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

“府君是指樑郡王趙仲針?”

雖然朝廷的牒文傳達比較慢,但得益於民間報紙的傳播速度,宋城縣的報紙只比京城晚一天,王安石和呂惠卿通過報紙已經知道了朝廷發生的情況。

“你們的消息已經到了哪一步?”範寧問道。

王安石想了想道:“樑郡王殿下將出任南京留守、代天子巡查京東路。”

呂惠卿在一旁小心翼翼道:“昨天的小報有猜測說,京東路的廂軍要進行變法,也不知道這個猜測對不對?”

範寧微微笑道:“這個消息基本上靠譜,確切說所有任命都是幌子,他真正的任務是和我一起對京東路廂軍實施變法,用一年時間,將京東路廂軍打造成一支精銳之軍。”

王安石這才明白,感慨道:“原來是府君兼任京東路安撫使是有深意的。”

範寧又道:“樑郡王只是名義上的廂軍變法主導,真正實施者是我,我決定組建廂軍整頓司,我希望你們二位也加入。”

王安石有點猶豫,他其實有心理準備,但如果加入軍隊變法,必將嚴重削弱他準備在應天府實施的變法,但軍隊變法也是他所渴望的,軍費是朝廷第一大財政支出,是朝廷巨大的拖累,如果能在軍隊變法上打開缺口,無疑將是一個極大的收穫。

一方面是他已經準備就緒的地方變法,一方面又是軍隊變法的誘惑,着實讓王安石拿不定主意。

但呂惠卿卻毫不猶豫道:“我願加入,參與軍隊變法!”

範寧心中暗暗嘆息,呂惠卿的投機性還是太重,範寧知道他並不是想參與變法,而是抓住這個機會和趙仲針交好,他和一心謀變法的王安石完全是兩種人。

歷史上,王安石後期變法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呂惠卿的背叛。

王安石智商高絕,但在情商上還是略有不足,這麼多年,他沒有看透呂惠卿這個人。

不過呂惠卿的能力極強,他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可殺敵也可傷已,關鍵是看怎麼用這把刀。

“如果我和呂司錄都參與了軍隊變法,那應天府怎麼辦?”王安石說出了他最大的擔憂。

範寧微微笑道:“我有一個方案,你們看看能不能接受,呂司錄調任應天府司馬,官階和待遇都不變,但司馬是虛職,他的時間和精力就出來了,任命宋凌暫代司錄參軍,我的兩個幕僚依舊替我處理知府瑣事,王通判分一半精力繼續掌管應天府日常政務,這個方案如何?”

王安石忿忿道:“說到底,你就是不想讓我在應天府推行變法。”

範寧笑着安慰他道:“有些事情可以做嘛!像之前你實施的鄉村牙人制度,不是很順利嗎?把它繼續落實到底,這會充分激發鄉村的潛力,還有以工代賑修路,把道路修好,很多農產品就能運出來了,我送你六個字‘要想富,先修路’。

你把鄉村牙人制度夯實,把路修好,這兩件事關係重大,一個是信息流,一個是物流,還不用你變法,應天府的發展就會又上一個臺階。”

王安石想了想道:“那我們說好,等變法結束後,我要在應天府繼續推行變法,你要支持。”

範寧的表態卻一點也不含糊,他毫不猶豫道:“除了青苗法和聯保法,其他我都支持。”

範寧當年在鄞縣親眼看見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他不贊成由官府直接向農民房貸,完全可以引來大型錢鋪,用規範錢鋪利率的方法來避免高利貸,或者像後世一樣,成立專業銀行,也就是由朝廷直接成立專門的青苗錢鋪,辦法有很多。

至於聯保法,那是直接導致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根源,連保法又叫聯合擔保法,先用保甲法把窮人和富人捆綁起來,然後由同一保甲中的富戶給窮人提供貸款擔保。

