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

不久,範寧便離開宋城縣,帶着幾名隨從前往應天府下轄各縣巡視,應天府下轄宋城、寧陵、柘城、谷熟、虞城、下邑、楚丘等七縣,除了宋城縣商業發達外,其餘各縣都以農業爲主,是中原地區重要的產量地區,到處是一望無際的農田。

範寧先到的是谷熟縣,此時已進入五月,正是冬小麥抽穗灌漿之時,官道兩邊到處是綠油油一片,田地裡隨處可見忙碌着捉蟲滅蟲的農民,如果出現蝗蟲等災害,還有全民動員,下田捉蟲。

宋朝殺蟲主要用蜃灰、魚腥水以及石灰、硫磺等等,自從鯤州每年給宋朝運來百萬斤的硫磺後,硫磺價格大跌,每斤硫磺的價格只賣到二十幾文,農民們用硫磺研磨成粉,灑在病蟲易生之處,滅蟲效果極好。

距離縣城還有十幾裡,範寧便看見數十人在搭建一座巨大的水車,衆人一起用力,拉拽繩索,將巨大的水車豎立起來。

範寧衆人有些吃力,便對四名手下道:“去搭一下手。”

朱龍等四名侍衛奔上去幫忙穩住水車,水車終於穩定下來,在一聲聲號子喝喊中,水車終於放進了事先建好的框子裡,後面再安裝好各種零件,水車基本上就可以用了。

這時,一名中年漢子上前來感謝,“多謝官人幫忙,要不然今天還裝不起來。”

範寧見一羣中,好幾個都穿着弓手的皁服,還帶着刀,他便問道:“你們是公差嗎?”

“不是公差,是謝縣令帶着弓手們幫忙。”

範寧呵呵一笑,“請謝縣令來見我吧!就說是應天府範寧在此。”

漢子大驚,“原來是知府大人,小人失禮了!”

他趕忙行一禮,轉身向水車處跑去。

不多時,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匆匆趕來,向範寧施禮道:“下官谷熟縣令謝文升,參見府君!”

範寧翻身下馬,虛託一下笑道:“謝縣令免禮!”

這時,數十名百姓紛紛上前來拜見範寧,範寧請衆人起身,笑道:“看樣子,今年夏收情況不錯!”

衆人七嘴八舌道:“關鍵是水源充足,灌溉設施得力。”

也有人道:“是老天爺開眼,今年風調雨順。”

範寧笑道:”大家先去忙吧!回頭我再和大家聊一聊。”

衆人又回去安裝水車去了,範寧對謝縣令道:“謝縣令陪我看看農田吧!”

謝縣令點點頭,帶着範寧向田埂走去,兩人沿着一條細長的田埂向麥田中央走去,範寧向四周望了望,見遠處有一片長得鬱鬱蔥蔥的秧畦,便笑道:“看樣子還要種一季水稻吧!”

“再過一個月,麥子就收成了,然後再搶種一季水稻,育秧已經快好了,只得收麥後就開始放水耕田,我們縣的官吏都會參與搶收搶種。”

“那耕牛能保證嗎?”

“差不多吧!我們成立了耕牛互助社,可以保證三百畝一頭耕牛,到時候耕牛辛苦一點,基本上也能保證農耕。”

範寧倒有點興趣了,笑道:“再具體說說耕牛互助社。”

耕牛互助社是謝文升得意之舉,可惜前任知府和通判都不欣賞,也成不了他的政績,見範知府有興趣,他按耐住心中的激動道:“耕牛互助社是卑職三年前組建,首先是登記每家農戶的耕牛數量,然後對大戶人家的田畝和牛耕數量也要登記,這樣就會發現有的人家田多牛少,有的人家田少牛多,然後調劑餘缺,組成互助社。”

“要出錢租牛嗎?”

