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

次日天剛亮,王氏便和三嬸吳氏帶着數十個丫鬟婆子來到範寧的府宅,所攜帶的各種財物堆滿了數十輛牛車。

三嬸吳氏是朱元豐的次妻,和王氏年紀差不多,也是平江府人,朱元豐的正妻十年前去世後,吳氏實際是主母,她十分精明能幹,把朱元豐的府宅打理得井井有條。

一方面王氏和吳氏的私交關係極好,王氏跟隨丈夫去青州任職,長子朱哲託付給吳氏照顧,另一方面,吳氏對鋪牀很有經驗,能給王氏很大的幫助。

接待她們的,自然是範寧的母親張三娘,後天兒子要成婚了,佈置婚房當然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

見到親家母,兩人關係很快融洽起來,張三娘雖然是農婦出身,不王氏出身大家閨秀,又長期是官夫人,但張三娘有兒子撐腰,和王氏打交道一點也不怯場,有說有笑地帶着衆人去內宅。

當然,王氏也刻意放低身段,這位將來可是女兒的婆婆,不能得罪了她,否則以後女兒有罪受了。

“佩兒從小懂事,我第一次見到她,那時她才七八歲吧!知書達理,聰明秀美,當時我覺得她象個小仙子一樣,那時我認定她了,去年初,曹家來平江府找我談聯姻之事時,我一口回絕了,誰也不佩兒在我心地位!”

張三娘很直爽,毫不掩飾內心對朱佩的喜愛,聽得王氏心花怒放,而且她能感覺到親家母不是客氣話,而是發自內心對自己女兒喜愛,更讓她感動。

“我和佩兒父親也是因爲她和阿寧從小青梅竹馬長大,感情深厚,所以才支持老爺子的想法,把佩兒許給阿寧,親家母,你可不知道,佩兒原本是和柳家有婚約的,是佩兒祖父把這個婚約解除了。”

張三娘讚道:“我也聽說這件事了,還是老爺子有魄力,能決斷,說句老實話,柳家兒子可配不阿佩。”

在張三娘看來,只有她兒子才和朱佩是天設地造的一對,除了她兒子,別人都配不朱佩。

“謝謝親家母的誇讚,阿佩其實還是有很多缺點,尤其她從小被祖父寵壞了,脾氣不太好,以後還請親家母多多寬容。”

“不必擔心,我們都是從媳婦過來的,明白做媳婦的苦楚,我不喜歡的事情,絕不會強加給佩兒。”

張三娘說的是真心話,當年他們被公公趕出家門,貧困潦倒整整兩年,那時她發誓,絕不讓自己的兒女再嚐到這種滋味。

........

衆人進了內宅,開始忙碌地佈置起來,一捆捆綾羅綢緞,一幅幅羅綃幔帳,一件件名貴奢華的器物,搭建青廬,鋪設婚臺,黃金燭臺,白玉盤盞,金絲錯銀燈籠,連結婚的‘囍’字,也是用金箔打製。

朱家在佈置婚房一擲千金,不惜血本,充分顯示了朱家無以倫的雄厚財力。

臨近午時分,王氏又找到了張三娘,王氏和吳氏都是第一次來範寧府,範寧府的結構和佈置和她們想象的大不一樣,使她們在佈置過程發現了很多問題,王氏不得不來找張三娘商議,如果不妥善解決好,成婚儀式會遇到麻煩的。

“親家母,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和您商量一下。”

張三娘見親家母神情嚴肅,心也有點擔憂起來,他們都沒有安排大型婚禮的經驗,肯定很多地方考慮得不周到。

張三娘連忙道:“我們去大堂說。”

“不用了,是關於客人的招待細節,還是在這裡說較方便。”

王氏指了指旁邊的一片空地,“宴席準備安排在哪裡嗎?”

張三娘點點頭,“那邊大概能容納一百餘人,我們聯繫了附近的清風酒樓,到時由他們提供飲食。”

王氏搖搖頭,“問題在這裡,光朱家的親朋好友以及同僚有近兩百人,我擔心這裡坐不下。”

張三娘嚇了一跳,他們發出去二十多張請柬,原以爲朱家多一倍,沒想到居然來兩百多人,怎麼會來這麼多人?

“這可怎麼辦?”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我看出來的,而是我三嬸發現的,她經驗較豐富,她發現了這個問題,我也問她怎麼解決。

“她說有兩個解決方案,一個是樹林花木都平了,這樣地方大了。”

張三娘連連搖頭,“這肯定不行,婚前都是植樹種花,以求子孫昌盛,哪有砍樹除花的道理,太不吉利了,這個方案不能採用。”

王氏苦笑一聲道:“我也覺得這個方案不妥,那只有換個地方舉行酒宴了。”

“這個辦法倒不錯!”