一旦窮人還不了官府的青苗貸款,應由富戶先行償還,再由富戶向窮戶追討,結果大量窮戶賴賬,而富戶又無力追討,導致天下各地富戶紛紛破產,以至於天下反對變法的呼聲極爲強烈。

這就是王安石典型的低情商體現,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人性有骨子裡自私的一面。

範寧態度鮮明,王安石也沒有辦法,畢竟範寧纔是應天府主官,改變各種規則的決定應該是由知府來決定,王安石想在應天府推行變法,很大程度上是範寧讓權給他,一旦範寧不讓權,王安石的變法就無從推行。

王安石只得點點頭,無奈道:“好吧!先集中精力,把軍隊變法做好。”

當天,範寧又分別找了魯春秋、李翰談話,其中和李翰的談話比較沉重,李翰本身就是應天府三千廂軍的首領,變法的對象就是他們,把他拉進變法隊伍,多少有點與虎謀皮的味道。

從古至今,任何變法都是利益的鬥爭,如果說變法成功,要麼是腦袋比利益重要,要麼是僞變法,深層次的利益並沒有被觸動,要麼就是範寧一直追求的第三種,做大蛋糕,在不觸動老蛋糕的基礎上,儘量把新增蛋糕向朝廷和普通百姓傾斜,這種做的本質其實也是一種利益爭奪,損害的是海外利益。

像範寧開創鯤州,給大宋帶來巨大的財富,但實際上是利用大宋強大的戰艦水軍來搶奪日本國的金銀,本質上還是一種利益鬥爭。

這次京東路廂軍變法,範寧有辦法成功,是因爲他開了作弊器,作弊器一,這是局部變法,而不是全面變法,變法的代價很小,朝廷可以爲這次變法拿出土地、糧食和銀錢,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利益補償,有補償的變法,那就是僞變法,沒有在天下各軍推廣的價值。

作弊器二,變法涉及相關利益人員少,吃空俸也好,剋扣軍俸也好,三萬軍隊裡面會有多少人涉及?最多幾百人,一次強力打擊都可以搞定,若是天下一起變法,那涉及人員就會有幾萬人,反抗起來就會驚天動地。

爲了爭取李翰加入變法小組,範寧則開了作弊器三。

ωωω▪ ttκá n▪ co

李翰的家也在宋城縣,是一座三畝的小宅,這是他自己買的宅子,在軍中多年,他也算是利益既得者,能一次性掏出一千貫錢買下這座地段不錯的宅子。

黃昏時分,範寧來到了李翰家,他昨天已經和李翰談了一下,李翰說他需要時間考慮考慮。

“歡迎使君來陋舍!”

李翰顯得很意外,他沒想到範寧會來自己家,他手忙腳亂地將範寧請進家裡。

在院子裡,範寧看見了李翰的妻子和一對兒女,李翰的妻子是個豆腐店主的女兒,從小跟父母賣豆腐,出頭露面的機會多,是比較潑辣的家庭婦女,沒有像大戶人家妻女那樣躲進內宅,她反而熱情招呼範寧進屋喝杯酒。

不出範寧所料,李翰在家裡喝酒吃飯,李翰大部分在軍營,但每隔幾天就會回家一趟,要麼是爲了喝酒,要麼是爲了和娘子恩愛,李翰在女人這一點上很好,從不進青樓,也不在外面養情人。

“那好吧!我就不客氣了。”

範寧在飯桌前坐下,笑道:“嫂子和孩子一起來吃。”

範寧又打量一下宅子,點點頭讚道:“這宅子不錯,地段好,用料足,都是青石大磚,通風也好,冬暖夏涼。”

李翰給範寧斟滿一杯酒,嘆了口氣道:“不瞞使君,這房宅是我去年買下的,花了一千貫錢,其實憑我一個月二十貫的俸祿,至少要存十年纔買得下這座宅子,但我只用兩年就攢夠了一千貫,一文錢沒有借,使君是聰明人,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李翰妻子嚇得臉色都變了,拼命在下面踢丈夫,不准他再亂說。

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
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