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

次日一早,範寧來到了應天府衙,他剛到自己官房坐下,通判王安石便快步走了進來,王安石這麼急匆匆趕來在範寧的意料之中,估計公孫玄策已經給他說過虞城縣的事情了。

範寧倒要聽一聽王安石怎麼解釋?

“虞城縣的事情公孫先生已經和我談過了。”一進門,王安石便開門見山道。

“坐下再說!”範寧擺擺手,請王安石坐了下來。

這時,茶童進來給他們上了茶。

範寧這纔不慌不忙道:“虞城縣的事情是我們回來時偶遇,茶棚掌櫃的敘述也只是一面之詞,我們不能就此作爲判斷的依據,不過,如果事情屬實,那問題就嚴重了,通判覺得呢?”

王安石點點頭,“府君說得很對,我們頒佈保甲法時,對都保正的開支費用都做了明確的規定,由縣衙補貼,有可能存在個別縣沒有及時補貼的情況,導致保正把開支攤派給了農戶,這一點我不否認。”

王安石沉吟一下又道:“我昨晚想了一夜,我們能不能換一個思路,將都保正變成一種差役,由各鄉大戶輪流擔任,縣裡不再進行補貼,只是免都保正及其家人的勞役和當年田賦,作爲給他們擔任都保正和保正的補償,然後再設立舉報制度,一旦都保正向百姓攤派田賦以外的費用,百姓可以上告縣衙,或者上告提刑按察司。”

範寧微微笑道:“通判的第二個思路倒是可行,如果只是在應天府試行,我覺得問題不大,但如果在天下各州推廣,我覺得問題會出來。”

“府君認爲會出現什麼問題?”

範寧淡淡道:“剛纔通判說的辦法,是防止都保正以權謀私,其實我擔心的並不是都保正,而是縣衙,一旦都保正成爲縣衙開拓財源的工具,我們又該怎麼防範?”

“百姓可以到州衙去告狀,甚至去提刑按察司上告!”

“縣衙報復告狀農民怎麼辦?如果州縣坑蒙一氣怎麼辦?如果官官相護怎麼辦?”範寧毫不客氣地針對王安石。

王安石半晌道:“大家都是讀過聖賢書的官員,治國平天下是我們每個讀書人胸中的抱負,我相信大部分官員都是正直的,只有極個別官員會出現貪贓枉法之事。”

範寧也覺得自己語氣太生硬,他緩和一下語氣道:“介甫兄,我不是不支持變法,但我們必須得考慮制度風險,州縣被壓制多年,一旦變法給了他們制度上的空子,他們會毫不猶豫利用起來,保甲法就是這樣的例子,百姓將都保正稱爲保衙,說明在百姓眼中,都保正也變成了一種官,有了相應的權力。”

停一下,範寧又語重心長道:“我們必須反思,爲什麼會出現保衙現象,難道不是縣衙有意放縱,把保衙變成縣衙權力的延伸嗎?”

“那府君的意思是說,保甲法是失敗的,應該取消?”

“正是!凡是動搖現有權力制度的變法,都不能實施,而且,變法決不能給州縣任何擴大財源的機會。”

“可變法你不去嘗試,怎麼知道不行?首先要去試了,若發現不對,然後再去改正,不能光憑想象,覺得它是害民之法,就裹足不前,就這樣眼睜睜看着大宋爛下去?”王安石的語氣也變得激烈起來。

“王通判,變法要找準切入點,不能盲目地全面鋪行,很多年前我就說過,變法首先要在某一點上成功,讓朝廷嚐到甜頭,纔會有更多人支持,我們在廂軍上變法,裁減軍隊,使朝廷軍費負擔下降,極大改善朝廷財政開支,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開局獲勝,後面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王安石冷冷道:“如果朝廷財政改善,恐怕就沒有變法的動力了,變法更加推行不下去了,歷朝歷代,哪次變法不是被逼出來的?秦國若不是被東方六國壓制得喘不過氣來,怎麼會有商鞅變法?若不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大唐將亡,又怎麼會有‘永貞革新’?朝廷但凡有一點餘地,誰都不願意承擔責任,推行變法,如此下去,大宋的弊端只會越來越深,越來越難改。”

“大宋的弊端人人都知道,連官家也知道三冗問題嚴重,你我更清楚,我並不是反對變法,關鍵是怎麼改?是直接下虎狼之藥,治病殺人,還是先調理再治病?我一直認爲,要把餅做大,在分配新餅過程中不斷消除舊弊,假如有一天,工商之利遠遠超過田賦之稅,那麼取消農民的田賦也不是不可能,假如有一天,大宋官衙遍佈海外各地,那時我們還會擔心官員太少,軍隊太少,冗官問題和冗兵不就慢慢解決了?”

王安石搖搖頭,“府君,不是我擺資格,我從縣令一步步做到今天,對底層的狀況我比你清楚,對百姓的心態我也更加了解,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須付出代價,我也承認變法會有弊端,但只要是利大於弊,那麼就應該堅持下去,不斷嘗試,不斷改正,我們總會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如果像你那樣瞻前顧後,一味考慮妥協,考慮穩定,那真的做不成事情,還不如不變,我堅信我的變法方案是積累了無數經驗的成果,決不能以偏概全,一葉障目,就否定整片森林。”

範寧還想再勸,王安石起身道:“我現在就去虞城縣,我要把那件事查清楚,如果保甲法有弊端,我就把都保正變成一項差役,總之,變法必須堅持下去,如果應天府不行,我就去別的州府試驗。”

說完,他向範寧拱拱手,轉身便快步離去了。

望着王安石遠去的背影,範寧着實無語,王安石的固執也讓他領教到了,眼看他們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剛開始是方法的分歧,現在漸漸要變成原則性的分歧。

王安石很清楚保甲法的弊端,但他還是要堅持推行,範寧開始有點懷疑,王安石是想犧牲富農的利益。

.........

在和王安石一場辯論無果後,範寧便不再關心應天府的變法,虞城縣衙的態度他心如明鏡,沒人查,虞城縣要分贓,有人查,就變成縣衙嚴懲擅自攤派的都保正,王安石前去調查毫無意義。

範寧也不想知道結果,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各路廂軍集中會演上,十天後,範寧接到樞密院通知,允許他率領兩萬廂軍淨身入京,所謂淨身入京,也就是士兵進京不得攜帶任何兵器。

“府君,虞城縣的自查結果出來了。”

在範寧出發進京的前一天,公孫玄策將一份自查報告放在範寧桌上。

“羅員外未經縣衙同意,擅自攤派費用三百三十五貫錢,這些費用被羅員外私吞,現在已被縣衙收繳充公!”

“充公?”

範寧冷笑一聲,“怎麼不是退還給原主?”

公孫玄策搖搖頭,“一般都不會退還,沒有先例,絕大部分縣衙都是充公,以補充縣衙經費。”

範寧不露聲色問道:“王通判怎麼說?”

“王通判希望這只是個別現象,要求各縣自查,一旦發現有類似現象,必須嚴懲不貸!”

也只能是這樣了,範寧想不到王安石還會有什麼手段來防止。

“府君覺得會有效果嗎?”公孫玄策小心翼翼問道。

“應天府或許會成功,畢竟才七個縣,王通判還能管得到,但天下有幾百個縣,情況就不一樣了,算了,我也不想勸他,隨他去吧!”

“那府君還會回來了嗎?”

範寧搖搖頭,“我不知道,如果這次閱兵成功,那就說明軍隊變法成功,參與變法的每個人都會有升賞,我很可能就不會留在應天府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
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