“不需要,主要是互換勞務,他們會自己協商,比如今天你借牛給我用,冬天我來幫你家剷雪等等,這是一種方式,另一種方式就是在每個鄉的社日之地開闢供給需求牌,由專人負責登記有牛人家的供牛時間、償還勞務方式等等,需求牛的人家得到消息後,便自己去聯繫,聯繫成功後回來消除信息,用多種方式並舉,最終能解決耕牛問題。”

範寧聽得很仔細,他很快便理解了謝文升的方式,實際上就是提供信息,互補餘缺,這種方式如果要持久,並形成產業的話,倒可以推行鄉村牙人行業,由大量專職牙人走鄉串村,提供各種信息。

目前涉及鄉村的牙人服務主要是田宅售買,如果把服務範圍擴大,應該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事業。

謝文升雖然沒有利用到鄉村牙人,但他爲鄉民提供信息服務的思路卻不錯,而且以勞務換勞務的方案也很務實,值得借鑑。

不過範寧對他登記田畝的做法倒更有興趣,要知道大宋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隱瞞田畝,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爲了逃稅,隱瞞田畝的方式多種多樣,最主要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方式是不在官府登記,這是豪門大戶最常見的方式,但普遍百姓卻不敢這樣做,如果被豪門霸佔,連伸冤的理由都沒有。

另一種方式是大田小契,一張地契上登記了一畝地,但實際上卻是兩畝地,只要不出售土地,根本就查不出來,目前大宋隱瞞田畝的問題非常嚴重,至少有三成的土地處於隱瞞狀態,就算範寧的父親當年也曾隱瞞了幾畝上田。

如果謝文升能夠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倒也是個驚喜,範寧問道:“你說每家登記田畝,能完全真實嗎?”

謝文升立刻意識到知府是在考慮什麼問題了,登記真實田畝數量,這個問題困擾了多少官府,谷熟縣也不例外,他的臉微微一紅,他怎麼可能做到真實登記。

謝文升只得實話實說:“登記田畝也是百姓自己報數目,我們並沒有實地丈量,不過卑職對於真實田畝倒有一個想法。”

“你說什麼想法?”

“能不能參照徵收房產契稅的辦法,讓百姓互相監督,獎勵告密,我和很多縣官都交流過,我們認爲這是可行的辦法。”

範寧沉思不語,謝文升說的辦法其實由城內獎勵房契稅告密的辦法變通而來,縣城內爲防止百姓私下過戶,逃脫牙契稅,官府便鼓勵左鄰右舍互相監督,一旦查實,將沒收房產,同時獎勵告密者一半的房產。

這個方案實施以後,再也沒有人敢逃脫契稅,但鄉村土地適用嗎?

只能說部分適用,首先城內的房產交易對於豪門大戶人家都必須要過戶換契,防止將來產權糾紛,大戶人家也不在乎那點契稅,也只有少數人企圖逃脫契稅,所以官府用告密嚴懲的辦法影響並不大,效果也很好,基本可以杜絕私下過戶。

但鄉村土地就不一樣了,地方豪門的土地再告密也沒有用,且不說普通百姓害怕保護,不敢告密,就算告到朝廷去,真的由朝廷動真格來徵豪門的田地,必然會引發各地豪門,乃至權貴豪門的強烈抵制。

無論對地方和朝廷都是一場災難,所以這種辦法只能對普通老百姓和中小地主有效,對有權勢後臺大地主,基本上沒有意義,所以叫做部分適用。

歷史上,王安石變法時採用了方田均稅法,在天下各地嚴格丈量土地,無論豪門庶民都一視同仁,清查漏徵土地,引發了大田產者的強烈抵制,幾乎是觸動了所有有產者的利益。

這就是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嚴重衝突之處,也註定了王安石的變法長久不了,這並非誰對誰錯的問題,實在是觸動了整個統治階級的利益,所以一旦宋神宗去世,大宋統治者就廢除了王安石的絕大部分改革措施。

這就是範寧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想改革成功,就不能觸動中上層階級的利益,只能在維護既得利益的基礎上,想辦法把蛋糕做大,在新蛋糕分配上做文章,這纔是務實而長遠的改革之道。

範寧笑了笑道:“解決隱藏土地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減稅,如果土地不用納稅,那誰還會隱藏土地,你說是不是?”

謝文升聽得瞠目結舌,土地不用納稅,怎麼可能辦得到?

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
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