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

天漸漸亮了,半島上的情形立刻一覽無餘,只見半島上分佈着一望無際的森林,以松木和樺木爲主,大多高大筆直,不是南方那種枝葉茂密的原始森林。

宋朝考察隊兩年前曾經在這裡登陸,很瞭解這邊海域的情況。

這邊有一段十幾里長的天然深水海岸,萬石大船可以直接靠岸停泊。

狄青一聲令下,十幾艘滿載水軍的大船緩緩向岸邊駛去。

三艘萬石戰船率先靠岸,一名指揮使大喊道:“不要急着下船,用n-ǔ箭開路!”

士兵們都配備了神臂n-ǔ,殺傷距離達兩百四十步,三艘大船上的三百餘名士兵一起舉n-ǔ向岸上百步外的灌木叢射去。

宋朝士兵們有過血的教訓,兩年前他們也是在這裡登陸,剛上岸,躲在灌木叢中的土人便向他們發動進攻,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十幾名船員就死在這裡。

一陣梆子聲響起,百n-ǔ齊射,強勁的n-ǔ矢嗖嗖射進灌木叢中,灌木叢中一片慘叫聲,緊接着數百人影從灌木叢中倉惶竄出,向密林深處奔去。

解除了暫時危險,大船搭上船板,士兵們開始舉着盾牌和長矛列隊下船。

岸邊都是佈滿了半人高的灌木,距離樹林還有一里遠,率先下船的一千士兵手執盾牌和長矛以方陣形式,向森林進發,在他們身後跟隨着五百n-ǔ手。

躲在森林內的三百名土人忽然吶喊着從樹林中衝了出來,不顧一切地向宋軍殺來。

他們叫聲尖利,身穿獸皮,手執長矛,來勢十分兇悍。

他們的長矛是用皮毛和海產和日本民衆交換得來,大都製作簡陋,比起宋軍的制式銳矛差得太遠。

但這種不要命的兇悍打法還是讓宋軍們感到頭大。

五百n-ǔ手立刻上前舉n-ǔ平射,n-ǔ矢如雨般射向土人,瞬間便射倒了七八十人,其餘土人並沒有被嚇到,繼續不顧一切衝擊,片刻便衝到宋軍士兵眼前。

此次北征的一萬宋軍是從十萬水軍中挑選出的精銳,訓練了三年,個個能征善戰,且配合默契。

一千士兵大喊一聲,衝了上去,他們數人對付一人,儘管對方十分靈活,但大多個子矮小,力量和體格都相差甚遠,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宋軍便戳翻了兩百餘人。

其餘土人見宋軍異常兇狠,遠不是上次那羣船員容易對付,他們頓時膽寒了,剩下數十人調頭便向森林內逃去,轉眼便跑得無影無蹤。

很快,更多軍隊也紛紛登陸,狄青隨即下令八千士兵將海灣沿岸的灌木叢全部剷除,又伐木掘土築營牆。

這處面積廣大的海灣無疑是一處難得的天然海灣良港,趙宗實和狄青、範寧三人商議,決定在此建立第一處宋朝的開拓基地。

經過近十天建設,一座佔地約萬畝的板式軍營出現在空地上,軍營外牆每隔五十步修建一座崗哨,一座座大帳在軍營內矗立起來。

士兵們開始從船上轉移到岸上,大量的物資也跟着搬運上岸。

中軍大帳內,趙宗實、狄青和範寧三人正在商量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這兩天數百名斥候已經北上探查情況,加上前期的一些情報,基本摸清了當地土人在島上的活動狀況。

在一張寬大的桌上放着一幅地圖,地圖是範寧繪製,基本上繪製得比較準確,南部半島和中部山地以森林爲主,方圓數百里都是一望無際的松林和樺樹林,而北部則寬達數百里,長約千里的大草原。

狄青指着地圖給兩人介紹道:“目前鯤州的土人共有三個部落,三個部落各有地盤,平時並不往來,他們都生活在一望無際的樹林中,其中以鯤南半島上的部落最大,然後西北部和東北部各有一個部落,三個部落呈品字型分佈。

到目前爲止,我們都在和半島部落打交道,包括我們在海上遇到哪些划船土人,他們也是前來支援半島部落。”

趙宗實沉吟一下問道:“有沒有可能和他們達成某種契約,允許他們生活在一定範圍內,不影響我們的馬場?”