張三娘贊同道:“飛虹橋東面是清風酒樓,距離這裡只有不到五十步,把酒樓包一天,還不用改請柬,客人可以直接過去吃飯。”

婚宴一般是從午開始,大家一直吃到黃昏,而迎親隊伍也是下午纔出發,婚禮是黃昏之禮的意思,拜堂什麼的都是天黑後進行。

所以酒宴結束後是婚禮,然後賓客便酒足飯飽各自回家了。

王氏本來想提議去朱樓,最近的朱樓距離這裡約有一里,但張三娘一句話提醒了她,請柬早發出去了,如果改地方還得一家家去通知,太麻煩了,清風酒樓也是京城十大酒樓之一,不算差。

“不知道清風酒樓能不能容納這麼多客人?”

“可以的!”

張三娘連忙道:“這兩天我們都在那邊吃飯,特地問過掌櫃,他們三層樓可以容納一百人,後面還有幾間院子,也能容納一百多人,如果把酒樓完全包下來,院子裡也可以擺十幾桌,三百人餐沒問題。”

“好吧!這件事拜託親家母了。”

停一下,王氏又道:“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三嬸看出來的,只是說出來有點無禮,當然我只是提個建議,親家母莫怪!”

張三娘當然知道肯定有問題對方纔提出來,都是爲了兒子的婚禮,她哪裡會有意見?

張三娘連忙道:“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肯定有考慮不周之處,你現在儘管提出來,以免到時候尷尬。”

“那我直說了!”

“儘管說!”

王氏望着內宅道:“我和三嬸都是第一次來這裡,阿寧的府宅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佔地不小,但房舍卻不多,尤其內宅只有兩座院子和一處內堂水榭,說實話,真的只能住他們二人,別人還住不下。”

張三娘深有同感,她點頭笑道:“你和我完全想到一起去了,這裡房舍確實太少,明明是八畝宅,感覺我老家的三畝宅還要房間少,所以我不贊成親戚住在內宅,現在大家都住在外面。”

得到了張三孃的鼓勵,王氏又繼續道:“正是出於這個考慮,內宅佈置好後,我們要鎖門了,到時候賓客來也不能進內宅,大家只能呆在外宅。”

張三娘忽然隱隱感到了有點不妥,但她一時又說不清究竟哪裡不妥,她疑惑地望着王氏,希望她能說清楚。

王氏又道:“雖然酒宴的時間是午到黃昏,但實際大部分賓客下午會回來,從下午到晚,賓客在這裡至少要呆兩個時辰,一般女客都會迴避,所以我們必須要給男女賓客找休息的地方,尤其喝了酒,肯定會賓客不勝酒力,需要房間休息,這些細節我們都必須考慮到。”

張三娘嘆口氣,“你不說,我還真想不到這些細節,親家母,你直說吧!我可不希望阿寧的婚事因考慮不周而讓人笑話。”

王氏點點頭,指着原本要舉行酒席的空地道:“那裡會搭兩座大帳,主要給男賓客聚會聊天,醉酒男賓也可以休息。

然後翠雲樓的一樓正堂是拜堂之地,佈置好後不能進賓客,必須要鎖門,大堂旁邊有幾間屋子堆放了雜物,我們要清理出來,給新郎新娘等候拜堂之地,現在缺女賓客休息之地。”

“女賓客二樓三樓都可以啊!”

張三娘剛說完,忽然明白過來了,如果二樓三樓要佈置爲女賓客的休息房,那不能住人了。

王氏歉然道:“我真的不好意思提這個問題,但又不能不解決這個現實問題,要不請親家母暫時住到佩兒的三祖父府宅去,那邊有貴賓房,條件很好,而且生活很方便,住幾個月都沒有問題。

或者我們家在朱雀門那邊還有一座空宅,大概五畝左右,是佩兒的陪嫁,親家母完全可以搬過去住,只是十幾年沒有住人了,需要收拾一下。”

張三娘嘆口氣,“親家母說得有道理,阿寧和佩兒成婚了,他們小兩口當然要有自己的地方,我們不該和他們住在一起,是我們考慮不周,這樣吧,我們商議一下,今天搬出去,騰出來給你們佈置。”

“提出這個無禮的要求,親家母,真是抱歉了!”

“沒事,我去和阿寧爹爹商議。”

張三娘轉身向翠雲樓走去,正好看見了明仁,她連忙道:“明仁,你爹爹在哪裡?”

明仁撓撓頭,“好像在清風酒樓那邊,在和酒樓商議菜單的事情。”

“趕緊去把爹爹找來,有重要變更。”

“我這去!”明仁一陣風似地跑了出去。

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
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