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

範寧提出的教育改制當然獲得長老會的一致通過,範寧隨即提出自己的建議,蒙學是五到十歲,十歲到十六歲是縣學,將來條件許可,再開辦一所高等研究院。

目前吳城、越城和宋城的縣學都改成專業技術學習,包括商業、農學、醫學、機械、採礦、印刷、冶煉、鑄造、造紙、造船、紡織、釀造、建築、陶瓷等等專業課程,每個縣的專業都不一樣,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另外每個學生還要學習武藝和語言。

由商會負責去大宋招募高水平匠人來北島做教師。

改革決定一經公佈,立刻受到了北島百姓熱烈歡迎,不光是學生踊躍報名,很多成年人也想參加旁聽。

很多本地匠人走上了講臺,像範鐵牛雖然學識不多,但他卻是個不折不扣農業土專家,有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他教大家保土施肥,教大家如何耕作除蟲等等,深受成年人的歡迎。

但最火爆的專業是商業和機械,商業是明仁、明禮輪流來上課,而機械主要是蒸汽機強烈吸引學生,由兩位跟船的蒸汽機匠人授課,給大家講授蒸汽機原理和如何製造、維修。

北島的教育改革甚至驚動了南島,高遵甫親自跑來北島學習經驗,南島師資不夠,甚至不少南島學生也塞到北島來求學,這些都是後話。

範寧又陪祖母呆了幾天,祖母楊氏和三叔一家住在一起,她已經八十歲,眼花耳聾,不過身體還不錯,偶然還能坐船出去散散心。

孫子的到來讓楊氏極爲高興,她當然更喜歡一對重孫,她趁人不備,把她攢的幾十文錢偷偷塞給重孫子範景,囑咐他去買糖吃,至於重孫女範真兒,則得了一籃子雞蛋。

時間過得很快,範寧轉眼在北島呆了近一個月,返回的時間漸漸來臨。

最後幾天,範寧帶着一對兒女騎馬在天南牧場度過,劍梅子師徒當然也和他們在一起,天南牧場在越城縣的北面,在北島西面,北島的地形是中間高四周低,也就是中部是山地,而四周沿海則分佈大片肥沃的平原。

天南牧場足有兩萬頃土地,目前養馬三千匹,養牛五千頭,養羊十五萬只,這還只是剛剛開始,很快便會迅猛發展起來。

“景兒,一起來騎馬吧!明天一早我們就要出發了,今天好好再騎馬玩一玩。”遠處範寧向兒子喊道。

範景今年十二歲,長得很像母親朱佩,性格十分文靜,酷愛讀書,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能一輩子住在書庫裡。

範景起身道:“爹爹,我大腿痛得厲害,連路都走不了,我就不騎了。”

範寧身邊的範真兒撇撇嘴道:“真沒出息,才騎兩天馬就不行了。”

“阿真,別這樣說你弟弟。”

範寧也不勉強兒子,笑道:“那就好好休息。”

他一拉繮繩,帶着女兒向遠方縱馬疾奔而去,範真兒騎術很好,性格奔放,在藍天白雲下,在遼闊的草原放聲大笑。

這時,劍梅子坐到範景身邊,笑道:“景兒怎麼不跟爹爹去騎馬?”

範景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想和那個瘋丫頭一起騎馬,她會捉弄我。”

停一下,範景又道:“其實我不喜歡騎馬,我喜歡坐船,坐在船窗旁喝茶看書,那纔是我的最愛。”

劍梅子微微笑道:“你知道你父親爲什麼帶你來這裡?”

範景沉吟一下道:“爹爹給我說過了,將來我會是北島的王,爹爹希望我能熟悉這裡、喜歡這裡。”

“那你喜歡嗎?”

範景點點頭,“我喜歡這裡的寧靜、樸實,彷彿世外桃源,可惜書太少了,下次來,我一定會帶滿滿一船書。”

劍梅子啞然失笑,“估計將來你當了王,也是不管事的。”

“爹爹就是這個意思,將來我只是象徵性的王者,具體的事情由長老會決定,由州縣官員去執行。”

劍梅子輕輕嘆息一聲,“你爹爹是個聰明人,很聰明,從小就聰明過人。”

“大姑,你以後會來北島嗎?”