“可能性不大!”

狄青搖搖頭,“至少南部的半島部落絕不可能,他們十分兇悍,而且和我們結仇已深,已經沒有緩和的餘地,至於北面的兩個部落,我們還不太清楚他們是什麼態度。”

這時範寧緩緩道:“可以用分化的辦法,把斥候派出去,抓捕幾個北部的土人回來,然後給他們糧食和布匹,緩和他們敵意,我們則重點對付半島上的部落,務必將他們趕盡殺絕。”

“那北面的兩個部落以後怎麼辦?範御史有想法嗎?”趙宗實問道。

範寧一直地圖上的本州島北部,“我考慮讓他們遷到日本國北部去,我不同意把他們放在鯤州,以後會成爲隱患。”

“可他們未必願意南遷啊!”趙宗實嘆口氣道。

範寧冷笑一聲,“他們不搬也得搬,否則半島部落就是他們的下場。”

趙宗實身體略有不適,先回去休息了,中軍大帳內只剩下狄青和範寧二人,這時,林銳和幾名士兵士兵端着一副泥盤走了進來,這是模擬鯤南半島的地形制作的泥盤,和實際地形略有差異,但差異不大。

上面密密麻麻插滿了松針,算是森林,靠海灣插着一面紅旗,那就是他現在的大營駐地,另外在森林靠西面海邊不遠有一處地方插着黑旗,那裡應該就是土人的老巢。

看見這副泥盤,範寧立刻明白了狄青的意圖,他也是想先解決半島上的土人,然後再解決西北和東北兩處的土人。

狄青笑道:“這是半島土人的大致分佈地形,我想聽聽範御史的建議。”

範寧想了想道:“土人的優勢在於熟悉環境,地形瞭如指掌,作戰非常靈活,他們更擅長分散靈活作戰,肯定會利用森林爲掩護來和我們較量,我建議我們則以整體作戰,步步逼近,這樣就能破解對方的靈活戰術。”

狄青頗爲感興趣,又問道:“那具體該怎麼做?”

範寧在半島最北面劃一條橫線,冷冷道:“將八千軍隊一分爲五,三千五百人守大營,一千五百人坐船,剩下的三千人分成三支軍隊,從半島北部同時向南壓,最後將他們趕下大海!”

“你覺得土人會來襲擊大營?”狄青看出了範寧的意圖。

範寧點點頭,“我們發現他們主動出擊的慾望很強烈,我們的船隻靠岸都讓他們如此憎恨,現在我們修築了軍營,他們一定更加無法容忍,我相信他們偷襲軍營的可能性最大。”

林銳在一旁忽然道:“方案雖然很好,但還有一個漏洞,範御史勿怪!”

“林將軍請說,漏洞在哪裡?”範寧笑問道。

林銳指了指半島西面,“我們親眼看見了,土人善於製作獨木舟,當北上的路被封鎖,他們很可能會乘舟下海,從海路繞到我們背後去。”

範寧微微笑道:“這其實就是我要留一千五百軍隊坐船的目的,一旦決定行動,我們的船隊要務必離開海灣南下,距離鯤州至少要數百里,然後留下三十艘戰船,載着一千五百名士兵,其中十艘戰船在鯤州東面大海巡航,二十艘則坐鎮鯤州西面海洋,一旦對方獨木舟下海,我們就能發動進攻,將他們向南面驅趕,逼得他們不得不在日本國登陸。”

狄青點點頭道:“我看可以一試!”

林銳也覺得這個方案不錯,笑道:“這個方案確實可以先試一試,就算不成功,但也絕不會損失慘重!”

三人又商量片刻細節,這才定下了最終的行動方案。

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
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