,只是他稍微隱蔽一點。”

範寧心中暗暗思忖,‘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今天就要格外小心了。’

這時,發題童子來到他們面前,朱佩伸手抽了一支籤,把題目打開。

‘言鄙漏之愚心,若逆指而聞過’

請說出出典並背誦全文。

朱佩眨眨眼,若有所思,片刻她對範寧小聲道:“我好像讀過這兩句話。”

範寧笑道:“這兩句話是出自《漢書.楊敞傳》,本來應該屬於上絕題,但這篇文章卻很有名,叫做《報孫會宗書》,屬於縣學必背的一百篇文章之一,所以難度又降下來,屬於中品題。”

朱佩笑着點點頭,“原來是《報孫會宗書》,難怪我感覺很熟悉,我也讀過這篇文章,只不過有點忘了。”

“不妨!我記得很清楚。”

範寧便將開頭默了一遍,交給朱佩抄寫,要拿書法高分,當然得朱佩出手。

主考官齊雍再次敲響銅磬,“時間到!所有學生停筆。”

齊雍又抽出順序籤,餘慶學堂首先答第一題,延英學堂排在第三個回答。

餘慶學堂抽到的是對聯題,要求他們從唐詩中找出一幅對聯,並寫出來歷。

這道題目比較簡單,屬於下品題。

像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等等,但餘慶學堂選的是: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

王維《漢江臨眺》

這幅對聯不錯,比較有韻味,五個考官一致給出了上上分。

朱佩又小聲對範寧道:“我有一種直覺,考官偏向餘慶學堂。”

“爲什麼有這種直覺?”範寧笑問道。

朱佩秀眉一皺,“我也說不清楚,或許這幅對聯不太工整,你看江流對山色,是不是有點不配?”

範寧點點頭,朱佩的直覺是對的,如果是自己給這幅對聯打分,最多給上中,上上還差一點火候。

第二個是長青學堂答題,評分尺度驟然收緊,長青學堂是抽到《孟子》,背的完全正確,但他們上交的書法卻有一點塗改,三個考官扣了他們的書法分,得了一個上中。

費院主臉色勃然變色,一點塗改就要扣分,這簡直太吹毛求疵,不過他還是忍住了,畢竟對方是有理由的。

“第三個,請延慶學堂答題!”

小童將試卷和題簽收了回去,主考官笑道:“言鄙漏之愚心,若逆指而聞過,請說吧!它出自哪裡?然後再背誦全文。”

範寧不慌不忙道:“這兩句話出自《漢書.楊敞傳》,是一篇著名獨立文章,叫做《報孫會宗書》,全文如下。”

範寧開始背誦起來,“惲既失爵位家居,治產業、起室宅,以財自娛.......”

這片文章足有兩千餘字,範寧一字不錯地全部背完。

齊雍又將書法傳遞給各位考官,衆人看了一遍,然後開始打分,居然是兩個上中,兩個上上。

劉院主臉色一變,回答得這麼完美,爲什麼要給上中?

他知道書法一定是朱佩的手跡,那小娘的書法寫得非常漂亮,所有參賽學生中她的書法數一數二,那會是哪裡出問題了?

齊雍猶豫一下,問一名考官,“請問吳教授爲何給上中?”

考官道:“我覺得這道題應該有兩個答案,一個是《漢書楊敞傳》,一個是《報孫會宗書》,延英學堂只背誦了其中一個,不太完美,所以我給分上中。”

齊雍點點頭,他也打出了上中分。

劉院主氣得臉色鐵青,簡直是胡扯,兩個答案,不管是答哪一個都應該是滿分,況且,如果答案是《漢書楊敞傳》,那就是上絕題了,那應該是加試纔會出現。

正確答案分明應該是《報孫會宗書》。

趙修文也有點坐立不安,這道題打分他也感覺有點太嚴厲過頭。

不過出於尊重考官,他沒有起身干涉。

朱佩氣得臉色通紅,她幾乎要發作,範寧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低聲道:“冷靜,這纔是第一題!”

朱佩終於忍住了,她咬牙道:“我沒猜錯的話,縣學附屬學堂也不會得分上上。”

很快縣學附屬學堂也答完題,他們是作詩題,但結果出乎人意料,他們竟然得了一個上下分數,五名考官打分,三個上下,兩個上中。

縣學附屬學堂呆住了,這還是他們從未出現過的情況,居然得分上下。

考場內頓時響起一片竊竊議論聲,大家都很清楚,四強賽中得了一個上下分意味着什麼?

除非其他三個學堂都出現重大失誤,否則縣學附屬學堂鐵定出局了。

李雲笑着問包拯,“轉運使覺得如何?”

包拯點點頭笑道:“我覺得這種羣體鬥經很有意思,學生水平很高,考官評分也很嚴厲,不過第一個給分稍微寬鬆了一點,也可能是剛開始,他們還不太適應的緣故。”

“範寧沒讓使君失望吧!”李雲又問道。

包拯笑了起來,“那個臭小子若敢讓我失望,看我怎麼打他的屁股!”

李雲心中一驚,包拯居然用這種語氣評價範寧,他忽然意識到,恐怕範寧和包拯的關係非同一般。

主考官齊雍緩緩道:“第一題結束,餘慶學堂以一個上上分暫時領先,長青學堂和延英學堂以上中分緊隨其後,縣學附屬學堂暫時落後,請勿急躁,冷靜下來答好下面的題目,下面第二題開始。”

第二題,朱佩抽到一支對聯籤,題目給出上聯:

酒醒飯飽茶香。

要求對下聯。

範寧略一思索便給出了下聯:

花好月圓人壽。

雖然對得很工整漂亮,但朱佩卻不太看好前景,她不看好前景是有理由的,前面長青學堂和縣學附屬學堂第二題都做得不錯,但都給了上中。

只要有心,任何作品都會有瑕疵。

果然,五個主考一致給出了上中的分數,理由是酒飯茶是同類,而花月人不是很般配。

包拯輕輕搖頭,對縣令李雲道:“範寧的下聯意境很高,得分上上都不止,考官評價有點捨本逐末了。”

李雲也有點不悅,他感覺府學教授對吳縣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輕視,這已經不是嚴格,而是一種刻意打壓。

第四個答題的是餘慶學堂,他們的題目是,默寫晚唐詩人李山甫的一首詩,這道題比較偏,李山甫幾乎沒有什麼名氣,留下的詩也不多。

不過餘慶學堂還是答出來了,主考官齊雍對其他幾名考官笑道:“不錯,這座繡嶺應該是京兆驪山,我曾還去遊玩過。”

朱佩眼中閃過一道異色,她忽然拾起桌上筆向前面扔去。

範寧一怔,“你在做什麼?”

朱佩向他神秘一笑,起身去撿筆,筆直接滾到主考官桌前。

齊雍忽然見一個學生出現在自己面前,不由愣了一下,“你在做什麼?”

“回稟主考官,學生的筆掉了!”

齊雍揮揮手,“趕緊回座位上去。”

朱佩拾起筆,卻湊上前看了一眼餘慶學堂的答卷,立刻轉身回去。

“發現了什麼?”範寧笑問道。

朱佩冷笑一聲,“果然不出我所料,等會兒我讓你看場好戲!”

範寧見幾名考官都在打分,便淡淡道:“你發現什麼不妥就趕緊說出來,等會兒分數打出來,想改就難了。”

朱佩想想也對,她立刻舉手高聲道:“主考官,這道題餘慶學堂答錯了!”

======

【四千字大章求票!!】

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
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