“會的,將來我會在北島建一座女道觀,把徒弟們都帶來,大姑也很喜歡這裡,和你一樣,喜歡這裡的安靜。”

劍梅子擡頭望着天空的藍天和悠悠白雲,一時間,她的思路飛去了遙遠的未來。

.........

次日一早,範寧一家從越城上了船,南島的船隊到了吳城港,雙方匯合後出發,途徑越城港,主船便靠港接上了範寧一家。

二叔範鐵戈夫婦以及明仁也乘坐範寧的船一起回去,明仁回去負責招募一批高水平的人才老充實師資。

這次回去,船隊幾乎都是空船,讓明仁頗有點失望,不像從前鯤州,物產豐富,大量金銀、糧食、硫磺、木材、馬匹帶回大宋。

這天上午,明仁和範寧坐在船窗前飲酒,明仁望着窗外波光浩渺的大海,嘆了口氣道:“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北島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就像呂宋的霜糖和木綿,寶州的香料、橡膠,不能賣到大宋去賺錢,沒有錢,我們就無法從南大陸購入焦炭,無法從呂宋購入木綿和霜糖,無法從大宋購入日用品,我們人口太多,不可能什麼都自己做。”

範寧喝了口酒笑道:“你們商會在大宋應該很賺錢,足以補貼北島,商業不就是一種很好的賺錢方式嗎?”

明仁搖搖頭,“商業太虛了,沒有一種特產支撐,心中還是沒底。”

“今天你請我喝酒,應該是另有企圖吧!”

明仁連忙陪笑道:“我們都說,需要你指點迷津呢!大家都不好意思,就讓我來開口。”

範寧微微笑道:“那我就指點你們幾條財路。”

明仁大喜,連忙挺直腰,洗耳恭聽。

“第一條路是菸草,就是我來的時候帶的四種植物之一,等它種出來後,我再教你們怎麼加工,這是能賺大錢的東西,和茶一樣,會成爲一種嗜好品,不過最適合種菸草的地方是呂宋,那邊氣候非常適合,能種出優質菸草,你們要儘量在呂宋買幾座大農場,專門種植菸草,運回北島加工。”

“沒問題,呂宋府的班加島是我當年用五百匹綢緞向呂宋王購買的,有文書作證,朝廷也認可了,那座島上的黃金儲量很大,呂宋府官員找過我幾次,朝廷想把它收回去,那我索性就在呂宋島置換幾座大農場,專門種植菸草。”

“具體怎麼製作,我已經寫了一本小冊子交給三叔,這個要保密,你回去和三叔具體商量怎麼做這件事。”

明仁點點頭,“我明白了。”

範寧又繼續道:“第二個發財的路子就是走金屬深加工的路子,比如北島產優質鐵礦,你們就要利用優質鐵礦冶煉出天下最好的鋼,價格會是普通生鐵的十倍,在比如努阿美島有一種礦儲量極大,就是白銅,你們可以採礦回來冶煉成白銅,用它作爲貨幣西方人向西方人購買貨物,西方人視它爲珍品,比白銀還要貴重,你是商人,應該比我想得更深。”

明仁聽得如醉如癡,範寧又笑道:“第三個發財的路子就是機械,千方百計製造出優質的小型化蒸汽機,然後利用它造出耕田的機器,運輸的機器,伐木的機器,採煤的機器等等,你們就能賣出高價,這也是賺錢的辦法。”

其實範寧很希望蒸汽火車能夠在北島出現,但他不想參與,而是想讓聰明的工匠們自己發明出來。

範寧想了想,拿一張紙,畫了一幅火車的簡圖,遞給明仁,“這就是我想像中的運輸機器,利用蒸汽機,但怎麼造我不會,你這次回京城,要讓朱老爺子把他的蒸汽機研究院搬到北島來,我會給他說,然後全力研究,把這種蒸汽機運輸車造出來。”

明仁鄭重點點頭,“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這時,汽笛聲響起,‘嗚——’努阿美島到了。

無數的土著人在岸邊揮手歡呼,努阿美島南面的港城已經開始建造了,一萬造城技術嫺熟的日本勞工以每月五貫錢的高工錢延長了半年勞工合同,他們將在這裡修造一座周長二十里的城池和一座港口。

範寧笑道:“我們上島去看看,停留半天后再出發!”

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
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